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鲁克草原四章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
  巴音布鲁克,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它译成汉语,意思是“丰富的泉水”。来到这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它的绿,它象一条巨大的绿色绒毯,从脚下铺到远处的山脚下,又铺过山野延伸到茫茫远方。绿是草原的美,没有绿,便没有草原的生机,也没有草原的一切。
  巴音布鲁克的春季来得特别迟,即使山外云也白了,天也蓝了,树也绿了,花也开了,这里仍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被大雪覆盖着的小草偷偷地吸吮着湿润着的气息,悄悄地在土壤里扎根,不愿过早地袒露自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古诗。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才孕育了这里独具一格的绿,崇高的绿,伟大的绿。
  每到五月来临,积雪慢慢地融化,你可以看到这里的原野在吐绿,一天一个样,由冒出的草芽子变成淡绿,又变成浅绿,最后变成深绿。这里的天特别特别的蓝,是没有渲染的色彩;云特别特别的白,象特级棉花那样集中在了一起;草特别特别的绿,我惊诧于这里的纯洁的绿!齐齐扎扎的小草,显得那么娇,那么嫩,露着一股蓬勃的生机,透着一种神秘的绿,给人以一种新生,一种顽强,一种创新。周围山峦叠嶂,一群群马儿悠闲地吃草;天空流云变幻,雄鹰振翅高飞。风光秀丽的大草原,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在这里,望着一望无际的绿色风光,人们的心境豁然开朗,沉闷在心里已久的忧伤瞬间化为乌有,白天里想做的没有做完的事也不想去考虑它,仿佛世界是一个人的,什么事也不去想,全身涌动着回归大自然的春潮,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尽情痴迷在绿色情感的热流,陶醉、沉醉、迷醉于一方,风景这边独好。


  跑了一整天,不知啥时候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当一觉醒来,睁开眼睛时,发现正对着窗外,那轮亮亮的圆月,映照着草原的上空,乳白色的月光泻在了硕大的原野,是那样的柔和,好似一位我热恋的高洁的蒙古族姑娘,正深情与我的目光做着深度的心灵对话。美,我只感到很美。当月亮从草原的上空移向那座山的背后,我心上的月儿便跟着挂了起来,像一盏灯,很亮。一阵微风吹过,诱人的芳香沁人心脾。此刻,我是那么安逸、舒适。在这样的状态中,我领略着和谐、自然,我要在大草原采撷太多的美好、浪漫、温馨……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美丽的,而如今的草原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和描绘着更为美好的“绿色巴音布鲁克”。看吧,绿色原野上,一座座漂亮别致的白色蒙古包“一”字型排列,在红、黄、蓝、橙小飘旗的映衬下格外鲜艳,那是牧民自办的“牧家乐”草原接待站。在这里,你可以吃上无污染香喷喷的手抓肉、喝上浓酽酽的奶茶、品尝美味的酥油茶、喝到喝一口清凉到心的马奶子、干完一杯还想再来一杯的营养价值很高的奶子酒、欣賞到原汁原味的蒙古歌舞……你会感到这里的土特产是那样的丰富,草原儿女是那样的精明,牧民朋友是那般火一样的热情。那天,我参加了一次篝火晚会,我们围在篝火旁,情不自禁地打开了“关”住特长的大门,或跳舞扭动肩膀,或对绿野高亢一曲,或举起相机选择最佳姿势,或奋笔疾书抒发情感……仿佛整个草原都置身于欢庆的海洋里,游人在难忘的歌舞中遐想着草原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篝火是欢乐的,人们是快乐的,草原是不夜的!那种天籁之音至今在耳际萦绕,那种无拘无束的“放荡”至今浮现眼前……
  巴音布鲁克的绿是生命之绿,是用青春抒写的诗篇,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延伸和弥漫着的草原文明。你可以感觉到她的有节奏的脉搏,而这种生命正是草原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这种绿也是草原人民青春永驻的象征,永远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雾
  雾是高原的精华。如果你来到我国最大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唯能体现高原特色的莫过于这里的雾。
  汽车在蜿蜒的洪加里克大坂行驶时,你会全方位地领略到大雾给这里带来的独特风光。汽车在弥漫的大雾中缓缓前行,防雾灯像个萤火虫似的,淡淡的一束黄色光圈,像要被雾吞没似的。从车里往下看,云雾填没了整修沟壑,缭绕散开,松柏屹立,雾绕周围。巴音布鲁克的雾特别白,那白茫茫的雾正是印证着这里纯洁的空气。
  在雾中行驶,你的脑子里会情不自禁映入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神奇传说,此时感觉当了一回“孙悟空”,虽然没有翻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可也享尽了这里独具的魅力和不同的乐趣。也许你会这样想:我不愿翻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因为那里没有我喜欢的雾!
  眼前的景色真美啊!洁白洁白的雾就在身边,没感觉地蹭来蹭去,象是欢迎游人的别样举动,就像动物园的小动物以最佳姿态迎接宾朋。大雾中,两三米之外看不清人和物,给人以似在天堂的感觉。或者说雾是嶙峋山谷和高大松柏的节日盛装,穿上它,才能体现高原的山脉和植被特有的韵味。雾,在于它有一种朦胧的美。雾中的世界,一切都隐隐绰绰、朦朦胧胧,似幻似真,若有若无。还在于它在创造一种浑融的美。它不是雨,却滋润着万物;它不是烟,却能轻柔的款摆;它不是云,却能自由地舒卷。它是雨之魂,烟之精,云之神。天和地,相距是那么遥远,唯有雾能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巴音布鲁克之雾,更像一位披着朦胧面纱的青春少女,正从母亲的怀抱中轻盈地走来,以饱满的胸肌、娇美的身段、热情大方的礼仪,打动了来自四面八方游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美的朦胧与神秘。巴音布鲁克之雾,包揽了众多散文家、诗人对雾的恰到好处的生动描述,在巴音布鲁克看雾是人的一种至高无尚的享受!当你站在大坂顶上时,所有的雾尽收眼底,仿佛是雾的世界,或者说是仙境,自己也成了一位仙客,这时你的心境豁然开朗,什么“人在雾中行”、“腾云驾雾过大坂”,什么“远山近松雾环绕,最是人间好风光”、“看巴音布鲁克之雾,享天上人间秀色”等等的句子会在脑海里浮想联翩,产生无拘无束的想象,也像这云雾一样从脚下一直延伸到一望无际的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
  巴音布鲁克之雾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亲切,令人倍感欢欣。世间有千娇百媚,人有风情万种,你可以抛弃一切,情有独钟。你可以面对雾感慨万千,抒发情感;又可以俯首沉思,落落寡欢;也可以把心中永远的秘密寄托于那拥有环抱群山之气势的茫茫大雾。正因为雾,我们感觉到朦胧的世界不再朦胧,模糊的视线不再模糊!   高原因雾而更显高原特色,巴音布鲁克因雾而更美更靓更诱人。朋友,不妨到巴音布鲁克草原来看雾,你会从雾中感悟到这里无限的风光和永远不尽的遐想。
  夜
  花儿睡去,虫儿放心沉眠,皎洁的月光泻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推开窗帘,夜凉如水。
  此刻,想必别人都步入梦乡,好梦不醒醉今宵。惟独我临窗独坐,心中有着无数思绪泛滥的感受,准备好了纸和笔,想借着柔和的月光,抒发被时光冲淡了的感懷,却又发现,这种感觉根本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当夜幕降临了,星星布满夜空,眨着眼睛,明月仿佛早已猜透了人们的心思,拉开了夜幕,张开了笑脸。这时,月是那么温柔,它将黄色的光亮轻轻地洒向大地,泻进每个角落,间或又悄悄收起,逐渐裸露夜色。是夜,星光灿烂,天地间一片静谧,晚风轻轻的吹过,草浪随风起伏,显得分外惬意。
  静静的夜,伴着并不宁静的心。正秋时,圆月明,思绪万千,蜂拥袭来。硕大的草原,倒也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当云雾弥漫之时,有“巴音布鲁克,伸手触云彩”的触景;当望着远处高于地平面的河流,有“车马走平川,江河半山腰”的美感;当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肚里跳”的自如;当在六月飞雪的大坂看到一群游客躲在车里因高原缺氧加之寒冷的场景,有“风吹碎石跑,氧气吃不饱,天无几日晴,六月穿棉袄”的生情;当看到这里纯朴的牧民,也有“视草原为家,以草原为荣”的感慨。我真为今晚的失眠兴奋。
  窗外凉风习习,身上不禁有些寒冷,我宁可披件外衣临窗凝望明月,也不忍关紧窗户隔着玻璃欣赏那轮迷人的圆月。想起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诗词,我再也坐不住了,推门轻轻走出,一轮圆月,一间小屋,一盏明灯,此时的静谧正是幸福的人所享用的。
  突然,我想起了前不久下乡住蒙古包,早起发现太阳从敖包上升起,下午返回,发现太阳又从炊烟中落下。那种迷人的景色只有在草原才能领略到,那首传唱已久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轻轻在耳边萦绕。此时,我在想,今夜虽没有万家灯火,但圆月象征着千家万户的团圆!当那轮圆月落下时,太阳又从敖包升起,当太阳从炊烟中落下时,那轮圆月又从夜色里升起……
  草原的夜景充满着宁静与和平,月光下几乎见不到人,偶尔的犬鸣、马嘶、羊咩,愈显寂静。只能见到自己的影子,微风吹过,小草摇曳,地上的影子也随着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姿态。远远望去,还可见依稀的灯光,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这就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之夜,一个迷人的夜,醉人的夜……
  冬
  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冬天来得比较早,最能见证冬天的莫过于这里的风和雪。
  冬天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比想象还要辽阔,天空怎么也望不到边,似乎只有脚下的起点,没有终点。冬天那肆虐的风,仿佛是从远方嶙峋的山谷里集中吹来的,吹在脸上像无数的绣花针,刺得人难受。风不大,吼声可不小,像要唤醒这满山遍野被大雪覆盖的植被,不知是在为这些来日芬芳草原绿色植被吟诵诗句,还是赞美不惧强风与冰雪的茫茫小草,诉说着草原永久的沧桑和无数冬天的童话?
  冬天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被白皑皑的大雪覆盖,像给绿茸茸的青草盖上了硕大的棉被。踩在松软的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在奏响一曲辽远而悠长的民谣。默默地走在这冰雪覆盖的原野上,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粗狂的喘气声,倒也可以静静品味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景。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雪特别白,也许是这里没有空气污染的缘故,即使放一杯雪在蒙古包里融化,依旧清纯似水。
  大地变得雪白雪白,让人眼前一亮,牧羊犬在雪地里行走,一串串的脚印,好像画了一幅画。一个人赏雪,可以长久地伫立在雪的世界里,体会什么叫洁白纯真;也可以在无人走过的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漫步,一览无尘瑞雪的纯净。这时,你的心中会响起那首传唱已久的《三套车》里的歌词:“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或许,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个人,一首歌,一首词,寒风怎么也冲淡不了胸中的热情。
  被雪覆盖的草原,到处都是雪,纷纷飞扬,蠢蠢欲动,一片银装素裹,白色是主题。望着这样的瑞雪,我的心早已欣喜若狂,顾不得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冷,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没膝的雪中,与大雪来个亲密接触,让身心完全回归于大自然。在这雪的天地中,却赋予着兴奋的气息,似乎再也没有寒冷,再也没有冷淡,只有散发着火炉味道的温暖。
  阳光照在雪地上,那亮闪闪的雪光直射眼睛,恰似无数亮闪闪的银粒放射着光芒。我忘情地徜徉在这雪光下,肆意地将自己置身于茫茫原野中,沐浴那刺骨的寒风,在整个寂寞寒冷世界里品味那独有的韵味。一时间竟让人有了一种错觉,难道这真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之冬吗?
  小草在积雪的棉被底下窃窃私语,它们唯一的奢想就是春天还有多久才能来呢?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下雪的声音,奏响了春天的序曲。听这里的牧人说,草原的冬天雪越大,地面保持湿润越好,来年的牧草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或许我对于这草长莺飞、绿草如茵的草原已经很是熟悉了,这样,更能从芬芳的空气中感受快乐,感受生命的希望,感受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啊,我爱草原的冬天,更爱草原充满活力的春天!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我记忆中最早关于读书的名言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俄国大文豪高尔基的名言。  或许有人会问,书籍怎么就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了?这得追溯到数万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在交流如何发现击杀猎物时,你想想看是怎样的?咿咿呀呀(肢体语言模仿)。正是后来发明了文字和形成了语言,才一步步凝聚起古人智慧的结晶———书籍,才能让我们几千年后的现代人领略到《论语》《道德经》的无穷智慧。没有书的人类始终像低
期刊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的一天,我和夫人在西安大徒弟方文家做客。早上六点,我们四人披着晨曦上了小汽车,开始为期两天的圣地延安、壶口瀑布等景点的旅游计划,去领略大西北迷人的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  车一直往深山开去,九点时来到了计划的第一站方文朋友的水库工地,只见一片荒疏,到处是坍塌废弃的窑洞。满地黄士,黄风漫天而来,夹着枯枝顿感脸上生痛,紧闭嘴巴,仍觉齿有泥沙,莫非我来到了歌中的黄士高
期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经常去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名叫———君子居。  君子居的东方不远处,是一个小山谷,谷中有山溪随意游击,有野花坚守阵地,攻守同盟,自成佳境。最好是在春天,有朋友来访,多年老友也好,近日新交也罢,与主人就着谷中随意而来的清风,随意而出的清溪,喝些清水,扯些清谈,说到清明处,清爽共一笑。朋友不论距离远近,平时并不经常联系,偶尔突然想起,便前来一聊,正事休提,闲话漫抛,很像古时的
期刊
“作家”  “作家”那时不叫作家,叫铁蛋。  铁蛋的脑袋瓜其实并不铁,每次考试,做点小动作要是不被发现的话,马马虎虎可以及格,为这,当奶奶的嘴咧得还直像后山的石榴开哩,直拿糖。  扒人家花生,偷別家鸡蛋,铁蛋从没想过要当什么“作家”。  后来奶奶去世了,保护伞倒了,胡须亦开始像初冬的原野出现初霜了。铁蛋倒有点懂事了,时常露出一副可怜相,“我真恨自己那时不懂事,肚里没货,这下可惨了……”一副恨铁不成
期刊
大漠里的村寨  驼铃声声,羌笛带着一片地域、一个古老民族的西域声调,让人们走进尉犁的深处,走进罗布人村寨。  踏着古老的足音,去触摸大漠的心脏,这是一个沙漠里没有消逝的独立王国。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处,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我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有大片的原始胡杨林、草原,寨区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一处大漠里的世外桃源,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
期刊
一本好的书就像一个富矿,虽然已引起过关注并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但如果你走进它,悉心品读,仍然会有所发现,获得教益。近日,阅读了贵州作家王大卫所著的长篇纪实散文《寻找天堂》(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版),就有这样的感触。对此书,已多有盛赞:“《寻找天堂》是我至今所见的记述洛克、记述纳西民族、记述三江流域自然与文化的不朽佳作。”(白庚胜)、“大卫开始以一种终极意义上的视角,去观察、描述、揭示历史与自
期刊
古草味美叶麻籺  南方人以米为主食,数千年的演衍,推陈出新,米食的发展从不改变米粒的状态下的粽子、饭团、糯米鸡、爆米花……到磨粉蒸糕做籺,花样繁多、型态动人,口感别致。先人们充满智慧与经验的手工米食,丰富,生动,让人赞叹。对于自小就被米食抚养的胃来说,晶莹饱满的米粒,温软香甜的米香,永远是种不可替代的饥饿吧!  从这点来说,我们广西合浦真的是一个美满之地,土地肥沃,稻菽盈畴,米食花款众多,滋味极致
期刊
因为同学哥哥的遽然离世,我在六月之初回去了少年时代读书的县城。去时雨夜兼程,未见路途模样。慰问,丧礼,道别匆匆,悲惋之情无以言说。待到第二天正午驾车返程,路边阔野一片煞煞的绿夺目入眼,甚觉貌似回到年少时光。那一片开阔无垠,那一片真纯如初,是怎么样地在岁月的磨折里没了当初的青葱苍翠呢?  记忆开始铺排,我竟不自觉离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快十五年了!十五年,已经是又一个少年长成的时光了。原來绿油油的柳
期刊
一条眉清目秀的河,静静地流在童年的记忆和岁月里。  她有一个纯真的名字———清水河,河如其名,清莹见底;在她婉转潺湲的流动里,不知带走了多少离合悲欢的往事。  这是一条怎样的河?其实,她一点也不伟岸壮阔,就那么五六米宽,三四米深,跟大江大河“站”一块,简直就一小小溪流;她就那样弯来弯去、深情款款地匍匐在那片黎民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低吟浅唱一支生命之歌。  何以遥远?只是这条小河永远定格在童年记忆
期刊
一  大约在1993年,我随父母来到南宁这座城市,我的父母绝不会想到自已生命的后半段安放在这座看似太普通的城市里。五一东路36号,一个连门牌都不是特别耀眼的寻常小区。院子里大部分是老人。一群在祖国南疆生活了20年的人。他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聚拢过来,操着各地不同的方言,带着故乡泥土的气息秉性。那么多人走到一起,时间一长,他乡也就成了故乡。  他们把生命最绚丽的色彩涂抹在铀矿的矿土里。一切缓缓地随着光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