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围绕某行业特色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在课程组织、师资队伍以及学生建议等方面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针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立足行业特色型高校特点,提出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式等若干建议。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现状 调查
当前,各高校包括行业特色型高校,都十分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但该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内容易变、教学模式单一、学校不重视、教学队伍良莠不齐等问题。”[2]此外,行业特色型高校特点鲜明,其发展与国家针对某一行业的政策制订关系密切。因此,深入开展行业特色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研究,对提升此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选择某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对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教师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1 调查的方法与设计
课题组除使用访谈法,小范围与学生交流外,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专门印发了1000分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效果、师资队伍、学生建议等5个方面23个指标。
调查对象为1000名非毕业班本科生,分布在该校理工经管文法等专业的7个院系。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3周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5份,有效率达92.5%。调查员由不参与“形势与政策课”学习的研究生担任,以确保调研的独立性与真实性。调查前,先对调查员进行培训,讲清楚相关要求,然后由其组织调查对象无记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随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同时,为了了解该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计划的实施等相关情况,课题组还与主管该课程的党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和老师进行座谈交流,以掌握更加全面完整的信息。
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课程组织。该校“形势与政策”课总体由党委宣传部负责排课,二级院系具体实施。每学期初,党委宣传部向二级院系发出通知,要求做好课程的准备工作,并且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形式、教学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总体良好,因授课教师主体上是辅导员,通知及时,便于集中学生,便于考勤。教师出勤率100%,学生出勤率达95%以上。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调课,学院会提前发出通知,教学事故率为0。
(2)课程体系。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较为健全。课程教学安排在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9周,不少于16课时;实践教学则贯穿始终,重点集中在寒暑假。学期中由任課教师指导,假期由相关教师指导。从对课程的评价来看,对“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满意的学生占89.6%。认为通过“形势政策”课程学习对自己有很大启发(更加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及国内外形势)的学生占到13.33%,较为有启发的占到68.57%。
(3)课堂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各院系“形势与政策”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对于上课地点,32.38%的学生认为放在教室较好,人数少,效果好;40%的学生认为放在报告厅较好,人数多,氛围好;还有27.62%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听课态度,认真的学生占到55.24%,较为认真的学生占到41.9%。对于课时数安排,11.43%的学生认为太长,38.10%的学生认为较长,13.33%的学生认为太短,0.95%的学生认为较短,36.19%的学生认为合适。
(4)师资队伍。该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采取兼职的办法,主要由院部学工团队组成授课团队,集中备课。授课团队的教师,由教务部门纳入学校评教系统,与其他课程一起,接受学生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总体上比较好的学生,占到93.33%。对教师讲课的评价方面,47.62%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单一会导致课程缺乏吸引力;45.71%的学生认为,教师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3.8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言谈举止及个人修养,会影响教学效果;2.8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5)学生建议。在教学内容上,建议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会更好,例如:增加对有关行业(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的分析,从而更加紧密地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来提高关注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建议进一步增加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比如:多进行头脑风暴开展时事讨论;多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如借助视频,开通网上课程等;教学方法可以大胆创新,不拘于课堂内容,多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对授课教师,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地点不拘于教室,形式也不拘于课堂教学等等。
3 调查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对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总体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令人满意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1)完善教学体系。从调研学校目前的课程组织来看,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校党委宣传部为管理部门,负责把方向,统筹全校资源,制订教学计划。教务处负责组织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二级院系负责具体教学工作,包括制作具体课表、安排上课地点、组建教师队伍、组织学生考试等。授课教师负责教授学生。
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一教学体系中,有两个环节需要改进:教师待遇和学生选课。前者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授课只算工作量而无课时费,仅在评职称的时候有一些帮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积极性,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后者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并未被教务部门纳入选课体系,使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建议学校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将授课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学考核体系,给予教师相应课时费,以激发其热情。另一方面,教务部门要将该课程纳入选课体系,课程安排列入学生课表,授课时间和地点统一安排,引起学生重视,确保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2)丰富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有着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因此单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的。”[3]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一是社会实践内容。教材的编写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在广度上受了限制。社会实践的内容倒是十分广泛,但正是这种特点,导致了教学的不可控性。
鉴于此,建议除按照教材内容给学生授课外,还应当由主管部门牵头,集合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编写一些辅助资料,课后分发给学生学习。内容除了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和解读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行业的发展,讲一讲有关行业的“形势与政策”,即“贴近应用型大学的校情,强化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责任教育、使命教育。”[4]例如,对于医药行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如果能够在资料中,对这些政策措施出台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要达到的效果等等进行分析,必然能引起医药院校学生的兴趣。关于实践教学,考虑到行业特色型高校特殊的行业性质,建议围绕行业展开,使学生在体验行业现状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而扩展到对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深刻理解国家的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3)改进教学方式。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式,仍以讲授为主。在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关键做法这一调查中,结果显示,28.57%的学生认为需要规范管理教学,36.19%的学生认为需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35.24%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教學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从多元化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队伍多元化。该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单靠专职教师,或者单靠兼职教师,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唯一的出路是专兼结合。考虑到行业特色型高校具体实际,建议在兼职教师中增加专家的比例,使得在涉及到行业性问题的时候,能够有公信力。
二是授课方式多元化。结合90后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来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门课程,仅仅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是不够的。从接受信息的即时性、广泛性的角度来说,建议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手机客户端、短信平台等,使学生乐于学习课程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角度来说,建议课堂教学多互动,甚至于采用“翻转课堂”等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吸引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政策的兴趣。
三是考核[5]方式多元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主动关心国事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其全身心的参与整个课程。因此,单一的书面考试,只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这就需要在考核方式上作出改变,除考试外,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实践表现等,都应纳入考核体系,综合起来给出课程分数。
*通讯作者:卢献锁
参考文献
[1] 苗国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2):34.
[2] 徐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111.
[3] 邹时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56.
[4] 赵聪.应用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3(7):82.
[5] 林丹.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对策探析[J].科教导刊,2015.81.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现状 调查
当前,各高校包括行业特色型高校,都十分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但该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内容易变、教学模式单一、学校不重视、教学队伍良莠不齐等问题。”[2]此外,行业特色型高校特点鲜明,其发展与国家针对某一行业的政策制订关系密切。因此,深入开展行业特色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研究,对提升此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选择某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对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教师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1 调查的方法与设计
课题组除使用访谈法,小范围与学生交流外,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专门印发了1000分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效果、师资队伍、学生建议等5个方面23个指标。
调查对象为1000名非毕业班本科生,分布在该校理工经管文法等专业的7个院系。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3周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5份,有效率达92.5%。调查员由不参与“形势与政策课”学习的研究生担任,以确保调研的独立性与真实性。调查前,先对调查员进行培训,讲清楚相关要求,然后由其组织调查对象无记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随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同时,为了了解该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计划的实施等相关情况,课题组还与主管该课程的党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和老师进行座谈交流,以掌握更加全面完整的信息。
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课程组织。该校“形势与政策”课总体由党委宣传部负责排课,二级院系具体实施。每学期初,党委宣传部向二级院系发出通知,要求做好课程的准备工作,并且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形式、教学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总体良好,因授课教师主体上是辅导员,通知及时,便于集中学生,便于考勤。教师出勤率100%,学生出勤率达95%以上。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调课,学院会提前发出通知,教学事故率为0。
(2)课程体系。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较为健全。课程教学安排在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9周,不少于16课时;实践教学则贯穿始终,重点集中在寒暑假。学期中由任課教师指导,假期由相关教师指导。从对课程的评价来看,对“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满意的学生占89.6%。认为通过“形势政策”课程学习对自己有很大启发(更加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及国内外形势)的学生占到13.33%,较为有启发的占到68.57%。
(3)课堂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各院系“形势与政策”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对于上课地点,32.38%的学生认为放在教室较好,人数少,效果好;40%的学生认为放在报告厅较好,人数多,氛围好;还有27.62%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听课态度,认真的学生占到55.24%,较为认真的学生占到41.9%。对于课时数安排,11.43%的学生认为太长,38.10%的学生认为较长,13.33%的学生认为太短,0.95%的学生认为较短,36.19%的学生认为合适。
(4)师资队伍。该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采取兼职的办法,主要由院部学工团队组成授课团队,集中备课。授课团队的教师,由教务部门纳入学校评教系统,与其他课程一起,接受学生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总体上比较好的学生,占到93.33%。对教师讲课的评价方面,47.62%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单一会导致课程缺乏吸引力;45.71%的学生认为,教师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3.8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言谈举止及个人修养,会影响教学效果;2.8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5)学生建议。在教学内容上,建议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会更好,例如:增加对有关行业(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的分析,从而更加紧密地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来提高关注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建议进一步增加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比如:多进行头脑风暴开展时事讨论;多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如借助视频,开通网上课程等;教学方法可以大胆创新,不拘于课堂内容,多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对授课教师,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地点不拘于教室,形式也不拘于课堂教学等等。
3 调查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对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总体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令人满意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1)完善教学体系。从调研学校目前的课程组织来看,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校党委宣传部为管理部门,负责把方向,统筹全校资源,制订教学计划。教务处负责组织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二级院系负责具体教学工作,包括制作具体课表、安排上课地点、组建教师队伍、组织学生考试等。授课教师负责教授学生。
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一教学体系中,有两个环节需要改进:教师待遇和学生选课。前者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授课只算工作量而无课时费,仅在评职称的时候有一些帮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积极性,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后者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并未被教务部门纳入选课体系,使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建议学校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将授课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学考核体系,给予教师相应课时费,以激发其热情。另一方面,教务部门要将该课程纳入选课体系,课程安排列入学生课表,授课时间和地点统一安排,引起学生重视,确保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2)丰富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有着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因此单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的。”[3]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一是社会实践内容。教材的编写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在广度上受了限制。社会实践的内容倒是十分广泛,但正是这种特点,导致了教学的不可控性。
鉴于此,建议除按照教材内容给学生授课外,还应当由主管部门牵头,集合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编写一些辅助资料,课后分发给学生学习。内容除了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和解读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行业的发展,讲一讲有关行业的“形势与政策”,即“贴近应用型大学的校情,强化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责任教育、使命教育。”[4]例如,对于医药行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如果能够在资料中,对这些政策措施出台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要达到的效果等等进行分析,必然能引起医药院校学生的兴趣。关于实践教学,考虑到行业特色型高校特殊的行业性质,建议围绕行业展开,使学生在体验行业现状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而扩展到对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深刻理解国家的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3)改进教学方式。该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式,仍以讲授为主。在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关键做法这一调查中,结果显示,28.57%的学生认为需要规范管理教学,36.19%的学生认为需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35.24%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教學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从多元化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队伍多元化。该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单靠专职教师,或者单靠兼职教师,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唯一的出路是专兼结合。考虑到行业特色型高校具体实际,建议在兼职教师中增加专家的比例,使得在涉及到行业性问题的时候,能够有公信力。
二是授课方式多元化。结合90后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来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门课程,仅仅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是不够的。从接受信息的即时性、广泛性的角度来说,建议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手机客户端、短信平台等,使学生乐于学习课程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角度来说,建议课堂教学多互动,甚至于采用“翻转课堂”等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吸引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政策的兴趣。
三是考核[5]方式多元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主动关心国事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其全身心的参与整个课程。因此,单一的书面考试,只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这就需要在考核方式上作出改变,除考试外,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实践表现等,都应纳入考核体系,综合起来给出课程分数。
*通讯作者:卢献锁
参考文献
[1] 苗国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2):34.
[2] 徐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111.
[3] 邹时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56.
[4] 赵聪.应用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3(7):82.
[5] 林丹.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对策探析[J].科教导刊,20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