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化” 教学原则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剖析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这一界定,我们可见,生活是基础,是渊源,离开生活,思想品德课成了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思想品德课由于根植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来应是趣味盎然,极富感染力,但为什么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呈现的是“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这一另类情景呢?究其根源,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作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论英雄”一统天下,社会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唯“分数”是瞻,教师施教时必定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灌输,轻启发;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消极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只是把现有的典型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灌输式地逼迫学生去接受,学生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内涵,脱离了理解过程,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死记了几点所谓的“知识”,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情感、价值观更是微不足道。学生为了那枯燥的分数而去枯燥地学习,没有用“真心”去体验,去积极、主动参与,情感也就无法得到充分激发,上课时“恹恹欲睡”也就在所难免。
  2 “生活化”——思想品德课的真谛
  《思想品德》新课程出炉后,在一定区域内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短短三、四年的实施,就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全面超越了传统课程。原因很清晰,新课程具有全新的理念:(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透过上述新课程三大全新理念,不难发现: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生活化,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理念的更新,必然带来全新的实施方法,其中最大亮点就是“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地自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的幸福。将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有助于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和生动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使思想品德課教学“返朴归真”,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课趣味盎然,教益颇深。那么,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化” 教学原则呢?具体来讲,主要有:
  3.1 教学环境的创设: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这种“以师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是成为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的工具,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
  3.2 教学目标的设定: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应试教育”在作祟,将考试分数做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以知识为本位,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
  3.3 教学内容的选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应试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于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检验学习质量也就是看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成了教材的忠实奴隶,与现实生活愈来愈生疏,仿佛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最后的结果是,许多学生讲起课本头头是道,解决现实问题束手无策,“高分低能”在所难免。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学生很难产生共鸣。
  3.4 教学策略的运用:多元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
  总之,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克隆,也不仅仅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让人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让教师更正确定位,让教学策略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不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目标所在吗?
其他文献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挖掘,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双边的活动。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教师如果能把学生的这种潜能挖掘出来,使其变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状态,我相信英语学习就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问题了。为此,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的几项措施:  1 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都存在这样的困扰,就是学生基础不一样,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教学方法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的英语成绩又好有差。面对这种现象,如何去提高课堂的效率,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高中教师迫切去解决的问题。作者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英语基础差;课堂效率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化,高中英语教学也应当不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的颁布,启动了全国幼教的改革,开创了崭新的学前教育新局面,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教师的角色从教育者、权威者、主导者转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幼之间构建了平等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幼儿教师是引领幼儿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进入正规学习生活的重要领路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
期刊
【摘 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小学生自制力又较差,单靠个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难的。要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应在加强学生在校的体育指导以外,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其转变观念,共同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习惯养成;培养;方法  1 引言  小学阶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是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物理教学;培养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目的之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集充实快乐于一体的工作,每一天我们辛勤耕耘、播种,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也收获了丰盈的果实。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收获满满。  1 爱每一个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也是当好班主任的奥秘所在。一切最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
期刊
2006年大学毕业便到了学校工作,转眼间也有七个年头了,同时当了也了7年的班主任,虽然相比老教师而言这7年的工作年数不是很多,但这几年我也确实有不少的体会,其中最大的一点我觉得班主任不 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应该是班级里的一员,而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全方位了解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摸清他们的心理特点、性格,体会他们的内心要求以及了解他们个人的
期刊
情感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同时,情感教育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哪门学科的老师,都要想方设法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贯穿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会让所有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同时又能学会怎样做人。高中英语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也是如此,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推动、引导和调节高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高中学生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本身就反映了课程文化的创新。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具有工具理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教师是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者,面对新课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然而又是举足轻重的;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也是很有乐趣的。班主任要担负的任务要比一般的老师艰巨复杂得多,但是担任班主任工作是教师的光荣,也是教师的乐趣所在。班主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不但要贯彻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还要协助各科各部门的工作,并且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联系中起桥梁作用。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