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源性疾病中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离鉴定病原微生物的类别, 进而为食源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40例患者共检测810例标本,其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16株, 检出率是14.32% ;其中致病性弧菌65株,占56.03%;肠道致病菌35株,占30.1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2.5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3份,占11.21%。810例标本中, 肛拭检出76株,检出率为14.13%;可疑食品检出30株,检出率为16.67%;环境标本检出7株,检出率为 8.33%;呕吐物检出3株,检出率为37.50%。结论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弧菌及肠道致病菌, 不同标本的检出率差异明显, 因此在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同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检测标本, 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91-01
据相关疾病统计结果得知,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2]。该病分为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及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其中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较为多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 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该病的致病因子包括食源性细菌性疾病、食源性病毒感染、食源性寄生虫感染、食源性化学性中毒、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毒素中毒、植物性毒素中毒, 其中以病原微生物的引发较为多见[3]。因此如何早期检测病原微生物并及时诊断此类疾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 其中男24例, 女16例, 年龄19~67岁, 中位年龄40岁。
1. 2 方法 针对本院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微生物特异性酶;血清免疫学方法观察和研究组织细胞、特定抗原(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技术, 包括荧光抗体及酶联免疫等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内部结构特征, 包括核酸杂交法、PCR及其衍生技术、基于16SrRNA的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想结合的方法;在此类方法的基础上测定患者体内的病原体种类。
1. 3 食源性疾病的疾病特征[4] ①食物传播: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②暴发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 多则成百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 潜伏期较长(6~39 h);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 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③散发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 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 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④地区性: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 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⑤季节性: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升高。例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 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 月份。
2结果
本文检测结果得出,40例患者共检测810例标本,其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16株, 检出率是14.32% ;其中致病性弧菌65株,占56.03%;肠道致病菌35株,占30.1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2.5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3份,占11.21%。810例标本中, 肛拭检出76株,检出率为14.13%;可疑食品检出30株,检出率为16.67%;环境标本检出7株,检出率为 8.33%;呕吐物检出3株,检出率为37.50%。
3 讨论
近年来, 食源性疾病不断引发人们的重视, 该病的诊断依据是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类型, 因此病原微生物的檢测至关重要。病原微生物指的是可以引发人类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 如结核分枝杆菌、痢疾杆菌等。此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方法、血清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想结合的方法等[5]。
研究得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弧菌及肠道致病菌,不同标本的检出率差异明显,因此在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同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检测标本, 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盛维立. 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14):18.
[2] 黄中夯.国外食品安全控制与食源性疾病监控策略研究现状.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2(34):116.
[3] 曾庆梅.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技术.食品科学,2007,10(28):633.
[4] 李泰然.中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管理建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8(24):651.
[5] 陈爱亮.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1(5):174.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91-01
据相关疾病统计结果得知,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2]。该病分为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及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其中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较为多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 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该病的致病因子包括食源性细菌性疾病、食源性病毒感染、食源性寄生虫感染、食源性化学性中毒、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毒素中毒、植物性毒素中毒, 其中以病原微生物的引发较为多见[3]。因此如何早期检测病原微生物并及时诊断此类疾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 其中男24例, 女16例, 年龄19~67岁, 中位年龄40岁。
1. 2 方法 针对本院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微生物特异性酶;血清免疫学方法观察和研究组织细胞、特定抗原(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技术, 包括荧光抗体及酶联免疫等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内部结构特征, 包括核酸杂交法、PCR及其衍生技术、基于16SrRNA的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想结合的方法;在此类方法的基础上测定患者体内的病原体种类。
1. 3 食源性疾病的疾病特征[4] ①食物传播: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②暴发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 多则成百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 潜伏期较长(6~39 h);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 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③散发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 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 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④地区性: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 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⑤季节性: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升高。例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 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 月份。
2结果
本文检测结果得出,40例患者共检测810例标本,其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16株, 检出率是14.32% ;其中致病性弧菌65株,占56.03%;肠道致病菌35株,占30.1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2.5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3份,占11.21%。810例标本中, 肛拭检出76株,检出率为14.13%;可疑食品检出30株,检出率为16.67%;环境标本检出7株,检出率为 8.33%;呕吐物检出3株,检出率为37.50%。
3 讨论
近年来, 食源性疾病不断引发人们的重视, 该病的诊断依据是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类型, 因此病原微生物的檢测至关重要。病原微生物指的是可以引发人类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 如结核分枝杆菌、痢疾杆菌等。此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方法、血清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想结合的方法等[5]。
研究得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弧菌及肠道致病菌,不同标本的检出率差异明显,因此在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同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检测标本, 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盛维立. 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14):18.
[2] 黄中夯.国外食品安全控制与食源性疾病监控策略研究现状.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2(34):116.
[3] 曾庆梅.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技术.食品科学,2007,10(28):633.
[4] 李泰然.中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管理建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8(24):651.
[5] 陈爱亮.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1(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