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考试系统既有用各种语言开发的单机版软件,也有用Asp等开发的网络版系统。单机版软件适合学生自测,但一般无成绩导出汇集统计功能,因而不适合班级统一测试与成绩分析;网络版考试系统需要服务器等高技术支持,对网络带宽有一定要求且一般用于局域网,因此不方便各科推广使用。
随着Excel办公软件版本的升级,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针对考试系统高技术高要求的情况,笔者探讨了用Excel作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平台,实现了试卷制作简便,评判容易,统计快速的考试功能,而且技术含量低,操作简便、灵活,非常适合于家庭作业考查或课堂测试等。
一、基于Excel的考试系统设计思路
以课堂测试为例,其中包括基本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在Excel中制作好试卷,通过指定单元格输入学生信息、作答情况,再通过函数IF读取标准答案并判断正误,给出得分。学生将试卷保存后交给老师,最后在成绩统计文件中读出所有学生得分或答题情况,计算总分、平均分,并可做考试分析。信息流程与功能设计如下:
二、基于Excel的考试系统设计的技术实现
1.输入设计
与传统试卷一样,Excel试卷包括试卷标题、试卷说明、试卷正文(试题),另外还有班级、姓名、学号、解答处、分数等填写项。在输入解题信息时,若直接在相应单元格中输入,则会增加学生的作答要求,如答案字母的大小写、空格等均会影响学生成绩,为此笔者采用了数据序列与窗体控件进行选择设计,可尽量减少操作对成绩的影响。
数据序列:在输入单元格中单击“数据”菜单,选择“有效性(L)…”,在允许中选择序列,在来源中设计要选择的信息,设置结果如图1、图2。这种方法在班级信息、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答案输入中显得直观、易操作,只需单击选择项即可输入答题信息。
窗体控件:打开“视图”菜单工具栏下的窗体工具,单击分组框工具,待鼠标变成十字光标后在相应题上画出一个矩形框,并输入相应题号(本处第4题)。同样在该题选项左边画出选项按钮,最终界面如图3所示。双击选项按钮,在设置控件格式中设置本组选项按钮链接到选择状态单元格$G$8中,如图4所示。当单击选项A、B、C、D前的选项按钮时,单元格$G$8会显示相应序号1、2、3、4,未选择为0。复选框的设计基本同选项按钮,但每一个复选框均需链接到一个单元格中,如图5所示。当单击复选框A时,其对应单元格会显示TRUE,否则显示FALSE,因此这种设计方法需用4个单元格表示选择状态。选项按钮用于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的设计,选择答案时只需单击控件即可,非常方便。复选框比较适合于多项选择题的设计,符合网页式的选择模式。
2.试题评判与计算总分
首先根据输入的答案,用IF函数进行判断,函数格式为:IF(Logical,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此处Logical为输入答案单元格与答案所在单元格比较,如果条件为真,在批改状态中显示“正确”,否则显示“错误”。对于多项选择题,若少选也可得分,则在Value_if_false中用嵌套函数,再根据批改状态给出得分:全对满分,少选且无错误选项得一半分,只要有一个错误则零分。在单选、多选、判断评改中,由于输入方法不同,相应批改方法也不同,下面分情况讨论。
数据序列:在作答情况单元格中,单击下拉箭头直接获得选项,再读取答案文件相应单元格的标准答案,通过比较判断正误。批改状态参考公式为IF(G5=[daa.xls]Sheet1!B4,"正确",IF(G5="请选择","未答","错误"))。
选项按钮:由于选中选项按钮时,显示结果为数字,如0、1、2等,不是标准答案中所示的A、B、C、D,所以必须用IF函数在作答单元格中把选择状态中的数字转换为相应的A、B、C、D或对错。参考公式为:IF(J8=0,"请选择",IF(J8=1,"A",IF(J8=2,"B",IF(J8=3,"C","D"))))。批改状态判断同上。
复选框:复选框选中与不选有两种状态,即TRUE与FALSE,如图6所示。要使其与A、B、C、D联系起来,除了设置选择状态单元格外,还需设置转换状态单元格。通过IF函数把两种状态TRUE、FALSE分别转换为相应的A、B、C、D或空串,参考公式为:IF(J10=TRUE,"A",""),其他B、C、D转换单元格公式类似。再在作答情况单元格中通过字符串连接函数把四个转换状态单元格内容顺序连接起来,参考公式为:CONCATENATE(N10,O10,P10,Q10)。最后判断正误,如果只是全对与全错的话,则判断较为简单,参考公式同数据序列;如果少选也可得分,则情况相对复杂,下面给出一种参考设计:首先在答案文件中把答案按A、B、C、D四个单元格顺序逐个填写,没有的不填即为空串,如图7所示。批改时先对未答与全对情况判断,接着排除错误情况,最后剩下的就是半对情况。批改状态参考公式为:IF(AND(N10="",O10="",P10="",Q10=""),"未答",IF(AND(N10=[daa.xls]Sheet1!B9,O10=[daa.xls]Sheet1!C9,P10=[daa.xls]Sheet1!D9,Q10=[daa.xls]Sheet1!E9),"全对",IF(OR(N10>[daa.xls]Sheet1!B9,O10>[daa.xls]Sheet1!C9,P10>[daa.xls]Sheet1!D9,Q10>[daa.xls]Sheet1!E9),"错误","半对")))
文中涉及的填空题,只要在作答情况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即可,判断方法与数据序列基本相同。至于简答题,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无法智能判断,只能人工批改。
计算总分:数据序列、填空、选项按钮得分判断参考公式为:IF(H5="正确",2,0)(注:2为每题分值)。多项选择题得分判断参考公式为:IF(H10="全对",4,IF(H10="半对",2,IF(H10="未答",0,IF(H10="错误",0))))(注:4为每题分值)。根据试卷界面设计需求,各题型说明需占几行单元格,因此分数需要分段统计,参考公式为:SUM(I5:I8,I10:I11,I13:I15)。
成绩统计:学生答题结束后,以试卷名称
随着Excel办公软件版本的升级,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针对考试系统高技术高要求的情况,笔者探讨了用Excel作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平台,实现了试卷制作简便,评判容易,统计快速的考试功能,而且技术含量低,操作简便、灵活,非常适合于家庭作业考查或课堂测试等。
一、基于Excel的考试系统设计思路
以课堂测试为例,其中包括基本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在Excel中制作好试卷,通过指定单元格输入学生信息、作答情况,再通过函数IF读取标准答案并判断正误,给出得分。学生将试卷保存后交给老师,最后在成绩统计文件中读出所有学生得分或答题情况,计算总分、平均分,并可做考试分析。信息流程与功能设计如下:

二、基于Excel的考试系统设计的技术实现
1.输入设计
与传统试卷一样,Excel试卷包括试卷标题、试卷说明、试卷正文(试题),另外还有班级、姓名、学号、解答处、分数等填写项。在输入解题信息时,若直接在相应单元格中输入,则会增加学生的作答要求,如答案字母的大小写、空格等均会影响学生成绩,为此笔者采用了数据序列与窗体控件进行选择设计,可尽量减少操作对成绩的影响。
数据序列:在输入单元格中单击“数据”菜单,选择“有效性(L)…”,在允许中选择序列,在来源中设计要选择的信息,设置结果如图1、图2。这种方法在班级信息、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答案输入中显得直观、易操作,只需单击选择项即可输入答题信息。


窗体控件:打开“视图”菜单工具栏下的窗体工具,单击分组框工具,待鼠标变成十字光标后在相应题上画出一个矩形框,并输入相应题号(本处第4题)。同样在该题选项左边画出选项按钮,最终界面如图3所示。双击选项按钮,在设置控件格式中设置本组选项按钮链接到选择状态单元格$G$8中,如图4所示。当单击选项A、B、C、D前的选项按钮时,单元格$G$8会显示相应序号1、2、3、4,未选择为0。复选框的设计基本同选项按钮,但每一个复选框均需链接到一个单元格中,如图5所示。当单击复选框A时,其对应单元格会显示TRUE,否则显示FALSE,因此这种设计方法需用4个单元格表示选择状态。选项按钮用于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的设计,选择答案时只需单击控件即可,非常方便。复选框比较适合于多项选择题的设计,符合网页式的选择模式。



2.试题评判与计算总分
首先根据输入的答案,用IF函数进行判断,函数格式为:IF(Logical,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此处Logical为输入答案单元格与答案所在单元格比较,如果条件为真,在批改状态中显示“正确”,否则显示“错误”。对于多项选择题,若少选也可得分,则在Value_if_false中用嵌套函数,再根据批改状态给出得分:全对满分,少选且无错误选项得一半分,只要有一个错误则零分。在单选、多选、判断评改中,由于输入方法不同,相应批改方法也不同,下面分情况讨论。
数据序列:在作答情况单元格中,单击下拉箭头直接获得选项,再读取答案文件相应单元格的标准答案,通过比较判断正误。批改状态参考公式为IF(G5=[daa.xls]Sheet1!B4,"正确",IF(G5="请选择","未答","错误"))。
选项按钮:由于选中选项按钮时,显示结果为数字,如0、1、2等,不是标准答案中所示的A、B、C、D,所以必须用IF函数在作答单元格中把选择状态中的数字转换为相应的A、B、C、D或对错。参考公式为:IF(J8=0,"请选择",IF(J8=1,"A",IF(J8=2,"B",IF(J8=3,"C","D"))))。批改状态判断同上。
复选框:复选框选中与不选有两种状态,即TRUE与FALSE,如图6所示。要使其与A、B、C、D联系起来,除了设置选择状态单元格外,还需设置转换状态单元格。通过IF函数把两种状态TRUE、FALSE分别转换为相应的A、B、C、D或空串,参考公式为:IF(J10=TRUE,"A",""),其他B、C、D转换单元格公式类似。再在作答情况单元格中通过字符串连接函数把四个转换状态单元格内容顺序连接起来,参考公式为:CONCATENATE(N10,O10,P10,Q10)。最后判断正误,如果只是全对与全错的话,则判断较为简单,参考公式同数据序列;如果少选也可得分,则情况相对复杂,下面给出一种参考设计:首先在答案文件中把答案按A、B、C、D四个单元格顺序逐个填写,没有的不填即为空串,如图7所示。批改时先对未答与全对情况判断,接着排除错误情况,最后剩下的就是半对情况。批改状态参考公式为:IF(AND(N10="",O10="",P10="",Q10=""),"未答",IF(AND(N10=[daa.xls]Sheet1!B9,O10=[daa.xls]Sheet1!C9,P10=[daa.xls]Sheet1!D9,Q10=[daa.xls]Sheet1!E9),"全对",IF(OR(N10>[daa.xls]Sheet1!B9,O10>[daa.xls]Sheet1!C9,P10>[daa.xls]Sheet1!D9,Q10>[daa.xls]Sheet1!E9),"错误","半对")))


文中涉及的填空题,只要在作答情况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即可,判断方法与数据序列基本相同。至于简答题,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无法智能判断,只能人工批改。
计算总分:数据序列、填空、选项按钮得分判断参考公式为:IF(H5="正确",2,0)(注:2为每题分值)。多项选择题得分判断参考公式为:IF(H10="全对",4,IF(H10="半对",2,IF(H10="未答",0,IF(H10="错误",0))))(注:4为每题分值)。根据试卷界面设计需求,各题型说明需占几行单元格,因此分数需要分段统计,参考公式为:SUM(I5:I8,I10:I11,I13:I15)。
成绩统计:学生答题结束后,以试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