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班孩子是从中班开始进行雪花片建构的,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孩子们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堆砌、拼插。比如,他们把雪花片一个个插在一起说是一条“小蛇”。又或者做成一条长长的说是“宝剑”用来玩耍。这个过程持续了有两三个星期,在这两三个星期当中孩子们每天都是这样的拿着自己做的“小蛇”“小剑”在课室里跑来跑去,我看到孩子们的雪花片建构还是停留在原地,这个时候我觉得老师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了,我把孩子们叫到我面前,我拿起孩子们手里的“小蛇”,对他们说我们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你们可以把小蛇的头尾相连吗?有的孩子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孩子们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看到别人的“小蛇”可以头尾相连,他们也都试着动起手来操作,这时他们高兴的发现“小蛇”变成了一个圆圈,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围合”动作提醒了孩子,孩子们发现雪花片“围合”以后可以有更多变化啦!
一、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雪花片虽说是大多数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拼插玩具,但也难免有的孩子不喜欢的。比如,我班的小璋小朋友,在我们玩建构的时候他就向我提出可不可以不玩,我问他你想干什么呢?他说想看书,我同意了他的想法,我觉得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参与他不喜欢的活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积极正面的去引导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参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看到其他孩子们做出来的作品越来越漂亮,看到他用羡慕的眼神看别人,这时我主动邀请他参加我们的活动,他高兴的答应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即使是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也要允许他们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所以,怎样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值得我们教师思考。
首先,如何要营造出一个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雪花片气氛?而我采用的方法是将雪花片作品散布在班级的每个角落,课室的柜子和花窗上都摆满了孩子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到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有什么区别,还可以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在孩子最初学习建构时幼儿的建构作品不是每次拆掉,我是把孩子的建构作品基本都保留下来,下次在玩时孩子拿回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加工,通过这样的方法幼儿可以很快有作品呈现出来,这样幼儿在操作中可以很快的体验到成功感,并能极大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成功的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赞许。这时的他急需老师和同伴对他的肯定和认同,所以每次小朋友拿着作品给我看,我都会给她以认同和赞赏,这时老师的一个认同的眼神都会对幼儿起着极大的鼓舞作用,作为老师不要随便评价孩子的作品好不好,要说只能说今天的作品比昨天有进步,就算她做的不好也希望老师能给与她会心的微笑和鼓励,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
二、针对性的准备及累积,教会孩子学会看图示
在长期的游戏中,他们意识到这个游戏离不开合作。但是,孩子们现在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并不懂得如何主动地去与他人合作。在孩子们合作初期,经常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冲突,这时就要求老师必须的参与进去帮孩子们学会如何合作,指导他们学会分工合作,比如: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让他们去拼插和搭建,动手能力稍微弱的让他们帮着挑颜色,这样他们合作起来就不会在起冲突了。这时,需要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让幼儿主动在游戏中找寻合作,而不是别的孩子来寻找你合作,要做到我要合作。还有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会看图示,在中班的第一个学期我就把图示给孩子自己看,让她们看着图示去模仿,可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为人多图示少经常发生争抢,图示很快就撕烂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图示一页一页取下来然后用过胶纸全部过胶,这样图示再也撕不烂。在建构时就可以每一组都可以看到图示学习建构,而且每一组的作品也不会相同,孩子们今天做了这个作品下次就会选择做其它她们之前没做过的作品,这种方法也让孩子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我觉得这个方法也非常值得其它老师借鉴和学习。
三、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天天是創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人”。我们教师要耐心的等待孩子们的成功,允许他们失败,反复、模仿,当他们的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自然会体现创新,将来成就非凡,学会举一反三。如建构“房子”。孩子们都知道,开始让他们模仿,后来孩子们就会发现没有一模一样的房子,只有自己最喜欢的房子。当幼儿力图运用加宽或接插等技能尝试怎样使建筑物不倒塌或造型更漂亮时,他的建构兴趣就产生了,创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样的结果不仅能够让孩子因为自己的成就感而感到开心,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四、共同合作,从单独走向群体合作
当孩子在拼插上有了一些基础及独立的能力时,我们可以考虑让他们结伴拼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
“小小雪花片”建构创意无限,这些雪花片不但展示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同时这些雪花片也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一、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雪花片虽说是大多数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拼插玩具,但也难免有的孩子不喜欢的。比如,我班的小璋小朋友,在我们玩建构的时候他就向我提出可不可以不玩,我问他你想干什么呢?他说想看书,我同意了他的想法,我觉得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参与他不喜欢的活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积极正面的去引导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参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看到其他孩子们做出来的作品越来越漂亮,看到他用羡慕的眼神看别人,这时我主动邀请他参加我们的活动,他高兴的答应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即使是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也要允许他们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所以,怎样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值得我们教师思考。
首先,如何要营造出一个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雪花片气氛?而我采用的方法是将雪花片作品散布在班级的每个角落,课室的柜子和花窗上都摆满了孩子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到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有什么区别,还可以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在孩子最初学习建构时幼儿的建构作品不是每次拆掉,我是把孩子的建构作品基本都保留下来,下次在玩时孩子拿回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加工,通过这样的方法幼儿可以很快有作品呈现出来,这样幼儿在操作中可以很快的体验到成功感,并能极大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成功的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赞许。这时的他急需老师和同伴对他的肯定和认同,所以每次小朋友拿着作品给我看,我都会给她以认同和赞赏,这时老师的一个认同的眼神都会对幼儿起着极大的鼓舞作用,作为老师不要随便评价孩子的作品好不好,要说只能说今天的作品比昨天有进步,就算她做的不好也希望老师能给与她会心的微笑和鼓励,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
二、针对性的准备及累积,教会孩子学会看图示
在长期的游戏中,他们意识到这个游戏离不开合作。但是,孩子们现在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并不懂得如何主动地去与他人合作。在孩子们合作初期,经常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冲突,这时就要求老师必须的参与进去帮孩子们学会如何合作,指导他们学会分工合作,比如: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让他们去拼插和搭建,动手能力稍微弱的让他们帮着挑颜色,这样他们合作起来就不会在起冲突了。这时,需要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让幼儿主动在游戏中找寻合作,而不是别的孩子来寻找你合作,要做到我要合作。还有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会看图示,在中班的第一个学期我就把图示给孩子自己看,让她们看着图示去模仿,可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为人多图示少经常发生争抢,图示很快就撕烂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图示一页一页取下来然后用过胶纸全部过胶,这样图示再也撕不烂。在建构时就可以每一组都可以看到图示学习建构,而且每一组的作品也不会相同,孩子们今天做了这个作品下次就会选择做其它她们之前没做过的作品,这种方法也让孩子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我觉得这个方法也非常值得其它老师借鉴和学习。
三、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天天是創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人”。我们教师要耐心的等待孩子们的成功,允许他们失败,反复、模仿,当他们的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自然会体现创新,将来成就非凡,学会举一反三。如建构“房子”。孩子们都知道,开始让他们模仿,后来孩子们就会发现没有一模一样的房子,只有自己最喜欢的房子。当幼儿力图运用加宽或接插等技能尝试怎样使建筑物不倒塌或造型更漂亮时,他的建构兴趣就产生了,创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样的结果不仅能够让孩子因为自己的成就感而感到开心,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四、共同合作,从单独走向群体合作
当孩子在拼插上有了一些基础及独立的能力时,我们可以考虑让他们结伴拼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
“小小雪花片”建构创意无限,这些雪花片不但展示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同时这些雪花片也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