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同事不着急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间来到德国已经3个月了。在适应新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在感悟着德国同事的工作风格。
  对德国同事工作风格的第一感觉:慢!
  德国同事工作时的一个口头禅是“不着急”,他们凡事都不会催。而中国的同事则更多地会问:什么时候可以给我?能不能再快点?
  所以我刚从国内过来的时候,很是不适应。然而经过3个月的了解,我发现德国同事的高效率同样也让人惊奇。
  为什么德国人工作这么慢,但是效率又这么高?为什么自己在国内的工作状态热火朝天,却还是感觉手忙脚乱?这中间的差异体现在哪里呢?我有了一些感悟:
  一、欧洲公司均采用邮件办公。
  邮件办公可以让员工对工作按部就班,逐个处理,同时邮件可以分类整理存档,每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
  国内办公则更注重使用电话、QQ、微信等工具,手段多样化、综合化,速度很快,响应也快。但是造成的一个问题是,后期如果想要追踪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则较为混乱。
  二、德国同事工作要求一次到位,中间过程保证连贯。
  德国同事在处理事务时,要求对细枝末节一次到位,而且中间要求不能被打扰,不能中断。这也是预约这个习惯在德国特别流行的原因。
  而国内的办公习惯,经常是事情A做到一半,事情B就来了;事情B刚准备开始,事情C又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国内同事一天做了100件事,可能只完成了10件;而德国同事一天做了20件事,但是也成功了20件。
  三、工具化思维。
  德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工具化思维深深地印刻在每个人的工作思路中。
  我们接触的德国科研员,他们在做测试的时候,经常是自己先把一套测试思路和测试软件编辑出来,然后论证了这个工具后,再用这个工具去快速地测试数据。
  而国内技术人员更多的是找到机器就开始收集数据,收集完了数据再想办法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的一次工作,德国人是慢的;但是如果测试10次,德国人和国内人员的效率开始相当;如果测试100次,德国人的效率开始大幅度领先。
  同样,他们各个职能部门的员工,在开始工作之前,都会花一段较长的时间,设计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模式、一套软件包、一套方案、一套习惯。后面的工作,就是以前期做的这些准备为基础,各自开展工作。
  由此,我想反过来再思考一下快和慢的问题。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都需要对快和慢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真正的快,不是拔腿就跑,而是选好跑鞋、系好鞋带、看准方向、计算节拍,然后一气呵成。真正的快,不是草草了事,而是一板一眼、张弛有度、成果可再现。
其他文献
我耕耘  浅浅的诗行  延展着  像大西北荒地中  模糊的田垄  风太大了,风  在我的身后  一片灰砾  染黄了雪白的云层  我播下了心  它会萌芽吗?  会,完全可能  在我和道路消失之后  将有几片绿叶  在荒地中醒来  在暴烈的晴空下  代表美  代表生命  (红 豆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顾城作品精选》一书)  城 里  ?海 子  面对棵棵绿树  坐着  一动不动  汽车声音响起在  脊背
期刊
岛上有个聪明的穷人A想挣钱,于是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颗石子值100万元,把它卖给了B。B觉得自己所有的钱加在一起都没有100万元,于是向银行借。银行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100万元,然后借给B买了这颗石子。  此后,B开始转卖这颗石子,他以100万元的价格把石子卖给了C。由于A把赚来的钱花了,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100万元可以筹集到。但当C以200万元的价格转让这颗石子的时候,银
期刊
一位管理学专家在礼堂给台下的观众讲怎样做事才能效率更高,讲完之后,教授忽然来了一句:“但是你们可不要把这些技巧随便在家里用。”  “为什么呢?”台下有一位观众问。  “我曾经看着我的妻子做早餐,想不通她为什么每次只往餐桌上端一个盘子,因为这样做她就要跑很多趟。”专家回答,“那一天,我问她:‘你要是每次多端几个盘子,做饭的效率不是会更高吗?’”  “您的话管用吗?”那人问。  “呃,管用。”专家答道
期刊
当我在梦中看见你  你转向我  一根手指贴在嘴唇上  扬起眉毛  微笑,然后你继续  轻盈漫步  穿过那被忽视了的  月照的房间  我忽然明白了  这即代表我的生活
期刊
昨天晚上,我看了晚间新闻。  第一个报道是恐怖分子在美国制造的一起未遂的爆炸案件,接下来是海外导弹袭击事件,然后是杀害前女友的年轻男子被捕的报道。在广告时间之前,新闻主播说,接下来会介绍“日常饮食中意想不到的致癌物质”。然后便是一个汽车广告。  过去,这常常会让我感到困惑,为什么企业要在这么压抑的节目中间插播广告呢?他们难道真想让观众把自己的产品和晚间新闻里可怕的报道联系在一起吗?在听完一起残忍的
期刊
我跟读者交流的原则是:不说假话,也不说正确的废话。所以,当一位读者问我她究竟要不要离婚的时候,我想了想,还是邀请她散会后单独交流。  她38岁,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描述完婚姻中的种种不如意,然后问我:“要不要结束现在的一切,重新开始?不甘心在这种生活里与这个男人共度余生。”  我特别不擅长回答一个人要不要和另外一个人分手或继续、要不要选择某种生活、要不要换个职业……这类极其具体的问题,因为我不够
期刊
如果你有过购车的经验,相信对如下场面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看完展车和相关资料之后,你与销售顾问进入正式谈判的阶段。这时,销售顾问把你领到一张谈判桌前请你落座,但是一声“请坐”让你产生一丝犹豫:座椅不止一把,而对方并没有特意为你拉来一把椅子,那么你应该坐在哪儿?  其实,这个销售顾问本可以利用“请顾客落座”这个小细节使商谈向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可是他错失了这个大好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容易受到
期刊
每周一、三、五,都会有阿姨到我的住处打扫卫生。我们往往不会碰面,因为她们前来工作的时候,我早已经出门。等我到家的时候,看到闪闪发亮的地板和整齐叠放的毛巾,就知道她们已经来过了。  在我的卧室,有一台智能电子体重秤,能自动同步数据,做出曲线变化图。为了自动同步数据,我的体重秤和Wi-Fi始终保持连接。人只要站上去超过3秒,最新的体重数据就会同步推送到我的微信。  前天下午两点半,我正上着班,突然,我
期刊
一  那年,我回北大荒。车子跨过七星河,来到大兴岛,笔直朝南开出大约十里地,开到三队的路口。青春时节最重要的记忆,大都埋藏在这里。  回北大荒看望老孙,一直是我心底的愿望。  老孙是我们二队洪炉上的铁匠,名叫孙继胜。他人长得非常精神,身材高挑瘦削,却结实有力;脸膛也瘦长,却双目明朗,年轻时一定是个俊小伙儿。他爱唱京戏,“文革”前曾经和票友组织过业余的京戏社,他演程派青衣。  他是我们队上地地道道的
期刊
善良的养父母  朱雨婷,1993年出生在浙江舟山,父母常年在西安做生意。1998年其父母生意忙得顾不过来,就想在当地找个可靠的人家,寄养女儿。  通过在西安做生意的一个商洛人,朱雨婷的父母找到了鱼录庆。鱼录庆当时已50出头,妻子白淑云比他小4岁,有精神上的疾病,时好时坏,不能生育,鱼录庆感觉孤独,很想身边能有个孩子。  1998年11月,商洛的天气已经很冷了。5岁多的朱雨婷来到了鱼家,鱼录庆和妻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