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俄国沿海州朝鲜民族的反日革命运动

来源 :东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5年11月日本逼迫朝鲜王朝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开始变朝鲜为自己的“保护国”和独占殖民地,从此,朝鲜反日民族运动逐步扩展到国外朝鲜移民社会。20世纪初,在朝鲜国外移民中,人口较多、反日民族运动较为活跃的地方是中国东北和俄国沿海州地区。沿海州朝鲜移民的反日运动在朝鲜反日民族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朝鲜民族初期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起到了先驱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万玛才旦汉语小说书写与藏语电影书写的特殊性构成了作者写作中的一对螺旋。在他的作品中,民族的现实性和社会的现代性达到了一种朴实而自然的共存状态,他以藏民族内部视角的现实书写为藏语题材电影开启了新的境界。导演万玛才旦的新作品电影《气球》,保留了小说文本朴实的藏地书写,又以镜头语言全面展示了作者的个人风格,实现了现实性与现代性的自然融合。  关键词:万玛才旦;气球;藏地电影;现实性;现代性  万
纵观世界司法制度的历史,司法证明模式的发展遵循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即从自由证明到规范证明再到自由证明.法国在16世纪建立的法定证据制度是典型的规范证明模式,而在19世纪建立的自由心证制度则是典型的自由证明模式.中国的司法证明制度应该从自由证明走向规范证明,从“准自由证明”模式转向“准规范证明”模式.印证本是审查评断证据的一种方法,不应称为司法证明模式,而且在司法裁判中过度依赖印证可能导致错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优化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暴发再次印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与共的整体,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之问,呼吁各国探寻合作共赢、对话协商、同舟共济、求同存异、环境友好的路径,彰显出独特的价值优势,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设备的使用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文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一现实问题出发,以农民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素养与农民内容创业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数据表明,信息数据素养、创造数字内容素养、问题解决素养、职业技术使用能力相关的数字素养这五种数字素养的提升对农民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创业意愿这一中介变量对创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数字素养、创业意愿对内容创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鉴于数字素养的提升对农民通过内容创业进行脱贫致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农民数字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敦煌学等冷门绝学领域研究水平,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2021年4月23-26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主办、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的“新时代中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暨《中国史一级学科发展报告》修订会”顺利召开.
期刊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依托这个平台,能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该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平台,通过培训引导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优秀创业导师团队给予高质量辅导、实践实训平台促进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创业链条发展等有效路径,以推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n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高屋建瓴、内涵丰富,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为我们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
期刊
加林•米哈伊洛夫斯基的俄文版《朝鲜传说》共收录了64篇韩国民间故事,而佩尔斯基选取了其中20篇,编译成了法文版《韩国故事》。中文版《朝鲜民间故事》是对《朝鲜传说》法文译本的重译。他们都秉持着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译介出韩国人的美丽心性、纯真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认同韩国人的文化身份。法文版和中文版的译著中收录了徐悲鸿所画的15张插图。徐悲鸿的插图利用虚构的想象重构了故事场景,增添了东方神韵,提升了故事的艺术品格。这三本韩国传说集是韩国口传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文本。
2019年,以上海师范大学严明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东亚汉诗史(多卷本)”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9ZDA295)立项。该项目立足东亚汉诗共同体的历史平台及宏观视角,融汇古典诗学与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东亚汉诗史研究的完整学术体系,在此基础上编撰多卷本《东亚汉诗史》,建立东亚汉诗研究文献数据库。
作为殖民地时期朝鲜半岛唯一的高等学府京城帝国大学的精英知识分子,辛岛骁(日本人,教授)和金台俊、裴潞(朝鲜人弟子)都曾留下有关北京体验的文本。三名知识分子具有相似的“空间”和学识背景,但在身份认同和价值取向方面却不尽相同,因此各自笔下的北京观感也呈现出既重叠交叉又各有不同甚至矛盾对立的复杂特征。辛岛骁从相对客观的视角描述北京的“矛盾性”,借以表现自我认知与现实中国之间的反差;金台俊从左翼知识分子视角去捕捉北京的“革命性”,从而构建反映自身政治文化立场的乌托邦;而裴潞的北京观感更具殖民地知识分子的普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