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理论修养不够、教学水平不高四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我们必须采取加强建设、提高素质、完善制度三个方面有力措施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全国各高校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最主要是由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薄弱。因此,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已建立一支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一)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专任教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专任教师较少,二是兼职教师由政治辅导员和机关党政干部担任,兼职教师较多。其中,专任教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工作,能够独立开设“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兼职教师即政治辅导员和机关党政干部由于平时的日常行政事务繁琐,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研究工作。面对连年扩招导致学生规模扩大,使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更是严重不足,生师比过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结构不尽合理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四个方面。一是年龄偏低。该课程的教师年龄结构两头多中间少,青年教师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该课程的教师职称结构大多为助教、讲师,教授数量很少,难以形成“以老带新”、“老中青”相结合、“高中低”相搭配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造成教学和学术上的“断层”。三是,学历层次偏低。该课程的教师基本上是本科学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少,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四是,知识结构单一。该课程的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原因,使得他们更新知识的意识不强,也不能自觉地去拓展知识面,实现学科的交叉和整合,从而造成知识更新慢、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
(三)理论修养不够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知识性很强,政策性也很强,它要求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阐述解释“形势与政策”相关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学生的头脑、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学生的思想,从而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当前的“形势与政策”。然而,专任教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面仅限于政治理论学科的某一门课程,同样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兼职教师即政治辅导员和机关党政干部,大多是工科、理科背景,自身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足,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毕业的,对经典马克思主義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也较肤浅。
(四)教学水平不高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集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时效性于一体的课程,对教师的能力与技巧要求更高,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性,能够及时捕捉、积累教学素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然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现状使他们临时思想严重,不愿意在该课程上下功夫,缺少对该课程的研究,因而对该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不了解;对该课程的内容、教学艺术不熟悉,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好该课程的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不扎实,讲课没有针对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正确合理的解释;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不够,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语言平铺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培养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拥有较高教学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建设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为此必须: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相结合稳定的师资队伍。必须逐步建立起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机关党政干部、政治辅导员三支队伍的育人优势,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修养高、专业基础好、教学经验丰富;机关党政干部政治素质高、对国内外形势及党的大政方针有较好的把握;政治辅导员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比较了解。二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重视“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的学历提升,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他们到重点大学或出国出境深造,有计划、多渠道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逐步改变教师的学历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行导师制,建立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制度,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作责任制,确实使青年教师思想上尽快成熟、业务上尽快提高。
(二)提高素质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1、提高政治素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精神,明确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制度;2、提高理论水平。“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彻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在教学中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提高业务素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搜集新信息、掌握新材料、扩大知识面,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来增加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大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新信息、新知识、新科技的魅力,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4、塑造人格魅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树立敬业精神,从严执教、依法执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践其行,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教书育人功能。
(三)完善制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保证
1、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准入制度。只有坚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准入制度,才能把政治素质良好、思想信念坚定、理论水平过硬、责任意识强烈、人格魅力高尚、学科知识丰富、教学能力高超的人才选拔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当中来;2、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大教师教育培训的力度,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国内与国外培养并举,教师短期培训和集中轮训、普遍培训与个别提高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3、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师德考评,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学生评价教师考核中的权重,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并针对意见进行详细的调查;克服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使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把教学是否具有科研含量和科研是否立足并服务于教学纳入考核评价范围,使教学评价标准与科研评价标准相一致,对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及时调整,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升职称挂钩;4、建立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切实改善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待遇,落实“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成为吸纳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岗位。
总之,只要高校思想上高度重视与支持,措施到位,方法得当,就能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数量相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喻永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86-87.
[2]张斌,韩立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初探——以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6):109-111.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全国各高校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最主要是由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薄弱。因此,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已建立一支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一)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专任教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专任教师较少,二是兼职教师由政治辅导员和机关党政干部担任,兼职教师较多。其中,专任教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工作,能够独立开设“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兼职教师即政治辅导员和机关党政干部由于平时的日常行政事务繁琐,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研究工作。面对连年扩招导致学生规模扩大,使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更是严重不足,生师比过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结构不尽合理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四个方面。一是年龄偏低。该课程的教师年龄结构两头多中间少,青年教师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该课程的教师职称结构大多为助教、讲师,教授数量很少,难以形成“以老带新”、“老中青”相结合、“高中低”相搭配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造成教学和学术上的“断层”。三是,学历层次偏低。该课程的教师基本上是本科学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少,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四是,知识结构单一。该课程的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原因,使得他们更新知识的意识不强,也不能自觉地去拓展知识面,实现学科的交叉和整合,从而造成知识更新慢、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
(三)理论修养不够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知识性很强,政策性也很强,它要求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阐述解释“形势与政策”相关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学生的头脑、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学生的思想,从而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当前的“形势与政策”。然而,专任教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面仅限于政治理论学科的某一门课程,同样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兼职教师即政治辅导员和机关党政干部,大多是工科、理科背景,自身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足,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毕业的,对经典马克思主義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也较肤浅。
(四)教学水平不高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集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时效性于一体的课程,对教师的能力与技巧要求更高,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性,能够及时捕捉、积累教学素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然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现状使他们临时思想严重,不愿意在该课程上下功夫,缺少对该课程的研究,因而对该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不了解;对该课程的内容、教学艺术不熟悉,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好该课程的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不扎实,讲课没有针对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正确合理的解释;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不够,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语言平铺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培养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拥有较高教学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建设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为此必须: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相结合稳定的师资队伍。必须逐步建立起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机关党政干部、政治辅导员三支队伍的育人优势,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修养高、专业基础好、教学经验丰富;机关党政干部政治素质高、对国内外形势及党的大政方针有较好的把握;政治辅导员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比较了解。二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重视“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的学历提升,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他们到重点大学或出国出境深造,有计划、多渠道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逐步改变教师的学历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行导师制,建立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制度,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作责任制,确实使青年教师思想上尽快成熟、业务上尽快提高。
(二)提高素质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1、提高政治素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精神,明确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制度;2、提高理论水平。“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彻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在教学中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提高业务素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搜集新信息、掌握新材料、扩大知识面,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来增加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大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新信息、新知识、新科技的魅力,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4、塑造人格魅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树立敬业精神,从严执教、依法执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践其行,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教书育人功能。
(三)完善制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保证
1、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准入制度。只有坚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准入制度,才能把政治素质良好、思想信念坚定、理论水平过硬、责任意识强烈、人格魅力高尚、学科知识丰富、教学能力高超的人才选拔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当中来;2、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大教师教育培训的力度,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国内与国外培养并举,教师短期培训和集中轮训、普遍培训与个别提高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3、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师德考评,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学生评价教师考核中的权重,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并针对意见进行详细的调查;克服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使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把教学是否具有科研含量和科研是否立足并服务于教学纳入考核评价范围,使教学评价标准与科研评价标准相一致,对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及时调整,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升职称挂钩;4、建立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切实改善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待遇,落实“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成为吸纳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岗位。
总之,只要高校思想上高度重视与支持,措施到位,方法得当,就能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数量相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喻永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86-87.
[2]张斌,韩立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初探——以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