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流行短语中的新兴补语的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网络新闻、社区门户等衍生出来的网络短语新奇时髦,从前些年的“帅呆了”“酷毙了”到如今的“萌翻了”“帅哭了”“潮爆了”等等,虽不十分规范,但能充分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本文以当下流行的网络短语中的“翻”字为研究对象,探索它在做程度补语和结果补语时的意义以及一些发展演变情况。
  【关键词】:网络用语;程度补语;源流;意义
  在时下流行的“翻”字短语中大多数时候可以将其视为极限性程度补语,如“美翻了”“萌翻了”“帅翻了”用于某些谓词性成分(动词和形容词)之后作补语,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到达了相当高的程度。这类表示程度到达很高的特殊的程度补语结构一般比较短小,语气强烈,口语色彩浓厚。大多数极性程度补语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主观的评价。述补结构是整个句子要传递的新信息,重心在句末的程度补语上,即极性程度补语是全句语义的焦点,说话人借助这个极性程度补语传递个人强烈的心理感受和主观态度。如摘要中举到的例子,它们大多表示一种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一般跟在性状形容词之后,与一般的程度补语有细微的差别。但笔者并没有就此将“翻”字归为程度补语一类,因为在“萌翻”短语里某中程度上也有结果补语的蕴意(这个在后文討论),而且在另一些情况下,它也可以与非心理动词结合性成短语,如“笑翻了”,而在马庆株先生的中指出:程度补语主要与表示心理和感受的动词结合[1],《现代汉语》里也说程度补语的“中心与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也可能是某些前面能加‘很’的动词”[2],显然“笑” 根本不符合这四种情况的任何一种,那么“翻”在这个一般动作的词后仅仅只做结果补语吗?
  《现代汉语词典》对“翻”字的解释有:“①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②为了寻找而上下移动物体的位置③推翻原来的④爬过;越过⑤(数量)成倍得增加⑥翻译⑦<口>翻脸”,这里全部是动词词性,那么在“笑翻了”这个短语中,“翻”字用在一般动词后面做结果补语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用“上下位置交换”的义项来解释人们笑的结果就是“翻”,如同“笑得满地打滚”,在夸张的同时体现了一种“笑”的程度,可笑得已经达到让人“翻”的程度,与“前仰后合”中的“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们就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渲染极致的程度补语。也就是说,“翻”一方面做句子中隐形施事主语“笑”的结果,一方面也表达了隐形受事主语的性状的程度。这也就印证了马庆株先生说的“在这种情况下,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之间存在分类不清的现象”。 再如“赚翻了”,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翻”是义项⑤的意思,赚的结果是“翻了几番”,但是并不确指,在这里语义有了虚化的倾向,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一种程度。只是我们在日常口语表达时,听话者对“结果”的感受比较强烈,所以我们可以暂时把这里的“翻”定为结果补语。
  如果说以上的例子是“结果>程度”,那么是不是存在“程度>结果”的情况呢?
  2013年6月新华网有这样一条新闻---“神十航天员吃粽子,网友赞‘萌翻了’”。网络上这样的短语还非常多,如“美翻了”“帅翻了”“嗨翻了”等等,此时“翻”前面不再是动作动词,而是性状形容词,语句的表意重点似乎有了变化。
  学者们在论及程度补语时,所列举的程度补语往往很少。例如,吕叔湘先生列举了4个:很、极、慌、厉害;朱德熙先生:极、多、透、很、死、慌6个;黄、廖二人也只列出6个,与朱先生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个“坏”,没有“多”。而列举较多的专家如马庆株、房玉清、刘月华等人达成共识的也只有12个:很、极、死、透、多、坏、慌、厉害、要命、要死、不行、不得了[3]。可见程度补语在学界至今也是有非常大的争议的,但我们可以在上述列举的单语素词中发现,它们都是兼具动词、名词、副词、形容词等多种词性的,程度补语不一定必须由形容词或副词充当,但形容词本身就可表形状、性质、状态,副词可以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而“翻”并不具有形容词或副词的词性,但那么“翻”的词义和用法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
  据《说文解字》记载,“翻”的本义“飛也。从羽番聲。或从飛。孚袁切”,一如王维《辋川闲居》“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此时的“翻”与如今的意义相去甚远,但表示一种轻微的动态;到了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已有“翻转、翻腾”的意思,动态意义前者更强;明代《三宝太监西洋记》中“赵元帅只指望这一顿鞭,打翻了那个妖和尚”,这里的“翻”已可以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结果,已经可以和动词粘合,并有了一定程度意义; 《水浒传》“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此时程度意义更深了,有了结果向程度游移的迹象,表现出好汉被“麻”得不省人事,失去了行动力,但此时还没出现“形+翻了”的粘合情况。北大语料库收录了唯一一个这样组合的短语就是“美翻了”,它出现在2011年广州莱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句广告语中。
  后来逐渐这样的短语逐渐增加了几个,但也仅限于第四段列举的那几个,可见“翻”与形容词组合的能力并不是很强,使用范围也不及“V+翻了”广。回到《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第一条,“反转”义,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与“翻”组合得最多的動词就是“推”, 可见这其中蕴含着一种“极性”的意义,由“颠覆”、“动摇”到“强烈”,完成了语义的升华,也可以说虚化。
  但是这种情况下的“翻”又仅仅只是程度补语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夸张的“结果表达”,从而来渲染了描述对象某种性状的程度呢?看来这还是验证了马先生的那个观点,不过与“笑”不同的是,在这样的短语中听话者更容易捕捉到的信息是“程度”,而不是“结果”,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下的“翻”定为程度补语。
  这并不是说以上的结论完全依赖听话者的感受,而是取决于“翻”字前面的成分,(它比较特殊的是并不常于心理动词后,一般程度补语都用于心理动词和形状形容词后),在一般动词后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结果补语,而在性状形容词后看作程度补语,为何会造成这种感受差异呢?我想大致是因为大多数时候动词的表意比形容词来得强烈,而且在“V+翻了”结构里,很多情况下都是动词都是说话者描述自己,二者在交流时听话者注意力就容易被动词抢去,整个短语的重点就倾斜向了动词(虽然语句重音依然是“翻”);而在“形+翻了”结构里, 由于形容词表意不如动词强,形容词大部分时候是描述他人(如前文所举的例子,多为褒义赞扬的短语,中国人不常用在自己身上),加上语句重音,整个句子的重点会倾向“翻”。
  结语:本文只是笔者愚见,其中的调查资料非常不完善,敬请有识之士赐教,网络用语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程度补语,值得我们去探究。
  参考文献:
  [1]马庆株·汉语动词与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蔡丽·现代汉语中程度补语的范围及类别[J]·宁夏大学学报,2011(7),
  [4]朱德熙· 语法讲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5]胡赛萍·程度补语极性意义获得---以“死”类词为例[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2),6
其他文献
【Abstract】: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ies deal with the three-part psyche. He claims that the human mind contains the ego, the super-ego and the id; three parts that struggle to catch our attention.
期刊
【摘要】: 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1997年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世界翻译理论界公认的具有完整理论和实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在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具有高深造诣。他的《落花生》英译本颇受读者好评。因此,本论文根据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分别从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四个方面对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进行翻译质量评
期刊
【摘要】:光線在写实性的具象艺术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光的出现,必然伴随着阴影。光线与阴影是一对孪生兄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只有在二者构成的关系中它们才分别具有意义,而这二者所构成的基本明暗关系在绘画体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光线;阴影;绘画  利奥塔尔在《论绘画的原理与准则》中说道:“绘画是最令人吃惊的女巫,她会用最明显的虚伪,让我们觉得她是最真实的。”在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中
期刊
日语是一门成份多样,表达细腻,结构复杂的语言——特别是构成日语语言文字的诸多要素,对于初学者而言更是显得异常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不少初级·中级水平的学习者自以为了解了不少日语的表记特色,实际上不过是略知皮毛,非但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更不要说运用自如了。日语文字由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及罗马字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字混合而成,一个词汇就可能包含上述的两种甚至多种文字。对日语学习者来说,如何正确区分
期刊
【摘要】: 在民族的交流中会伴随着语言的接触,当本民族的语言遇到外来文化时,就会吸收新的成分并和旧的文化相互融合,借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本文对借字的概念、成因、借字方式以及中日借字所显示出的文化交流分别进行了说明,最后对借字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语言;借字;文化接触;文化交流  语言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当语言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会吸收新的文化并合理的和所接触的文
期刊
【摘要】: 林语堂先生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行走在东西方之间,就翻译理论从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他對翻译的认识和态度,不仅扩大了翻译研究的空间,也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女性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女性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罗锐·张伯伦批判了传统译论的缺点,反对原文的绝对权威。通过对比得出两人在忠实原則,女性主义和译者主体性三个方面存在差异,遂做分析。  【关键词】:林语堂;
期刊
【摘要】: 在日本,访妻婚是从上古社会就开始盛行的一种婚姻形态。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父系制社会的确立,访妻婚虽然表面上保持着早期访妻婚的外壳,但是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平安时代的访妻婚已经演变成拥有经济实力和权势地位的贵族男子的游戏。本稿将以《小仓百人一首》中的恋歌为中心,结合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考察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访妻婚习俗的主要特征。  一、女性不是婚姻的主体  历史发展到平安时代,女
期刊
【摘要】: 同义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本文针对语义关系中的同义关系对词汇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首先就同义关系作了简要论述,着重分析了同义词之间存在的差异,紧接着层层深入地讨论了同义词的作用,最后对词汇教学中同义关系的教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同义关系;词汇教学;启示  一、引言  同义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词汇同义关系通常被理解为相同词汇意义建立起来的意义关系。世界上各
期刊
【摘要】: 柯灵笔下的巷飘逸恬静、古雅冲淡,正如他的文字风格。文中,作者采用多种修辞,以精美典雅的文字,呈现出一幅意蕴浓郁的水墨画。张培基先生《巷》的英译文,切当地处理了原文中的修辞,达到情景的统一。笔者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依据,分别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角度,分析这篇散文英译的处理方法以及修辞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消极修辞;积极修辞;翻译策略;修辞效果  《巷》是柯灵龙山杂记中的一
期刊
【摘要】: 近代的翻译小说对民初的言情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价值观念上,它帮助当时正处在朦胧状态的对宗法制的反抗走向明确,使言情创作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正视现实,并开始反抗现实,促进了民初言情小说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小说;言情小说;价值观念  引言  作为对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言情小说发展最具影响的力量,翻译小说给予当时的言情小说诸多营养,使其在人物塑造、叙述方式尤其价值观念方面均发生了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