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扩大了农村水资源的供需缺口。不仅体现在用水量上,而且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仅就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规划中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及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加快污水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关键词】农村;给排水系统;现状;设计
【 abstract 】 with China's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speed up the pa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xpand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 gap.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water, and water requirements of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This paper only in our country's rur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the water system planning and its life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For the purpose of speeding up the sewage facilities, improve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the countrysid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与早期农村相比,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农村生活污水也成为环保工作中的要点,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涌,不仅影响农业灌溉用水,造成农田农作物的污染,靠近水源的地方,更会威胁到饮用水源安全,严重地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
一、农村给排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给水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给水工程发展不平衡,给水设施普及率较低,给水工程设施整体水平不高。许多城镇和村庄的用水都依赖地表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对水体的污染也在加剧,致使水源水质难以达到饮用水的健康要求。加之,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大部分村庄都自行、分散给水,水源保护困难。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用水剧增,如何解决与居民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成为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村排水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而工业废水只有少量经轻度处理后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例如,在各项污染源中,来自农村的污染占了很大一部分,是造成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只有部分镇区铺设了污水管道,而且多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农村很多地区无力建设排水管网系统及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90%以上的生活污水只能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湖泊,造成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同时,村庄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使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
3、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居住习惯,生活污水源较为分散,难于收集处理。除了入畜粪便、厨房、清洁、洗漱等产生的废水以外,由于管理水平落后,生活设施不健全,以及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还存在一些由于随意倾倒垃圾等现象产生的水污染。农村居民的用水量逐渐增加,产生的污水也日益增多,而处理率仍然相对较低。据统计,农村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占我国主要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的77%,占总磷排放总量的66%。农村生活污水含有机质、氮磷营养物质、悬浮物以及病菌等成分,污染物浓度较高。
综上所述,农村原有的给排水体制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所以,寻求适合农村地区经济自然条件的技术,解决农村地区给排水系统规划及其生活污水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给排水规划的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1、新农村给排水规划的背景
(1)农村建筑布局相对分散,且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供水体制不健全,水质水压不达标,污水收集不规范,排水管网不完善;
(2)新农村本质还是农村,具有其天然的产业特点,水不仅是生活的基础,而且也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
(3)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空间尺度扩大和整体性的深化,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设计理念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新型的生态型、可持续型的给排水设计正在被人们所青睐,农村水资源的自然净化和销纳能力要远大于城市,简单分散的生态型给排水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得到合理的应用。
2、新农村供水系统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给水问题的重点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饮水解困”,解决有水喝的问题;
(2)“饮水安全”,解决水量、水质问题,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3)“饮水方便”,实现饮用方便的自来水。
针对我国农村的基本情况,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讨论新农村供水系统的规划:
(1)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选择水资源时,一定要切合实际,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水量、水压、水质应全面考虑,在详细调查和收集区域水资源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水源,对饮水水源工程应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的水源卫生防护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加大水环境执法力度,确保饮水安全。特别是要严格执行水源地周边严禁设置排污口的规定,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2)科学合理地规划供水系统
在县城乡镇自来水厂周边的农村,应通过水厂的扩建、改建纳入到市政供水管网的服务范围内;在人口居住集中、且有好的水源的地区,应建设适当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必要时可跨区域取水,进行联片式供水;无联片供水条件、又相对独立的村庄,可选择适宜的水源建造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居住相对集中又无好的水源时,需要对原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为了节省制水成本,可考虑采用分质供水;居住分散的山丘地区,有山泉或裂隙水肘,可建井、池、窖等,单户或联片供水;无适宜的水源时,可建塘坝、水池、水窖等,收集雨水净化处理后再行使用。
3、新农村排水系统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用水量增长的同时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也受到了考验,污水不加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严重地污染了水资源,原有的给水体制和排水体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农村地区,工程性缺水普遍存在.区域内蓄水能力差,受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加上矿产资源开发、地下水位下降、水利设施老化、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降低,造成部分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十分困难;
(2)水环境遭到盲目破坏,造成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近年来,乡镇企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地污染了水资源;
(3)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了供需缺口,不仅体现在用水量上,而且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农村给水排水系统规划新思路、新技术
1、农村给水系统规划
(1) 规划要具有大局观,应有可持续性和流域综合治理的观念
自然界的水是动态循环的,随着水资源的逐渐紧张,给水排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在实际的水资源总体环境中,水源、供水、污水处理、环保、防汛等方面都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综合利用水资源,不仅要考虑到本地区水资源的整体性,还要对区域或流域中水资源的平衡和循环进行合理的规划。
(2)综合考虑面源污染
在配套完成完整的下水道系统及污水处理厂的前提下,农村不宜建设水冲厕所,因为没有合理的后续处理,污水会肆意地排放,同时污水量会大大地增加没有,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变原来的点源污染为面
源污染,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的水资源.可以推广简单实用的新型技术,如双瓮漏斗式厕所等。
(3)向区域性给水模式转变。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大都采取自行、分散的给水方式,根据区域性给水系统理论,农村宜因地适宜地采取集中给水模式或给水集中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要在地形较为平坦或有利于给水管网敷设的地区,积极推行集中给水模式的规划建设。合理选择若干给水能力较大的地下或地表水源,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给水管网,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对给水管网进行分区,将管网系统分为若干个分区,实行分区给水,实施区域管理。为保证安全用水,各分区之间用应急管道连通,分区之后的管网系统,给水管和配水管功能明确。
2、农村排水系统规划
(1)排水方式的选择。随着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村庄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成为未来集聚化发展的农村社区。所以,其排水系统的规划应适当采用较高标准,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余地,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积极推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即使目前不具备建设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的经济能力,也应从长远规划着眼,先建设污水管网,并为未来雨水管网的建设留有余地,以实现远期逐步向雨污分流制过渡的目标。城市新区一般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所以周边农村地区应与城市新区排水系统相协调,采取雨污分流制。如果当地地形坡度较好,雨水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近期对于天然降水可以沿地面自然排放或采用造价较低的明渠收集、输送和排放,这样就可以考虑排水管网一次规划,分期施工的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即先修建分流制的污水排放系统,而缓建雨水排放系统。
(2)排水体制的选择。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根据地形、周围水体情况、污水种类、污染情况等来确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布置形式:直排式布置、分散式布置、集中式布置。直排式布置多用于雨水排放系统。分散式布置多用于场地起伏不平或需要按用地功能进行不同的排水处理;集中式布置多适用于布局紧凑,农村建设成连续性带状或环状布置时,通常将污水集中处理,这种布置便于发挥规模效益,占地少,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3)源分离技术
源分离技术是指将粪便(黑水)和洗涤(灰水)的收集、处理分开来进行,黑水利用厌氧沼气池或沼气化粪池处理,黑水集中了生活污水中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另外,沼气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水污染(包括人畜粪便、农副产品和有机垃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分散处理控制污染的一种很好的形式;灰水和初期雨水可以通过物理或生态工程(如湿地)进行简单的处理,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实现物质循环,而且,省去了繁琐生物处理和庞大的管网投资,
结束语
总之,农村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最有利的地方,污水经处理后可就近回用于农田,人畜粪便处理后用于农作物的堆肥。因此,农村污水治理应尽可能考虑污水资源化,采用分散武分质处理系统和相应的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规划和实施中,应从当地环境保护目标出发,充分考虑技术经济性,合理确定污水处理深度和排放标准。另外,农村污水处理应着眼于环境效益最大化,治理费用最小化,采用技术成熟,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贾静,傅大放,马强,等.苏南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与回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6).
【2】张胜利.曹艳 关中地区村庄排水问题探讨【J】.人民黄河 2010(6)
【3】】徐光来,徐晓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初探【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6,18(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