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师们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达到了一些共识,例如:借助注释理解诗文,读出古诗的韵味;通过了解作者体会古诗诗意等等。而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学习古诗文有一些方法是非常适合低龄学生的性格和知识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方法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理解
一、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重点不是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即考查他们能否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生难字词的意义从而理解诗词的内容大意,考查他们能否读出诗文的语感、情感和美感。读出语感,就是要求他们在诵读中能够体现出对词语的理解,体现出对词语使用习惯(如先主后谓)等的反映。通俗地说,就是要求他们传递出句子基本正确而又比较完整的意思;读出情感,就是要求他们在诵读中能够体现出对外界刺激肯定与否定的心理反应。总的来说,就是能够体现出分明的爱憎两大态度;具体地说,就是能够体现出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读出美感,就是要求他们能够体现出对美的感受或体会。从内容上说,能够体现出对艺术美、自然美或社会美的感受或体会;从形式上说,主要是要求他们能够体现出分明的节奏和突出的韵脚,这样听起来才能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即产生美的感觉。如七言绝句,每句有四个节拍,如何划分才能体现出分明的节奏呢?不是按字定节,而是按意定拍:不是前三拍各两个字后一拍单独一个字(不是2221),而是以意义为单位进行划分的。正确的划分应该是按意定拍: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古诗文兴趣,体会古诗意境。
低龄的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出现倦怠的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喜爱读古诗,并且认为学习古诗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但是反观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不难发现古诗在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了:平均每册课本四首左右的古诗,所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加起来不过五十首左右,这与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数量之间的差距未免太大。此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添加了古诗文课外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产生了一些厌倦感,而我们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而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到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在第一段古诗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这是教学古诗必须完成的一环。通过之前的读与唱,对于这个环节完成就轻而易举了。背诵古诗,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低端学生对古诗的日积月累,对以后中高段的古诗学习起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有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对古诗的掌握也从中会受到一定的启发。由于古诗的易背诵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淡化诗词意,尊重个性化理解
“诗词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一首古诗词,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词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词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随着学生慢慢成长,他们的生活经历慢慢增加,他们会对古诗词作出自己的理解,在诗词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
四、画中领悟哲理,增加理解深度
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对古诗赐予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真理。
对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课分为两种:
(1)教学观赏画。
一般来说,课文每篇中都有一幅画,借助图画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例:《静夜思》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一目了然,诗人在晚上看着月亮睡不着觉四连故乡及亲人。这对于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是学生升华了情感。
(2)学生创作画
这是让学生打开早期想象的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理解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画笔再现始终描绘的场景,是学生进入诗意。结合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学生从中去享受那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
五、升华领悟古诗词蕴含的意境
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比较浅薄,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是师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试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而且幽默风趣,学生则一定会为这妙趣横生的课堂所陶醉,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和“感知、理解、记忆”也就会在这种氛围下悄然完成。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他们将读得更动情,说得更准确,写得更人!
总之,古诗词语言凝练、蕴含丰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无穷的想象,不仅要读懂古诗词的表层意思,更要读懂诗词的言外之意。古诗词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掌握,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词中去欣赏它,学习它,从而使古诗词教学缩短距离产生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理解
一、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重点不是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即考查他们能否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生难字词的意义从而理解诗词的内容大意,考查他们能否读出诗文的语感、情感和美感。读出语感,就是要求他们在诵读中能够体现出对词语的理解,体现出对词语使用习惯(如先主后谓)等的反映。通俗地说,就是要求他们传递出句子基本正确而又比较完整的意思;读出情感,就是要求他们在诵读中能够体现出对外界刺激肯定与否定的心理反应。总的来说,就是能够体现出分明的爱憎两大态度;具体地说,就是能够体现出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读出美感,就是要求他们能够体现出对美的感受或体会。从内容上说,能够体现出对艺术美、自然美或社会美的感受或体会;从形式上说,主要是要求他们能够体现出分明的节奏和突出的韵脚,这样听起来才能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即产生美的感觉。如七言绝句,每句有四个节拍,如何划分才能体现出分明的节奏呢?不是按字定节,而是按意定拍:不是前三拍各两个字后一拍单独一个字(不是2221),而是以意义为单位进行划分的。正确的划分应该是按意定拍: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古诗文兴趣,体会古诗意境。
低龄的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出现倦怠的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喜爱读古诗,并且认为学习古诗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但是反观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不难发现古诗在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了:平均每册课本四首左右的古诗,所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加起来不过五十首左右,这与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数量之间的差距未免太大。此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添加了古诗文课外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产生了一些厌倦感,而我们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而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到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在第一段古诗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这是教学古诗必须完成的一环。通过之前的读与唱,对于这个环节完成就轻而易举了。背诵古诗,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低端学生对古诗的日积月累,对以后中高段的古诗学习起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有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对古诗的掌握也从中会受到一定的启发。由于古诗的易背诵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淡化诗词意,尊重个性化理解
“诗词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一首古诗词,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词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词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随着学生慢慢成长,他们的生活经历慢慢增加,他们会对古诗词作出自己的理解,在诗词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
四、画中领悟哲理,增加理解深度
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对古诗赐予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真理。
对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课分为两种:
(1)教学观赏画。
一般来说,课文每篇中都有一幅画,借助图画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例:《静夜思》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一目了然,诗人在晚上看着月亮睡不着觉四连故乡及亲人。这对于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是学生升华了情感。
(2)学生创作画
这是让学生打开早期想象的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理解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画笔再现始终描绘的场景,是学生进入诗意。结合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学生从中去享受那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
五、升华领悟古诗词蕴含的意境
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比较浅薄,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是师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试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而且幽默风趣,学生则一定会为这妙趣横生的课堂所陶醉,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和“感知、理解、记忆”也就会在这种氛围下悄然完成。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他们将读得更动情,说得更准确,写得更人!
总之,古诗词语言凝练、蕴含丰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无穷的想象,不仅要读懂古诗词的表层意思,更要读懂诗词的言外之意。古诗词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掌握,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词中去欣赏它,学习它,从而使古诗词教学缩短距离产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