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骆驼峰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gl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听说骆驼峰,还是在2010年的夏天,跟二哥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向我介绍了阿勒泰的地形结构,提到了这个名字。据说骆驼峰算得上阿勒泰的主峰了,当然是市区的,这一点必须强调,因为整个阿勒泰地区就聚集在阿尔泰山的脚下,而阿尔泰山的主峰并不在此。而骆驼峰,最多算得上阿尔泰山群峰耸立的其中一个罢了,至于当时阿勒泰政府为什么会选址在这么个位置,我们也只能臆测一下罢了。却原来骆驼峰是阿勒泰最有故事的山峰之一,因为在这儿有长春真人丘处机的题诗一首。根据他们当地人的描述,这幅字的真迹现在悬挂于一间隐秘的办公室,常人难得一见。
  忘记交代阿勒泰市区的布局了,市区就建在由骆驼峰和将军山之间的谷地上,在这山坳坳里流淌着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克兰河。克兰河的水主要是来自阿尔泰山的冰雪融水,每年六七月份的时候水量最大,她从阿勒泰市区穿城而过,最后汇入额尔齐斯河,跟着大河一起带着中国人民的问候向北冰洋进军。将军山坐落在克兰河的东岸,据说这个山有很多传说,美丽或者神秘总是那样不胫而走,可我们决计要从它的斜对面——骆驼峰出发,开始一段记忆深刻的旅行。
  这是一个周末,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温度也不甚高,正是出游的好日子。二哥、程志荣与我三人约定十一点开始,一同从骆驼峰的东坡出发,徒步爬山。沿着克兰河行走,越过山脚下的克兰河桥,抬头仰望骆驼峰,展现给我们的恰恰是最险峻的一面,像一个巨人一样,直直的站立在那里,让我心有所惧,毕竟自己脚上穿的是一双名副其实的凉拖鞋。我哥给我开玩笑说,“你看那俩不要命的在半山腰,要是掉下来该咋办呢?”我将信将疑地望着山崖,心想要是搞攀岩的下面也没有人接应,万一掉下来怎么办?我仔细的瞅着,眼睛眯成了一道小缝,才发现真有两个人形的东西趴在那儿。二哥看我有点相信了,忍不住的笑了起来,“之前有一对老夫妻,早晨跑步,见山上有两个人,就打电话报警了,警察还真来了。发现是两个这玩意,着实觉着被搞逗了一番。”我方才明白过来,却原来弄两个假人,装点一下这边炸裂的山崖。我琢磨着,“谁这么有才,出这么个馊主意。我都信以为真了。”
  我们边走边聊着这个让人觉着搞笑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山脚下。抬头望天,想要目测一下这个山峰到底有多高,垂直而上,凭我这近视眼的眼力,大概也难看出究竟有多高?我询问他们二人,给的答案也不一致,也只好作罢。
  觅得一条小道,開始进山。入口处,白桦树耸立在克兰河的两旁,给这本就幽长的山道增加了几分情意绵绵的感觉。山道是后来人工翻修的市政工程,一看质量,便知道是多么的不负责任。抹几下水泥,铺几块石头,挂一些锁链,就成了一道攀登主峰的道路,这未免有些太让人感到寒碜,真不知道朴实的阿勒泰人民怎么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还好,山道两侧还不时地会出现山果树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植物,也算让我稍有些欣慰,如若不然,这个山道修的意义何在?为百姓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却最后弄得不甚安全,万一出事,谁来担当?这些并不是我这个外来人该担心的问题,想到这儿也就不再关心,认真爬山最重要。
  二哥的速度依然很快,记得小时候他就以身手敏捷而著称于乡里之间,他已经甩了我们大概有十几米的距离。这时候,看到台阶上写着200字样,起初大家都以为是200米,后来仔细推敲,发现应该是200层阶梯,大家会心的笑了一下,也没有再讨论下去,而是选择继续前行。至半山腰时,我回头看了一眼,突然觉得有些晕厥,深吸一口气,待穿肠而过时,才算舒缓下来。自己忐忑的心情渐渐放松了许多,朝东南方向看去,大半个阿勒泰市区已经尽收眼底,甚至在远处的将军山都显得如此渺小,山上的亭宇更不肖再言。此时,一阵风从我的鼻尖划过,清新沁脾之感油然而生,好不自在。站在半山之中,双手摊开,心向彩云,大有飞翔之妙。
  稍事休息,还得继续“战斗”,之所以说是战斗,我们把这次登山当做一次任务,同样也是弥补我五年前未曾登顶的遗憾。我的脚步之于登山之初,慢了许多,而且走走停停,毕竟我着拖鞋实在是使不上劲啊!只有二哥,好像经历依然充沛,时不时的还给我们鼓劲加油,反倒让我这个稍微年轻的家伙自愧不如。我决计不再落后,必须加快速度,争取迅速赶超,这大概是虚假的自尊心在迫使我前行,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渴望能稍作休整,边走边看看风景。
  说起风景,骆驼峰几乎是一座光秃秃的山峰,很少能够见到丰茂的树木,特别是越往上越少,这到底是符合海拔与植被关系的基本定律。那我到底想看什么呢?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就是想多看一眼阿市的全貌吧!按照常理而言,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可脚并不听使唤,后来才发现,却原来左脚掌已磨出小泡,只是一直没觉着疼,也就未曾发现。这时,不得不停下来,稍事休息。自己寻得一块宽敞的地方,四处张望,期待着能在某个瞬间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实际上失望是在所难免的。
  路还得走下去,真正的骆驼“峰”就在不远处,早已经看得见,甚至再走几步就可以摸的到。这或许是我的一种幻想,也或许是骆驼峰的一种幻术,让我充满希望,于是我迅速站了起来,浑身充满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攀爬着,二哥和程志荣二人都有些措手不及,着忙追赶。有一种动力的催促,行走便有了方向和目标,迈出去第一步,最后一步也就不再遥远。终于,在疲惫中爬到了这座并不是很高的“山峰”,抬眼望去,这时的阿勒泰尽收眼底,在密密麻麻的楼房之间,横亘着那条母亲河,它像一只温婉的长蛇一样,穿梭于城市的心脏,好不旖旎。
  当征服骆驼峰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失落的,那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不再有,那种想迅速看到阿市全景的想法也不再有,那种遗憾也不再有,多的反倒是内心的冲突。来到山顶,圆了自己五年前的小小渴望,可到头来并没有发现这是一座自己想象的山峰,失落的原因不是失败,而是破败。这种破败感来自于荒凉的大山和渺小的城市,以及那些破旧不堪的设施,正是这些杀死了我的渴望。可是我并不后悔,最起码到了这儿,看到了长春真人的那首诗。
  在空台处眺望远方的二哥,突然灵光乍现,冒出一个想法:一起越过前面的荒山头,去桦林公园。程志荣立马提出质疑,前面的山头基本上没有路,即使能下的去,我们该如何进入桦林公园,因为这之间还隔着一个电厂的水坝。看来程志荣对地形还是很熟悉的,而且分析的挺有道理,我也想附和一下。这时二哥坚定地说,“就从这儿过,我已经观察过地形,越过去是没有问题的。”我被二哥这种冲动所感染,迅速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坚决拥护他的领导。程志荣见我等有如此气势,也就不再有什么异议,默认行程。
  这一段山路要比我们想象的艰难的多,到处没有一条正儿八经的山道,全是哈萨克族牧民放羊时留下的“羊肠小道”,细细地盘在山体的右侧。细碎的石子和凸起的石头,交错在小路中央,边沿还有一些北方山体上独有的植物,偶尔还会拽一下裤脚,阻止我们前行。我穿着那双久经沙场的凉拖鞋,紧随他们的脚步,不时间还会踩掉一两块石头,稍有不慎身体便倾斜了起来。我努力地将身体往靠山体的方向倾斜,将重心保持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这时候的我是紧张的,总担心自己的那双拖鞋会把自己送到山谷,这种送是“滚”的方式,后来再想想,都有些怀疑自己当时哪来的勇气。还好,老天是眷顾我的,让我们顺利的到达了山谷,悬着的心总算舒缓了下来。
  其实,山谷是到了,险峻的山路也没了,眼前却给了我们又一障碍——电站。这是一座几近荒废的水电厂,厂子院内早已荒废,大门紧锁着,透过缝隙可以看到,各类杂草丛生,腐朽的木材,生锈的钢材等等纵横交错在院内。那座砖砌的墙体,周围的水泥也脱落大半,只剩下网状的砖块,裸露在外面,如果风一吹,那尚未脱落的部分水泥,也有可能随时就要掉下来。我们侦查一番,发现此处基本无人,于是我们将从此处穿越。铁丝网缠绕在水坝泄洪的河道旁边,原本是防止人、羊、牛等动物从此越过的,而今已是锈迹斑斑,千疮百孔,我们随便找一个地方都能钻出去。一些不知名的小草,在我们的脚下,承受着“不能承受生命之重”,苦苦哀鸣。
  我们四处寻觅,勘察地形与掩体,看看到底哪儿才是真正的出路。最后一致决定,沿着泄洪的河道行走,果然,不远处便有一座废弃的水泥板桥,旁边用极不标准的汉字写着“危桥,请勿行走”。这座小桥确实有些小,也只是能将就越过一个人。桥的下面是奔流的河水,看那河水的架势,足够将一个成年人送到下游。浪,击打着两边石岸,像挑衅一般嘶吼着,激荡着。环顾四周,抱着侥幸的心理,准备寻一条更顺畅的路,结果可想而知:仅此一道,别无他路。最后,只能鼓起勇气,决定从此桥通过。桥的两岸都有几棵长势不错的小树,正好作为助手。我们一个个来,抓着小树的枝条,小心翼翼的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不敢看脚下的河水。越过这座桥,所有的障碍基本排除,前面一片坦途,我们又回到了熙来攘往的街道,仿佛一切又要照旧。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因为同学哥哥的遽然离世,我在六月之初回去了少年时代读书的县城。去时雨夜兼程,未见路途模样。慰问,丧礼,道别匆匆,悲惋之情无以言说。待到第二天正午驾车返程,路边阔野一片煞煞的绿夺目入眼,甚觉貌似回到年少时光。那一片开阔无垠,那一片真纯如初,是怎么样地在岁月的磨折里没了当初的青葱苍翠呢?  记忆开始铺排,我竟不自觉离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快十五年了!十五年,已经是又一个少年长成的时光了。原來绿油油的柳
期刊
一条眉清目秀的河,静静地流在童年的记忆和岁月里。  她有一个纯真的名字———清水河,河如其名,清莹见底;在她婉转潺湲的流动里,不知带走了多少离合悲欢的往事。  这是一条怎样的河?其实,她一点也不伟岸壮阔,就那么五六米宽,三四米深,跟大江大河“站”一块,简直就一小小溪流;她就那样弯来弯去、深情款款地匍匐在那片黎民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低吟浅唱一支生命之歌。  何以遥远?只是这条小河永远定格在童年记忆
期刊
一  大约在1993年,我随父母来到南宁这座城市,我的父母绝不会想到自已生命的后半段安放在这座看似太普通的城市里。五一东路36号,一个连门牌都不是特别耀眼的寻常小区。院子里大部分是老人。一群在祖国南疆生活了20年的人。他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聚拢过来,操着各地不同的方言,带着故乡泥土的气息秉性。那么多人走到一起,时间一长,他乡也就成了故乡。  他们把生命最绚丽的色彩涂抹在铀矿的矿土里。一切缓缓地随着光阴
期刊
绿  巴音布鲁克,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它译成汉语,意思是“丰富的泉水”。来到这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它的绿,它象一条巨大的绿色绒毯,从脚下铺到远处的山脚下,又铺过山野延伸到茫茫远方。绿是草原的美,没有绿,便没有草原的生机,也没有草原的一切。  巴音布鲁克的春季来得特别迟,即使山外云也白了,天也蓝了,树也绿了,花也开了,这里仍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被大雪覆盖着的小草偷偷地吸吮着湿润着的气息,悄悄地在
期刊
每次到黄果树时,我站在瀑布的对面,看到宏大气势的飞瀑时,我就会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思绪不由飞到了遥远的江河源头。  源头之水,正是一泓泓泉水匯聚而成。尽管它从山间走出时很弱小,弱小得无人问津,但就是这么弱小的泉水,一路欢笑,一路滋润,最终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成就了伟业,实现了梦想。  滴水成溪,溪水成河,河水成湖,湖水成江,江水成海,这就是水的运行轨迹。水从群山间出来,流过山沟、淌过草地、漫过漠原、
期刊
有朋友私下问我,你笔下写过平民百姓吃食、地方特色风味,每每叫人食指大动、馋涎欲滴。可不可以写写皇帝的膳食,也让我等长长见识?皇帝贵为天子,穿的是龙袍,坐的是龙椅,住的是“金鸾殿”,行以辇代步,膳食自然也不同寻常。比如说吃什么?怎么吃?猎奇之心人皆有之,写写试试,作为茶余饭后谈资亦为快事。于是乎,查阅资料、探幽索隐,虽是东拉西扯,但也言之有据。熬了两个通宵,就有了这篇皇帝的膳食。  说起皇帝的膳食,
期刊
陈继昌何许人也?  陈继昌———科举史上广西首任三元及第获得者,整个科举史上三元及第的最后一位获得者。  这个双料头衔,意味着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前一个头衔是科举史在广西的空前,后一个头衔,则是整个科举史的绝后。  三元及第,用现代的方式来解读,就是这个人参加了三场考试,分别是乡级的、省级的,和全国性的大考,在这三场考试中,这个人,都拿了第一。  用老祖宗的方法解读什么是三元及第就
期刊
城里一连下了几天,女儿常常独自站在门口观望。很明显,雨阻碍了她外出玩耍。一个不满两周岁的女孩子,摸着脑袋,手指着溅在水泥地上的雨花,不断惊奇地指认,“雨,雨”,那极其关注天气的神情,让人觉得颇有意思。  一场豪雨,可以为闷热的城市降温,却也会因排水系统的不良,造成内涝,带来诸多出行不便。雨在城里,缺少情调,多半会使人显得狼狈,在乡下则不同,总能将人提升成逍遥神仙。  在高天厚土的陕北高原,雨,是比
期刊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蓬勃的青春气息,建构优美意境,传递美好情感,诗意盎然,用语隽永,在散文诗的创作上崭露头角。诚如诗人、诗歌理论评论家单占生对于吴蔚琪诗作的评价:“诗意的延展与语言表述的节奏达成了一致,舒缓有度。这么年轻却有这么沉稳的文字,并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这是让人特别称赞的地方。”  著名散文诗人蔡旭说:“只有先撼动自己,才能去撼动读者。”看得出,吴蔚琪的散文诗作,多半是自己受到撼动,再要倾
期刊
这灵物,激活了一世的繁华,让一颗素洁的心在草木里安然生长。步履大山,回眸四野,何处不是人生流年里最美的风景。  ——题记  这场孕育了多日的春雨终于分娩。  午夜,山风裹挟着急匆匆的春雨扣响了这片干渴的土地。嘀嗒嘀嗒的风雨声打破了乡村夜的宁静,老父亲从睡梦中惊醒,用沙哑的声音说:“咋么下雨了”。这声音,蕴含了多少期盼,多少欣喜。  清早,迫不及待地拉开双门,虽然雨雾迷蒙,千山凝重,但一个全新的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