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国投资者以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逐步增多,促进了我国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引导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这标志着在原有的外资市场准入、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基础上,我国构筑起更加规范、更加透明的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管理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颁布的这一新规引起了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不少跨国企业开始担忧其在中国投资保障问题。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表示,中国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目的是鼓励和规范外资并购,与此前提出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的政策取向相一致,并不存在排斥外资并购的问题。
面临战略性调整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外资并购在华20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在争议中前行,在前行中争议。
相关学者认为,外资并购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外资并购通过整合产业链,整合市场参与者,将不断使中国的市场结构趋于合理,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其次,目前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重组又是国有经济调整的前提条件。我国民间资本不论是就财力还是就经营管理而言,都不可能单独胜任承接大规模国有资产、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以及参与改造后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重任。因此,大量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切需要外资,特别是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
同时,外资并购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拥有庞大的资金,还带来了当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纯熟的经营管理方法、垄断性的专利和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我国企业通过对外来技术的模仿和吸收,可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实现技术二次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无疑,外资的介入对产业的整合与振兴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许多案例背后,国家经济安全的隐忧也被提上日程。客观评说,国家经济安全并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地以狭隘民族主义的概念而批判之,因为它实际上是主权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命题。
尤其指出的是,外资并购的扩张容易造成跨国公司的垄断和限制性竞争。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并购国内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市场份额,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
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其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通过并购同行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内企业,使市场竞争格局发生质变以外,这种直接并购我国实力企业的方式,避免了与中国实力企业的竞争。如果外资并购造成垄断,外商就有可能控制国内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
同时,垄断并购容易造成国有资产和民族品牌流失。一方面,国有企业是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刚刚起步阶段建立的,我国目前企业资产评估制度和评估标准与跨国公司普遍选择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某些国际标准存在差异,这就导致评估结果不一样,评高了外资方无法接受,评低了则出现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地区为获取更多的外商投资,对外资实施“超国民待遇”,并许诺给外商以丰厚的利润回报,造成了地区间的无序竞争和国家财富的重大损失。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的能源生产、机械制造、食品消费品生产、商业、金融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日益成为外资并购的“盘中餐”。资料显示,我国的大部分行业和产业正遭受着通过并购形式的外资渗透,并呈几何级数蔓延。让外资进入中国更加规范和透明,是当务之急。
外资并购新政解析
在国际投资领域,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法律和实践的重视,但是国家安全的范围则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而理解不同。在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化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是“先行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早已通过立法、设置专门机构等手段,建立了各自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的完整机制。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等国的数次并购遭遇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安全审查机制就是最大的“拦路虎”。华为宣布放弃收购美公司资产,就与“国家安全”有关。华为去年5月宣布以200万美元收购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3 Leaf Systems的部分资产,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这笔交易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由,要求华为剥离收购3 Leaf Systems所获得的科技资产。
深入了解这些“拦路虎”,无疑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更顺利地展开对外投资。从安永会计所了解到,其最新一期“资本信心晴雨表”调查显示,2011年,相对于其他地区,中国的受访者对短期经济前景抱有更大的信心,表现出比其他全球竞争对手更强烈的并购意愿。拥有雄厚现金实力的中国公司希望收购优质资源及技术,并借此“走出去”。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日前表示,对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很多收购项目被限制,其实中方一直在提出交涉,美国政府曾经承诺要给予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方面给予公平的对待,但是今天这样的一个事情表明了美国政府不守信诺。他认为,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进行限制违背了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的理念。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务院正式出台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之后,引起外商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我国将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具体承担并购安全审查工作;并对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内容、工作机制和程序给出了更清晰的界定,明确了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时,若涉及军工、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关键技术等企业,须接受安全审查。
众所周知,军工、能源、重要农产品、关键技术等企业都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该政策的出台,使得外资在获得关系中国国家安全或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的股权时,须先接受“安检”,旨在维护国家安全。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通过安全审查制度设置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障碍,高高筑起的“安全大坝”将阻碍外资流入,外国投资者必须准备面对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并购交易的延迟和政治干预。有的则表示,安全审查是与国际惯例接轨,让中国审核外资并购的政策更加透明和规范。
据此,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外资并购审查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会变。他表示“中国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开放就要兼顾到国家经济的安全,兼顾到一些规则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实行世界各国通行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是为了体现扩大引进外资和外资参与中国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保护国家安全。
最激烈的逐鹿场
据有关分析称,中国是目前全球投资环境最好、外资获利最多的地方。最新数据显示,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挣钱和盈利比例最高的地方。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吸收的外国投资达到1057.40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创出历史新高。但是,与全球吸收外资以并购作为主要方式相比,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和模式有所不同。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0年,外资并购也呈现了回暖的趋势,较去年相比已走出低迷状态。这是由于金融危机后,海外经济的逐步复苏,为外资并购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和并购动力。国家对外资并购的政策支持,为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数据显示,2010年共完成44起外资并购案例,同比增长29.4%;28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22.19亿美元,比去年下降14.5%。
审查制度的出台,将规范和透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流程,使得外资并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待明确细则出台之后,政策将大大提高可操作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外资并购审核将更加谨慎,但对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可能会加快步伐。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具体到国家肯定还是内外有别。”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不仅中国,很多发达经济体都已经建立了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相关机制和制度。”
事实上,加强对重要领域外资并购安全性的审查在美、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中非常普遍。据了解,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新规比美国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以1975年福特总统发布的“第11858号”行政令为标志)晚了整整36年。
目前,外资投入的增长显示中国依然是国际企业逐鹿最激烈的竞技场,但竞技者所需要掌握的功夫越来越高,产业类别、营销技巧也越来越讲究,甚至直接关系到成败。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99家,同比增长7.4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78.23 亿美元(226亿新元),同比增长27.09%。显然有更多国际投资者决定深耕这块市场。
同时,去年中国吸引的外来直接投资(FDI)达到创纪录的1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单是去年12月就有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官方相信,这说明中国市场环境在改进。
多元化经营的印度塔塔集团1996年开始进入上海,经营简单的钢铁等产品外贸业务,实际上是在熟悉这个市场,也帮助旗下其他企业寻找商机,直到2006年才比较全面地开展各项业务。塔塔中国公司总裁蔡国平对记者表示,这一观察期长达10年,却使得业务开展相当顺利,增长也令人满意。
上述事实也同样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2011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的70名境外代表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同各国加强合作。中国的对外开放方针不会改变,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为引导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这标志着在原有的外资市场准入、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基础上,我国构筑起更加规范、更加透明的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管理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颁布的这一新规引起了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不少跨国企业开始担忧其在中国投资保障问题。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表示,中国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目的是鼓励和规范外资并购,与此前提出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的政策取向相一致,并不存在排斥外资并购的问题。
面临战略性调整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外资并购在华20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在争议中前行,在前行中争议。
相关学者认为,外资并购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外资并购通过整合产业链,整合市场参与者,将不断使中国的市场结构趋于合理,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其次,目前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重组又是国有经济调整的前提条件。我国民间资本不论是就财力还是就经营管理而言,都不可能单独胜任承接大规模国有资产、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以及参与改造后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重任。因此,大量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切需要外资,特别是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
同时,外资并购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拥有庞大的资金,还带来了当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纯熟的经营管理方法、垄断性的专利和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我国企业通过对外来技术的模仿和吸收,可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实现技术二次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无疑,外资的介入对产业的整合与振兴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许多案例背后,国家经济安全的隐忧也被提上日程。客观评说,国家经济安全并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地以狭隘民族主义的概念而批判之,因为它实际上是主权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命题。
尤其指出的是,外资并购的扩张容易造成跨国公司的垄断和限制性竞争。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并购国内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市场份额,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
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其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通过并购同行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内企业,使市场竞争格局发生质变以外,这种直接并购我国实力企业的方式,避免了与中国实力企业的竞争。如果外资并购造成垄断,外商就有可能控制国内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
同时,垄断并购容易造成国有资产和民族品牌流失。一方面,国有企业是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刚刚起步阶段建立的,我国目前企业资产评估制度和评估标准与跨国公司普遍选择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某些国际标准存在差异,这就导致评估结果不一样,评高了外资方无法接受,评低了则出现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地区为获取更多的外商投资,对外资实施“超国民待遇”,并许诺给外商以丰厚的利润回报,造成了地区间的无序竞争和国家财富的重大损失。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的能源生产、机械制造、食品消费品生产、商业、金融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日益成为外资并购的“盘中餐”。资料显示,我国的大部分行业和产业正遭受着通过并购形式的外资渗透,并呈几何级数蔓延。让外资进入中国更加规范和透明,是当务之急。
外资并购新政解析
在国际投资领域,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法律和实践的重视,但是国家安全的范围则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而理解不同。在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化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是“先行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早已通过立法、设置专门机构等手段,建立了各自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的完整机制。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等国的数次并购遭遇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安全审查机制就是最大的“拦路虎”。华为宣布放弃收购美公司资产,就与“国家安全”有关。华为去年5月宣布以200万美元收购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3 Leaf Systems的部分资产,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这笔交易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由,要求华为剥离收购3 Leaf Systems所获得的科技资产。
深入了解这些“拦路虎”,无疑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更顺利地展开对外投资。从安永会计所了解到,其最新一期“资本信心晴雨表”调查显示,2011年,相对于其他地区,中国的受访者对短期经济前景抱有更大的信心,表现出比其他全球竞争对手更强烈的并购意愿。拥有雄厚现金实力的中国公司希望收购优质资源及技术,并借此“走出去”。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日前表示,对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很多收购项目被限制,其实中方一直在提出交涉,美国政府曾经承诺要给予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方面给予公平的对待,但是今天这样的一个事情表明了美国政府不守信诺。他认为,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进行限制违背了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的理念。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务院正式出台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之后,引起外商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我国将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具体承担并购安全审查工作;并对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内容、工作机制和程序给出了更清晰的界定,明确了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时,若涉及军工、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关键技术等企业,须接受安全审查。
众所周知,军工、能源、重要农产品、关键技术等企业都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该政策的出台,使得外资在获得关系中国国家安全或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的股权时,须先接受“安检”,旨在维护国家安全。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通过安全审查制度设置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障碍,高高筑起的“安全大坝”将阻碍外资流入,外国投资者必须准备面对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并购交易的延迟和政治干预。有的则表示,安全审查是与国际惯例接轨,让中国审核外资并购的政策更加透明和规范。
据此,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外资并购审查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会变。他表示“中国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开放就要兼顾到国家经济的安全,兼顾到一些规则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实行世界各国通行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是为了体现扩大引进外资和外资参与中国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保护国家安全。
最激烈的逐鹿场
据有关分析称,中国是目前全球投资环境最好、外资获利最多的地方。最新数据显示,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挣钱和盈利比例最高的地方。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吸收的外国投资达到1057.40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创出历史新高。但是,与全球吸收外资以并购作为主要方式相比,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和模式有所不同。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0年,外资并购也呈现了回暖的趋势,较去年相比已走出低迷状态。这是由于金融危机后,海外经济的逐步复苏,为外资并购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和并购动力。国家对外资并购的政策支持,为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数据显示,2010年共完成44起外资并购案例,同比增长29.4%;28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22.19亿美元,比去年下降14.5%。
审查制度的出台,将规范和透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流程,使得外资并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待明确细则出台之后,政策将大大提高可操作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外资并购审核将更加谨慎,但对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可能会加快步伐。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具体到国家肯定还是内外有别。”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不仅中国,很多发达经济体都已经建立了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相关机制和制度。”
事实上,加强对重要领域外资并购安全性的审查在美、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中非常普遍。据了解,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新规比美国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以1975年福特总统发布的“第11858号”行政令为标志)晚了整整36年。
目前,外资投入的增长显示中国依然是国际企业逐鹿最激烈的竞技场,但竞技者所需要掌握的功夫越来越高,产业类别、营销技巧也越来越讲究,甚至直接关系到成败。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99家,同比增长7.4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78.23 亿美元(226亿新元),同比增长27.09%。显然有更多国际投资者决定深耕这块市场。
同时,去年中国吸引的外来直接投资(FDI)达到创纪录的1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单是去年12月就有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官方相信,这说明中国市场环境在改进。
多元化经营的印度塔塔集团1996年开始进入上海,经营简单的钢铁等产品外贸业务,实际上是在熟悉这个市场,也帮助旗下其他企业寻找商机,直到2006年才比较全面地开展各项业务。塔塔中国公司总裁蔡国平对记者表示,这一观察期长达10年,却使得业务开展相当顺利,增长也令人满意。
上述事实也同样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2011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的70名境外代表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同各国加强合作。中国的对外开放方针不会改变,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