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以其优美的形式、深邃的内含受到人们的喜爱,它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最经典的材料。学习文言文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又能起到补充和丰富学生现代汉语水平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比比皆是,老师喋喋不休的串讲、对号入座式的翻译,搞得学生昏昏欲睡,兴味索然。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提高;方法
一、传统教学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许多教师仍热衷于“一人讲,众人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使是课文的理解,也只满足于疏通文字,唯有这样,他们才放心。这种“满堂记”的枯燥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完全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死记硬背一些字、词、句,其效果肯定不如人意。
误区之二,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仅此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我们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零开始,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
二、教学过程中方法点拨
(一)注重朗读。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大声朗读,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须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诵读《岳阳楼记》时,要领会洞庭湖胜景、岳阳楼阴冷景象、晴明景象等画面的意境,从而帮助自己理解内容,同时也要探索作者行文意图,掌握文章理路,做到灵活记诵。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注重积累知识。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
(三)善于推断语意。教会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法。文言文的学习。首先就是要扫除文字障碍,才能谈得上正确理解文章。学生面对一篇新接触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正确理解?教师就要让学生动用平日所积累的文言知识,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义。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需准确理解某个词义,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而这个句子的意思,又必须结合其所在整篇文章的内容。
(四)善于积累经验。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纠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文言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文言文越发变得“面目百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习生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深入,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该事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诸葛亮的思想感情、理解等方面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自信得步伐。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提高;方法
一、传统教学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许多教师仍热衷于“一人讲,众人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使是课文的理解,也只满足于疏通文字,唯有这样,他们才放心。这种“满堂记”的枯燥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完全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死记硬背一些字、词、句,其效果肯定不如人意。
误区之二,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仅此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我们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零开始,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
二、教学过程中方法点拨
(一)注重朗读。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大声朗读,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须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诵读《岳阳楼记》时,要领会洞庭湖胜景、岳阳楼阴冷景象、晴明景象等画面的意境,从而帮助自己理解内容,同时也要探索作者行文意图,掌握文章理路,做到灵活记诵。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注重积累知识。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
(三)善于推断语意。教会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法。文言文的学习。首先就是要扫除文字障碍,才能谈得上正确理解文章。学生面对一篇新接触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正确理解?教师就要让学生动用平日所积累的文言知识,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义。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需准确理解某个词义,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而这个句子的意思,又必须结合其所在整篇文章的内容。
(四)善于积累经验。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纠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文言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文言文越发变得“面目百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习生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深入,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该事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诸葛亮的思想感情、理解等方面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自信得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