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症状的识别与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多,侵染性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识别症状,达到对症下药,笔者总结出如下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番茄灰霉病
  1、症状:危害花、果、叶及茎,一般花部先被侵染,然后向果面扩展,致使果面呈灰白色,变软腐烂,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叶片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干枯并发生灰霉,终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
  2、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采用通风、放风、滴灌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防止结露。(2)人工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带出棚外深埋处理,防止人为传播病菌。(3)发病初期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等,在连阴雪雾天气下,可采用烟雾剂熏蒸,降低棚内湿度。
  二、番茄叶霉病
  1、症状:危害叶片,使叶面产生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退绿斑,叶背面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绒毛状。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植株干枯,果实不能正常着色,成熟。
  2、防治措施:(1)采用通风换气等措施控制湿度,抑制病害发生。(2)发病初期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喷雾。连阴天气用烟雾剂熏蒸效果较好,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250克,熏一夜即可,次日清晨放风。
  三、番茄早疫病
  1、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叶片染病,初呈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长灰黑色霉状物;青果被害,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毫米,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2、防治措施:(1)调节棚内温湿度,使相对湿度低于80%,抑制病害发生。(2)发病初期喷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四、番茄晚疫病
  1、症状:叶片多以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出白霉;茎上病斑是黑褐色腐败状,导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以青果为主,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暗褐色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上生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2、防治措施:(1)控制湿度,抑制病害发生。(2)发现病株后,可用10%科佳悬浮剂2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250克熏蒸。
  五、番茄茎基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大苗或定植后番茄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暗绿色,后绕茎基或根茎扩展,致皮层腐烂,地上部叶变黄。后期病部表面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2、防治措施:(1)做好苗床的土壤消毒工作。(2)定植后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淋,7~10天一次,连续2~3次。
  (作者单位:136300吉林省东丰县农业局)
其他文献
名字路由已成为未来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网络中节点和信息规模的持续增长,可扩展问题成为其瓶颈。几何路由作为新型可扩展路由方案,可同时满足路由表规模和路由路径的可
我院1987-09~2003-09收治下肢大面积闭合性皮肤潜行剥脱伤(closedinternaldeglovinginjury,CIDI)19例,经用多种方法修复创面,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大河坝镇对生态畜牧业发展是必然的,是顺应世界生态化趋势的,生态畜牧业还可使该区内有限的资源能可持续利用,解决环境污染、提高生产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该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必定会直接导致供电中断,进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必须做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原成都市龙泉中学)创办于1944年,是一所全日制四川省国家级普通高(完)中示范学校。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三育并重,文武合一”的办学思想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夫学生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本文从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管理机制以及大学生
在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是一种量大面广的重要施工工具,且周转频繁的重要分项工程,其技术要求和安全状况亦成为施工技术与安全监督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就其中典
对于儿童所具有的超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我们一直都迷惑不解,蒙台梭利用“吸收力心智”的观点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她认为儿童与成人不一样,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他们不是用大脑而是用心理能力直接吸收周围环境的知识,从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1.儿童具有一种未知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引导我们进入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想革新这个世界,教育就必须将发展儿童的潜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