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l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在物质生活小康的同时,离不开精神生活的小康。核心价值观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撐,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中央出台的正式文件,到全国各地各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无不显示了我国政府对社会公德建设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市场经济中利己主义盛行等多种原因,造成我国公民道德素质虽有提高,但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公德缺失现象仍然十分明显。我国公民社会公德缺失的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文明礼貌行为、待人冷漠;第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破坏公物;第三,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
  一、对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受传统社会影响公德意识比较淡薄
  梁启超先生说过“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1]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知行更侧重于私德的培养,受益者多限于熟人圈子,而公德则易成为大家品德修行忽视的点。公德是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具有无形监督力,私德系为自己的内在修养,常在个体独处时体现,二者可互相提升,但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德比私德更具有约束力和影响力。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提高越来越离不开公民公德的培养,但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公德意识淡薄仍然比较突出,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公德缺失现象十分明显。
  (二)市场经济中“重利”思想影响下“轻义轻德”的产生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水平飞速提高的同时,“一切向钱看”的趋利性越来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导致价值底线处于了被遗弃的边缘,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论、“笑破不笑娼”、道德滑坡现象越演越重,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对失德行为的羞耻感越来越低,情义、义气、美德、公德、品德被抛弃在角落里,越来越被人民所忽略,甚至是轻视。可以说,市场经济对社会公德的缺失有着不可推荐的责任。
  (三)经济水平的发展影响市民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迫切性
  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需要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人的需要也在不断地产生和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安全需要包含了道德保障需要,尊重需要包含了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包含自身道德素养的追求。这些关于道德的需要都离不开公民自身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任务艰巨,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实导致大层面上国家社会将更多资源放在经济发展中,小层面上公民将更多精力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最终影响国家对社会公德感的重视程度,影响公民追求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特别是社会公德水平需要的迫切程度。
  二、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系统且长效的公德教育
  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系统开展公德教育:1.家长要成为培养孩子公德习惯的导师。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儿童是成为“参天大树”,还是成为“歪脖子树”,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通常重私德教育而轻公德教育,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社会需要引导父母重视公德教育,让他们在言传身教的同时,注重培养儿童的公德习惯,引导他们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如排队、文明让行、与陌生人的礼貌用语、保护公物,公物非私有化等等。2.注重公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过程中,施展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双重公德教育。3.全面开展社会教育,强化公民公德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揮社会公德教育培训、矫正、补充、巩固的重要作用,并在社区教育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行为倡导活动和践行公德榜样实践活动。
  (二)健全细化公德法规,加强对公德缺失行为的法律管制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的紧密结合。具体为将社会公德与已有法律法规相结合的部分进行强化,将重要社会公德内容以法律条文形式固定下来,并注重这些内容的宣传教育,普及公民公德法律法规常识,让公民养成“不能犯”的法律意识。其次,细化违犯社会公德的惩戒法规和开展严厉地经济制裁,加大违犯社会公德行为的处罚力度,让公民养成“不敢犯”的意识。最后,加大对遵守社会公德行为的褒扬力度,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倡导良好公德行为的发生,杜绝“见义勇为变讹诈”等恶劣现象的产生。
  (三)加强社会舆论对公德教育的宣传与监督,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社会传媒对公德行为的宣传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某些媒体对社会不良事件的过度宣传,遏制了良好公德行为的发生,给社会大众带来了“恶无善报”的恶劣印象。因此,应正确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大社会主流文化宣传力度,注重正能量的宣传,树立公德榜样。同时,利用社会舆论加大对违犯公德行为的监督,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羞耻感,形成“人人爱社会,社会为大家”的良好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民说[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2).
  作者简介:熊娅,女,汉族,1987年2月出生,贵州安顺,中共安顺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
其他文献
曾几何时,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和省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以其节目内容的贴近性,深受当地观众喜爱.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改进工作.而不是单纯为了曝光.舆论监督要维护大局、找好选题、掌握分寸、注重效果,坚守新闻职业
学习贯彻总公司和路局工作会议精神,给我的启发很大。随着房产系统“三供一业” 移交,房产段的工作格局将发生变化,工匠精神对于房产段今后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十分必要。工匠精神将成为各行业的衡量标准和追求目标,它标志着工匠精神这个正能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时代。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弘扬工匠精神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机遇期,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当前,我国制造业水平不强
期刊
内容摘要:词汇是语言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部分,每个地区的方言在词汇上的特点是最为突出的,本文从附加式构词和动词重叠这两个方面来论述湖北孝感方言在构词上的语法特点。  关键词:湖北孝感方言 构词 特点  一.附加式构词(词缀)  1.倒~。动词后缀“倒”是普通话所没有的。(1)逼倒:逼迫。例:我不想去,是他逼倒喊我去的。(2)默倒:以为。例:你默倒我不晓得你做了么事。(3)阴倒:背地里。例:他当着面不说
晓楠来信我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我知道老师指正我的错误是为了我好,可能不能不要加上“你有没有自尊心”之类的话,我的自尊很柔弱,但它的的确确存在。 Xi
期刊
揭示新闻的人性美,特别是揭示并分析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美,从伦理的高度看待灾难性新闻,在报道中使人的个体本性中的善的本能通过新闻美的启示,充分自然地转
内容摘要:“英语 专业”模块课程的提出,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促使作用,从而促使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多专业英语的融合开展,形成模块课程,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英语 专业”模块课程教学分析,对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开展模块教学,从而利用模块课程开设英语课堂,并研究模块课程教学带来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 专业 模块 课程教学  “英语 专业”模块课程是指将不同专业的英语学习内容融
新闻角度就是指新闻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结合相关案例,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慈溪市广播电视台为适应新变化,提升自身影响力,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起了广电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