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本文对当前高校足球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准备活动、教学方法、身体素质和考核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并且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当前高校足球课堂教学中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足球 高校教学 足球教学
一、关于高校体育课开展和实行的背景
(一)前言
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课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最有效途径,足球教学是体育课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足球教学也就是使学生获取足球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一种方法。随着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足球教学也随之变革,由原来的侧重技术教学到现代的“健康第一”的思想转变。当然如何在足球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思想是目前高校务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体育课的现状
从学生的现状来看,总体表现为兴趣浓厚,但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生大多数年龄在20岁左右,错过了技术动作学习的优效期。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数有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教学内容分类细,且多而杂,教学形式古板,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技术教学和身体锻炼相脱节,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二、对当前高校足球课教学的思考
(一)足球教学内容与目的
足球运动包括的内容很多,像足球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与比赛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足球课在高校教学中是占一定的课时量的,但要想在现有的课时量里完成所有的足球方面的知识那还远远不足。每个人对足球运动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足球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足球知识,通过参与足球运动促使身心健康。作为普通高校足球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作一定的挑选。足球课的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战术的学习,或过于细化的单个技术动作教学,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也存在个别差异,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在一堂课中如果上同一内容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吃不消,有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足球教学内容上要做到既保证学生不容易受伤,又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种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多重教学内容。
(二)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也叫热身活动,是足球教学课的开始部分,是调动身体各机能器官为运动做好准备。准备活动是一堂足球课的重要部分,做得不充分容易造成伤害,特别是足球运动本身特点:拼抢积极,对抗激烈,严重者可能缩短运动寿命。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在足球教学上我们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参加训练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学生受伤。准备活动要以游戏和球性练习结合的形式进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接触球的时间,有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同时还达到热身的目的。
(三)足球教学方法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材,是祖国的未来接班人,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在普通高校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应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提高其理性思考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传授某一技术动作时,首先向学生简明扼要传授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动作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接着教师再来示范,然后由学生边复述动作要领边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踢球的方法。或布置某一技术动作,由学生来当教师示范讲解给同学听,或通过多种游戏的形式和比赛的方法来代替单纯乏味的技术练习,以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游戏和比赛中,使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勇猛顽强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足球教学带给他们的是快乐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对体育的需求。当然学生中还存在个体差异,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比没有基础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一些,教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如同一堂课用同一教学方法,必将产生难易程度要求上的矛盾,因此同一堂课上,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比较有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要跳出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的思维定势,从尊重每位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个体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
(四)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基础,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更能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做贡献。身体素质成为衡量在校大学生的一项指标,现在社会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发展身体素质是现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足球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足球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于该目的,身体素质练习在足球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但由于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比较单调,枯燥乏味,以及学生不理解身体素质与足球技战术关系,以至在课中身体素质锻炼效果不理想。要想在足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得克服以上几种原因,先在思想上要让学生明白身体素质是足球技战术发挥的保证,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要克服身体素质练习的单一性,在做练习时多结合球的练习,因为学生的兴趣的中心始终是球,像运球跑比赛,小范围的一对一控、抢球练习,一分钟内的20米运球折返跑等。练习方法应以比赛或游戏为主,尽量作到多样化。
(五)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是评价平时学习的成果。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足球教学考核标准基本一致,即追求评价结果的绝对客观性和数量化。没有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造成了同样的考核内容,对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很容易就拿高分,显得考核标准很简单。有些没有基础的、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即使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努力,最后的评价结果也不一定比条件好而学习一般的学生好,因此在评价中更应该着眼于学生,在评价中的方法和标准也应不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应结合进行,不能仅仅根据考核大纲的要求来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分为三个部分:1、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随堂提问等。2、教学大纲要求的客观评价:包括大纲规定的技术考核,理论考核和裁判法考核及运用,3、主观评价:以足球比赛为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多地出现在足球场上,真正为兴趣和健康锻炼,而不仅仅是为考核过关锻炼。
三、结尾
足球课的人性化教学,是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诠释,改变现在固定的教学模式、考核内容和方法,使足球课具备宽松的、使学生能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根据同学的自身条件,确立学习与提高的目标,并让他们在自主活动和互相评价中产生提高技巧的欲望,在主动锻炼中掌握健身方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通过足球这一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快乐,获得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等.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中国学校体育[J].2005,(1).
[2]徐华军等.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改革初探.体育教学[J].2005,(3).
[3]金其荣等.体育与健康实践教程[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
[4]佟强.普通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8.
[5]陈春政.关于足球练习密度对足球教学影响研究[J].体育科学,1999.
[6]胡燕生.体育课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7]陆明辉,吴燕波,杨里平.论利用教学比赛提高足球普修课教学质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
[8]廖玉光.领会教学法的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1998.3.
[9]汪君萍.足球踢球教学的合理顺序安排研究[J].体育学刊,2000.5.
[10]丛湖平.体育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
关键词:足球 高校教学 足球教学
一、关于高校体育课开展和实行的背景
(一)前言
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课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最有效途径,足球教学是体育课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足球教学也就是使学生获取足球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一种方法。随着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足球教学也随之变革,由原来的侧重技术教学到现代的“健康第一”的思想转变。当然如何在足球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思想是目前高校务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体育课的现状
从学生的现状来看,总体表现为兴趣浓厚,但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生大多数年龄在20岁左右,错过了技术动作学习的优效期。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数有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教学内容分类细,且多而杂,教学形式古板,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技术教学和身体锻炼相脱节,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二、对当前高校足球课教学的思考
(一)足球教学内容与目的
足球运动包括的内容很多,像足球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与比赛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足球课在高校教学中是占一定的课时量的,但要想在现有的课时量里完成所有的足球方面的知识那还远远不足。每个人对足球运动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足球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足球知识,通过参与足球运动促使身心健康。作为普通高校足球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作一定的挑选。足球课的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战术的学习,或过于细化的单个技术动作教学,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也存在个别差异,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在一堂课中如果上同一内容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吃不消,有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足球教学内容上要做到既保证学生不容易受伤,又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种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多重教学内容。
(二)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也叫热身活动,是足球教学课的开始部分,是调动身体各机能器官为运动做好准备。准备活动是一堂足球课的重要部分,做得不充分容易造成伤害,特别是足球运动本身特点:拼抢积极,对抗激烈,严重者可能缩短运动寿命。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在足球教学上我们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参加训练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学生受伤。准备活动要以游戏和球性练习结合的形式进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接触球的时间,有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同时还达到热身的目的。
(三)足球教学方法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材,是祖国的未来接班人,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在普通高校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应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提高其理性思考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传授某一技术动作时,首先向学生简明扼要传授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动作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接着教师再来示范,然后由学生边复述动作要领边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踢球的方法。或布置某一技术动作,由学生来当教师示范讲解给同学听,或通过多种游戏的形式和比赛的方法来代替单纯乏味的技术练习,以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游戏和比赛中,使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勇猛顽强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足球教学带给他们的是快乐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对体育的需求。当然学生中还存在个体差异,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比没有基础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一些,教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如同一堂课用同一教学方法,必将产生难易程度要求上的矛盾,因此同一堂课上,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比较有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要跳出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的思维定势,从尊重每位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个体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
(四)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基础,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更能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做贡献。身体素质成为衡量在校大学生的一项指标,现在社会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发展身体素质是现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足球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足球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于该目的,身体素质练习在足球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但由于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比较单调,枯燥乏味,以及学生不理解身体素质与足球技战术关系,以至在课中身体素质锻炼效果不理想。要想在足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得克服以上几种原因,先在思想上要让学生明白身体素质是足球技战术发挥的保证,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要克服身体素质练习的单一性,在做练习时多结合球的练习,因为学生的兴趣的中心始终是球,像运球跑比赛,小范围的一对一控、抢球练习,一分钟内的20米运球折返跑等。练习方法应以比赛或游戏为主,尽量作到多样化。
(五)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是评价平时学习的成果。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足球教学考核标准基本一致,即追求评价结果的绝对客观性和数量化。没有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造成了同样的考核内容,对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很容易就拿高分,显得考核标准很简单。有些没有基础的、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即使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努力,最后的评价结果也不一定比条件好而学习一般的学生好,因此在评价中更应该着眼于学生,在评价中的方法和标准也应不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应结合进行,不能仅仅根据考核大纲的要求来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分为三个部分:1、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随堂提问等。2、教学大纲要求的客观评价:包括大纲规定的技术考核,理论考核和裁判法考核及运用,3、主观评价:以足球比赛为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多地出现在足球场上,真正为兴趣和健康锻炼,而不仅仅是为考核过关锻炼。
三、结尾
足球课的人性化教学,是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诠释,改变现在固定的教学模式、考核内容和方法,使足球课具备宽松的、使学生能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根据同学的自身条件,确立学习与提高的目标,并让他们在自主活动和互相评价中产生提高技巧的欲望,在主动锻炼中掌握健身方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通过足球这一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快乐,获得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等.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中国学校体育[J].2005,(1).
[2]徐华军等.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改革初探.体育教学[J].2005,(3).
[3]金其荣等.体育与健康实践教程[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
[4]佟强.普通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8.
[5]陈春政.关于足球练习密度对足球教学影响研究[J].体育科学,1999.
[6]胡燕生.体育课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7]陆明辉,吴燕波,杨里平.论利用教学比赛提高足球普修课教学质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
[8]廖玉光.领会教学法的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1998.3.
[9]汪君萍.足球踢球教学的合理顺序安排研究[J].体育学刊,2000.5.
[10]丛湖平.体育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