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对现实社会认知的影响力。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之间关系密切,对社会认知影响巨大。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社会的记忆是迎合当下的需求而被潜意识地构建起来的,社会记忆不是个人记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群体对过去历史与当下现实的认识的重构。由此可见,社会记忆与历史记忆交叠在一起,共同塑造着当前社会与群体的意识形态。唐纳顿(Connerton.P.)从另一方面指出,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文化一样,都为当下社会的既得利益群体辩护,使不合理的存在被合理化阐释。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通过仪式维持、传承既有的传统,参与到社会(尤其是城市)的发展中。
一、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意义与符号的动物。人们认识、了解和评价世界,都是通过符号与意义,并由此塑造着自己的行为方式。由人组成的社会也是如此,社会的群体认知是构建在符号与意义之上的。这种认知的力量十分强大,可以导致个人对一个群体(社会、城市、国家)的高度认同,甚至愿意为之牺牲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与认知可以是不一致的,比如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壁战场,但人们依旧前往游览观瞻,因为这里被赋予了意义。可以说,建筑于符号与意义之上的社会认知,对于社会而言就是另一个维度上的事实,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真正存在的事实。
有了这样的事实,在看不见也摸不到一个国家的情况下,有了伯夷、叔齐、屈原、耿恭、苏武、岳飞、方孝孺、史可法、邓世昌、董存瑞、黄继光这些英雄人物的壮举,有了“想象的共同体”,有了国家与社会的软实力。对一座城市来说,这样的认知也极为重要。在中国的城市湖泊中,杭州西湖的先天条件并不算好,但最有名,吸引了最多的目光。它靠的就是历史积累的符号与意义,那是白居易与苏轼赋予的,是市民文化孕育出的那些美丽传说赋予的。
这种符号、意义,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历史记忆。历史记忆是社会的记忆,不是个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群体的,是时间的,也是重要的。
二、四平的历史记忆与城市形象价值
现代社会,城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阵地,在发达国家,城市占国土面积不足5%,却创造了超过95%的经济财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没有那么高,但中国的城市同样以极小的面积承载了极大的经济创造力。在这个和平发展为主的世界,真的是国家兴亡在于城市。而城市的软实力,对国家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价值。
城市的软实力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它包括文化、价值观、管理制度与能力、市民认同与素养等方面。如果把这些方面概括起来,那就是城市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吸引力。
提起一座城市,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与之相关的形象、标签与历史。西安是古都,有美食;上海是商业大都会,有十里洋场与外滩……每座城市都希望展现出最美的形象。提起四平,人们会想起什么呢?当然是四战四平,是“东方马德里”,是“英雄城”。当然四平也有一些其他标签,比如“换热器之城”“黄金玉米带”。可有一些大约就不是人们希望的了,比如“精神病院”“二龙湖浩哥”。
城市的形象与标签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社会记忆下的认知,是历史记忆在当下重塑的结果。在历史记忆方面,四平有着令人羡慕的资源。那就是四平战役,四战四平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毛泽东主席曾说“化四平街为马德里”,“东方马德里”是人们对它的赞誉。
四平的历史记忆是丰富多元的,但是最终人们对它的认知一定是简单而部分的,和所有城市都一样。北京也有工业,但人们心中的北京是首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不是一座工业城市。同样的地,四平的历史记忆不能都落实到人们对它的印象中,而只能是有选择的。如果可以有选择,这种选择性就是“定位”。任何事物都是被人们片面认识的,形成刻板印象,被贴上标签。这种简化的认知方式有其优点,让人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认知较复杂的外部环境,从而做出低成本的决策。
一座城市的形象,它的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被定位、包装出来的。比如桂林,人们会想到山水甲天下;比如重庆,人们会想到长江边的山城和麻辣的川菜。这种定位有些是在历史中无意识形成的,有些则是人们的意志与活动塑造出的。比如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崛起,就是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当然,深圳的客观条件得天独厚,但是具备同等条件的绝非一个。
那么关于四平,情形是怎样的呢?四平的古代历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标签应该就是叶赫、扶余、偏脸城。在革命战争年代,四战四平是最有名的一段历史,至今四平还叫英雄城,就源于此。而在建国之后,四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四平拖拉机、联合化收割机都是很有名的。四平的老字号李连贵熏肉大饼也是名声在外。改革开放不久,四平下辖的梨树县在中国首创了“海选”,也就是村官直选,因此被称为中国“海选”的故乡。改革开放后,四平的换热器工业和玉米生产是城市的特色。
一個城市要特点鲜明,广为人知,它的形象就不能面面俱到,必定有所侧重。上海虽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但是它的城市名片绝不是红色旅游胜地,而是商业大都会。同样,人们想到四平,绝不可能在它后面背出一串长长的标签。
三、四战四平的社会价值
四平的诸多标签中,最响亮的是四战四平,是由此而来的英雄城称谓。在这样一个包容而多元的世界,“二龙湖浩哥”当然也不坏,“神经病院”也不是不好的存在。但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与吸引力需要占据价值观制高点的认知来支撑。新中国是在革命战争的历史洪流中诞生的,革命的崇高性是被我国人民普遍认可的。因此,四战四平和“英雄城”是四平最理想的一张名片。
这一历史记忆的价值,首先在于对四平市城市形象的定位与提升。四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在四战四平时达到顶点,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有了这段历史记忆,四平的城市形象才能凸显,而城市形象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这一历史记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一个社会的凝聚力来自公民对社会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的强力驱动之下,社会的发展会获得极大助力,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个公民。四战四平的历史记忆不是孤立的,是和诸多革命战争中的红色记忆相关联的,它们与当下的社会记忆融合在一起,是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所取得的诸多伟大成就,包括两弹一星、各种卫国战争的胜利、改革开放……都离不开这种精神力量的驱动。在未来,这依然是中国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最后,这一历史记忆还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吸引资金与人才,比如发展红色旅游。社会的发展首先就是物质与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切因素,都是应该珍惜并善加利用的。
如今,革命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红色的历史记忆也面临消退的危机。正确对待历史,尤其是那些对中国有意义的历史,将这些历史记忆融入到当下的社会记忆中,让它们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无论对一个地方,还是对整个国家社会,都是重要的。
(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四平市社科项目“社会记忆下革命精神的文化传承——以四战四平为例”项目编号201575。
一、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意义与符号的动物。人们认识、了解和评价世界,都是通过符号与意义,并由此塑造着自己的行为方式。由人组成的社会也是如此,社会的群体认知是构建在符号与意义之上的。这种认知的力量十分强大,可以导致个人对一个群体(社会、城市、国家)的高度认同,甚至愿意为之牺牲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与认知可以是不一致的,比如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壁战场,但人们依旧前往游览观瞻,因为这里被赋予了意义。可以说,建筑于符号与意义之上的社会认知,对于社会而言就是另一个维度上的事实,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真正存在的事实。
有了这样的事实,在看不见也摸不到一个国家的情况下,有了伯夷、叔齐、屈原、耿恭、苏武、岳飞、方孝孺、史可法、邓世昌、董存瑞、黄继光这些英雄人物的壮举,有了“想象的共同体”,有了国家与社会的软实力。对一座城市来说,这样的认知也极为重要。在中国的城市湖泊中,杭州西湖的先天条件并不算好,但最有名,吸引了最多的目光。它靠的就是历史积累的符号与意义,那是白居易与苏轼赋予的,是市民文化孕育出的那些美丽传说赋予的。
这种符号、意义,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历史记忆。历史记忆是社会的记忆,不是个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群体的,是时间的,也是重要的。
二、四平的历史记忆与城市形象价值
现代社会,城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阵地,在发达国家,城市占国土面积不足5%,却创造了超过95%的经济财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没有那么高,但中国的城市同样以极小的面积承载了极大的经济创造力。在这个和平发展为主的世界,真的是国家兴亡在于城市。而城市的软实力,对国家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价值。
城市的软实力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它包括文化、价值观、管理制度与能力、市民认同与素养等方面。如果把这些方面概括起来,那就是城市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吸引力。
提起一座城市,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与之相关的形象、标签与历史。西安是古都,有美食;上海是商业大都会,有十里洋场与外滩……每座城市都希望展现出最美的形象。提起四平,人们会想起什么呢?当然是四战四平,是“东方马德里”,是“英雄城”。当然四平也有一些其他标签,比如“换热器之城”“黄金玉米带”。可有一些大约就不是人们希望的了,比如“精神病院”“二龙湖浩哥”。
城市的形象与标签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社会记忆下的认知,是历史记忆在当下重塑的结果。在历史记忆方面,四平有着令人羡慕的资源。那就是四平战役,四战四平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毛泽东主席曾说“化四平街为马德里”,“东方马德里”是人们对它的赞誉。
四平的历史记忆是丰富多元的,但是最终人们对它的认知一定是简单而部分的,和所有城市都一样。北京也有工业,但人们心中的北京是首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不是一座工业城市。同样的地,四平的历史记忆不能都落实到人们对它的印象中,而只能是有选择的。如果可以有选择,这种选择性就是“定位”。任何事物都是被人们片面认识的,形成刻板印象,被贴上标签。这种简化的认知方式有其优点,让人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认知较复杂的外部环境,从而做出低成本的决策。
一座城市的形象,它的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被定位、包装出来的。比如桂林,人们会想到山水甲天下;比如重庆,人们会想到长江边的山城和麻辣的川菜。这种定位有些是在历史中无意识形成的,有些则是人们的意志与活动塑造出的。比如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崛起,就是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当然,深圳的客观条件得天独厚,但是具备同等条件的绝非一个。
那么关于四平,情形是怎样的呢?四平的古代历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标签应该就是叶赫、扶余、偏脸城。在革命战争年代,四战四平是最有名的一段历史,至今四平还叫英雄城,就源于此。而在建国之后,四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四平拖拉机、联合化收割机都是很有名的。四平的老字号李连贵熏肉大饼也是名声在外。改革开放不久,四平下辖的梨树县在中国首创了“海选”,也就是村官直选,因此被称为中国“海选”的故乡。改革开放后,四平的换热器工业和玉米生产是城市的特色。
一個城市要特点鲜明,广为人知,它的形象就不能面面俱到,必定有所侧重。上海虽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但是它的城市名片绝不是红色旅游胜地,而是商业大都会。同样,人们想到四平,绝不可能在它后面背出一串长长的标签。
三、四战四平的社会价值
四平的诸多标签中,最响亮的是四战四平,是由此而来的英雄城称谓。在这样一个包容而多元的世界,“二龙湖浩哥”当然也不坏,“神经病院”也不是不好的存在。但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与吸引力需要占据价值观制高点的认知来支撑。新中国是在革命战争的历史洪流中诞生的,革命的崇高性是被我国人民普遍认可的。因此,四战四平和“英雄城”是四平最理想的一张名片。
这一历史记忆的价值,首先在于对四平市城市形象的定位与提升。四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在四战四平时达到顶点,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有了这段历史记忆,四平的城市形象才能凸显,而城市形象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这一历史记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一个社会的凝聚力来自公民对社会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的强力驱动之下,社会的发展会获得极大助力,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个公民。四战四平的历史记忆不是孤立的,是和诸多革命战争中的红色记忆相关联的,它们与当下的社会记忆融合在一起,是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所取得的诸多伟大成就,包括两弹一星、各种卫国战争的胜利、改革开放……都离不开这种精神力量的驱动。在未来,这依然是中国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最后,这一历史记忆还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吸引资金与人才,比如发展红色旅游。社会的发展首先就是物质与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切因素,都是应该珍惜并善加利用的。
如今,革命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红色的历史记忆也面临消退的危机。正确对待历史,尤其是那些对中国有意义的历史,将这些历史记忆融入到当下的社会记忆中,让它们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无论对一个地方,还是对整个国家社会,都是重要的。
(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四平市社科项目“社会记忆下革命精神的文化传承——以四战四平为例”项目编号20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