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格局新变化及银行业监管策略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利率加速市场化以及资金脱媒、技术脱媒持续深化,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支付中介和财富管理中介的职能受到抑制。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金融格局的这一趋势性变化将会更加明朗,银行业风险的关联性、复杂性、隐蔽性和危害性越来越大。
  一、金融格局的新变化
  (一)社会金融活动中,非金融企业的类金融业务快速增长,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量受到挤压。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我国对金融业实行严格准入限制以及社会金融需求的重大变化所催生。
  一方面,大量民间资金无法突破规制性机构准入壁垒,转而以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网络信贷、民间借贷等模式突破市场壁垒,开展信贷业务。还有一些主流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企业,直接以预垫货款的方式逐渐向信贷领域渗透。据中金公司估算,2012年,包括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典当行贷款以及其他未纳入央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的借道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达8.07万亿元,比去年增加0.97万亿元,增幅13.66%。
  另一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第三方理财机构、第三方支付企业蓬勃发展,与银行业在融资、理财、支付方面形成全面竞争。据统计,全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连续5年增幅保持100%,2012全年预计达到3.82万亿元,接近银行支付结算规模的10%。
  (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总量中,证券类机构快速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受到挤压。融资模式上,直接融资快速增长,银行间接融资受到挤压。随着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类机构资产管理创新的推动,去年11月末全国证券类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达到46.59%,高出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增速21.56个百分点。直接融资中,前11个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3.0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本外币贷款的32.4%,同比增速高出贷款16.15个百分点。
  (三)银行業金融机构发展中,理财业务、表外业务、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发展迅猛,对传统存贷款业务、柜面业务替代效应明显。
  一是表外理财产品以其相对于存款更高的预期收益率,加速对存款的替代。深圳银行业去年前11个月表外理财产品净募集金额相当于同期新增存款的25.7%,比2008年建立理财业务统计制度时高出11.95个百分点。
  二是资本约束增强及信贷规模管控,使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等受控行业的融资需求加速向表外业务转移。去年前11个月,深圳银行业委托贷款、承兑汇票和信托贷款新增1433.96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贷款的63.48%,同比增幅31.29%,高出各项贷款增幅17.1个百分点。
  三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支付环境的改善和新兴渠道的建立,强力推进日常交易向电子渠道转移。去年前三季度,深圳7家中外资法人银行主要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已达到44.1%。
  (四)银行收入结构中,非利息净收入增长较快,净利息收入、净息差难现反弹。利率市场化、银行综合化经营和跨业合作的推进,带来收入结构的分化。去年前三季度,深圳银行业非利息净收入增速24.95%,比净利息收入增速高出25.36个百分点;净息差2.69%,同比下降51个基点。
  二、银行业风险的新特征
  (一)关联度越来越高。一是跨行业关联。突出表现为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的传导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信贷风险不断放大。二是跨市场关联。突出表现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风险向银行体系的传导。从持续不断的挂钩资本市场理财产品的兑付事件,到承销中小企业集合债、城投债带来的被动持券问题,暴露出银行对金融市场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薄弱。而银行间市场债务工具基本为银行机构主承销的现状,也显露出债券市场风险并未有效分散到银行体系之外。三是表内外关联。突出表现为影子银行风险向银行体系的传导。普遍存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性理财提供信贷兜底承诺,以及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不充分、资产池期限错配等问题,加剧表外风险向表内的传递。四是境内外关联。突出表现为国际化战略带来的跨境风险传递。近年来,国内银行通过新设、并购机构,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通过创新融资、结算产品,为境内企业和个人的境外业务需求提供避险和理财套利服务,风险的境内外关联更趋敏感。
  (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非银、证券和保险机构之间,通过跨市场互动,创设出各类规避监管的金融产品。如,等同于授信的同业代付、黄金租赁等业务,以票据、委托贷款、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或标的资产的理财业务,规模大、业务分散、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涉及机构广,产品的系统性风险强。
  (三)隐蔽性越来越高。一是多头融资,风险延迟暴露。去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以及银行贷款受控的情况下,改变原有融资模式,通过信托、理财、债券等非传统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一些贷款偿还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为实现“还旧借新”,借助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或民间高利贷的搭桥贷款作为短期替代。二是隐性担保,承担兜底责任。为拓展和维系客户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融资性理财提供隐性担保作为产品发行的前提条件较为普遍,实质上是为理财产品的兑付提供了信用背书。
  (四)潜在社会危害越来越大。银行业是全社会的资金调配中心,所有类型的风险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风险积聚又相互关联,一旦爆发,危害性很大。突出表现在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对银行体系的冲击以及因理财产品亏损造成的群体性上访等。
  三、银行业监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加强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分析,最大限度降低行业、企业风险向银行转移。二是加强平台贷款风险及政府债券风险管控,防止政府债务风险向银行转移。三是加强跨市场合作业务规范,规避直接融资 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四是加强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和工作协调,防范监管套利和影子银行风险向银行转移。五是加强信访投诉和舆情应对能力,着力防范社会群体性事件风险向银行转移。六是加强对银行信息科技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的监测和管理,有效避免系统故障转化为银行运营风险和声誉风险。
  (作者系深圳银监局局长)
其他文献
农发行冠县支行不断拓宽经营思路,提高经营效益。截止8月底,各项存款余额20047万元、日均存款20081万元,同比分别增加2728万元、5570万元;人均存款1116万元、实现利润1119万元,同比分别增加310万元、588万元,提前实现“2211”目标(即存款余额和日均余额突破2亿元,人均存款和利润超过1000万元)。  (李洪利)
期刊
农发行山东省阳谷县支行紧密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截至9月17日,该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00626万元,这是自成立16年来贷款规模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  (王守勇)
期刊
广饶地处黄河三角洲,是山东有名的产粮大县。2012年夏收,农发行广饶县支行累计发放贷款1.4亿元,支持企业收购小麦1.3万吨,保证了农民随时销售粮食,随时拿到卖粮款,有效保障了农民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  (韩绶军 赵鑫)
期刊
为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满足广大客户投资理财需求,在省联社、办事处的统一部署下,泗水联社于2012年8月成功开办了代理实物金银业务,并在8月28日成功办理第一笔金银交易,售出“前程是金”金条(20g)一根。  (孔凡强 李海鹏)
期刊
周村农商行自9月1日起,利用1个月的时间开展“感恩教师节”活动。该行通过柜面宣传、张贴宣传海报、校园内宣传等形式,为辖内教师赠送电子银行产品及精美礼物,力促电子银行业务全面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共办理个人网银1286个、财富在手卡1052张。  (姜靖)
期刊
2012年以来,山亭联社将POS商户的拓展作为改善用卡环境,提高客户贡献度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大了对银联POS商户的营销力度,实现了POS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农村信用社POS商户总数达1188户,较年初增加724 户,增幅达156%。其中,银联POS 641户,较年初增加251户,系统内POS997户,较年初增加794户。  (郝鹏 马玉环)
期刊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关于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声音多了起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此前美国金融市场上衍生品交易量过大,一些衍生品层次过多,结构过于复杂,与实体经济运行的关联度越来越模糊。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众多投资者对这些金融交易活动的内容及其风险大多又是不甚了了,大多是只知其然,而未去深究其所以然。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国家提出金融活动要更多回归实体经济,要避免过度投
期刊
山东是传统产棉大省,2012年棉花种植面积约1020万亩,预计总产73万吨,主产棉县(区)约50个。8月份,该行即对全省符合收购准入条件的165家企业进行了贷款资格认定,确保了全省棉花主产县区都有农发行信贷支持企业入市或设点收购,覆盖面达100%,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就近售棉。目前,该行已筹集新年度棉花收购资金150亿元,充分满足了棉花收购资金需求。改行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建立了快速的上下信息
期刊
影子银行快速扩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资冲动,商业银行资产不良率上升,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全面上升等现象,都表明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正逐渐冲向前台。我们不能不保持高度警惕,尤其要紧紧盯住美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态势,随时准备好应对措施。  步入新年,各方对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有诸多估计和评说。相对而言,对国内金融体系风险及其隐患似乎较少分析。笔者认为,当下无论是中国影子银行快速扩张,还
期刊
2012年,中国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和创新继续稳步推进,不乏诸多可圈可点之作。这其中,既有“对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法规出台,又有“关乎保险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制度探索”的启动部署,还有一系列的保险监管新政陆续发布。  首先,2012年,有两部对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法规,一是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和保监会等六部委2012年8月发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