活血化瘀针剌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消渴病痹症3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对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组)30例与单纯依帕司他片组(对照组)30例。以神经传导速度作为判定依据,观察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检查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消渴病痹症有积极作用,对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有治疗优势。
  【关键词】消渴病痹症;活血化瘀针刺法;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5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28-02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700万,糖尿病若无法予以及时且有效地控制,则有可能演变成为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对患者的什么安全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其中,又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最高,不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同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症状,致死率与致残率均比较高。因此,如何实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靠诊治一直以来都是相关医务工作中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从中医研究的角度上来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病痹症”的范畴,对其有诸多治法(专方、验方、单味中药及针灸治疗等)[1],其中以针刺治疗消渴病痹症的综合优势最为突出。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所收治的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常规依帕司他片进行治疗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①神经传导速度出现异常;②同时存在神经病变症状(如麻木、针刺样疼痛痛、烧灼样疼痛等);③或者一项简易检查异常。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方案:保持室内环境的安全,温度控制为25℃,维持皮肤温度为30℃。选取肌电图(生产厂家:丹麦Medtronie公司,型号为DK2740#),在刺激以及记录采用表面电极的状态下,对患者双侧腓总神经运动纤维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腓浅神经感觉纤维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测定,出现1项数值的异常则判定为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存在异常问题。
  简易检查方案:简易性的检查方案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10g尼龙丝检查方案:首先需要使尼龙丝与患者接受测试的部位皮肤保持在垂直状态下,通过外部试压的方式使尼龙丝能够达到1cm尺寸的弯曲,每次测定需要间隔30s时间。同时,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避开胼胝体。同时,测定点位的选取包括足大趾、中趾、足跟、以及足背这几个区域,共测定10个点位,某一側有效感觉点位在4个或4个以下则判定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②温度觉检查:应用Tip Therm温度浅感觉检查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该检查以一端为凉性感觉(材质为金属),一端为温性感觉(材质为聚酯)。在检查过程当中,将两端同时与足背部区域接触,患者无法准确判别温度差异则判定为神经传导速度出现异常。
  1.2纳入标准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患者自身症状与以上诊断标准相契合;②糖尿病病史在10年以内,病程在15d以上,70d以下;③患者年龄在30-65周岁范围之内;④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且具有清晰的意识;⑤患者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患者排除标准为:①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14.0mmol/L;②接受试验30d内出现急性并发症症状;③伴有严重疾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病等;④糖尿病足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依帕司他片过敏者;⑥合并严重大血管病变患者。
  1.4一般资料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住院部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将其划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计30例。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配合活血化瘀针刺的综合治疗方案。患者基本资料为: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39-64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51.2±3.8)岁,病程在21-68d范围之内,平均病程为(26.5±2.7)d;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方案。患者基本资料为: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41-65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50.8±2.9)岁,病程在20-65d范围之内,平均病程为(25.7±3.2)d。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5方法
  1.5.1治疗方法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参照《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包括对血糖进行调整,对大血管病变进行预防,同时对微循环进行合理的改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不同的干预治疗方案:
  1.5.1.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进行药物治疗。具体的给药方案为:剂量50mg依帕司他片(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含量:50mg(依帕司他)/片),温开水送服,3次/d。治疗期间为28d。
  1.5.1.2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配合活血化瘀针刺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依帕司他片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活血化瘀针刺法治疗方案为:①治则:活血化瘀通络;②主穴:膈腧、足三里(双)、手三里(双);③辅穴:照海(双)、昆仑(双)、合谷(双)、大陵(双);④方法:膈腧斜刺0.5-0.8寸,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足三里直刺1.2寸,用提插补法,手三里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上穴位均施手法l分钟:照海刺0.3-0.5寸,昆仑直刺0.5-0.8寸,合谷直刺0.5-1寸,大陵直刺0.3-0.5寸。以上穴位手法均为平补平泻。上述穴位每日施针1次,每次留20-30分钟。每周治疗6次。治疗期间为28d。
  1.6观察指标和方法   1.6.1观察指标神经传导速度检查,10g尼龙丝检查、以及温度觉检查。
  1.6.2观察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均给予神经传导速度检查、10g尼龙丝检查、以及温度觉检查,通过上述指标评价具体的治疗效果。
  1.7统计学方法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均录入SPP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经X2检验,并以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前,针依组、对照组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0.83±4.01)v/m.s-1、(41.65±3.75)v/m.s-1。治疗后,针依组、对照组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4.59±5.34)v/m.s-1、(45.54±4.65)v/m.s-1。数据显示:两组患者通过28d的治疗,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证实: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糖尿病人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有着显著意义。
  2.22组患者10g尼龙丝检查、以及温度觉检查比较见表1。
  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10g尼龙丝检查比较
  1组别1治愈例数1未愈例数1P10g尼龙丝检查1治疗组12416对照组1151151<0.05温度觉1治疗组12416对照组1121181<0.05数据显示:两组患者通过28d的治疗,针依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证实: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触压感、以及温度而言有显著的优势。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最常见、最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到90%左右。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言,西医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多采用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微循环等对症治疗。DPN隶属于中医“消渴病痹症”范畴,本病因消渴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导致临床神经症状、体征出现的主因往往归咎于血瘀,所以活血化瘀法应为贯穿治疗DPN的主要方法。
  从临床实际应用的角度上来说,干预措施种类越少,无论是对于医生、对于患者、还是对于社会而言,所带来的影响越少越好。因此,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而言,采取针刺法进行治疗所具有的优势极为突出(包括操作简单便捷、临床疗效确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等在内)。同时,依帕司他片作为现阶段,整个市面上唯一的临醛糖还原酶抑制药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有着极为突出的治疗效果[2]。本文所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数据证实:针对糖尿病周边神经性病变患者而言,采取活血化瘀針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触压感、以及温度觉而言均有着极为突出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能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与转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从而达到降低截肢率以及病死率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
  [1]李莉,王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1(4):310.
  [2]韩豫皖,余志龙,李琦.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分析[J].西南军医,2010,12(6):11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腐竹中吊白块的分析方法。方法酸性條件下恒温浸泡使腐竹中吊白块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通过液相色谱检测甲醛衍生物和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结果二氧化硫浓度在0-6.0μg范围内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方法的检出限为1mg/kg。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15%-1.87%之间,回收率在92.5%-94.7%之间。甲醛浓度在0-3.0μg范围内与
期刊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芡实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从芡实的油状物中共分离出47个组分,其质谱数据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对照,鉴定了其中的1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直链烷烃和酯类成分。  【关键词】芡实;脂溶性成分;GC-MS  GC-MS芡实为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成熟种仁[1]。其味甘,涩,平,有健脾止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洪泽县2004——2012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报告的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2年累计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667例,年平均发病率19.98/10万,男性发病率为28.16/10万,女性发病率为11.83/10万,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病种为未分型肝炎、细菌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柳林县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情发展动态,给以后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林县2005——2012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柳林县乙肝累计报告2191例,全县报告发病率自2005年的57.35/10万逐年增至2012年的180.6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84.7/10万。乙肝发病年龄组集中在20-49岁(占60.3%)。职业构成比最
期刊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79-01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大白鼠)等,一些
期刊
【摘要】碘是组成甲状腺素的元素,碘进入体内可随食物、饮水、食盐等途径摄取,从肠道吸收的碘70%-80%浓集在甲状腺中,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它通过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发挥生化作用。碘缺乏性疾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检测尿碘是缺碘的一个重要又简便的判定指标。在孕妇人群和学龄儿童中开展尿碘检测,一是指导孕妇科学补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是保障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时期,能够健康
期刊
【摘要】目的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下探索有效开展免费婚前、孕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婚前保健工作质量,提高婚检率。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9月3年来白下区自愿免费婚检、孕检的5334对男女青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费婚孕检人群中,疾病检出率22.48%,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88.12%,有稳定职业者占91.21%。结论婚检是必要的。全面、系统的进行婚孕检,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婚姻生活质量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温州市3年来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并评估温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方法以2010——2012年在温州助产机构出生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听力初筛,复筛,确诊资料,高危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年共筛查新生儿391400例,平均筛查率92.97%,其中诊断听力障碍493例,异常率1.26‰,其中单耳听力损失238例,双耳听力损失共计255例,与高危因素有关有305例。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8——2012年大连市甘井子区71934名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调查。结果2008——2012年共监测71934名从业人员,艾滋病初筛试验阳性8人,阳性率为0.01%,不同年份间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检出阳性率高于女性,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在20-40岁,各年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和急诊处方进行定期的抽查,对当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以提高药师辅助医师和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到12月我院门诊处方3000张,对其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问题处方117张,占抽取处方数的3.9%。结论应加强处方的监督,及时与医师沟通,提高处方合格率,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处方点评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