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演历史课,教学主题,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5-0003-05
上期,围绕“灵魂”的概念和价值,从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课的境界角度做了初步阐述。在此,笔者将就如何在教学构想、创意和设计环节发掘、捕捉历史课的“灵魂”谈点体会和看法。
实践表明,在具体、微观和常态的历史教学创意企划中,只有从历史的高处眺望,从历史的广处■望,具体事件、现象或人物才能在“历史的边框与底纹”中定格和彰显。历史老师要善于将具体的历史课题放置在一个总体历史坐标上加以考量,去发现历史课的灵魂。历史的智慧往往在通感、通识中萌发,历史的主旨往往在联系、联动中生成。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地理时间(“长时段”对应“结构”)、社会时间(“中时段”对应“局势”)、个体时间(“短时段”对应“事件”)拓展了历史认识的视野,其力作《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区》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便是时段理论和“总体史学”的典范。
近十余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新课程中的渗透,为我们认识和解读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给历史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大历史视野把握历史脉络和结构?关键是要聚焦历史的灵魂!以15、16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为例,如果离开了“现代化”这个灵魂,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就像无机、无序、无理的碎片,难以形成系统的历史演进过程和逻辑的知识结构。由于我们紧紧扣住了“现代化”这个灵魂,所以在宏观整体层面梳理出了应该关注三个维度:
内涵: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
辐射:资本主义体系、世界市场体系、国际政治格局
递进:●孕育期 ●降生期 ●拓展期
●跃升期
其中,以现代化的历史递进为例,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梳理为:
现代化的孕育(15—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16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经历着一个蜕变期——走出中世纪。
现代化的降生(17—19世纪早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工业革命与工业社会的降临。
现代化的拓展(19世纪中期前后):工业化在世界的拓展与社会变革——美国内战、德国统一、俄国改革、日本维新。
现代化的跃升(见下图):
史贵求通。史识只有在长时段、大空间中去察变观风、磨勘贯通,历史的真谛才能为人领悟。要善于把即时态的现象与前时态的滥觞相互联系。只有把即时态的现象与前时态的滥觞联系起来考虑,才能从中揭示历史的前世今缘和递进的逻辑关系。历史课才能体现出它的雄浑、宽广和大气,具体历史问题才有了宏阔和厚实的支撑,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唯有大视野才能见到大历史,才能在宏大的历史景致中,发掘一节历史课的灵魂。近年来,我多次向工作室老师们推荐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余英时的《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余英时访谈录》和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等著述。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大家学会从历史的高处眺望,将具体的历史教学课题在广阔的时空中加以思考,从中感悟历史的真谛,捕捉历史的灵魂。例如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就是一部令人折服的“袖珍巨著”。短短的20余万字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尤见黄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而《万历十五年》则剖开的是一截明代中国的横断面,在一个看似大一统的帝国,透过隐含着逐渐衰落的因子,揭示了万历十五年为何既是明朝走向没落的开始,也可以看做是近代中国衰落开始的奥秘。再如,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以世界大势之变迁、联系和互动为背景观察中国,从而提炼出历史的“灵魂”——一部中国现代化的“转型史”。
捕捉历史课的灵魂,不仅要从长时段、大空间出发,而且还应该关注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那就是历史的整体观。因为历史是一个由许多方面和层次构成的整体,这些方面和层次在历史整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果我们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或层次来看问题,并且把这个方面或层次当做历史的全部,那么,就不是一种完整的历史观,而只是一种局部的历史观,这样的历史观就是片面的。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中有段耐人寻味的议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①的确如此,如果不加思考地从历史的记录中人云亦云,非但使历史严重失真,而且难以发掘历史深处的灵魂和历史背后的真谛。
从哲学意义上讲,历史本身是不可知的。所谓“历史”只是后人的解释。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主观创造、解释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就是思想史”。②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在用今天的眼光重新解释过去的故事,今天才是研究者的真正落脚点,这种历史是解释学意义上的历史。历史的价值和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人的理解,没有理解,也就没有历史。因此又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③
我对时下流行的一些所谓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是有些看法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外在形式而淡化深度思考。一节历史课仅是在形式上花样别出,却抽去了历史的韵味和智慧,没有历史课的灵魂。
从教学意义上讲,历史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透过如烟的旧事领悟其中的道理。在习得知识中体验习得过程,进而领悟习得方法,并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唯其如此,学生才能从历史课上汲取一种促进终身动态变化的思想智慧和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创意企划中,要善于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抽取最本质、最深刻和最有启示价值的知识——历史课的灵魂。要善于从历史的深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追求拨云见日的境界。所以说,历史教学设计中,对于历史教学内容的“排列组合”,说到底就是一段在体察先贤心声,体悟人类心智的创意过程、思考过程和规划过程,其关键是揭示历史的真谛。 前不久,我参加了上海一所著名重点中学的课前说课教研活动。一位老师就上海版高中历史教材《割据与分立》一课(从东汉末到西晋)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方案。其“教学立意”的定位是:
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走向西晋统一,中华帝国经历了从大分裂到区域统一再到短暂统一的过程。三国分立时期为新的大一统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将隋唐大一统提升到新的水平。
为此,老师从董卓之乱导入,在教学流程上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在结尾环节,老师期望通过对下面三幅历史地图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体悟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中那段精彩论述:
“从宏观的角度看,分裂时期总是在为后来的统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每次分裂都是两次统一之间的间歇期,更像是由前一次统一向后一次统一的过渡。民族的融合、地区经济的发展,分裂之中又包含有统一的因素,各地区政权更像是‘小统一’,所以往往就是在分合合分运动之中,将大一统提升到新的水平”。
这位老师在捕捉历史的灵魂方面是匠心独具的。从历史的深处敏锐地意识到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的病因——豪强地主、门阀士族。从历史的缘起看,东汉“成也豪强,败也豪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实际上就是东汉以来豪强势力过于扩张的结果。而东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军阀混战,本质上就是以豪族势力为基础的一场流血的政治豪赌。从历史的演绎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在以豪强为社会基础的军事集团之间厮杀的一种暂时平衡。后来西晋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豪强博弈中的此消彼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豪强这个困扰中国数百年的分裂隐患。从历史的结局看,正因为豪强势力的存在,西晋的统一仅仅流于形式,八王之乱和流民起义基本上充斥了西晋的始末。也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五胡内迁后的十六国及接下来胡人建立的北朝,从外部冲击了传统的豪强,使之成为南渡偏安的半壁政权。加之后来代表中小地主的关陇集团的兴起,使得东汉以来的门阀豪族走向衰落。也就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历史的轨迹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为了让这节课的灵魂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我为老师们介绍了阎步克先生的《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一书。我们的着眼点并非书中所介绍的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而是体会作者从历史的深度与宽度出发所描绘的在这段历史时期内诸如“波峰与波谷”“常态、变态与回归”“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走出低谷的历史出口”等独具慧眼的视角。从百年乃至千年的尺度去看问题,历史的灵魂方能跃然眼底。才会对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动荡中实现着新陈代谢、对峙中萌发着交融趋同等问题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理解。也才能够从“波峰波谷”的视角理解隋朝建立和统一的划时代意义:
魏晋南北朝,固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血雨腥风的记忆。但是,从历史的深处去追问,隋唐时期的新格局不正是在这“波谷”中发育、生长的吗?我们不必为这段撕裂历史所吟唱的挽歌而哀婉,它恰恰是一个除旧布新、螺旋上升的阵痛期而已。
历史的深度思考,是历史能见度渐渐清晰,历史课灵魂徐徐走来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有张力的思想活动。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人类的活动充满了鲜活的故事,在故事的细节中体现着人类的思考与创造,历史的大道蕴藏于历史故事的细节中。所以,对历史课灵魂的追问,离不开对历史故事细节的雕凿。
记得在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组织的一次中青年教师历史课大奖赛上,济南外国语学校的青年教师侯淼在讲授《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时,叙述了一个“老兵思乡”的故事:
一位内战中被国民党抓兵的青年渔民,在蒋军退守台湾后不久被调往小金门站岗执勤。对面就是他的家乡厦门,没有雾的日子里他仿佛可以看见自家的屋檐。一天,无法忍受的思母之情驱使他铤而走险,跃身跳入大海,试图游到对岸与老母亲团聚。然而,他被抓了回来。
在军事法庭上,一位年迈的、来自河南的主审法官问:“你明知这是背叛党国的死罪,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士兵大声痛哭道:“因为我想妈!”
主审法官在签署死刑判决书时老泪纵横。他暗想:如果我站岗时和他一样看到自己的家乡,可能早就一样跳入大海,游向故乡了!
“因为我想妈!”不正是这个故事的灵魂吗?不正是这节历史课的灵魂吗?“因为我想妈!”揭示两岸对峙状态下那种不可割舍的文化认同、民族自觉和血缘纽带。
后来,另一位老师在设计同一节课时,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半瓶香油》的报道:
1993年春节前,从香港海关到大陆的人中,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左手里提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黄澄澄的液体。工作人员好奇地问:“这位先生,您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老人淡淡地说:“是香油。”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老人脸上浮出了凄楚的神色,缓缓地说:“这是我母亲要我买的。44年前的一个中午,母亲正在做饭。饭马上就要做好了却发现家中没有了香油。她拿出零钱来让我去打半斤香油。临走时她说:‘跑快一点,娘马上就把饭做好了,别耽误吃饭。’”这时,泪从他的眼角流出来。顿了一顿,老人接着说:“我刚走出家门就碰到一群穿军装的人,他们用枪逼着我让我帮他们拉大炮。后来,为了活命我就跟随着他们一起打仗。再后来,我随着军队到了台湾……这几十年,我得不到一点儿家中的消息。直到三年前,我才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上。他们说,我母亲在我走了之后就疯了,见人就说等着我打香油回家……”
这位老师说:“故事折射了两岸关系的由来:两岸对峙——两岸缓和——两岸共识——两岸三通。而且从故事中可以捕捉到两岸关系中的亲情牵挂和乡愁伤感,这就是我想在这节课中凸显的灵魂。”
的确,细节中不仅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事件的前因后果、现象的来龙去脉,它还蕴含概念的生成过程,规律的产生逻辑,理论的推演思路。没有了历史的细节,许多的历史无法说清,许多的道理无法阐明。比如说,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我们可以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中,西斯廷圣母的爱意中感受到发自人类内心而非源于神明驱使下的心动与愉悦。也可以从《最后的晚餐》中耶稣与门徒犹大的心理变化觉察到人性的善与恶。从中体悟出这节课的灵魂应该是“挣脱神性的蔽遮与束缚,追求人性的复活与张扬”。但是,如何理解这场运动具有“反封建”性呢?大而化之的解释是:天主教会及其神学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武器,所以反对教会、教皇就带有反封建性。不能说这种解释不对,但这种解释难以令人信服。为此,我曾经给我工作室的老师推荐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并布置了一个微型作业:
马基雅维利为何主张不择手段地加强君主专制?既然如此,为什么说他的思想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主张?马基雅维利所反对的“封建”到底是什么?
通过对马基雅维利所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的细节分析,英国、法国借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之势而崛起,意大利因封建割据、小国林立等因素而衰落等,大家最终知道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反封建”绝不简单的是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反对君主专制。恰恰相反,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专制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即试图效仿英法,借助强势君主之力大兴重商主义,消除教会影响,铲除割据势力的诉求。
许纪霖教授曾说过:“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几年前,拜读了李公明先生所著《历史的灵魂》和杜君立所著《历史的细节》,让我从冥冥之中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捕捉历史课的灵魂,不仅需要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的大气,同样需要洞隐烛微,见微知著的精气,即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历史的高处眺望关乎视野;在历史的深处凝思关乎哲思;在历史的细处雕凿关乎敏锐。微小的片段闪现智慧,细小的场景内藏玄机。
历史课要有灵魂!对灵魂的追问,应该是一位历史教师的思维品质和生命跃动,在追寻人类过去时光中感受思接千载、探幽搜奇的内心喜悦,体悟历史教育的功能价值。
【作者简介】李惠军,男,历史特级教师,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历史教师,“李惠军历史工作室”领衔人,主要从事历史课程、教材、教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带教等领域的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5-0003-05
上期,围绕“灵魂”的概念和价值,从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课的境界角度做了初步阐述。在此,笔者将就如何在教学构想、创意和设计环节发掘、捕捉历史课的“灵魂”谈点体会和看法。
实践表明,在具体、微观和常态的历史教学创意企划中,只有从历史的高处眺望,从历史的广处■望,具体事件、现象或人物才能在“历史的边框与底纹”中定格和彰显。历史老师要善于将具体的历史课题放置在一个总体历史坐标上加以考量,去发现历史课的灵魂。历史的智慧往往在通感、通识中萌发,历史的主旨往往在联系、联动中生成。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地理时间(“长时段”对应“结构”)、社会时间(“中时段”对应“局势”)、个体时间(“短时段”对应“事件”)拓展了历史认识的视野,其力作《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区》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便是时段理论和“总体史学”的典范。
近十余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新课程中的渗透,为我们认识和解读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给历史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大历史视野把握历史脉络和结构?关键是要聚焦历史的灵魂!以15、16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为例,如果离开了“现代化”这个灵魂,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就像无机、无序、无理的碎片,难以形成系统的历史演进过程和逻辑的知识结构。由于我们紧紧扣住了“现代化”这个灵魂,所以在宏观整体层面梳理出了应该关注三个维度:
内涵: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
辐射:资本主义体系、世界市场体系、国际政治格局
递进:●孕育期 ●降生期 ●拓展期
●跃升期
其中,以现代化的历史递进为例,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梳理为:
现代化的孕育(15—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16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经历着一个蜕变期——走出中世纪。
现代化的降生(17—19世纪早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工业革命与工业社会的降临。
现代化的拓展(19世纪中期前后):工业化在世界的拓展与社会变革——美国内战、德国统一、俄国改革、日本维新。
现代化的跃升(见下图):
史贵求通。史识只有在长时段、大空间中去察变观风、磨勘贯通,历史的真谛才能为人领悟。要善于把即时态的现象与前时态的滥觞相互联系。只有把即时态的现象与前时态的滥觞联系起来考虑,才能从中揭示历史的前世今缘和递进的逻辑关系。历史课才能体现出它的雄浑、宽广和大气,具体历史问题才有了宏阔和厚实的支撑,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唯有大视野才能见到大历史,才能在宏大的历史景致中,发掘一节历史课的灵魂。近年来,我多次向工作室老师们推荐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余英时的《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余英时访谈录》和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等著述。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大家学会从历史的高处眺望,将具体的历史教学课题在广阔的时空中加以思考,从中感悟历史的真谛,捕捉历史的灵魂。例如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就是一部令人折服的“袖珍巨著”。短短的20余万字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尤见黄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而《万历十五年》则剖开的是一截明代中国的横断面,在一个看似大一统的帝国,透过隐含着逐渐衰落的因子,揭示了万历十五年为何既是明朝走向没落的开始,也可以看做是近代中国衰落开始的奥秘。再如,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以世界大势之变迁、联系和互动为背景观察中国,从而提炼出历史的“灵魂”——一部中国现代化的“转型史”。
捕捉历史课的灵魂,不仅要从长时段、大空间出发,而且还应该关注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那就是历史的整体观。因为历史是一个由许多方面和层次构成的整体,这些方面和层次在历史整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果我们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或层次来看问题,并且把这个方面或层次当做历史的全部,那么,就不是一种完整的历史观,而只是一种局部的历史观,这样的历史观就是片面的。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中有段耐人寻味的议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①的确如此,如果不加思考地从历史的记录中人云亦云,非但使历史严重失真,而且难以发掘历史深处的灵魂和历史背后的真谛。
从哲学意义上讲,历史本身是不可知的。所谓“历史”只是后人的解释。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主观创造、解释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就是思想史”。②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在用今天的眼光重新解释过去的故事,今天才是研究者的真正落脚点,这种历史是解释学意义上的历史。历史的价值和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人的理解,没有理解,也就没有历史。因此又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③
我对时下流行的一些所谓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是有些看法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外在形式而淡化深度思考。一节历史课仅是在形式上花样别出,却抽去了历史的韵味和智慧,没有历史课的灵魂。
从教学意义上讲,历史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透过如烟的旧事领悟其中的道理。在习得知识中体验习得过程,进而领悟习得方法,并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唯其如此,学生才能从历史课上汲取一种促进终身动态变化的思想智慧和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创意企划中,要善于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抽取最本质、最深刻和最有启示价值的知识——历史课的灵魂。要善于从历史的深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追求拨云见日的境界。所以说,历史教学设计中,对于历史教学内容的“排列组合”,说到底就是一段在体察先贤心声,体悟人类心智的创意过程、思考过程和规划过程,其关键是揭示历史的真谛。 前不久,我参加了上海一所著名重点中学的课前说课教研活动。一位老师就上海版高中历史教材《割据与分立》一课(从东汉末到西晋)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方案。其“教学立意”的定位是:
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走向西晋统一,中华帝国经历了从大分裂到区域统一再到短暂统一的过程。三国分立时期为新的大一统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将隋唐大一统提升到新的水平。
为此,老师从董卓之乱导入,在教学流程上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在结尾环节,老师期望通过对下面三幅历史地图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体悟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中那段精彩论述:
“从宏观的角度看,分裂时期总是在为后来的统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每次分裂都是两次统一之间的间歇期,更像是由前一次统一向后一次统一的过渡。民族的融合、地区经济的发展,分裂之中又包含有统一的因素,各地区政权更像是‘小统一’,所以往往就是在分合合分运动之中,将大一统提升到新的水平”。
这位老师在捕捉历史的灵魂方面是匠心独具的。从历史的深处敏锐地意识到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的病因——豪强地主、门阀士族。从历史的缘起看,东汉“成也豪强,败也豪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实际上就是东汉以来豪强势力过于扩张的结果。而东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军阀混战,本质上就是以豪族势力为基础的一场流血的政治豪赌。从历史的演绎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在以豪强为社会基础的军事集团之间厮杀的一种暂时平衡。后来西晋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豪强博弈中的此消彼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豪强这个困扰中国数百年的分裂隐患。从历史的结局看,正因为豪强势力的存在,西晋的统一仅仅流于形式,八王之乱和流民起义基本上充斥了西晋的始末。也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五胡内迁后的十六国及接下来胡人建立的北朝,从外部冲击了传统的豪强,使之成为南渡偏安的半壁政权。加之后来代表中小地主的关陇集团的兴起,使得东汉以来的门阀豪族走向衰落。也就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历史的轨迹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为了让这节课的灵魂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我为老师们介绍了阎步克先生的《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一书。我们的着眼点并非书中所介绍的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而是体会作者从历史的深度与宽度出发所描绘的在这段历史时期内诸如“波峰与波谷”“常态、变态与回归”“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走出低谷的历史出口”等独具慧眼的视角。从百年乃至千年的尺度去看问题,历史的灵魂方能跃然眼底。才会对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动荡中实现着新陈代谢、对峙中萌发着交融趋同等问题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理解。也才能够从“波峰波谷”的视角理解隋朝建立和统一的划时代意义:
魏晋南北朝,固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血雨腥风的记忆。但是,从历史的深处去追问,隋唐时期的新格局不正是在这“波谷”中发育、生长的吗?我们不必为这段撕裂历史所吟唱的挽歌而哀婉,它恰恰是一个除旧布新、螺旋上升的阵痛期而已。
历史的深度思考,是历史能见度渐渐清晰,历史课灵魂徐徐走来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有张力的思想活动。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人类的活动充满了鲜活的故事,在故事的细节中体现着人类的思考与创造,历史的大道蕴藏于历史故事的细节中。所以,对历史课灵魂的追问,离不开对历史故事细节的雕凿。
记得在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组织的一次中青年教师历史课大奖赛上,济南外国语学校的青年教师侯淼在讲授《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时,叙述了一个“老兵思乡”的故事:
一位内战中被国民党抓兵的青年渔民,在蒋军退守台湾后不久被调往小金门站岗执勤。对面就是他的家乡厦门,没有雾的日子里他仿佛可以看见自家的屋檐。一天,无法忍受的思母之情驱使他铤而走险,跃身跳入大海,试图游到对岸与老母亲团聚。然而,他被抓了回来。
在军事法庭上,一位年迈的、来自河南的主审法官问:“你明知这是背叛党国的死罪,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士兵大声痛哭道:“因为我想妈!”
主审法官在签署死刑判决书时老泪纵横。他暗想:如果我站岗时和他一样看到自己的家乡,可能早就一样跳入大海,游向故乡了!
“因为我想妈!”不正是这个故事的灵魂吗?不正是这节历史课的灵魂吗?“因为我想妈!”揭示两岸对峙状态下那种不可割舍的文化认同、民族自觉和血缘纽带。
后来,另一位老师在设计同一节课时,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半瓶香油》的报道:
1993年春节前,从香港海关到大陆的人中,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左手里提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黄澄澄的液体。工作人员好奇地问:“这位先生,您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老人淡淡地说:“是香油。”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老人脸上浮出了凄楚的神色,缓缓地说:“这是我母亲要我买的。44年前的一个中午,母亲正在做饭。饭马上就要做好了却发现家中没有了香油。她拿出零钱来让我去打半斤香油。临走时她说:‘跑快一点,娘马上就把饭做好了,别耽误吃饭。’”这时,泪从他的眼角流出来。顿了一顿,老人接着说:“我刚走出家门就碰到一群穿军装的人,他们用枪逼着我让我帮他们拉大炮。后来,为了活命我就跟随着他们一起打仗。再后来,我随着军队到了台湾……这几十年,我得不到一点儿家中的消息。直到三年前,我才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上。他们说,我母亲在我走了之后就疯了,见人就说等着我打香油回家……”
这位老师说:“故事折射了两岸关系的由来:两岸对峙——两岸缓和——两岸共识——两岸三通。而且从故事中可以捕捉到两岸关系中的亲情牵挂和乡愁伤感,这就是我想在这节课中凸显的灵魂。”
的确,细节中不仅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事件的前因后果、现象的来龙去脉,它还蕴含概念的生成过程,规律的产生逻辑,理论的推演思路。没有了历史的细节,许多的历史无法说清,许多的道理无法阐明。比如说,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我们可以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中,西斯廷圣母的爱意中感受到发自人类内心而非源于神明驱使下的心动与愉悦。也可以从《最后的晚餐》中耶稣与门徒犹大的心理变化觉察到人性的善与恶。从中体悟出这节课的灵魂应该是“挣脱神性的蔽遮与束缚,追求人性的复活与张扬”。但是,如何理解这场运动具有“反封建”性呢?大而化之的解释是:天主教会及其神学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武器,所以反对教会、教皇就带有反封建性。不能说这种解释不对,但这种解释难以令人信服。为此,我曾经给我工作室的老师推荐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并布置了一个微型作业:
马基雅维利为何主张不择手段地加强君主专制?既然如此,为什么说他的思想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主张?马基雅维利所反对的“封建”到底是什么?
通过对马基雅维利所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的细节分析,英国、法国借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之势而崛起,意大利因封建割据、小国林立等因素而衰落等,大家最终知道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反封建”绝不简单的是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反对君主专制。恰恰相反,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专制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即试图效仿英法,借助强势君主之力大兴重商主义,消除教会影响,铲除割据势力的诉求。
许纪霖教授曾说过:“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几年前,拜读了李公明先生所著《历史的灵魂》和杜君立所著《历史的细节》,让我从冥冥之中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捕捉历史课的灵魂,不仅需要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的大气,同样需要洞隐烛微,见微知著的精气,即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历史的高处眺望关乎视野;在历史的深处凝思关乎哲思;在历史的细处雕凿关乎敏锐。微小的片段闪现智慧,细小的场景内藏玄机。
历史课要有灵魂!对灵魂的追问,应该是一位历史教师的思维品质和生命跃动,在追寻人类过去时光中感受思接千载、探幽搜奇的内心喜悦,体悟历史教育的功能价值。
【作者简介】李惠军,男,历史特级教师,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历史教师,“李惠军历史工作室”领衔人,主要从事历史课程、教材、教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带教等领域的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