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及血清钠在肝衰竭近期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i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基线及动态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联合血清钠(MELD-Na)在评价肝衰竭近期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2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确诊时和一周后的MELD、MELD-Na评分,并计算ΔMELD、ΔMELD-Na分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3个月预后的价值,同时绘制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

结果

急性和亚急性、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3个月时的病死率分别为77.4%(24/31),41.7%(50/120)和56.1%(96/1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3,P<0.01)。对于急性和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近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9~0.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7,0.622,0.712,0.727,0.779,0.599, P>0.05)。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ΔMELD和ΔMELD-Na的AUC分别为0.889和0.897,均高于基线MELD和MELD-Na的AUC(Z=3.110和3.500,P<0.05),但ΔMELD和ΔMELD-Na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0,P>0.05);K-M生存曲线显示,当ΔMELD>3.5分时,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为87.8%,平均生存时间为34.05 d。对于慢性肝衰竭,ΔMELD预测患者近期预后的AUC为0.871,优于ΔMELD-Na(Z=4.229,P<0.05);K-M生存曲线显示,当ΔMELD>4.5分时,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为89.9%,平均生存时间为29.08 d。

结论

对于急性和亚急性肝衰竭,各评分预测效果均可;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ΔMELD和ΔMELD-Na均优于相应的基线评分系统;对于慢性肝衰竭,ΔMELD的预测能力最佳。

其他文献
期刊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重要的感染病原菌之一,其中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常引起化脓性肝脓肿。目前,有关hvKP的鉴定方法尚无统一标准。hvKP菌株通常具有高黏性,以K1、K2血清型和CC23、CC65克隆型为主。rmpA、magA、alls和kfu等基因对于hvKP菌株的毒力特征具有显著作用。此文就hvKP的菌株鉴定、菌株克隆与血清型、高黏性特征和其他毒力相关基因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及菌株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80例血流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住院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住科室、基础疾病、治疗、有创操作、细菌耐药性和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西
目的 探讨浙江省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子分型及菌株的耐药性。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11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MRSA 14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3种抗菌药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SCCmec分型和spa分型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并比较不同分型菌株的耐药谱。利用辛普森指数计算三种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并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不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7月至2012年1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的108例HBV-GN患者。根据Ccr将患者分成A组32例(≥80 mL/min),B组31例(50~<80 mL/min),C组25例(30~<50 mL/min),D组20例(<30 mL/min)。4组均在常规治疗
目的 探讨特殊染色技术在艾滋病合并真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确诊为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AS)和六胺银染色的病理资料,观察常见真菌在光镜下的形态。结果2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肺部隐球菌2例,皮肤、肺、腹腔肠系膜淋巴结马尔尼菲青霉菌3例,会厌、颈部
目的探讨烟曲霉、白假丝酵母菌的不同菌体形态对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自然杀伤(NK)细胞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K细胞与真菌(烟曲霉孢子或菌丝、白假丝酵母菌孢子或菌丝)按10∶1的比例直接混合或隔离培养分为若干实验组,另设一个NK细胞空白对照组。培养6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或SNK-q检验比较各组间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