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个大家庭,每个同学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可有时,这个大家庭也会被某些不良因素所影响。比如说,班级里个别同学仰仗自己某方面的优势欺负弱小的同学,对弱小的同学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了班级的和谐。
这不,前几天,某班一名同学在下楼时,就被几个同班同学一把推下楼梯,所幸并未造成太大的伤害。今天,请大家就“班级欺凌”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你曾经看过、听过或亲身遭受过同班同学的欺凌吗?
第一阶段:欺凌现象面面观
刘琳炎:小学时,我胆子很小,从不敢大声说话,和同学间也很少来往。于是,我就成了班级里几个调皮的男生的欺负对象。有一次上完体育课,有一个男生把我杯子里晾好的水倒掉,灌上了自来水,还偷偷地往里面投了一块橡皮泥。大汗淋漓的我沖回教室,一把拿起杯子灌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那麻麻涩涩的味道,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李震麒:我也过有同样的遭遇。小学时,我个子小,胆儿更小,班上几个个子高大的男生经常欺负我,要我给他们写作业。如果不写,就找机会打我。有一次,为了帮他们写作业,我熬到晚上十二点,结果第二天在课堂上呼呼大睡,被老师叫起来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苏凯丞:对对对……以前,我班上也有这么一个男同学,经常被别人逼着帮忙写作业,他的学习成绩却下滑得很厉害。后来,他母亲到学校问老师作业怎么这么多,才知道原因。我就奇怪了,他为什么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呢?
余岩屹:武力威胁相对于欺凌者来说还是有所顾忌的,拉拢同学孤立被欺凌者却很常见。我曾经也因为某种原因被周围的同学孤立,那真的是让人很难受,我觉得这种欺凌伤害更大……
江忱欣:不知大家是否知道,隔壁班有个女生,她长得又矮又丑,性格还很内向,她班上的同学就给她取名“凤姐”。课上,拿走她的文具、书本什么的,让她屡屡出丑;下课了,也不放过她,有些男生故意编歌在走廊里唱,什么“凤姐,凤姐,你最美,就像老鼠爱大米……”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欺凌”。
王小硕:你说得没错。我上小学时,班上有个女生叫王芳,父母好像离异了,她跟着奶奶生活,穿得很破旧,身上还老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味道。每次班上发生什么不好的事,班上的男同学就会齐声喊“王芳王芳”,搞得她下不了台。我每每看见她那怯懦的样子,心中真不是滋味。
第三阶段:有效预防他人欺凌
林老师:同学们的思考都非常深入,既有针对被欺凌者的,也有针对他们身处的环境的,还有针对欺凌者的,那你们觉得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来自他人的欺凌呢?
王小硕: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别人欺负你时,不能一味地退让,有时也要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小时候,我隔壁邻居老欺负我,有一次把我惹急了,我抄起一根棍子就和他们打起来,后来,他们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钟心梓:可这样做,不是太极端了吗?有时很容易对自己、他人造成严重伤害,你为什么不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忙呢?第一次遭受欺负时,就应该马上告诉老师、家长,让他们出面处理,阻止事件的恶性发展。
郭晨光:关键是许多被欺凌的孩子胆小怕事,与老师、家长的交流很少,要是能像我这样有很多好朋友,哪里有人敢欺负你呢?所以我说,多交朋友才是王道……
蔡茗舟:为什么很多被欺凌者不敢告诉家长呢?我觉得家长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有些家长一天到晚忙着工作,很少陪孩子;有些家长过于严厉,孩子有秘密也不愿和他们分享;还有些留守孩子,父母远在千里之外,你让他们告诉谁去?所以,只有家长真正关心孩子,才能保证孩子不受欺负。
江忱欣:我觉得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校园欺凌现象一定要重视,发现一件就处理一件。如果学校处理得不到位,不仅会让欺凌者更嚣张胆大,也会让被欺凌者失去安全感,后果更严重。还有,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家长沟通,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欺凌现象才会消失。
詹翔宇:我听说发达国家很重视校园安全问题,只要有人报警,片区警察马上会到学校调查;他们还经常到学校做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宣传。我想,我们也应学习发达国家,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余楚函:我觉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大部分被欺凌者性格内向,如果能鼓励他们打开心扉,让他们学会寻求支持帮助,欺凌者一定会有所收敛的。
再说了,那些欺凌者也并非是无恶不作的坏人,有些也是缺少关爱造成的,如果能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引导他们,欺凌现象一定渐渐消失的。
林老师:你们的分析非常到位,我为你们能这样多角度思考问题点赞!是啊,班级欺凌影响着班级和谐,也影响着班级成员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解决它,需多管齐下,同学、老师、家长、社会多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安全和谐的班级环境才能被营造出来。
案例:小童是一名初一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跟着姑姑生活,姑姑平时忙于生意,对小童的监管不够。小童性格内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上网玩游戏,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去网吧玩到很晚才回家。这几天,小童被网吧里几个无业青年盯上了,他们屡次向小童索要钱财,不给的话就武力威胁,甚至在校门口拦截小童。假如你是小童唯一的朋友,他把这件事告诉你了,你想怎样帮助他?
这不,前几天,某班一名同学在下楼时,就被几个同班同学一把推下楼梯,所幸并未造成太大的伤害。今天,请大家就“班级欺凌”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你曾经看过、听过或亲身遭受过同班同学的欺凌吗?
第一阶段:欺凌现象面面观
刘琳炎:小学时,我胆子很小,从不敢大声说话,和同学间也很少来往。于是,我就成了班级里几个调皮的男生的欺负对象。有一次上完体育课,有一个男生把我杯子里晾好的水倒掉,灌上了自来水,还偷偷地往里面投了一块橡皮泥。大汗淋漓的我沖回教室,一把拿起杯子灌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那麻麻涩涩的味道,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李震麒:我也过有同样的遭遇。小学时,我个子小,胆儿更小,班上几个个子高大的男生经常欺负我,要我给他们写作业。如果不写,就找机会打我。有一次,为了帮他们写作业,我熬到晚上十二点,结果第二天在课堂上呼呼大睡,被老师叫起来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苏凯丞:对对对……以前,我班上也有这么一个男同学,经常被别人逼着帮忙写作业,他的学习成绩却下滑得很厉害。后来,他母亲到学校问老师作业怎么这么多,才知道原因。我就奇怪了,他为什么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呢?
余岩屹:武力威胁相对于欺凌者来说还是有所顾忌的,拉拢同学孤立被欺凌者却很常见。我曾经也因为某种原因被周围的同学孤立,那真的是让人很难受,我觉得这种欺凌伤害更大……
江忱欣:不知大家是否知道,隔壁班有个女生,她长得又矮又丑,性格还很内向,她班上的同学就给她取名“凤姐”。课上,拿走她的文具、书本什么的,让她屡屡出丑;下课了,也不放过她,有些男生故意编歌在走廊里唱,什么“凤姐,凤姐,你最美,就像老鼠爱大米……”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欺凌”。
王小硕:你说得没错。我上小学时,班上有个女生叫王芳,父母好像离异了,她跟着奶奶生活,穿得很破旧,身上还老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味道。每次班上发生什么不好的事,班上的男同学就会齐声喊“王芳王芳”,搞得她下不了台。我每每看见她那怯懦的样子,心中真不是滋味。
第三阶段:有效预防他人欺凌
林老师:同学们的思考都非常深入,既有针对被欺凌者的,也有针对他们身处的环境的,还有针对欺凌者的,那你们觉得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来自他人的欺凌呢?
王小硕: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别人欺负你时,不能一味地退让,有时也要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小时候,我隔壁邻居老欺负我,有一次把我惹急了,我抄起一根棍子就和他们打起来,后来,他们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钟心梓:可这样做,不是太极端了吗?有时很容易对自己、他人造成严重伤害,你为什么不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忙呢?第一次遭受欺负时,就应该马上告诉老师、家长,让他们出面处理,阻止事件的恶性发展。
郭晨光:关键是许多被欺凌的孩子胆小怕事,与老师、家长的交流很少,要是能像我这样有很多好朋友,哪里有人敢欺负你呢?所以我说,多交朋友才是王道……
蔡茗舟:为什么很多被欺凌者不敢告诉家长呢?我觉得家长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有些家长一天到晚忙着工作,很少陪孩子;有些家长过于严厉,孩子有秘密也不愿和他们分享;还有些留守孩子,父母远在千里之外,你让他们告诉谁去?所以,只有家长真正关心孩子,才能保证孩子不受欺负。
江忱欣:我觉得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校园欺凌现象一定要重视,发现一件就处理一件。如果学校处理得不到位,不仅会让欺凌者更嚣张胆大,也会让被欺凌者失去安全感,后果更严重。还有,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家长沟通,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欺凌现象才会消失。
詹翔宇:我听说发达国家很重视校园安全问题,只要有人报警,片区警察马上会到学校调查;他们还经常到学校做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宣传。我想,我们也应学习发达国家,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余楚函:我觉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大部分被欺凌者性格内向,如果能鼓励他们打开心扉,让他们学会寻求支持帮助,欺凌者一定会有所收敛的。
再说了,那些欺凌者也并非是无恶不作的坏人,有些也是缺少关爱造成的,如果能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引导他们,欺凌现象一定渐渐消失的。
林老师:你们的分析非常到位,我为你们能这样多角度思考问题点赞!是啊,班级欺凌影响着班级和谐,也影响着班级成员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解决它,需多管齐下,同学、老师、家长、社会多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安全和谐的班级环境才能被营造出来。
案例:小童是一名初一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跟着姑姑生活,姑姑平时忙于生意,对小童的监管不够。小童性格内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上网玩游戏,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去网吧玩到很晚才回家。这几天,小童被网吧里几个无业青年盯上了,他们屡次向小童索要钱财,不给的话就武力威胁,甚至在校门口拦截小童。假如你是小童唯一的朋友,他把这件事告诉你了,你想怎样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