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1997年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世界翻译理论界公认的具有完整理论和实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在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具有高深造诣。他的《落花生》英译本颇受读者好评。因此,本论文根据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分别从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四个方面对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进行翻译质量评估。最后总结出该英译本尽管有些偏离,但原文和译文的匹配程度还是很高的,译文的总体质量很高。
【关键词】:豪斯模式;翻译质量评估;张培基;《落花生》
德国著名翻译学家、语言学家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提出来的。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包括1977年的初始模式和1977年的修正模式。随着翻译学的发展,豪斯在修正模式中新增了“体裁”这一参数。相对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语域而言,体裁是对文本的深层阐释。修正后的豪斯模式既包括语域分析,也包括语篇上的系统比较,是相对科学、系统、有效的评估模式。
一.原文分析
(一)语场
《落花生》原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小小片段,利用父母与孩子们的对话,从花生的平凡而有用,谈到做人的道理,富于哲理。首先,在词汇方面,原文的口语化特征比较明显;个别词语更具有早期方言色彩比如与助词“的”的语义功能相同的“底”(de)的使用。其次,在句法方面,语言充满了口语色彩,对话构成了语篇的主体,句式简单。如“你们爱吃花生么?”最后,在语篇方面,作者利用通俗易懂的对话,以花生的平凡而有用作为类比,隐含了做人的道理。
(二)语旨
语旨指的是作品中人物间各种关系,如立场,权利和情感等方面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还有作者的时代背景、社会地位及个人看法等。一般来说,主要可以从作者与读者之间和作品中人物间的关系进行讨论。首先,《落花生》的写作背景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腐败无能,作者的父亲携全家回福建定居,过着清贫的生活。通过描述全家一起吃落花生,表现了作者的洁身自好和不慕虚名。同时,父亲从落花生的平凡而有用,谈到做人的道理,表达了自己希望子女踏实做人的心愿。其次是社会角色关系方面。整篇散文大部分由“我”和家人们的对话组成,长辈和晚辈之间亲切而无距离感。另一方面,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作者虽是我国享誉盛名的作家,但他表现的情感与普通人甚是接近,其真挚朴素的情感和简洁易懂的语言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扉,让人回味无穷。
(三)语式
《落花生》的语言表达是一种书面语形式,即为读而写,这也是散文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落花生的特点时,采用的是比较口语化的对话形式,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花生的平凡而有用道出了做人要踏踏实实,不慕虚荣的人生哲理。具体而言,可以从句式、修辞和语篇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句式特征。《落花生》一文篇幅虽短,但句式多样,清新自然。其次是修辞手法。文章采用了拟人、对比和借物喻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落花生人的品质,并用其它植物的高傲来衬托落花生的默默无闻。语篇方面,原文重点描述大家互相讨论花生的好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描述花生的各种好处,而是为了通过花生的平凡而有用来表达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贪慕虚荣的人生哲理。
(四)体裁
散文多以描写真实事件为基础,抒发个人感情。《落花生》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真挚朴实,极具感染力。散文不受韵律的约束,语言非常灵活随便,轻松自如,作者可无拘无束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
《落花生》原文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个小小片段,说明了落花生的特点和用途。原文笔调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张培基先生在英译时以保持原作娓娓讲故事的朴素风格为要,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朴实无华,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除了个别几处不匹配的地方,原文与译文之间总体来说还是很对等。
(一)语场对比
词汇上,首先张培基先生将“落花生”译为了“Peanuts”,“Peanuts”是“花生”的复数形式,只表示这种食品,是一种泛指。通读原文,作者描述的是我家后院半亩隙地种的花生,具有特指意味。另外,“半亩”不指具体的数目,所以直译为“half a mu”不太妥当。句法上,由于英文和中文思维的区别,翻译时出现了对原文信息的删减。还有“几个小丫头”被译为了“servant girls”,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歧义,因为servant girls多用于表示丫鬟,但是原文中的“小丫头”未必就是丫鬟,可能是其他的小女孩,
(二)语式对比
原文采用的是比较口语化的对话形式,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句式多样,交替使用长短句,毫无整齐划一句式的单调乏味,极富节奏感。整体来说,原文与译文的书面语风格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原文古朴真挚的语言和灵活多变的句式在译文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译文中有个别几处的表达与原文稍微有些出入,没能达到原本的效果。例如,原文中“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翻译成了“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這样正式表达的句子就与原文较为口语化的句式有些不符。
(三)体裁对比
原文《落花生》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抒情散文,译文在语言上和修辞手法上也保持了散文的文体风格,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但是仍有几处不匹配现象,如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处理。如“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对应的译文是“It’s true that peanuts have many uses”,这样正式的语法结构与原文中一家人一起聊天的场合不太符合。
三.质量陈述
通过豪斯模式对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的分析和评估,综合全文各方面的质量考核,译文在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四个方面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译文的总体质量很高。
结束语
通过对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的实证分析与评估,可以看出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较短篇幅的散文翻译的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贾利波.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以余华小说《活着》为个案[D].苏州大学,2010(5).
[2]李小丽.《落花生》三个英译版本对照赏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11).
[3]楊宁伟.《茶馆》英译的翻译质量评估[J].文学与翻译,2012(1).
作者简介:张田元(1990-),女,河北保定,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豪斯模式;翻译质量评估;张培基;《落花生》
德国著名翻译学家、语言学家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提出来的。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包括1977年的初始模式和1977年的修正模式。随着翻译学的发展,豪斯在修正模式中新增了“体裁”这一参数。相对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语域而言,体裁是对文本的深层阐释。修正后的豪斯模式既包括语域分析,也包括语篇上的系统比较,是相对科学、系统、有效的评估模式。
一.原文分析
(一)语场
《落花生》原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小小片段,利用父母与孩子们的对话,从花生的平凡而有用,谈到做人的道理,富于哲理。首先,在词汇方面,原文的口语化特征比较明显;个别词语更具有早期方言色彩比如与助词“的”的语义功能相同的“底”(de)的使用。其次,在句法方面,语言充满了口语色彩,对话构成了语篇的主体,句式简单。如“你们爱吃花生么?”最后,在语篇方面,作者利用通俗易懂的对话,以花生的平凡而有用作为类比,隐含了做人的道理。
(二)语旨
语旨指的是作品中人物间各种关系,如立场,权利和情感等方面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还有作者的时代背景、社会地位及个人看法等。一般来说,主要可以从作者与读者之间和作品中人物间的关系进行讨论。首先,《落花生》的写作背景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腐败无能,作者的父亲携全家回福建定居,过着清贫的生活。通过描述全家一起吃落花生,表现了作者的洁身自好和不慕虚名。同时,父亲从落花生的平凡而有用,谈到做人的道理,表达了自己希望子女踏实做人的心愿。其次是社会角色关系方面。整篇散文大部分由“我”和家人们的对话组成,长辈和晚辈之间亲切而无距离感。另一方面,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作者虽是我国享誉盛名的作家,但他表现的情感与普通人甚是接近,其真挚朴素的情感和简洁易懂的语言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扉,让人回味无穷。
(三)语式
《落花生》的语言表达是一种书面语形式,即为读而写,这也是散文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落花生的特点时,采用的是比较口语化的对话形式,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花生的平凡而有用道出了做人要踏踏实实,不慕虚荣的人生哲理。具体而言,可以从句式、修辞和语篇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句式特征。《落花生》一文篇幅虽短,但句式多样,清新自然。其次是修辞手法。文章采用了拟人、对比和借物喻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落花生人的品质,并用其它植物的高傲来衬托落花生的默默无闻。语篇方面,原文重点描述大家互相讨论花生的好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描述花生的各种好处,而是为了通过花生的平凡而有用来表达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贪慕虚荣的人生哲理。
(四)体裁
散文多以描写真实事件为基础,抒发个人感情。《落花生》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真挚朴实,极具感染力。散文不受韵律的约束,语言非常灵活随便,轻松自如,作者可无拘无束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
《落花生》原文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个小小片段,说明了落花生的特点和用途。原文笔调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张培基先生在英译时以保持原作娓娓讲故事的朴素风格为要,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朴实无华,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除了个别几处不匹配的地方,原文与译文之间总体来说还是很对等。
(一)语场对比
词汇上,首先张培基先生将“落花生”译为了“Peanuts”,“Peanuts”是“花生”的复数形式,只表示这种食品,是一种泛指。通读原文,作者描述的是我家后院半亩隙地种的花生,具有特指意味。另外,“半亩”不指具体的数目,所以直译为“half a mu”不太妥当。句法上,由于英文和中文思维的区别,翻译时出现了对原文信息的删减。还有“几个小丫头”被译为了“servant girls”,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歧义,因为servant girls多用于表示丫鬟,但是原文中的“小丫头”未必就是丫鬟,可能是其他的小女孩,
(二)语式对比
原文采用的是比较口语化的对话形式,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句式多样,交替使用长短句,毫无整齐划一句式的单调乏味,极富节奏感。整体来说,原文与译文的书面语风格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原文古朴真挚的语言和灵活多变的句式在译文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译文中有个别几处的表达与原文稍微有些出入,没能达到原本的效果。例如,原文中“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翻译成了“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這样正式表达的句子就与原文较为口语化的句式有些不符。
(三)体裁对比
原文《落花生》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抒情散文,译文在语言上和修辞手法上也保持了散文的文体风格,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但是仍有几处不匹配现象,如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处理。如“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对应的译文是“It’s true that peanuts have many uses”,这样正式的语法结构与原文中一家人一起聊天的场合不太符合。
三.质量陈述
通过豪斯模式对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的分析和评估,综合全文各方面的质量考核,译文在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四个方面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译文的总体质量很高。
结束语
通过对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的实证分析与评估,可以看出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较短篇幅的散文翻译的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贾利波.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以余华小说《活着》为个案[D].苏州大学,2010(5).
[2]李小丽.《落花生》三个英译版本对照赏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11).
[3]楊宁伟.《茶馆》英译的翻译质量评估[J].文学与翻译,2012(1).
作者简介:张田元(1990-),女,河北保定,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