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人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xiu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手,又是秋。手扶斑斓岁月,漫步时间回廊,倾听心音袅袅,一纸浅墨,绘不尽万千风光,断章断句,镂刻碎碎牵念。夜已深,风未起,躺在床上,脑子里却满是那句“我们是一家人”。
  周五,回家。带着一片狼藉的试卷,踏上回家的路途。
  “把卷子拿出来看看吧。”我木讷地应了一声“哦”,僵硬地从书包里拿出那两张覆满红叉的試卷,慢吞吞地踱到她面前,她仔细地端详着,忽然眉头一皱,我好像一个在繁华街市上身着白裙,却突然“亲戚”光临的无知小孩,无地自容。“这道计算错了,说明平时练得太少了,以后有时间就多做几道计算吧。”“嗯,我做了的。”“这道‘蜗牛在数轴上爬’是没懂吗?”“懂,写对了又划了。”“那是你不确定吗?正解做了吗?”“我做了啊!”不知为何,我的情绪忽然激动起来,泪一点一滴滑过脸颊,从发梢滴落衣襟,大大小小的泪迹仿佛带着某种黑色的讽刺。我几乎是冲出去的,又冲进自己的房间,门被摔出了震耳的巨响。我坐在床边,两手并用地擦脸,却越擦流得越厉害,然后就干脆不管,直到床的边角浸湿透了,泪也不再来势汹汹。望着电脑,起身,坐在电脑前,滑动鼠标,电脑未关,屏幕上却满是“黄焖鸡的做法”,忽然想起自己上周心心念念想吃黄焖鸡,但家里几乎从不吃鸡,没人会做。
  “吃饭了!”我忙擦干泪水。坐在餐桌前,父亲细心地擦着桌子,用拇指摸着我的脸颊,在暖意四溢的金黄色灯光下,他粗硬的胡渣泛着微光。桌上是一大盆黄焖鸡,想起母亲并不怎么下厨,且怀有身孕,只因她的女儿随口一说……她轻抚着我的头,我望着她,深邃的瞳孔,浓浓的眼圈,皱纹密密地排列,夜把她衬得憔悴但美好。“你没考好,其实最难受的肯定是你自己,但只有面对不能逃避。我知道你一个人在学校会不习惯,你明明压力那么大,回家还装作没事,我们可是一家人啊!”我咬着鸡肉,泪仍是不争气地一点一滴连成线。我转身,紧紧地抱着她,她仍是摸着我的头,说道:“你一个人在学校,周末才回家,我们也很担心你,我们只想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家人。”父亲夹了一块鸡肉放在我碗里,我也夹了一块放在父亲碗里。瑟瑟秋风吹拂着她的发丝,他的胡渣,他们的脸上泛着淡黄色的光。
  岁月流转,季节轮回,微凉的风翻过这一季浮华。秋,是个悲凉的季节;夜,是个寂寥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秋夜不再悲凉寂寥。
  [作者通联:重庆徐悲鸿中学2020级10班]
其他文献
还有多远?两百米还是五百米?记不清了。脚下的路途浸润在夜色里,被拉得冗长,就像没有尽头一样。  没有尽头的黑暗。  黏稠如墨,注满每一寸空气,不留一丝罅隙。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虚无。  广阔的天空剥离了形体,从脚下的一点四散开,无限延伸,不知翻涌到了哪一个维度。向前走,向前走,没有犹疑,没有恐惧,只有双腿重复的动作,如傀儡般木然。钟摆不停地扬起又坠落,坠落又扬起,时间画地为牢,循环成死路。  这是一
杜牧《山行》一首,围绕诗歌题目中的“行”,作者用“上、有、停”与之对应;《枫桥夜泊》中的“夜”字,张继用“月落、渔火、夜半”与之对应。这样利用高频词,使这两首诗歌显得结构
女作家池莉写过一本书,《熬至滴水成珠》。书里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天是熬出来的。”   其实,人生,能不能熬出春天,很多时候,不在煎熬本身,而在你怎样去经历和享受煎熬。   煎熬往往意味着逆境、危机、艰难险阻,乃至无奈、低落,悲哀,痛苦、琐碎平庸的日常;但任何一段光阴,都有绸缎般的美丽,任何一段经历,都有外人无法领略的精彩之处。   煎熬之中,支撑你的不是兴奋,决心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