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这是台湾歌手欧阳菲菲的代表作,也是一首极具教育意义的心灵之歌。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品质,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感恩在我国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地位。人生在世,不可能事必躬亲。父母师长,亲戚朋友,甚至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陌生人,都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关心我们呵护我们。
可是,近来却不断有各种因不知感恩而发生的血腥案件见诸报纸、网络、杂志。他们会对朋友们的帮助少有谢意,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觉得社会不公平,于是动辄就使用暴力,甚至以死相胁。这样就有可能走入两个极端,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
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了。感恩意识是需要真培养的,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感恩心态和感恩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把感恩行动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下面介绍几个好的法方。
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而我国历史上感恩的故事很多,如“上书救文”等,老师可以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可者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故事大赛,让他们在故事中耳濡目染地接受感恩教育。
老师可以在周末、节假日前,给学生布置感恩型的家庭作业。比如元旦、教师节前布置“亲手做贺卡送老师”的任务,“妇女节”前布置“做家庭小主妇”让妈妈休息一天的任务,“劳动节”前布置“五一七天假,家务承包”的任务,甚至还可以和家长们一起合作,把感恩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老师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首先,老师要让学生知恩,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谢谁的恩,感谢什么恩。其次,要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恩。在讲《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五壮士英勇歼乱的情景,以激发他们爱国之心,爱英雄之心,进而萌发学习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情怀。最后,应引导学生报恩,让学生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
让学生学会感恩就等于帮助他们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的德育教育了,而应该从生活中的细节上培养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父母恩、感恩老师恩、感恩国家恩,感恩自然恩、感恩社会恩。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才是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的教育。
原《教研论坛》杂志改名为《新课堂教育》,特此说明。
这是台湾歌手欧阳菲菲的代表作,也是一首极具教育意义的心灵之歌。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品质,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感恩在我国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地位。人生在世,不可能事必躬亲。父母师长,亲戚朋友,甚至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陌生人,都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关心我们呵护我们。
可是,近来却不断有各种因不知感恩而发生的血腥案件见诸报纸、网络、杂志。他们会对朋友们的帮助少有谢意,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觉得社会不公平,于是动辄就使用暴力,甚至以死相胁。这样就有可能走入两个极端,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
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了。感恩意识是需要真培养的,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感恩心态和感恩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把感恩行动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下面介绍几个好的法方。
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而我国历史上感恩的故事很多,如“上书救文”等,老师可以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可者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故事大赛,让他们在故事中耳濡目染地接受感恩教育。
老师可以在周末、节假日前,给学生布置感恩型的家庭作业。比如元旦、教师节前布置“亲手做贺卡送老师”的任务,“妇女节”前布置“做家庭小主妇”让妈妈休息一天的任务,“劳动节”前布置“五一七天假,家务承包”的任务,甚至还可以和家长们一起合作,把感恩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老师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首先,老师要让学生知恩,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谢谁的恩,感谢什么恩。其次,要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恩。在讲《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五壮士英勇歼乱的情景,以激发他们爱国之心,爱英雄之心,进而萌发学习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情怀。最后,应引导学生报恩,让学生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
让学生学会感恩就等于帮助他们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的德育教育了,而应该从生活中的细节上培养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父母恩、感恩老师恩、感恩国家恩,感恩自然恩、感恩社会恩。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才是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的教育。
原《教研论坛》杂志改名为《新课堂教育》,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