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丽·科尔文很有可能会是最后一个专访卡扎菲的记者。今年年初,卡扎菲曾坐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一家海滨餐馆里接受她的采访。科尔文的提问直言不讳:“你看到那些游行抗议的人群了吗?”“没有人反对我。”卡扎菲回答,“利比亚的每个人都爱我,都在忠心耿耿地追随我。”“可现在一半的国土都处在反对派的控制下。”“有吗?我不觉得国家有什么变化,一点动乱的迹象都没有。”说完,卡扎菲哈哈大笑起来,以一种故作轻松的姿态。科尔文也笑了,眼前的场景有种她所熟悉的荒诞——这是她数次近距离采访卡扎菲时常有的感觉。
真实诠释卡扎菲
科尔文与卡扎菲认识20多年了,“卡扎菲是一个活在自己想象王国里的人,他很缺乏安全感。”比起“中东疯狗”、“非洲雄狮”等名号,科尔文的评价更为中肯、可信。
科尔文第一次见到卡扎菲是在1986年4月,当时她身为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合众国际社记者。一天凌晨3点,她在阿齐齐亚兵营的地下室里采访了卡扎菲。“那是一次很古怪的采访。门被他反锁了。我不断打开录音机,卡扎菲不断关掉它。”
这次采访后,卡扎菲对科尔文印象不错,再看到她时会亲切地问候:“玛丽,你来这儿做什么呀?”有一次,卡扎菲接受科尔文的采访时,看到她很疲惫,采访结束后,还派自己的护士连夜去酒店探望。
科尔文总能从细节中洞悉卡扎菲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他焦躁——“这个平日里神秘兮兮的人曾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他准备把所有南欧国家纳入利比亚的反击范围,然后急切地问我:‘你认为美国政府会怎么做?’”他感性——“一次,他问我能否要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女士的电话。我以为他想跟美国讲和,结果他说:‘我爱她。我想打电话给她,请求她下次上电视时穿上我最喜欢的绿颜色的衣服。’”他极端自大——“他认为自己是上校、革命家、阿拉伯人、非洲人、民族主义者、穆斯林、诗人,甚至是哲学之王,而每个角色都应该配以不同的服装。”他喜欢作秀——最后一次采访的房间窗外就是的黎波里海港。“外界疯传他已经逃跑了,所以他故意要让记者的镜头拍下这片背景,表明自己还镇守在这里,领导着这个国家。”
科尔文不动声色又引人入胜的讲述吸引了很多读者,但待在屋子里采访政治强人从来不是她的工作重心,她的任务是常年穿梭在硝烟和炮弹中,她是一名战地记者。
战场上写人性
1957年,科尔文出生于美国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她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那时我想的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名记者约翰·赫西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道,这部美国20世纪新闻业的巅峰之作,深深地震撼了科尔文。“赫西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他让我想去报道真实的事情,也让我相信,这些报道能够改变世界。”大学毕业后,科尔文在合众国际社做了一名夜班记者,没过多久就被派往法国,成为巴黎记者站的主任。事业风生水起,但科尔文并不满意,她觉得美国通讯社的报道“只注重事实,没有感情”。1986年,她加入英国著名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支驻外记者的精英团队。每当看到他们从国外战场上发回的稿件,她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于是,她申请去做战地记者。
在科尔文的笔下,炮弹不仅是一个名词,伤亡也不仅是一个数字,它们意味着烧毁的房屋、残缺的肢体、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和士兵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恐。她说:“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它让处于和平环境的人们也不觉得遥远和陌生。”
九死一生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编辑说:“危险似乎对科尔文有种天然的吸引力,越危险,她就做得越出色。”
很多时候,科尔文到了一个地方,发现自己是那里唯一的记者。不管在哪里,科尔文都坚持和报道对象共同生活。1999年12月,她跟随车臣反政府武装采访时,在极度的寒冷中徒步穿越高加索山,曾掉进齐腰深的冰水里,每天最多只能喝一碗面糊。晚上,她跟十几个车臣士兵挤在一个6米长、2米宽的地方休息。有一次睡到半夜,科尔文被身下的硬块硌醒了,一摸,居然是两枚手榴弹。“这帮亡命徒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很有可能发动自杀式袭击,连我一起炸个稀巴烂。这种事情每天都可能发生千百次。”
所幸,科尔文活着回来了,并凭借她在车臣和科索沃的报道赢得了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的“勇气奖”,此前,她还曾凭借在前南斯拉夫的报道获得了英国“最佳驻外记者奖”。
科尔文其实不需要这些证书作名片,人们只需看到她的脸,就知道她经历过什么,付出过什么——她只剩下了一只眼睛。
2001年,科尔文前往斯里兰卡报道战事。她在政府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入境,还设法躲避检查,溜进了反政府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控制的区域,见到了当时猛虎组织高层的很多人。但就在结束采访准备返回时,她遭到了政府军的攻击,子弹打进了她的肩膀、胸部和眼睛。
最终,科尔文在美国大使馆的保护下捡回一条命,但左眼永久失明。科尔文系上一条黑色眼罩,奔赴下一个战场。
“有人说我傻,但我不在乎。如果我待在伦敦的办公室里,安逸地喝着咖啡,写一个矫情的专栏,那才叫傻。”
科尔文曾在伊拉克的咖啡馆里跟一名战地摄影记者聊天,两天后再见时,他已失去了双膝以下的部分。有些同行只见过一面,再见时已是冰冷墓碑上小小的照片。
死亡就这么嚣张地逼近她,她能借以抗衡的,只有信念。“民众有权知道政府、军队以他们的名义在做什么。”“要相信,当你在国外的战场上出生入死时,很多人正等着看你的报道。要相信他们在关心战争中的不幸,并在试图阻止它。”
战场上的爱情
战场为科尔文带来的也有甜蜜和温暖,那就是她的两场战地恋情。1987年,在两伊战争前线,她认识了来自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帕特里克·毕晓普。毕晓普对这个初出茅庐、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娘一见钟情,向她传授自己的各种战地经验,总希望能演一出“英雄救美”。科尔文回忆:“他常幻想我们乘坐的采访车被炮弹击中,然后他把我从残骸中救出来,这样我就会爱上他——其实我已经爱上他了。”
但是,这两名战地记者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我们就像两个不知疲倦的孩子,太专注于战争中的毁灭与死亡,以至于忽略了其它东西,甚至对方的存在。 ”
几年后,科尔文又与在巴以战场上认识的西班牙《国家报》记者胡安·卡洛斯·古穆西奥结了婚。可惜这段婚姻也很快走到尽头。
战地记者的身份令科尔文无法拥有正常的爱情,甚至无法拥有正常的生活。她说:“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和逃亡以后,我真的很难跟别人谈论什么住房抵押或内衣的流行款式。” “得奖也让我焦躁不安,我始终有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从战争中受益的人。我们把那些人身上发生过的可怕故事榨取出来,然后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
说这话时,科尔文声音沙哑,指间的香烟氤氲缭绕。这个一生挚爱战地新闻的女人,身上从来没有香水的味道。
编辑:刘心印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
真实诠释卡扎菲
科尔文与卡扎菲认识20多年了,“卡扎菲是一个活在自己想象王国里的人,他很缺乏安全感。”比起“中东疯狗”、“非洲雄狮”等名号,科尔文的评价更为中肯、可信。
科尔文第一次见到卡扎菲是在1986年4月,当时她身为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合众国际社记者。一天凌晨3点,她在阿齐齐亚兵营的地下室里采访了卡扎菲。“那是一次很古怪的采访。门被他反锁了。我不断打开录音机,卡扎菲不断关掉它。”
这次采访后,卡扎菲对科尔文印象不错,再看到她时会亲切地问候:“玛丽,你来这儿做什么呀?”有一次,卡扎菲接受科尔文的采访时,看到她很疲惫,采访结束后,还派自己的护士连夜去酒店探望。
科尔文总能从细节中洞悉卡扎菲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他焦躁——“这个平日里神秘兮兮的人曾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他准备把所有南欧国家纳入利比亚的反击范围,然后急切地问我:‘你认为美国政府会怎么做?’”他感性——“一次,他问我能否要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女士的电话。我以为他想跟美国讲和,结果他说:‘我爱她。我想打电话给她,请求她下次上电视时穿上我最喜欢的绿颜色的衣服。’”他极端自大——“他认为自己是上校、革命家、阿拉伯人、非洲人、民族主义者、穆斯林、诗人,甚至是哲学之王,而每个角色都应该配以不同的服装。”他喜欢作秀——最后一次采访的房间窗外就是的黎波里海港。“外界疯传他已经逃跑了,所以他故意要让记者的镜头拍下这片背景,表明自己还镇守在这里,领导着这个国家。”
科尔文不动声色又引人入胜的讲述吸引了很多读者,但待在屋子里采访政治强人从来不是她的工作重心,她的任务是常年穿梭在硝烟和炮弹中,她是一名战地记者。
战场上写人性
1957年,科尔文出生于美国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她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那时我想的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名记者约翰·赫西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道,这部美国20世纪新闻业的巅峰之作,深深地震撼了科尔文。“赫西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他让我想去报道真实的事情,也让我相信,这些报道能够改变世界。”大学毕业后,科尔文在合众国际社做了一名夜班记者,没过多久就被派往法国,成为巴黎记者站的主任。事业风生水起,但科尔文并不满意,她觉得美国通讯社的报道“只注重事实,没有感情”。1986年,她加入英国著名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支驻外记者的精英团队。每当看到他们从国外战场上发回的稿件,她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于是,她申请去做战地记者。
在科尔文的笔下,炮弹不仅是一个名词,伤亡也不仅是一个数字,它们意味着烧毁的房屋、残缺的肢体、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和士兵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恐。她说:“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它让处于和平环境的人们也不觉得遥远和陌生。”
九死一生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编辑说:“危险似乎对科尔文有种天然的吸引力,越危险,她就做得越出色。”
很多时候,科尔文到了一个地方,发现自己是那里唯一的记者。不管在哪里,科尔文都坚持和报道对象共同生活。1999年12月,她跟随车臣反政府武装采访时,在极度的寒冷中徒步穿越高加索山,曾掉进齐腰深的冰水里,每天最多只能喝一碗面糊。晚上,她跟十几个车臣士兵挤在一个6米长、2米宽的地方休息。有一次睡到半夜,科尔文被身下的硬块硌醒了,一摸,居然是两枚手榴弹。“这帮亡命徒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很有可能发动自杀式袭击,连我一起炸个稀巴烂。这种事情每天都可能发生千百次。”
所幸,科尔文活着回来了,并凭借她在车臣和科索沃的报道赢得了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的“勇气奖”,此前,她还曾凭借在前南斯拉夫的报道获得了英国“最佳驻外记者奖”。
科尔文其实不需要这些证书作名片,人们只需看到她的脸,就知道她经历过什么,付出过什么——她只剩下了一只眼睛。
2001年,科尔文前往斯里兰卡报道战事。她在政府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入境,还设法躲避检查,溜进了反政府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控制的区域,见到了当时猛虎组织高层的很多人。但就在结束采访准备返回时,她遭到了政府军的攻击,子弹打进了她的肩膀、胸部和眼睛。
最终,科尔文在美国大使馆的保护下捡回一条命,但左眼永久失明。科尔文系上一条黑色眼罩,奔赴下一个战场。
“有人说我傻,但我不在乎。如果我待在伦敦的办公室里,安逸地喝着咖啡,写一个矫情的专栏,那才叫傻。”
科尔文曾在伊拉克的咖啡馆里跟一名战地摄影记者聊天,两天后再见时,他已失去了双膝以下的部分。有些同行只见过一面,再见时已是冰冷墓碑上小小的照片。
死亡就这么嚣张地逼近她,她能借以抗衡的,只有信念。“民众有权知道政府、军队以他们的名义在做什么。”“要相信,当你在国外的战场上出生入死时,很多人正等着看你的报道。要相信他们在关心战争中的不幸,并在试图阻止它。”
战场上的爱情
战场为科尔文带来的也有甜蜜和温暖,那就是她的两场战地恋情。1987年,在两伊战争前线,她认识了来自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帕特里克·毕晓普。毕晓普对这个初出茅庐、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娘一见钟情,向她传授自己的各种战地经验,总希望能演一出“英雄救美”。科尔文回忆:“他常幻想我们乘坐的采访车被炮弹击中,然后他把我从残骸中救出来,这样我就会爱上他——其实我已经爱上他了。”
但是,这两名战地记者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我们就像两个不知疲倦的孩子,太专注于战争中的毁灭与死亡,以至于忽略了其它东西,甚至对方的存在。 ”
几年后,科尔文又与在巴以战场上认识的西班牙《国家报》记者胡安·卡洛斯·古穆西奥结了婚。可惜这段婚姻也很快走到尽头。
战地记者的身份令科尔文无法拥有正常的爱情,甚至无法拥有正常的生活。她说:“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和逃亡以后,我真的很难跟别人谈论什么住房抵押或内衣的流行款式。” “得奖也让我焦躁不安,我始终有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从战争中受益的人。我们把那些人身上发生过的可怕故事榨取出来,然后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
说这话时,科尔文声音沙哑,指间的香烟氤氲缭绕。这个一生挚爱战地新闻的女人,身上从来没有香水的味道。
编辑:刘心印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