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现实成瘾症
症状:沉浸于虚拟现实技术,难以面对现实
在科幻剧《星际迷航:下一代》某集中,一个角色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了全息甲板(运用灯光把房间变成一个沉浸式互动场景)所提供的虚拟体验。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将展现给我们一个比真实生活更引人入胜,也更易于掌控的环境。
一旦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技术投入市场,人们就会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而且虚拟现实技术还能使我们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或同事进行“真实的”互动交际。加上一大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都基于虚拟现实,这就使虚拟现实技术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更难被从生活中分离出去。所以脱离虚拟现实环境后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虚拟现实成瘾的先兆——网络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
解离性现实障碍
症状:质疑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现实世界还是复制品
这是由上一条引发的连带疾病——虚拟现实变得如此真实,以至于人类最终将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
患有这种障碍的人,会不停地质疑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现实世界,抑或只是一个精妙的复制品。有趣的是,随着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种区分也将变得不再重要。
身份认同焦虑
症状:难以辨认网络空间中哪部分是我们,哪部分是程序
也许听起来很荒诞,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难以确切地知道,我们是谁——甚至,我们究竟是什么。
我们越来越多地将大脑的认知过程转移到互联网上。我们的人工智能助手将代表我们,去处理我们交付给它们的繁杂工作——也就是说它们“代理”了我们的身份。这些在云端的替身会学习我们的行为方式,像我们一样处事。最终,无论是通过软件还是硬件上传的方式,我们都会进入到网络空间,导致潜在的身份认同危机。辨别网络空间中到底哪部分是我们,哪部分是程序,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当一个人在网上有着多重身份,而其中一些身份又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过着完整而充实的生活时。最终,我们将迷失在网络空间中,失去个体的存在,对自我身份产生一种病态的混乱。
冷冻后社会统合失调
症状:对自己所处的新社会、新技术和新文化毫无头绪
想象一下在数百甚至数千年后,你从冰冻状态醒来,不得不试着融入那个未知的社会。
根据你结束休眠的方式,你可能发现自己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子人;也可能,你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实体,成了超级计算机模拟环境中的虚拟人。
无论哪种,都绝不会是什么愉悦的体验。你既不认识任何人,也闹不清自己到底有什么超能力,更对自己所处的新社会、新技术和新文化毫无头绪。最重要的是,你可能根本就不喜欢这样的新生活,这也算是某种“未来冲击”。为了帮你适应新生活,你的救命恩人大概会直接把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一股脑地直接上传到你的脑袋里,也有可能把你送到某个“重返社会”互助小组里。
机械移植体败血症
症状:移植物引起严重的过敏或者免疫反应
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机械移植物在植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
某些移植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或者免疫反应,而根据植入方式的不同,抑制物与周围组织之间也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比如感染、炎症以及疼痛。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身体功能,或导致排异反应。此外,这些移植物也有可能腐烂或降解,产生致命的中毒反应和多种感染。
纳米中毒性休克
症状:纳米机器人失控,在人体内引发灰雾灾难
纳米技术有着从各方面颠覆人类生活环境的潜力——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而当下就已经有科学家在担心,纳米材料及设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关于纳米材料的工业和商业应用会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目前也有大量争论。
由于此技术所涉及的材料都是分子级的,所以可以预见,这些小颗粒物将会在环境中发生生物富集。最终,人类会接触到这些纳米污染物,并出现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细胞及DNA损伤。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专门设计用于进入人体的纳米设备也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比如设计不佳的纳米机器人可能会把药物投放到错误的区域,或者以奇怪的方式在人体内自毁。而一旦它们失控,就可能对人体器官产生损伤;或者,它们会开始玩命地自我复制,最终在人体内引发一场灰雾灾难。
灰雾,又称作全球生态吞噬。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能自我复制的机器概念,之后纳米技术工程师埃里克·德莱勒斯据此创造出“生态吞噬”概念,假想可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将接触到的一切有机物转换为自身,导致地球最终变成一个纳米机器人覆盖的灰球。
而且,基于纳米技术的机械移植体,同样可能引发上一条中提及的过敏反应等问题。
超智能引发的精神失常
症状:超常的认知能力引起精神错乱
我们执迷于智能,所以很有可能,我们会使用大量生物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聪明药以及机械移植体,来强化我们的认知能力。
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对智力的定义非常狭隘——智商就是智能,或者如理论神经生物学家马克·钱吉齐所说的,“用来下象棋和做脑筋急转弯”的智能。问题是,超常的认知能力可能会让人不适。人类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点,恐怕无法应对如此浩瀚的智能。如果你真的打算这样强化自己的大脑,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反社会行为,以及彻底的精神错乱。包括数据真理妄想、癫痫、信息过载、焦虑、存在感危机、自大狂以及与世界脱节等。
机器人恐惧症
症状:机器人融入社会,人类产生了恐惧
在未来,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恐怕会发展出对机器人非理性的、极端的恐惧。这种心理障碍会模糊真正的恐惧和单纯的偏见之间的界线,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社会中,做着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像人类。
流行性寿命延长导致的倦怠症
症状:超级长寿的人会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如此无趣的世界
一旦我们征服衰老,有些人可能会对无限的寿命感到无聊。不过,有些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更有可能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存在本身的一种情绪——对生命本身感到疲惫不堪,以及由此产生的厌倦感。
超级长寿的人会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如此无趣的世界,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似乎就再也没有什么令人振奋或者新奇的事情了。“生活没有了激情,生活就只是活着。”这样的看法很可能会变得流行起来,而这会导致更广泛的社会健康危机。
症状:沉浸于虚拟现实技术,难以面对现实
在科幻剧《星际迷航:下一代》某集中,一个角色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了全息甲板(运用灯光把房间变成一个沉浸式互动场景)所提供的虚拟体验。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将展现给我们一个比真实生活更引人入胜,也更易于掌控的环境。
一旦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技术投入市场,人们就会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而且虚拟现实技术还能使我们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或同事进行“真实的”互动交际。加上一大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都基于虚拟现实,这就使虚拟现实技术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更难被从生活中分离出去。所以脱离虚拟现实环境后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虚拟现实成瘾的先兆——网络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
解离性现实障碍
症状:质疑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现实世界还是复制品
这是由上一条引发的连带疾病——虚拟现实变得如此真实,以至于人类最终将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
患有这种障碍的人,会不停地质疑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现实世界,抑或只是一个精妙的复制品。有趣的是,随着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种区分也将变得不再重要。
身份认同焦虑
症状:难以辨认网络空间中哪部分是我们,哪部分是程序
也许听起来很荒诞,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难以确切地知道,我们是谁——甚至,我们究竟是什么。
我们越来越多地将大脑的认知过程转移到互联网上。我们的人工智能助手将代表我们,去处理我们交付给它们的繁杂工作——也就是说它们“代理”了我们的身份。这些在云端的替身会学习我们的行为方式,像我们一样处事。最终,无论是通过软件还是硬件上传的方式,我们都会进入到网络空间,导致潜在的身份认同危机。辨别网络空间中到底哪部分是我们,哪部分是程序,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当一个人在网上有着多重身份,而其中一些身份又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过着完整而充实的生活时。最终,我们将迷失在网络空间中,失去个体的存在,对自我身份产生一种病态的混乱。
冷冻后社会统合失调
症状:对自己所处的新社会、新技术和新文化毫无头绪
想象一下在数百甚至数千年后,你从冰冻状态醒来,不得不试着融入那个未知的社会。
根据你结束休眠的方式,你可能发现自己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子人;也可能,你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实体,成了超级计算机模拟环境中的虚拟人。
无论哪种,都绝不会是什么愉悦的体验。你既不认识任何人,也闹不清自己到底有什么超能力,更对自己所处的新社会、新技术和新文化毫无头绪。最重要的是,你可能根本就不喜欢这样的新生活,这也算是某种“未来冲击”。为了帮你适应新生活,你的救命恩人大概会直接把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一股脑地直接上传到你的脑袋里,也有可能把你送到某个“重返社会”互助小组里。
机械移植体败血症
症状:移植物引起严重的过敏或者免疫反应
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机械移植物在植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
某些移植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或者免疫反应,而根据植入方式的不同,抑制物与周围组织之间也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比如感染、炎症以及疼痛。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身体功能,或导致排异反应。此外,这些移植物也有可能腐烂或降解,产生致命的中毒反应和多种感染。
纳米中毒性休克
症状:纳米机器人失控,在人体内引发灰雾灾难
纳米技术有着从各方面颠覆人类生活环境的潜力——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而当下就已经有科学家在担心,纳米材料及设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关于纳米材料的工业和商业应用会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目前也有大量争论。
由于此技术所涉及的材料都是分子级的,所以可以预见,这些小颗粒物将会在环境中发生生物富集。最终,人类会接触到这些纳米污染物,并出现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细胞及DNA损伤。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专门设计用于进入人体的纳米设备也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比如设计不佳的纳米机器人可能会把药物投放到错误的区域,或者以奇怪的方式在人体内自毁。而一旦它们失控,就可能对人体器官产生损伤;或者,它们会开始玩命地自我复制,最终在人体内引发一场灰雾灾难。
灰雾,又称作全球生态吞噬。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能自我复制的机器概念,之后纳米技术工程师埃里克·德莱勒斯据此创造出“生态吞噬”概念,假想可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将接触到的一切有机物转换为自身,导致地球最终变成一个纳米机器人覆盖的灰球。
而且,基于纳米技术的机械移植体,同样可能引发上一条中提及的过敏反应等问题。
超智能引发的精神失常
症状:超常的认知能力引起精神错乱
我们执迷于智能,所以很有可能,我们会使用大量生物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聪明药以及机械移植体,来强化我们的认知能力。
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对智力的定义非常狭隘——智商就是智能,或者如理论神经生物学家马克·钱吉齐所说的,“用来下象棋和做脑筋急转弯”的智能。问题是,超常的认知能力可能会让人不适。人类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点,恐怕无法应对如此浩瀚的智能。如果你真的打算这样强化自己的大脑,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反社会行为,以及彻底的精神错乱。包括数据真理妄想、癫痫、信息过载、焦虑、存在感危机、自大狂以及与世界脱节等。
机器人恐惧症
症状:机器人融入社会,人类产生了恐惧
在未来,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恐怕会发展出对机器人非理性的、极端的恐惧。这种心理障碍会模糊真正的恐惧和单纯的偏见之间的界线,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社会中,做着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像人类。
流行性寿命延长导致的倦怠症
症状:超级长寿的人会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如此无趣的世界
一旦我们征服衰老,有些人可能会对无限的寿命感到无聊。不过,有些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更有可能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存在本身的一种情绪——对生命本身感到疲惫不堪,以及由此产生的厌倦感。
超级长寿的人会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如此无趣的世界,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似乎就再也没有什么令人振奋或者新奇的事情了。“生活没有了激情,生活就只是活着。”这样的看法很可能会变得流行起来,而这会导致更广泛的社会健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