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远程教育 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教育均衡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北京市门头沟区在发展远程教育方面做出了尝试。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0-0086-04
  
   一、统筹规划,搭建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
  
  1.门头沟区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设情况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山区面积最大的区县,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8.5%,从南到北跨越100余公里。广袤山区地广人稀,98.5%的山区土地上,居住人口不足全区总人口的 1/4。学校布局分散,生源严重不足,深山区师资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失衡,制约了山区教育的发展。
   据此,门头沟教委制定了《门头沟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发展远程教育。坚持“建设为基础、教科研为先导、应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构建远程教育互动平台和远程教学电视台互为补充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实现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对我区中小学的全面覆盖,系统推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改善我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等实质问题,促进我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按照分步实施、全面覆盖的远程教育工程布点实施原则,充分考虑门头沟区各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门头沟教委将门头沟区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相衔接。选择教育信息化有一定工作基础,能够为工程提供长期支持的学校先行实施。
  
  门头沟远程教学电视台实质是依托网络的一个教学资源库,设立德育之窗、教学联盟、百家讲坛、校园风采等版块,实现了广播、点播、直播、转播、发布公告等功能。电视台播放的格式,既支持常见的视频格式、音频格式,还支持Flash动画、Office文件等格式。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佳平台,是当今教育信息传播和远程教学的理想载体。远程教学电视台在学校各个领域如德育、学科教育、艺术教育、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门头沟远程教学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我区城乡师生共享优质资源,搭建了有效平台,为提高教育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开辟了新途径。作为北京市试点的门头沟远程教学电视台,探索教育创新,教学改革途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为北京市远程教学电视台建设规划,在全市推进远程教学电视台建设和应用工作积累经验。
  
   二、强化管理,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对门头沟区远程教育工程工作的规范管理和指导,门头沟区教委成立了由区教委主任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门头沟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门头沟区远程教育工程工作。
  同时,成立了“门头沟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工作领导办公室”,负责全区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方案编制、工程管理、教师培训、教学应用等各项日常工作,对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转使用进行监督指导,协调各级远程教育工程管理部门建立完善技术维护、教师培训、教学应用及资源建设等服务体系,保证项目工作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作为我区远程教育工程工作执行机构,设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由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门头沟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工作领导办公室出台了《门头沟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工作管理办法》和《门头沟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与应用考评方案》加强对项目学校管理,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实际应用效果。
  区教委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技术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反思教学、经验交流、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远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完成了以市级为主的高级管理员培训、硬件维护培训,以区级为主的骨干教师应用培训和管理干部、管理员培训,以校为主的校本应用培训。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远程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
  
   三、积极探索,提高远程教育应用效益
  
  区教委依托远程教育互动平台,资源平台等,将远程教育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借助方便快捷的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建立一个集网络、电视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远程教育教学体系,开展优秀课程资源共享,进行点对点的教学辅导和教学培训,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山区辐射,为山区学校师生创造学习条件。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和谐教育教学的氛围,形成一个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2005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到我区潭柘寺中小学慰问山区教师时,观看了潭柘寺中心小学的远程教育课,并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向大峪一小的师生问好。
  在门头沟内,先后开通了“在线讲座”、“远程教研”、“互动课堂”,组织优秀教师利用网络对山区教师进行辅导、讲座、在线答疑,组织大峪二小、大峪一小、峪分中学将优质课程资源多次与大台小学、潭柘寺中心小学、妙峰山学校、雁翅中学的师生共享,使山区的师生也能共享城镇优秀教师的授课资源。同时,多所学校也主动结成“手拉手”学校,开展活动,共同进步。工人子弟小学卢艳焱《品德与社会》、王平中学张小燕《作文课》、大峪一小梁英环《说话课》分别与大台中心、永定中学、潭柘寺中心小学展开交流,共上一堂课。
  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全区的业务机构,充分发挥业务职能作用,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面对面地与基层学校教师交流,讲座者涉及教科所、干训部、师训部、中教研、小教研、宣传中心等部门,听课者涉及全区基层所有学校。如中教研李春旺老师《骨干谈教师备课》、小教研齐小梅《作文教学研讨》、教科所张文华《问题学生成因分析》、干训部田俊晓《挂职锻炼跟踪调研》等等,都深受大家欢迎。
  教研部门积极组织远程教研活动,如中教研徐保来老师组织斋堂中学周俊《物理研究课》,清水中学、雁翅中学等听课教师在本校,其他教师在进校点评。讲课教师、评课教师分处多地,多点实时互动,相互交流。远程教育,减少了教师和学生们旅途的奔波,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技术平台。
  2006年5月,区教委响应市教委号召,将大峪二小与北京光明小学、育园中学与北京汇文中学结对子,开展“手拉手”远程教学活动。
  从2006年九月份始,区教委将远程教学纳入课表管理,每周4—6课时,为新课改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资源保障和服务。截至现在,共组织开展教研、培训等应用活动近200余次,教师参与2000余人次,学生参与1000人次以上,活动出勤率良好。一系列的措施拉近了城乡、城市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异地教育交流与合作。
  2007年,大台中心小学与香港圣文德天主教小学、峪中分校与香港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结成对子校;门头沟区与新疆和田地区结成远程教育对口单位,将开展系列远程教学活动,探索支疆新模式。门头沟远程教育向全国辐射。
  门头沟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引起北京市委组织部的关注,区委组织部意向将充分利用此资源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开拓党员电化教育新途径:将进修学校中心点作为全区的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站,将覆盖全区的各远程教育项目校作为全区的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对教育系统乃至社区、乡镇各系统的党员、干部开展电化教育。此举,有效避免了场地、硬件设备、软件资源的重复投资,最大化共享各种资源,服务社会。
  门头沟区远程教育的使用已经从试行阶段逐步进入到了成熟应用的阶段。网络环境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空间,门头沟区对远程教育系统的使用也总结出了几种模式。
   1.远程实时教学
  一点对一点或一点对多点的课堂教学,其中一点为主教课堂,其他为分(辅)教课堂,教师采用音频、视频、课件、屏幕、白板等广播手段教课、讲解,本地、异地的师生、学生之间通过语音、文字相互交流讨论。教师通过网络来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对讨论的话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练习巩固、领会运用等过程进行学习,和教师进行互动,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提问和被提问的机会。
   2.实时辅导答疑
  主教室教师发言,其他点作为受听者,受听者通过语音、文字提问,主讲教师对提问的话题给予实时回答,对整个提问过程作总结,对讨论组中不同成员的表现进行点评,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等工具进行交流。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模式。主要表现为教育工作答疑、个别辅导、各种讲座等形式。
  3.网络教研活动
  教师和教研员,分处多地,或讲课、听课、评课,或集体备课、中心组研讨,在快捷便利的网络环境下相互交流,实现了多点实时互动,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技术平台。这种网络化、多模式、交互性教学研究活动,以其轻松、方便和高效受到教师的欢迎。
  4.随时自主学习
  将制作好的课件、课堂实录片、教育片、宣传片、专题片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存储在点播服务器中,即可进行点播及广播,教师和学生就可在任意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收看电视节目,进行自主学习;将一些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进行现场的即时直播,供校园网内用户收看,并同时录制、存储,以便随时候进行查阅和收看。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展望与思考
  
  门头沟区在基础教育领域,创造了基于网络环境视频互动远程教学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改善了山区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缩小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推动了农村教育现代化;一定程度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发挥了初期效益;门头沟远程教育走在全市的前列,为北京市远程教育建设、管理与应用提供借鉴,为全京市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门头沟区在发展远程教育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一定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门头沟区完小和幼儿园现有设备陈旧,远程教育建设滞后,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快速传递;远程教学电视台还只是搭建了雏形,随着全市远程教学电视台网络的形成,门头沟日显落后;网络带宽虽做升级,但随着网络资源的增加,目前带宽凸显不够;随着应用的开展,缺少必要的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远程教育应用的进一步深入。
  据此,应及时完成完小和学前点远程教育建设,对远程教学电视台增容,丰富教育资源,并适时建设校级远程教学电视台;继续拓展带宽,争取短时间内实现千兆到桌面、千兆出口,或实现远程教育百兆专线,保障网络资源运行;在全区各教育单位的办公经费中,增加远程教育部分专项资金,用于远程教育的日常运营。
其他文献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复杂严峻,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教育问题而开始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山东某高校任职的吴老师是一位颇有“新锐”精神的大学老师: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吴老师一直坚持“新思路、新方法、新工具”的理念。而他最新的工作搭档HP 242 G1入门级超便携商务笔记本,正是他最喜欢的“新工具”之一。  强劲性能 让日常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
雨拍打在飘窗玻璃上,像一串音符。我看完手上的英文童话书,起身看向窗外。对面的那栋楼有一处朦朦胧胧的灯光,让我觉得有些温暖,也有些心痛。那盏灯下是妈妈工作的地方。  明天是国庆小长假,很多人都已早早地回家,他们或结伴出去玩耍,或与家人团聚。可我知道,每当这时,妈妈都很忙。妈妈接我放学后,又去办公室加班了,到现在都没有回家。  这让我想起那个同样的雨天,妈妈接我回家。那天的雨很大,我到家的时候,衣服已
摘 要:目的:考察混合教学环境下合作学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个班,进行课堂与网络混合环境下的《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实验班90人按照异质分组开展合作学习,对照班87人则不作要求。结果:(1)实验班实验后与实验前自主学习总分均值高于对照班,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70.05;P =0.309 >0.05;P =0.228 >0.05;P =0.1
摘 要:文章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以深圳市高级中学数据链应用为例,通过构建“和谐班级管理系统”“我的青春@紫色城堡——深高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校本选课系统”等,收集、存储、计算、分析学生个体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形成数据链,为评优评先、数据共享、数据可视化、智能评价和数据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学德育;数据链;数据化;预警数据系统
日前,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NEC(中国)共同举办的“21世纪国际企业家上海论坛NEC专场”暨“2013NEC创新解决方案展”在上海开幕。展会以“智慧城市近在咫尺——C
摘 要:文章选取中国大学MOOC和钉钉作为平台工具,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异步SPOC自主学习 同步直播授课相结合的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做好学情分析,选取适合线上完成的教学内容,对网络教学资源和自建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构建SPOC课程,学生通过SPOC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对自主学习的数据反馈,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开展讨论,实现新型在线翻转课堂,以保证疫情防控
(1.云南大学 信息技术中心,云南 昆明650091; 2.临翔一中,云南 临沧 677000)  摘 要:信息通讯技术( ICT)凭借网络的发展飞速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与人们生活、人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ICT 在其中的投入运用为教育教学的变革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依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学习分析理论,聚焦于ICT辅助下设计特定的修辞专题案例,通过“多媒体智能互动测训平台获取、存储学
摘 要: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围绕着“多方法、重实践、擅引导、投真心”十二字方针,探讨了自己的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 G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8-0042-02    计算机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之一,而程序设计基础又是计算机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如何教好这门课,是我们第一线的教师经常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