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5月8日,美国宣布完全彻底退出“伊核协议”,该协议全名“联合共同行动计划”,英文缩写为JCPOA(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是2016年1月由伊朗和“六国”(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共同签署并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确认的多变协议。
美国政府表示退出“伊核协议”意味着美国将重新恢复对伊朗所有核有关领域的制裁以及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新制裁,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话说就是要对伊朗实施最高水平的经济制裁。
2016年以前,伊朗遭受了严厉的国际制裁,伊朗能源行业遭受打击,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所有欧洲企业都撤离了伊朗市场,伊朗整个国民经济都面临巨大压力。
2019年起,特朗普政府又多次追加对伊朗矿产、钢铁等行业的制裁,并决定不再为伊朗原油进口国提供豁免,所有国家都应该停止进口伊朗原油。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本次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能源行业将何去何从。本文尝试从两个方面给出答案并给予分析。
关键词:伊核协议 伊朗 能源 制裁
首先从短期影响来看,负面影响会比2012年伊朗最困难时期更严重,主要表现在原油出口量的下降,保守估计相比2018年将下降50%至60%,2018年伊朗日平均原油和凝析油出口大概维持在250万桶,但出口量的短期下降所带来的损失会因油价上涨得到弥补;长期来看,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将会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
接下来本文将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而可能对伊朗未来原油出口和对伊朗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带来的短期影响以及对伊朗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长期影响进行分析。
一、美国重启伊核制裁:协议现状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所有此前伊核相关的美国制裁豁免都将立即被废止。美国此次重启制裁主要针对伊朗能源、金融、造船、国际贸易等行业,不过此次重启制裁也采取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有关政策,根据制裁行业的不同分别设定了90天和180天两个缓冲期。但2019年5月起,除伊拉克可以少量进口伊朗原油和成品油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以外,美国不再为任何伊朗原油进口国提供豁免。
作为重启制裁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同时重启了二级制裁,目的在于限制第三国与伊朗发生经济贸易关系。美国的所谓二级制裁将威胁制裁那些与伊朗发生经济联系的非美国经济体,前提时这些非美国经济体同时与美国发生或多或少的经济关系。基于大部分国际能源企业和绝大部分国际银行和保险服务商都依赖美国的金融体系这一事实,美国政府的二级制裁将具有极大的破坏效力。
尽管美国目前重启对伊朗制裁属于单方面行为,即所谓的单边制裁,并没有谋求在联合国内处罚“弹回机制”,但美国的行为很可能导致未来联合国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伊核协议的其他签署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则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他们不得不在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制裁和维护“伊核协议”之间做出两难选择。
具体到伊朗能源行业,美国恢复对其制裁的日子是2018年11月4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要求伊朗原油买家在该日期之前大幅减少其进口量,否则将无法获得美国财政部颁发的豁免许可(即获得减量购买伊朗原油而不受到美国制裁的豁免的许可)。
不过虽然美国政府对重启对伊朗制裁雄心勃勃,设立了明确的缓冲期,但截至目前无论是美国白宫还是美国财政部都没有出台具体的制裁措施,除了明确任何国家不得与伊朗制裁领域发生往来,这些领域包括银行、金融、矿产、钢铁、石油、化工等。
二、原油出口:数量递减,价格找齐
美国对伊朗制裁的首要目标就是限制其原油出口,本次制裁导致的伊朗原油出口下降幅度会超过2012年的情形。2011至2013年期间,伊朗的原油和凝析油出口从日均250万桶大幅下降至110万桶,背后的原因是欧盟主动停止了伊朗原油进口,同时其他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在内的伊朗原油主要买家都主动减少了进口量。
自2016年1月“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的原油出口逐步恢复到了制裁前的水平,2017年基本达到了日均出口250万桶的水平,甚至2018年4月创造了日均290万桶的出口最高纪录。但这背后一方面有伊朗去库存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伊朗已经意识到新的制裁即将来临而尽可能在新制裁之前多出口的考虑。
欧盟明确表态拒绝接受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挽救“伊核协议”,比如:重启阻断法案,指定欧洲投资银行(EIB)专门负责为欧伊贸易提供金融服务,继续保持与伊朗的双边合作,与伊朗央行直接建立金融关系。之后,又为伊朗量身定制了“INSTEX”特殊安排,用来欧洲与伊朗之间的贸易结算。总之,欧盟的立场一贯而明确,即只要伊朗继续履行“伊核协议”的义务,欧洲就将继续保持与伊朗的正常关系,不会对伊朗实施能源禁运。
中国、印度和土耳其都表示将继续保持与伊朗的正常贸易关系,不会追随美国的单边制裁;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的亚洲盟友,虽然不得不追随美国的对伊政策,但两国在“伊核协议”签署后从伊朗的原油进口量也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基本的判断是,此次制裁后,日韩两国追随美国政策,彻底停止伊朗原油进口。
此外,一些国际独立贸易商、炼化商、保险商和船运商有可能因为惧怕美国的二级制裁而終止与伊朗的业务联系,但同时也会有其他中间商替补空缺,伊朗政府也会像以前应对制裁时一样提供折扣和其他优惠措施。
继续维持与伊朗的贸易关系也同时存在两个限制因素,一个是如何应对美国的单边制裁,尤其是与美国有商贸往来的国家和企业;另一个是如何解决银行支付渠道。
从伊朗政府方面考虑,虽然原油出口量减少是无法避免的,但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伊朗原油出口的总收入短期内不会大幅缩水。伊朗政府2018年的政府预算是基于55美元/桶的标准制定的,而布伦特油价从今年2月份起至今已经从60美元/桶涨到了接近80美元/桶。短期内,伊朗政府仍然有时间和空间来应对原油出口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对伊朗能源行业的投资
伊朗曾经在签署“伊核协议”后非常乐观地认为,随着协议的执行和制裁的取消,国际投资将大量涌入伊朗这片全球稍有的能源处女地,伊朗多年来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困境将得到全面改善。伊朗石油部官员曾作出估计,要重振伊朗能源工业,维持伊朗油气产能和炼化能力,需要上千亿美元的投资。
为实现伊朗能源行业“大跃进”的梦,伊朗推出了新的石油开发合同,号称新合同模式大大有利于外国油气投资开发商,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从2016年至今两年多过去了,除了数不清的备忘录之外,伊朗实际上只签署了一个采用新合同模式的项目,即法国道达尔牵头的伊朗南帕斯11区块气田的开发项目,价值45亿美元。道达尔在寻求美国对其投资伊朗的豁免失败后,不得不再次退出了伊朗上游能源市场。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对欧洲企业的影响使巨大的,即使未能完全切断欧洲企业与伊朗的贸易联系,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诸多困难。在当前全球能源行业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进一步恶化了伊朗的上游行业处境。
长期来看,伊朗将不得不一边继续挣扎着靠自己略显不足的技术和资金能力去勉强维持其油气开发,另一边去竭尽所能地绕开美国的限制去吸引国际投资。
四、伊朗上游油气工业前景渺茫
总体上,伊朗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经历着能源行业投资不足的困境,这是国际制裁、自身吸引投资政策不合理、国内商务环境不透明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的原油产量从来没有超过400万桶/日,革命前的伊朗原油日产量一直在500万桶以上,甚至在1974年超过了600万桶/日。而现在伊朗需要面对的局面是如何在美國重启制裁后,维持油气产量不大幅下降,而不是如何雄心勃勃地讨论如何增产,后者明显已经变得不现实。
结束语: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伊朗上游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永远落后于政府开发计划。美国的制裁,归根到底属于单边制裁,但考虑到美国政策对他国巨大的影响力,虽然伊朗面临的局面会比2012年更差,长远看,其已经被耽搁很久的能源行业复兴计划,将再一次被尘封。
参考文献:
[1]周连成.影响我国石油能源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0):40-41.
[2]习树江.影响我国石油能源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探悉:有效竞争与行政垄断[J].特区经济,2009(11):255-256.
美国政府表示退出“伊核协议”意味着美国将重新恢复对伊朗所有核有关领域的制裁以及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新制裁,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话说就是要对伊朗实施最高水平的经济制裁。
2016年以前,伊朗遭受了严厉的国际制裁,伊朗能源行业遭受打击,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所有欧洲企业都撤离了伊朗市场,伊朗整个国民经济都面临巨大压力。
2019年起,特朗普政府又多次追加对伊朗矿产、钢铁等行业的制裁,并决定不再为伊朗原油进口国提供豁免,所有国家都应该停止进口伊朗原油。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本次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能源行业将何去何从。本文尝试从两个方面给出答案并给予分析。
关键词:伊核协议 伊朗 能源 制裁
首先从短期影响来看,负面影响会比2012年伊朗最困难时期更严重,主要表现在原油出口量的下降,保守估计相比2018年将下降50%至60%,2018年伊朗日平均原油和凝析油出口大概维持在250万桶,但出口量的短期下降所带来的损失会因油价上涨得到弥补;长期来看,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将会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
接下来本文将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而可能对伊朗未来原油出口和对伊朗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带来的短期影响以及对伊朗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长期影响进行分析。
一、美国重启伊核制裁:协议现状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所有此前伊核相关的美国制裁豁免都将立即被废止。美国此次重启制裁主要针对伊朗能源、金融、造船、国际贸易等行业,不过此次重启制裁也采取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有关政策,根据制裁行业的不同分别设定了90天和180天两个缓冲期。但2019年5月起,除伊拉克可以少量进口伊朗原油和成品油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以外,美国不再为任何伊朗原油进口国提供豁免。
作为重启制裁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同时重启了二级制裁,目的在于限制第三国与伊朗发生经济贸易关系。美国的所谓二级制裁将威胁制裁那些与伊朗发生经济联系的非美国经济体,前提时这些非美国经济体同时与美国发生或多或少的经济关系。基于大部分国际能源企业和绝大部分国际银行和保险服务商都依赖美国的金融体系这一事实,美国政府的二级制裁将具有极大的破坏效力。
尽管美国目前重启对伊朗制裁属于单方面行为,即所谓的单边制裁,并没有谋求在联合国内处罚“弹回机制”,但美国的行为很可能导致未来联合国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伊核协议的其他签署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则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他们不得不在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制裁和维护“伊核协议”之间做出两难选择。
具体到伊朗能源行业,美国恢复对其制裁的日子是2018年11月4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要求伊朗原油买家在该日期之前大幅减少其进口量,否则将无法获得美国财政部颁发的豁免许可(即获得减量购买伊朗原油而不受到美国制裁的豁免的许可)。
不过虽然美国政府对重启对伊朗制裁雄心勃勃,设立了明确的缓冲期,但截至目前无论是美国白宫还是美国财政部都没有出台具体的制裁措施,除了明确任何国家不得与伊朗制裁领域发生往来,这些领域包括银行、金融、矿产、钢铁、石油、化工等。
二、原油出口:数量递减,价格找齐
美国对伊朗制裁的首要目标就是限制其原油出口,本次制裁导致的伊朗原油出口下降幅度会超过2012年的情形。2011至2013年期间,伊朗的原油和凝析油出口从日均250万桶大幅下降至110万桶,背后的原因是欧盟主动停止了伊朗原油进口,同时其他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在内的伊朗原油主要买家都主动减少了进口量。
自2016年1月“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的原油出口逐步恢复到了制裁前的水平,2017年基本达到了日均出口250万桶的水平,甚至2018年4月创造了日均290万桶的出口最高纪录。但这背后一方面有伊朗去库存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伊朗已经意识到新的制裁即将来临而尽可能在新制裁之前多出口的考虑。
欧盟明确表态拒绝接受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挽救“伊核协议”,比如:重启阻断法案,指定欧洲投资银行(EIB)专门负责为欧伊贸易提供金融服务,继续保持与伊朗的双边合作,与伊朗央行直接建立金融关系。之后,又为伊朗量身定制了“INSTEX”特殊安排,用来欧洲与伊朗之间的贸易结算。总之,欧盟的立场一贯而明确,即只要伊朗继续履行“伊核协议”的义务,欧洲就将继续保持与伊朗的正常关系,不会对伊朗实施能源禁运。
中国、印度和土耳其都表示将继续保持与伊朗的正常贸易关系,不会追随美国的单边制裁;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的亚洲盟友,虽然不得不追随美国的对伊政策,但两国在“伊核协议”签署后从伊朗的原油进口量也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基本的判断是,此次制裁后,日韩两国追随美国政策,彻底停止伊朗原油进口。
此外,一些国际独立贸易商、炼化商、保险商和船运商有可能因为惧怕美国的二级制裁而終止与伊朗的业务联系,但同时也会有其他中间商替补空缺,伊朗政府也会像以前应对制裁时一样提供折扣和其他优惠措施。
继续维持与伊朗的贸易关系也同时存在两个限制因素,一个是如何应对美国的单边制裁,尤其是与美国有商贸往来的国家和企业;另一个是如何解决银行支付渠道。
从伊朗政府方面考虑,虽然原油出口量减少是无法避免的,但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伊朗原油出口的总收入短期内不会大幅缩水。伊朗政府2018年的政府预算是基于55美元/桶的标准制定的,而布伦特油价从今年2月份起至今已经从60美元/桶涨到了接近80美元/桶。短期内,伊朗政府仍然有时间和空间来应对原油出口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对伊朗能源行业的投资
伊朗曾经在签署“伊核协议”后非常乐观地认为,随着协议的执行和制裁的取消,国际投资将大量涌入伊朗这片全球稍有的能源处女地,伊朗多年来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困境将得到全面改善。伊朗石油部官员曾作出估计,要重振伊朗能源工业,维持伊朗油气产能和炼化能力,需要上千亿美元的投资。
为实现伊朗能源行业“大跃进”的梦,伊朗推出了新的石油开发合同,号称新合同模式大大有利于外国油气投资开发商,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从2016年至今两年多过去了,除了数不清的备忘录之外,伊朗实际上只签署了一个采用新合同模式的项目,即法国道达尔牵头的伊朗南帕斯11区块气田的开发项目,价值45亿美元。道达尔在寻求美国对其投资伊朗的豁免失败后,不得不再次退出了伊朗上游能源市场。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对欧洲企业的影响使巨大的,即使未能完全切断欧洲企业与伊朗的贸易联系,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诸多困难。在当前全球能源行业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进一步恶化了伊朗的上游行业处境。
长期来看,伊朗将不得不一边继续挣扎着靠自己略显不足的技术和资金能力去勉强维持其油气开发,另一边去竭尽所能地绕开美国的限制去吸引国际投资。
四、伊朗上游油气工业前景渺茫
总体上,伊朗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经历着能源行业投资不足的困境,这是国际制裁、自身吸引投资政策不合理、国内商务环境不透明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的原油产量从来没有超过400万桶/日,革命前的伊朗原油日产量一直在500万桶以上,甚至在1974年超过了600万桶/日。而现在伊朗需要面对的局面是如何在美國重启制裁后,维持油气产量不大幅下降,而不是如何雄心勃勃地讨论如何增产,后者明显已经变得不现实。
结束语: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伊朗上游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永远落后于政府开发计划。美国的制裁,归根到底属于单边制裁,但考虑到美国政策对他国巨大的影响力,虽然伊朗面临的局面会比2012年更差,长远看,其已经被耽搁很久的能源行业复兴计划,将再一次被尘封。
参考文献:
[1]周连成.影响我国石油能源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0):40-41.
[2]习树江.影响我国石油能源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探悉:有效竞争与行政垄断[J].特区经济,2009(1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