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帮助皇马实现冠军杯五连霸的迪斯蒂法诺、普斯卡斯和亨托们先后退役,但一度终结了皇马在联赛和冠军杯中双重垄断的巴塞罗那也没能高兴太久。1961年冠军杯决赛不敌本菲卡,不但令壮心不已的尚多尔·柯奇士郁郁而终,就连崭露头角不久的苏亚雷斯都追随恩师埃雷拉转战米兰杜里尼大街(国际米兰总部所在地)。大伤元气的加泰罗尼亚巨人整个60年代都在仰人鼻息,而主宰西甲的自然是备受独裁将军佛朗哥和新国王胡安·卡洛斯五世垂青的皇家马德里。虽然失去了迪斯蒂法诺、普斯卡斯等大批功绩彪炳的外籍巨星,但在竞争力严重两极分化的西甲,巨星们的队友和接班人却始终扛起首都的白色大旗迎风不倒,皮里、贝尼托、桑蒂利亚纳、卡马乔、斯蒂利克等球星均在不同时期成为皇马球迷心目中的英雄。1961年至1990年这30年间,皇马居然先后夺得19个联赛冠军,令皇家社会、毕尔巴鄂、马德里竞技等死对头只能望峰息心。要知道自1980年起皇马曾一度连续五年无缘冠军,如此算来,在其他时候皇马问鼎联赛的概率超过了骇人的80%,而这种垄断最近一次在欧洲顶级联赛发生,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苏超联赛以及里昂七连冠时期的法甲。
同时代的巴塞罗那无疑是凄惨落魄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前期,他们才迎来球队自50年代末短暂复兴后的又一位旗帜人物克鲁伊夫,但荷兰巨星及其队友内斯肯斯的加盟只给加泰罗尼亚人带来了一个联赛冠军——即便他们将攻势足球的先进理念与建队方针从尼德兰洼地传播到了地中海西岸。纵观巴塞罗那这30年,不停的主帅更迭和更换球队核心成了他们的主旋律,而不论核心是荷兰人、西德人、阿根廷人、英格兰人还是西班牙人,他们加起来也不过给巴塞罗那带来了区区两个联赛冠军头衔。这30年间,曾在二战后因政府干涉遭遇重挫的巴萨为探求成功之道走了不少弯路,并不殷实的家底也因与不少大牌的不欢而散而败光,但正是这段最黑暗的时刻,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巴萨终结皇马垄断史、豪取西甲四连冠埋下了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这30年的西班牙足球在欧洲大陆是暗淡无光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本菲卡和国际米兰一度是冠军杯赛场上的当红炸子鸡,而在此之后不世出的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又先后以冠军杯三连冠宣告了王朝的诞生。而上世纪70年代后期英甲(现英超)的诺丁汉森林、利物浦与阿斯顿维拉三家分晋,此后便是荷兰、罗马尼亚和葡萄牙等中游联赛冠军轮流坐庄,逼近90年代时又有往日霸主AC米兰抬头……30年间西甲球队在冠军杯战场的表现惨不忍睹,皇马仅在1965-1966赛季以2∶1击败贝尔格莱德游击队捧起过一次冠军,其他两次挺进决赛却成了国米与利物浦捧杯的配角。而巴萨则更加郁闷:1986年他们在冠军杯决赛遭遇名不见经传的罗马尼亚冠军布加勒斯特星队,狂攻120分钟颗粒无收,被拖进12码决胜的他们居然被籍籍无名的星队门将杜卡达姆连扑三个点球,只能继续着冠军杯决赛100%输家的厄运。这样的局面多少令1961-1990年间西甲双雄比拼的成色打了折扣。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十年间皇马的巨星们多半是“自产自销”,而巴萨却奉行“拿来主义”,两种分别代表着西班牙内陆和沿海的足球经营理念的较量,成为这一时代双雄比拼的又一注脚。
开疆之将
在这段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数位猛将用他们的热血和汗水浇灌出了令皇马人难以忘怀的一段辉煌。
皮里
昵称“皮里”的何塞·马丁内斯·桑切斯可谓皇马队史上第一位土生土长的西班牙巨星,在效力皇马的15年间,10个联赛冠军、4次西班牙国王杯和一次冠军杯冠军见证了这位出身皇马青训营的名将的实力。尤其是在1965-1966赛季欧洲冠军杯赛场上,在功勋主帅穆尼奥斯以本土球员为班底的主力阵容中,年仅19岁的皮里成为了皇马中场最年轻、负担也最重的球员,他不但要在中场拦截对手进攻,还要为年事已高的亨托保驾护航。在这支普遍留着长发,被笑称为“披头士”乐队在绿茵场上的复刻版的球队中,皮里的发挥直接决定了皇马的比赛走势。
当赛季冠军杯半决赛首回合1∶0击败国际米兰之役,正是皮里打进了全场唯一入球,而这个小伙子的表现甚至让国米见多识广的阿根廷名帅埃雷拉看到他“就像害怕瘟疫一样”。决赛中皮里更是锁死了贝尔格莱德游击队临时从军队借调而来的射手加里奇,为皇马捧杯再添一笔浓墨重彩。1979年,34岁的皮里退出职业足坛后,之后他也以“一日效力皇马、终身效忠皇马”的精神继续着他的白衣生涯——在取得医学方面学位后,皮里重返伯纳乌,成为皇马医疗团队中的一员。
比起数不尽的荣誉,皮里的“拼命三郎”作风更令人肃然起敬:在1968年的国王杯决赛上,赛前高烧达到40度的皮里面对劲敌巴萨坚持上场。不幸的是,上场后不久他就在一次拼抢中和对手相撞,导致右侧锁骨骨折,不过斗志顽强的他并没有退缩,依然坚持打满了全场比赛。而在1971年欧洲优胜者杯的决赛中,在雅典面对切尔西,皮里硬是拖着一条骨折的胳膊战斗到最后一分钟。
贝尼托
如果说皮里是上世纪60年代那支皇马的中场之肺,那贝尼托无疑就是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1964年加盟皇马的他凭借凶狠勇猛的踢球方式获得了“战斧”的昵称。因为在职业中曾经让无数对手重伤离场,他也早就“恶名远播”,皇马球迷以他为荣,而对手则对他畏惧有加。不过善于伤人的人必然也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贝尼托曾经八次躺上手术台:五次因为膝盖,两次因为鼻子,另一次则是胫骨。在1982年宣布告别的时候,他的话让所有人为之感动:“我把自己的膝盖和半月板都留给了皇马,我问心无愧!”
正是鉴于“战斧”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镇守皇马后防线,一次次被送上手术台,却又一次次重返赛场,一往无前的无畏精神,1979年,皇马为贝尼托颁发了第二枚“La Laureada”奖章以示表彰。这是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为单个球员所颁发的最为特殊的保留大奖,在俱乐部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仅有两名球员获得过这项大奖,而另一位奖章持有者则恰恰就是皮里,此二人之后,再也没有一名球员获此殊荣。
桑蒂利亚纳
出生于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大区的卡洛斯·阿隆索·冈萨雷斯有着响亮的昵称——桑蒂利亚纳,这是他出生的小镇名。职业生涯初年效力于桑坦德的桑蒂利亚纳于1971年转会皇马,自此迎来了他辉煌的17年职业生涯。年仅19岁的他便在皇马处子赛季的34场联赛中打进10球,而他最拿手的得分武器却与重视脚下技术的西甲背道而驰——头球!
作为西甲高中锋的标准模版,桑蒂利亚纳的头球得分集锦堪称教科书——既有力压对手的高空轰炸,也有人缝中眼疾“头”快的鱼跃俯冲,而头球吊射远角等“花活”更是不在话下。这也令他成为皇马历史进球榜的第二号人物(现已被劳尔超越)。当然,桑蒂利亚纳的战术作用绝不仅限于头球得分,他为队友的摆渡做球也堪称西甲一绝,尤其是在30岁后身体条件呈逐渐衰退之时,桑蒂利亚纳仍以自己的禁区桥头堡作用牵扯对手防线兵力,为布特拉格诺与乌戈·桑切斯两位“小快灵”射手创造了足够多的空间。除去高产的进球数,桑蒂利亚纳也是皇马著名的铁人:643场的队史第二出场次数纪录,见证的是西班牙史上第一高中锋的勤勉与顽强。
卡马乔
2004年,仅率领皇马打了四场西甲联赛,就因战绩不佳而忙不迭跑路的卡马乔之所以被皇马喉舌《阿斯报》大肆挞伐,盖因他在皇马的球员生涯太过辉煌:球员时代的卡马乔可谓少年得志的典型,年仅18岁便成为皇马一线队的一员,身为皇马左后卫的他防守凶悍、奔跑积极,尤其不惧怕一对一。至今皇马的老球迷们仍对卡马乔和克鲁伊夫的“单挑”津津乐道,那是1975年的西班牙国家德比,全场比赛都对荷兰人死缠烂打的卡马乔让巴萨的进攻彻底熄火,而依稀看到了前一年世界杯上福格茨影子的荷兰飞人在屡屡突破未果后恼羞成怒,凶狠地将卡马乔铲翻而申请红牌下场。那个时代的卡马乔象征的,是锐气、勇猛和无畏。
然而卡马乔职业生涯的后期却每况愈下,饱受膝盖伤势困扰的他曾经连续两个赛季作壁上观。而复出后,在那支并非以防守见长的皇马,他又被迫改打中后卫和右后卫救急。虽然卡马乔球员生涯夺得了八个西甲冠军和五个国王杯冠军,但“卡马乔定律”却成为皇马冠军杯的梦魇:1981年冠军杯决赛,正是卡马乔与科尔特斯的防守配合失误,令红军中场肯尼迪在第87分钟完成绝杀,虽然此后卡马乔在1984-1985、1985-1986两个赛季均作为主力帮助皇马夺得联盟杯,但这届冠军杯无疑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尽管如此,“卡马乔”这个名字在皇马仍代表着三重含义:永远旺盛的斗志、从不言败的态度、时刻准备为皇马奉献一切。
斯蒂利克
上世纪70年代那支群星云集的西德队中不只有贝肯鲍尔和格尔德·穆勒,他们的接班人也同样威名远播,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德队防线的领军人物,斯蒂利克仿佛天生为冠军而生。1977年,在帮助门兴格拉德巴赫完成德甲三连冠后,斯蒂利克以当时4800万比塞塔的天价加盟皇马,这也令他在那个德甲球员普遍向意大利输出的年代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异类。斯蒂利克很快用沉稳老辣的防守征服了挑剔的伯纳乌球迷,在登陆西甲的首个赛季中,斯蒂利克竟然攻进13球,帮助皇马提前三轮夺得冠军,此后两年他又帮助皇马连续卫冕。“铁肺”斯蒂利克在连续六年中分别实现了德甲和西甲三连冠的非凡壮举。
从1977年至1985年,他为皇马出场318次,攻进51球,三次夺取联赛冠军,两次称雄国王杯,并在1985年欧洲联盟杯中登顶。但斯蒂利克的功劳簿上除了冠军,还有良好地处理了与球迷、管理层的私人关系,在西班牙成家立业的他始终将马德里作为第二故乡,他离开皇马转战瑞士联赛前的最后一场西甲,伯纳乌全场爆满,球迷泪别他们的德国英雄。而斯蒂利克时代过去后,皇马参考后卫的标杆便是德国人,譬如2005年加盟的拉莫斯就被名宿们一致认定为“最像斯蒂利克”。斯蒂利克退役后也没有忘记为发迹之地竭忠尽智,梅策尔德就是在他的建议下加盟皇马,而巴拉克当年与拜仁不再续约时,斯蒂利克也没少劝德国队队长投奔伯纳乌。
个性天王
在皇马的一袭白色笼罩西甲赛场的近30年中,巴塞罗那也有过星光四射的巨星,他们虽然没有帮助巴萨颠覆皇马王朝的统治,却给巴萨日后的强盛打下了基石。而且,他们那乖张、不羁的浪子个性,给沉寂中的巴萨注入了一道后世永难忘的亮丽光芒。
克鲁伊夫
1973年8月22日,在完成阿贾克斯告别赛后仅三天,克鲁伊夫便亮相诺坎普球场,成为这支球队14号球衣的主人。尽管有着顶撞教练、私生活混乱、嗜好香烟等一系列恶名,但没了斤斤计较的荷兰记者的监督,荷兰飞人在西班牙的日子过得甚是舒心惬意。代表巴萨的首场正式比赛,“球圣”便梅开二度,他与同胞内斯肯斯的配合更是珠联璧合、无坚不摧。如果上世纪50年代的柯奇斯象征着奋斗与坚持、60年代的苏亚雷斯象征着轻盈与写意,那么70年代的克鲁伊夫则是不羁与狂放的代名词。荷兰人把他的球技、他的战术思考、他的着装甚至他的臭脾气一起带给了诺坎普,而被离经叛道的荷兰人彻底打动的巴塞罗那父老则将“飞人”视为城市的象征,这在向来眼高于顶、以独立为终极目标的加泰罗尼亚,不但前无古人,目前仍是后无来者——不止因为克鲁伊夫曾在那场以5∶0横扫皇马的国家德比中一射三传,更因其给西班牙足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术革命——上世纪80年代后西甲“433”阵型的大行其道,荷兰人当算开山宗师。
克鲁伊夫为何至今仍是巴萨球迷心中的神明?盖因荷兰人自登陆加泰罗尼亚之日起,就没再把自己当外人,他穿上巴萨球衣后第一句话便是:“我之所以不去皇马,是因为我不可能为弗朗哥效力!”而在西班牙喜得贵子的他甚至用巴塞罗那守护神“约尔迪”为儿子命名,也正是在他的率领下巴萨终结了自1960年来从未问鼎西甲的梦魇。但这还远远不够,克鲁伊夫在荷兰结束球员生涯后定居巴塞罗那,在这里完成了他对“433”的改进与完善,并在1988年以教练身份再度入主巴萨后,将攻势足球演绎到极致,“梦之队”留给巴萨的回忆不仅是巨星与冠军,更是受惠至今的巨星+青训的建队战略。即便如今已然淡出一线,克鲁伊夫仍是巴萨的智囊和导师,力挺里杰卡尔德、提携瓜迪奥拉、对梅西呵护备至,年过花甲的“球圣”对巴萨的一腔赤诚天地可鉴。
舒斯特尔
这位原本就在巴萨球迷眼中毁誉参半的德国人,因过去两个赛季执教皇马的履历而彻底站到了加泰罗尼亚人的对立面上,甚至连他1984-1985赛季力助巴萨夺得自1974年以来的第二个联赛冠军的功绩,也已经被彻底抹杀。这对曾在巴萨力挽狂澜、只手擎天的舒斯特尔而言不啻为天大的嘲弄——1981年,舒斯特尔在西甲开幕已经两个月后悠哉悠哉地从科隆队加盟巴萨,他以不世出的组织才华令球队凌乱的进攻体系井井有条。舒斯特尔不但能充当球队大脑,还能在关键时刻攻城拔寨,可谓一专多能。
然而舒斯特尔的核心地位很快因为马拉多纳的到来而动摇,努涅斯对阿根廷人的偏爱造成了战术作用趋同的二人只能一个主力一个替补,倒霉的自然是特立独行的舒斯特尔,虽然主帅梅诺蒂夸下了联赛夺冠的海口,但他失望地发现能左右比赛的不是忙着过人和斗气的爱徒马拉多纳,而是屡屡被束之高阁的西德人。1983年巴萨夺得国王杯冠军,舒斯特尔的表现完全压倒了马拉多纳,但只要阿根廷人不受伤,舒斯特尔就得时不时当替补。1983-1984赛季,巴萨在再次两手空空后,终于送走了与毕尔巴鄂竞技球员打架上瘾的阿根廷人,舒斯特尔就此成为巴萨核心,接下来的一个赛季,巴萨提前一个月问鼎西甲联赛,舒斯特尔的发挥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赞叹。尽管如此,给舒斯特尔定义位置却永远是一件困难的事,他既能狂奔60米完成奔袭破门,也能以长传撕破对手防线,甚至还会出现在本方禁区前沿组织反击……最冗长的论述定位是:他是一位在“超级后腰的性质”中融入了“伟大前腰的素质”和“天才中卫的资质”,纵横驰骋于整条“中轴线”上的超级球员。
然而舒斯特尔喜怒无常的脾气注定了他与巴萨分道扬镳的结局:1985-1986赛季冠军杯决赛,被维纳布尔斯提前换下场的他极度不满,“狂性大发”的他把队友、主教练和主席骂得狗血淋头,这无疑令痛失冠军杯的巴萨动了“杀心”:接下来的一个赛季舒斯特尔居然没有在西甲注册,亦即巴萨宁可废掉他们的头号球星,也不愿派遣其上场,而舒斯特尔则回敬给巴萨以最无情的叛逃:1988年合同到期的德国人神速转会皇马,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不但帮助皇马夺得联赛冠军、乌戈·桑切斯荣膺最佳射手,自己还顺便成为助攻王,狠狠地羞辱了曾为之打拼的巴萨一回。尽管舒斯特尔时代的巴萨拥有马拉多纳、西蒙森、克兰克尔、莱因克尔等外籍巨星,但这些名将前赴后继也未能为巴萨带来一尊联赛奖杯,而舒斯特尔却用其特有的我行我素和桀骜不驯刺激着巴萨球迷的神经。如果克鲁伊夫是百年巴萨史上最无争议的No.1,那么毫无疑问,最具争议性的头号人物,非舒斯特尔莫属。
同时代的巴塞罗那无疑是凄惨落魄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前期,他们才迎来球队自50年代末短暂复兴后的又一位旗帜人物克鲁伊夫,但荷兰巨星及其队友内斯肯斯的加盟只给加泰罗尼亚人带来了一个联赛冠军——即便他们将攻势足球的先进理念与建队方针从尼德兰洼地传播到了地中海西岸。纵观巴塞罗那这30年,不停的主帅更迭和更换球队核心成了他们的主旋律,而不论核心是荷兰人、西德人、阿根廷人、英格兰人还是西班牙人,他们加起来也不过给巴塞罗那带来了区区两个联赛冠军头衔。这30年间,曾在二战后因政府干涉遭遇重挫的巴萨为探求成功之道走了不少弯路,并不殷实的家底也因与不少大牌的不欢而散而败光,但正是这段最黑暗的时刻,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巴萨终结皇马垄断史、豪取西甲四连冠埋下了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这30年的西班牙足球在欧洲大陆是暗淡无光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本菲卡和国际米兰一度是冠军杯赛场上的当红炸子鸡,而在此之后不世出的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又先后以冠军杯三连冠宣告了王朝的诞生。而上世纪70年代后期英甲(现英超)的诺丁汉森林、利物浦与阿斯顿维拉三家分晋,此后便是荷兰、罗马尼亚和葡萄牙等中游联赛冠军轮流坐庄,逼近90年代时又有往日霸主AC米兰抬头……30年间西甲球队在冠军杯战场的表现惨不忍睹,皇马仅在1965-1966赛季以2∶1击败贝尔格莱德游击队捧起过一次冠军,其他两次挺进决赛却成了国米与利物浦捧杯的配角。而巴萨则更加郁闷:1986年他们在冠军杯决赛遭遇名不见经传的罗马尼亚冠军布加勒斯特星队,狂攻120分钟颗粒无收,被拖进12码决胜的他们居然被籍籍无名的星队门将杜卡达姆连扑三个点球,只能继续着冠军杯决赛100%输家的厄运。这样的局面多少令1961-1990年间西甲双雄比拼的成色打了折扣。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十年间皇马的巨星们多半是“自产自销”,而巴萨却奉行“拿来主义”,两种分别代表着西班牙内陆和沿海的足球经营理念的较量,成为这一时代双雄比拼的又一注脚。
开疆之将
在这段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数位猛将用他们的热血和汗水浇灌出了令皇马人难以忘怀的一段辉煌。
皮里
昵称“皮里”的何塞·马丁内斯·桑切斯可谓皇马队史上第一位土生土长的西班牙巨星,在效力皇马的15年间,10个联赛冠军、4次西班牙国王杯和一次冠军杯冠军见证了这位出身皇马青训营的名将的实力。尤其是在1965-1966赛季欧洲冠军杯赛场上,在功勋主帅穆尼奥斯以本土球员为班底的主力阵容中,年仅19岁的皮里成为了皇马中场最年轻、负担也最重的球员,他不但要在中场拦截对手进攻,还要为年事已高的亨托保驾护航。在这支普遍留着长发,被笑称为“披头士”乐队在绿茵场上的复刻版的球队中,皮里的发挥直接决定了皇马的比赛走势。
当赛季冠军杯半决赛首回合1∶0击败国际米兰之役,正是皮里打进了全场唯一入球,而这个小伙子的表现甚至让国米见多识广的阿根廷名帅埃雷拉看到他“就像害怕瘟疫一样”。决赛中皮里更是锁死了贝尔格莱德游击队临时从军队借调而来的射手加里奇,为皇马捧杯再添一笔浓墨重彩。1979年,34岁的皮里退出职业足坛后,之后他也以“一日效力皇马、终身效忠皇马”的精神继续着他的白衣生涯——在取得医学方面学位后,皮里重返伯纳乌,成为皇马医疗团队中的一员。
比起数不尽的荣誉,皮里的“拼命三郎”作风更令人肃然起敬:在1968年的国王杯决赛上,赛前高烧达到40度的皮里面对劲敌巴萨坚持上场。不幸的是,上场后不久他就在一次拼抢中和对手相撞,导致右侧锁骨骨折,不过斗志顽强的他并没有退缩,依然坚持打满了全场比赛。而在1971年欧洲优胜者杯的决赛中,在雅典面对切尔西,皮里硬是拖着一条骨折的胳膊战斗到最后一分钟。
贝尼托
如果说皮里是上世纪60年代那支皇马的中场之肺,那贝尼托无疑就是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1964年加盟皇马的他凭借凶狠勇猛的踢球方式获得了“战斧”的昵称。因为在职业中曾经让无数对手重伤离场,他也早就“恶名远播”,皇马球迷以他为荣,而对手则对他畏惧有加。不过善于伤人的人必然也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贝尼托曾经八次躺上手术台:五次因为膝盖,两次因为鼻子,另一次则是胫骨。在1982年宣布告别的时候,他的话让所有人为之感动:“我把自己的膝盖和半月板都留给了皇马,我问心无愧!”
正是鉴于“战斧”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镇守皇马后防线,一次次被送上手术台,却又一次次重返赛场,一往无前的无畏精神,1979年,皇马为贝尼托颁发了第二枚“La Laureada”奖章以示表彰。这是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为单个球员所颁发的最为特殊的保留大奖,在俱乐部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仅有两名球员获得过这项大奖,而另一位奖章持有者则恰恰就是皮里,此二人之后,再也没有一名球员获此殊荣。
桑蒂利亚纳
出生于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大区的卡洛斯·阿隆索·冈萨雷斯有着响亮的昵称——桑蒂利亚纳,这是他出生的小镇名。职业生涯初年效力于桑坦德的桑蒂利亚纳于1971年转会皇马,自此迎来了他辉煌的17年职业生涯。年仅19岁的他便在皇马处子赛季的34场联赛中打进10球,而他最拿手的得分武器却与重视脚下技术的西甲背道而驰——头球!
作为西甲高中锋的标准模版,桑蒂利亚纳的头球得分集锦堪称教科书——既有力压对手的高空轰炸,也有人缝中眼疾“头”快的鱼跃俯冲,而头球吊射远角等“花活”更是不在话下。这也令他成为皇马历史进球榜的第二号人物(现已被劳尔超越)。当然,桑蒂利亚纳的战术作用绝不仅限于头球得分,他为队友的摆渡做球也堪称西甲一绝,尤其是在30岁后身体条件呈逐渐衰退之时,桑蒂利亚纳仍以自己的禁区桥头堡作用牵扯对手防线兵力,为布特拉格诺与乌戈·桑切斯两位“小快灵”射手创造了足够多的空间。除去高产的进球数,桑蒂利亚纳也是皇马著名的铁人:643场的队史第二出场次数纪录,见证的是西班牙史上第一高中锋的勤勉与顽强。
卡马乔
2004年,仅率领皇马打了四场西甲联赛,就因战绩不佳而忙不迭跑路的卡马乔之所以被皇马喉舌《阿斯报》大肆挞伐,盖因他在皇马的球员生涯太过辉煌:球员时代的卡马乔可谓少年得志的典型,年仅18岁便成为皇马一线队的一员,身为皇马左后卫的他防守凶悍、奔跑积极,尤其不惧怕一对一。至今皇马的老球迷们仍对卡马乔和克鲁伊夫的“单挑”津津乐道,那是1975年的西班牙国家德比,全场比赛都对荷兰人死缠烂打的卡马乔让巴萨的进攻彻底熄火,而依稀看到了前一年世界杯上福格茨影子的荷兰飞人在屡屡突破未果后恼羞成怒,凶狠地将卡马乔铲翻而申请红牌下场。那个时代的卡马乔象征的,是锐气、勇猛和无畏。
然而卡马乔职业生涯的后期却每况愈下,饱受膝盖伤势困扰的他曾经连续两个赛季作壁上观。而复出后,在那支并非以防守见长的皇马,他又被迫改打中后卫和右后卫救急。虽然卡马乔球员生涯夺得了八个西甲冠军和五个国王杯冠军,但“卡马乔定律”却成为皇马冠军杯的梦魇:1981年冠军杯决赛,正是卡马乔与科尔特斯的防守配合失误,令红军中场肯尼迪在第87分钟完成绝杀,虽然此后卡马乔在1984-1985、1985-1986两个赛季均作为主力帮助皇马夺得联盟杯,但这届冠军杯无疑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尽管如此,“卡马乔”这个名字在皇马仍代表着三重含义:永远旺盛的斗志、从不言败的态度、时刻准备为皇马奉献一切。
斯蒂利克
上世纪70年代那支群星云集的西德队中不只有贝肯鲍尔和格尔德·穆勒,他们的接班人也同样威名远播,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德队防线的领军人物,斯蒂利克仿佛天生为冠军而生。1977年,在帮助门兴格拉德巴赫完成德甲三连冠后,斯蒂利克以当时4800万比塞塔的天价加盟皇马,这也令他在那个德甲球员普遍向意大利输出的年代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异类。斯蒂利克很快用沉稳老辣的防守征服了挑剔的伯纳乌球迷,在登陆西甲的首个赛季中,斯蒂利克竟然攻进13球,帮助皇马提前三轮夺得冠军,此后两年他又帮助皇马连续卫冕。“铁肺”斯蒂利克在连续六年中分别实现了德甲和西甲三连冠的非凡壮举。
从1977年至1985年,他为皇马出场318次,攻进51球,三次夺取联赛冠军,两次称雄国王杯,并在1985年欧洲联盟杯中登顶。但斯蒂利克的功劳簿上除了冠军,还有良好地处理了与球迷、管理层的私人关系,在西班牙成家立业的他始终将马德里作为第二故乡,他离开皇马转战瑞士联赛前的最后一场西甲,伯纳乌全场爆满,球迷泪别他们的德国英雄。而斯蒂利克时代过去后,皇马参考后卫的标杆便是德国人,譬如2005年加盟的拉莫斯就被名宿们一致认定为“最像斯蒂利克”。斯蒂利克退役后也没有忘记为发迹之地竭忠尽智,梅策尔德就是在他的建议下加盟皇马,而巴拉克当年与拜仁不再续约时,斯蒂利克也没少劝德国队队长投奔伯纳乌。
个性天王
在皇马的一袭白色笼罩西甲赛场的近30年中,巴塞罗那也有过星光四射的巨星,他们虽然没有帮助巴萨颠覆皇马王朝的统治,却给巴萨日后的强盛打下了基石。而且,他们那乖张、不羁的浪子个性,给沉寂中的巴萨注入了一道后世永难忘的亮丽光芒。
克鲁伊夫
1973年8月22日,在完成阿贾克斯告别赛后仅三天,克鲁伊夫便亮相诺坎普球场,成为这支球队14号球衣的主人。尽管有着顶撞教练、私生活混乱、嗜好香烟等一系列恶名,但没了斤斤计较的荷兰记者的监督,荷兰飞人在西班牙的日子过得甚是舒心惬意。代表巴萨的首场正式比赛,“球圣”便梅开二度,他与同胞内斯肯斯的配合更是珠联璧合、无坚不摧。如果上世纪50年代的柯奇斯象征着奋斗与坚持、60年代的苏亚雷斯象征着轻盈与写意,那么70年代的克鲁伊夫则是不羁与狂放的代名词。荷兰人把他的球技、他的战术思考、他的着装甚至他的臭脾气一起带给了诺坎普,而被离经叛道的荷兰人彻底打动的巴塞罗那父老则将“飞人”视为城市的象征,这在向来眼高于顶、以独立为终极目标的加泰罗尼亚,不但前无古人,目前仍是后无来者——不止因为克鲁伊夫曾在那场以5∶0横扫皇马的国家德比中一射三传,更因其给西班牙足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术革命——上世纪80年代后西甲“433”阵型的大行其道,荷兰人当算开山宗师。
克鲁伊夫为何至今仍是巴萨球迷心中的神明?盖因荷兰人自登陆加泰罗尼亚之日起,就没再把自己当外人,他穿上巴萨球衣后第一句话便是:“我之所以不去皇马,是因为我不可能为弗朗哥效力!”而在西班牙喜得贵子的他甚至用巴塞罗那守护神“约尔迪”为儿子命名,也正是在他的率领下巴萨终结了自1960年来从未问鼎西甲的梦魇。但这还远远不够,克鲁伊夫在荷兰结束球员生涯后定居巴塞罗那,在这里完成了他对“433”的改进与完善,并在1988年以教练身份再度入主巴萨后,将攻势足球演绎到极致,“梦之队”留给巴萨的回忆不仅是巨星与冠军,更是受惠至今的巨星+青训的建队战略。即便如今已然淡出一线,克鲁伊夫仍是巴萨的智囊和导师,力挺里杰卡尔德、提携瓜迪奥拉、对梅西呵护备至,年过花甲的“球圣”对巴萨的一腔赤诚天地可鉴。
舒斯特尔
这位原本就在巴萨球迷眼中毁誉参半的德国人,因过去两个赛季执教皇马的履历而彻底站到了加泰罗尼亚人的对立面上,甚至连他1984-1985赛季力助巴萨夺得自1974年以来的第二个联赛冠军的功绩,也已经被彻底抹杀。这对曾在巴萨力挽狂澜、只手擎天的舒斯特尔而言不啻为天大的嘲弄——1981年,舒斯特尔在西甲开幕已经两个月后悠哉悠哉地从科隆队加盟巴萨,他以不世出的组织才华令球队凌乱的进攻体系井井有条。舒斯特尔不但能充当球队大脑,还能在关键时刻攻城拔寨,可谓一专多能。
然而舒斯特尔的核心地位很快因为马拉多纳的到来而动摇,努涅斯对阿根廷人的偏爱造成了战术作用趋同的二人只能一个主力一个替补,倒霉的自然是特立独行的舒斯特尔,虽然主帅梅诺蒂夸下了联赛夺冠的海口,但他失望地发现能左右比赛的不是忙着过人和斗气的爱徒马拉多纳,而是屡屡被束之高阁的西德人。1983年巴萨夺得国王杯冠军,舒斯特尔的表现完全压倒了马拉多纳,但只要阿根廷人不受伤,舒斯特尔就得时不时当替补。1983-1984赛季,巴萨在再次两手空空后,终于送走了与毕尔巴鄂竞技球员打架上瘾的阿根廷人,舒斯特尔就此成为巴萨核心,接下来的一个赛季,巴萨提前一个月问鼎西甲联赛,舒斯特尔的发挥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赞叹。尽管如此,给舒斯特尔定义位置却永远是一件困难的事,他既能狂奔60米完成奔袭破门,也能以长传撕破对手防线,甚至还会出现在本方禁区前沿组织反击……最冗长的论述定位是:他是一位在“超级后腰的性质”中融入了“伟大前腰的素质”和“天才中卫的资质”,纵横驰骋于整条“中轴线”上的超级球员。
然而舒斯特尔喜怒无常的脾气注定了他与巴萨分道扬镳的结局:1985-1986赛季冠军杯决赛,被维纳布尔斯提前换下场的他极度不满,“狂性大发”的他把队友、主教练和主席骂得狗血淋头,这无疑令痛失冠军杯的巴萨动了“杀心”:接下来的一个赛季舒斯特尔居然没有在西甲注册,亦即巴萨宁可废掉他们的头号球星,也不愿派遣其上场,而舒斯特尔则回敬给巴萨以最无情的叛逃:1988年合同到期的德国人神速转会皇马,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不但帮助皇马夺得联赛冠军、乌戈·桑切斯荣膺最佳射手,自己还顺便成为助攻王,狠狠地羞辱了曾为之打拼的巴萨一回。尽管舒斯特尔时代的巴萨拥有马拉多纳、西蒙森、克兰克尔、莱因克尔等外籍巨星,但这些名将前赴后继也未能为巴萨带来一尊联赛奖杯,而舒斯特尔却用其特有的我行我素和桀骜不驯刺激着巴萨球迷的神经。如果克鲁伊夫是百年巴萨史上最无争议的No.1,那么毫无疑问,最具争议性的头号人物,非舒斯特尔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