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aiT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源性疾病中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离鉴定病原微生物的类别, 进而为食源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40例患者共检测810例标本,其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16株, 检出率是14.32% ;其中致病性弧菌65株,占56.03%;肠道致病菌35株,占30.1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2.5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3份,占11.21%。810例标本中, 肛拭检出76株,检出率为14.13%;可疑食品检出30株,检出率为16.67%;环境标本检出7株,检出率为 8.33%;呕吐物检出3株,检出率为37.50%。结论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弧菌及肠道致病菌, 不同标本的检出率差异明显, 因此在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同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检测标本, 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91-01
  据相关疾病统计结果得知,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2]。该病分为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及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其中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较为多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 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该病的致病因子包括食源性细菌性疾病、食源性病毒感染、食源性寄生虫感染、食源性化学性中毒、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毒素中毒、植物性毒素中毒, 其中以病原微生物的引发较为多见[3]。因此如何早期检测病原微生物并及时诊断此类疾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 其中男24例, 女16例, 年龄19~67岁, 中位年龄40岁。
  1. 2 方法 针对本院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微生物特异性酶;血清免疫学方法观察和研究组织细胞、特定抗原(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技术, 包括荧光抗体及酶联免疫等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内部结构特征, 包括核酸杂交法、PCR及其衍生技术、基于16SrRNA的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想结合的方法;在此类方法的基础上测定患者体内的病原体种类。
  1. 3 食源性疾病的疾病特征[4] ①食物传播: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②暴发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 多则成百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 潜伏期较长(6~39 h);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 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③散发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 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 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④地区性: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 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⑤季节性: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升高。例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 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 月份。
  2结果
  本文检测结果得出,40例患者共检测810例标本,其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16株, 检出率是14.32% ;其中致病性弧菌65株,占56.03%;肠道致病菌35株,占30.1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2.5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3份,占11.21%。810例标本中, 肛拭检出76株,检出率为14.13%;可疑食品检出30株,检出率为16.67%;环境标本检出7株,检出率为 8.33%;呕吐物检出3株,检出率为37.50%。
  3 讨论
  近年来, 食源性疾病不断引发人们的重视, 该病的诊断依据是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类型, 因此病原微生物的檢测至关重要。病原微生物指的是可以引发人类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 如结核分枝杆菌、痢疾杆菌等。此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方法、血清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想结合的方法等[5]。
  研究得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弧菌及肠道致病菌,不同标本的检出率差异明显,因此在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同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检测标本, 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盛维立. 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14):18.
  [2] 黄中夯.国外食品安全控制与食源性疾病监控策略研究现状.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2(34):116.
  [3] 曾庆梅.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技术.食品科学,2007,10(28):633.
  [4] 李泰然.中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管理建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8(24):651.
  [5] 陈爱亮.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1(5):17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哈密石油辖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及支原体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衣原体抗原,应用支原体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一体化的方法检测支原体。结果:117例患者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为69.2%。其中Uu感染率为61.5%,CT+Uu混合感染率为1.7%,Uu+Mh混合感染率为5.9%;男女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肠穿孔急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整理收集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急性胃肠穿孔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有39例治愈,一例因为严重感染休克致死,术后切口裂开3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经引流治疗后病人恢复正常 结论:胃肠穿孔是外科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迅速且进展速度快,对这种病情的患者一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检验者,分析其临床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在临床尿液的检验中,影响检验数据的主要因素有尿液采集、运送及分析仪的使用不当等。对尿液进行沉渣镜检的时侯,应该注重、增强其质量的有效控制。结论: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因素比较多,往往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检验人员必须对其存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86-02  从人的生命过程看,任何人都必然经历衰老的过程。而作为在工作岗位即将退休的老人心理会是什么状态,会产生哪些心理障碍。为了应对出现的心理障碍我们应当怎样做?  一  行将退休的老人,按照规律看一般老年人需要经历退休知情期、退休离岗期、休闲适应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就需要有相应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适应问题
期刊
【摘要】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易被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风湿热等风湿病,临床上如遇到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者诊断为风湿病而抗风湿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高度警惕其他疾病尤其是白血病的可能。  【關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误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88-02  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在老年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予以康复治疗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8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42例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71.43%高,且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和诱发原因,探讨基层合理用药规范。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并整理分析。结果:基层临床用药不规范,药物不良反应重视不够,配伍使用不合理,疗程不规范,药证不符等多个原因。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规范合理使用药物,制定预防对策,提高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74-02  一、依法合理用药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病原因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住院的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439例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经过研究试验的数据统计,在429名患者中可以分为睡眠障碍和非睡眠障碍两种类型。睡眠障碍患者与非睡眠障碍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及NDS等评分方面比较均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其相关的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60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所有入选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高血压患者采用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研究组在治疗后的高危人数变化状况。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超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颅外段颈动脉栓塞或粥样硬化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对象,选择同期入院检查未患心血管疾病,但表现出与心血管疾病累死症状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心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和满意度分为92.31%(72/78)和88.64%(69/78),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