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德,就是教师的个人品德。师风,就是教师的个人作风。高校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风和学风,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
一、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周济指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教师是一个高知识含量的特殊群体,教育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教学生做人的双重职责。古人有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以后,才能在学生中成为典范和榜样。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大学生德育养成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使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走访调研发现,高等学校部分教师道德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面。首先,有些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动摇;其次,部分教师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再次,部分教师不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过于散漫。这直接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2.科研方面。在高等学校改革和社会转型期,部分高校教师的科研缺乏严谨的态度,科研工作浮躁。只注重表面东西,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追求文凭放松水平,谈成绩时多谈不足时少,有一点成绩就要求在行政职务上有所体现。学术上弄虚作假现象时而见诸报端。
3.学生管理方面。对学生给予的关爱不足。部分专业教师在学生的思想、生活及专业指导方面有所欠缺。少数教师上课即来下课便走,没有和学生深入交流和沟通,对学生指导不到位,要求不严格。评定平时成绩时草率了事,更有甚者,过度缩小考试范围甚至泄题,为作弊的学生开绿灯等,严重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
4.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首先,缺乏奉献精神。近几年的调查显示,老一辈教师那种不求索取只讲奉献的工作态度在学校越来越少见。有些年轻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工作条件的好坏,还把个人待遇放在第一位。其次,少数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不注意自己的言论,态度过激,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不能很好的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带动学生。
三、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客观原因
①管理水平无法跟上高等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步伐。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成倍数增长,造成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无法跟上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教学质量下降,教书育人更是纸上谈兵。②教师聘用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不能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当前部分高校的教师聘用条件和职称晋升制度普遍存在着重论文、重著作、轻教学的倾向,从而淡化了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③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导致师德师风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增长,但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高校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实际付出不成比例,付出多回报少的现状导致部分教师出现不平衡心理。加之以上提到的管理水平没有跟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因而导致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滞后。
2.主观原因
①从管理者的角度。目前很多高校校区分散,学历教育层次多,难以管理到位,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管理人员本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的态度,抓的不细,管的不严。部分领导、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所发挥的示范指导作用不够。②从普通教师的角度。部分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敬业爱岗精神不强。部分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在每周都上十几节课到二十多节课的同时还要写论文、做课题。部分教师的职业培训不足,不知道到底应该遵守哪些职业道德规范。
四、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标准。各个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师德师风的评价体系标准。在评价体系中,要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评价者应通过与被评教师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教师民主参与、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师德师风考核的目的不应仅仅限于考核的结果,更应使考核的过程成为师德师风建设和宣传教育的过程。
2.建立提高教师积极性的竞争激励机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结合教师的需要与动机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竞争激励机制。将师德师风考核与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挂钩,必要时可以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的制度。真正做到师德师风考核民主化、规范化,师德师风奖励科学化、合理化,师德师风监督公开化、社会化。
3.营造优良的師德师风建设环境,促进教师自律能力的提高。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级领导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关心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长问题和工作生活难题,让教师在提升自身师德师风素质的同时,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生活在集体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刘静,芦伟.议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
[2]王炳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1).
[3]廉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分析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4).
一、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周济指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教师是一个高知识含量的特殊群体,教育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教学生做人的双重职责。古人有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以后,才能在学生中成为典范和榜样。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大学生德育养成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使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走访调研发现,高等学校部分教师道德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面。首先,有些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动摇;其次,部分教师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再次,部分教师不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过于散漫。这直接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2.科研方面。在高等学校改革和社会转型期,部分高校教师的科研缺乏严谨的态度,科研工作浮躁。只注重表面东西,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追求文凭放松水平,谈成绩时多谈不足时少,有一点成绩就要求在行政职务上有所体现。学术上弄虚作假现象时而见诸报端。
3.学生管理方面。对学生给予的关爱不足。部分专业教师在学生的思想、生活及专业指导方面有所欠缺。少数教师上课即来下课便走,没有和学生深入交流和沟通,对学生指导不到位,要求不严格。评定平时成绩时草率了事,更有甚者,过度缩小考试范围甚至泄题,为作弊的学生开绿灯等,严重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
4.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首先,缺乏奉献精神。近几年的调查显示,老一辈教师那种不求索取只讲奉献的工作态度在学校越来越少见。有些年轻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工作条件的好坏,还把个人待遇放在第一位。其次,少数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不注意自己的言论,态度过激,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不能很好的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带动学生。
三、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客观原因
①管理水平无法跟上高等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步伐。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成倍数增长,造成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无法跟上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教学质量下降,教书育人更是纸上谈兵。②教师聘用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不能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当前部分高校的教师聘用条件和职称晋升制度普遍存在着重论文、重著作、轻教学的倾向,从而淡化了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③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导致师德师风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增长,但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高校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实际付出不成比例,付出多回报少的现状导致部分教师出现不平衡心理。加之以上提到的管理水平没有跟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因而导致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滞后。
2.主观原因
①从管理者的角度。目前很多高校校区分散,学历教育层次多,难以管理到位,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管理人员本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的态度,抓的不细,管的不严。部分领导、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所发挥的示范指导作用不够。②从普通教师的角度。部分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敬业爱岗精神不强。部分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在每周都上十几节课到二十多节课的同时还要写论文、做课题。部分教师的职业培训不足,不知道到底应该遵守哪些职业道德规范。
四、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标准。各个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师德师风的评价体系标准。在评价体系中,要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评价者应通过与被评教师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教师民主参与、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师德师风考核的目的不应仅仅限于考核的结果,更应使考核的过程成为师德师风建设和宣传教育的过程。
2.建立提高教师积极性的竞争激励机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结合教师的需要与动机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竞争激励机制。将师德师风考核与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挂钩,必要时可以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的制度。真正做到师德师风考核民主化、规范化,师德师风奖励科学化、合理化,师德师风监督公开化、社会化。
3.营造优良的師德师风建设环境,促进教师自律能力的提高。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级领导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关心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长问题和工作生活难题,让教师在提升自身师德师风素质的同时,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生活在集体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刘静,芦伟.议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
[2]王炳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1).
[3]廉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分析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