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工业、旅游资源部和奥克兰大学邀请,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和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组织,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四川、云南等十省市的协会会员和尾矿联盟成员一行24人,5月9日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了十天考察。考察团就矿业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理念、技术及经验与澳、新两国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澳大利亚政府成员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进行了正式会谈,还实地考察了两处现场。
5月10日,考察团在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澳大利亚影子内阁部长、国会议员鲍勃·巴尔德温等人围绕矿产资源开采、尾矿利用和新能源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就资源综合利用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交换了意见。王书文副秘书长介绍了我国矿业发展和尾矿利用在政策、科研及应用等领域的现状,以及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技术进展和成功经验,并希望协会和澳方在上述方面能够开展密切合作。鲍勃先生对我国开展的相关工作表示认可,对中国的尾矿综合利用及产品非常感兴趣,希望再到中国时能够参观相关项目。双方约定保持联系,加强沟通,进一步推进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的合作。
5月11日,考察团参观了位于悉尼南部约80公里的卧龙冈市必和必拓集团旗下的钢铁厂Blue Scope Steel,这家企业对固体废物管理,特别是钢渣管理较为成功。他们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的等级和特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废物产生量控制在最低水平,然后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再利用、循环使用,充分利用废弃物中残余价值。以钢渣为例,钢厂和下游的企业和用户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改进处理工艺,提高副产品质量,将钢渣大量应用于当地的水泥行业,既减少了天然石灰石的开采,也避免了煅烧生石灰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2011年钢厂的材料利用效率达到96%,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量达到200万吨。
由于澳大利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重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严格要求以及企业在环保和生态复原治理方面的不断努力,钢厂产生的固体废物处于良好的监控管理之下,没有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很好地实现了重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他们对废弃的钢渣堆放地进行生态恢复,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卧龙岗周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到处郁郁葱葱,是澳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生态环境十分优异。
5月14日考察团在墨尔本附近参观了一处矿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开发的典型案例,即巴拉瑞特市的疏芬山金矿旧址。巴拉瑞特在墨尔本的西面,距离墨尔本113公里,是澳洲著名的黄金产地。金矿于1851年开始开采,1918年关闭,吸引了包括大量华工在内的世界各地的淘金者,近70年共计采金295吨。目前金矿旧址已成为当地最知名的旅游景点,以淘金镇为主题,恢复了19世纪的矿区原貌,可赴井下参观采矿现场。该矿井深330米,10个开采面,参观者可下到18米深处参观井下原貌及相关设施。
疏芬山金矿旧址的再次开发是一个经典案例,很好地将当地矿业发展、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旅游休闲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废弃的矿山资源,而且给巴拉瑞特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和知名度,同时金矿旧址更是一个展现十九世纪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采矿业的生动教材,那日我们恰好遇上一批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此处上课。
与澳大利亚的矿业相比,由于新西兰矿产资源储量较小,加之当地环保势力非常强大,因此新西兰的矿业规模远远小于澳大利亚,当地政府对矿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非常关注采矿后的环境的修复性。考察团在王书文副秘书长的带领下于5月16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拜访了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John St George教授和Carol Boyle副教授,就矿产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了研讨。
John St George教授介绍了新西兰矿业总体情况及当地采、选、冶现状及工艺,包括煤矿、金矿、多伴生金属矿和铁矿等。同时介绍了新西兰采矿和环保的法律架构及管理体系,包括皇家采矿法、环境保护法、资源管理法等。
Carol Boyle副教授的介绍主题是矿山的生态复原,以避免对环境的长期影响,主要关注点包括:金矿开采中的酸性物污染、尾矿、矿山塌陷、土壤污染、粉尘污染、水污染以及环境恶化等。Boyle副教授希望能够建立起一套国际化的矿山生态复原标准体系,并推广应用,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成功案例。
考察团成员与两位教授就采矿环境保障金、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的制定、实施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王书文副秘书长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邀请两位教授到中国实地考察尾矿综合利用情况,并希望能够将中国在矿山生态复原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同国外分享,为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
考察结束后,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此行收获不少,感触颇深,一同总结了此次考察的几点启示:一、严密细致的法规体系和公平客观的执法环境是产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澳新两国对环保重视程度高,民众环保意识强,非常关注当地环境的可恢复性,都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先进的、严密细致的环境保护与矿业开发方面的法规体系,这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二、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技术与澳新相比,双方各有所长。通过交流发现,中国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一些技术、产品和经验,引起了对方较为浓厚的兴趣,这说明我国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既增强了我们的自信,也为双方全方面的互补合作打开了空间。三、协会应该充分发挥产业平台的作用,汇聚国内外资源,深化交流层面。考察期间,大家不仅与澳新两国的相关部门进行了的交流,拓展了视野,结交了朋友,借鉴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内部的交流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参团单位纷纷表示,希望协会今后能多开展类似的交流考察活动,采取多种交流方式,深化交流层面,强化交流效果,让大家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内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最新发展,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与协会共同推动国内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5月10日,考察团在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澳大利亚影子内阁部长、国会议员鲍勃·巴尔德温等人围绕矿产资源开采、尾矿利用和新能源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就资源综合利用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交换了意见。王书文副秘书长介绍了我国矿业发展和尾矿利用在政策、科研及应用等领域的现状,以及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技术进展和成功经验,并希望协会和澳方在上述方面能够开展密切合作。鲍勃先生对我国开展的相关工作表示认可,对中国的尾矿综合利用及产品非常感兴趣,希望再到中国时能够参观相关项目。双方约定保持联系,加强沟通,进一步推进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的合作。
5月11日,考察团参观了位于悉尼南部约80公里的卧龙冈市必和必拓集团旗下的钢铁厂Blue Scope Steel,这家企业对固体废物管理,特别是钢渣管理较为成功。他们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的等级和特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废物产生量控制在最低水平,然后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再利用、循环使用,充分利用废弃物中残余价值。以钢渣为例,钢厂和下游的企业和用户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改进处理工艺,提高副产品质量,将钢渣大量应用于当地的水泥行业,既减少了天然石灰石的开采,也避免了煅烧生石灰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2011年钢厂的材料利用效率达到96%,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量达到200万吨。
由于澳大利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重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严格要求以及企业在环保和生态复原治理方面的不断努力,钢厂产生的固体废物处于良好的监控管理之下,没有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很好地实现了重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他们对废弃的钢渣堆放地进行生态恢复,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卧龙岗周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到处郁郁葱葱,是澳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生态环境十分优异。
5月14日考察团在墨尔本附近参观了一处矿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开发的典型案例,即巴拉瑞特市的疏芬山金矿旧址。巴拉瑞特在墨尔本的西面,距离墨尔本113公里,是澳洲著名的黄金产地。金矿于1851年开始开采,1918年关闭,吸引了包括大量华工在内的世界各地的淘金者,近70年共计采金295吨。目前金矿旧址已成为当地最知名的旅游景点,以淘金镇为主题,恢复了19世纪的矿区原貌,可赴井下参观采矿现场。该矿井深330米,10个开采面,参观者可下到18米深处参观井下原貌及相关设施。
疏芬山金矿旧址的再次开发是一个经典案例,很好地将当地矿业发展、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旅游休闲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废弃的矿山资源,而且给巴拉瑞特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和知名度,同时金矿旧址更是一个展现十九世纪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采矿业的生动教材,那日我们恰好遇上一批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此处上课。
与澳大利亚的矿业相比,由于新西兰矿产资源储量较小,加之当地环保势力非常强大,因此新西兰的矿业规模远远小于澳大利亚,当地政府对矿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非常关注采矿后的环境的修复性。考察团在王书文副秘书长的带领下于5月16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拜访了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John St George教授和Carol Boyle副教授,就矿产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了研讨。
John St George教授介绍了新西兰矿业总体情况及当地采、选、冶现状及工艺,包括煤矿、金矿、多伴生金属矿和铁矿等。同时介绍了新西兰采矿和环保的法律架构及管理体系,包括皇家采矿法、环境保护法、资源管理法等。
Carol Boyle副教授的介绍主题是矿山的生态复原,以避免对环境的长期影响,主要关注点包括:金矿开采中的酸性物污染、尾矿、矿山塌陷、土壤污染、粉尘污染、水污染以及环境恶化等。Boyle副教授希望能够建立起一套国际化的矿山生态复原标准体系,并推广应用,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成功案例。
考察团成员与两位教授就采矿环境保障金、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的制定、实施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王书文副秘书长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邀请两位教授到中国实地考察尾矿综合利用情况,并希望能够将中国在矿山生态复原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同国外分享,为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
考察结束后,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此行收获不少,感触颇深,一同总结了此次考察的几点启示:一、严密细致的法规体系和公平客观的执法环境是产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澳新两国对环保重视程度高,民众环保意识强,非常关注当地环境的可恢复性,都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先进的、严密细致的环境保护与矿业开发方面的法规体系,这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二、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技术与澳新相比,双方各有所长。通过交流发现,中国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一些技术、产品和经验,引起了对方较为浓厚的兴趣,这说明我国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既增强了我们的自信,也为双方全方面的互补合作打开了空间。三、协会应该充分发挥产业平台的作用,汇聚国内外资源,深化交流层面。考察期间,大家不仅与澳新两国的相关部门进行了的交流,拓展了视野,结交了朋友,借鉴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内部的交流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参团单位纷纷表示,希望协会今后能多开展类似的交流考察活动,采取多种交流方式,深化交流层面,强化交流效果,让大家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内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最新发展,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与协会共同推动国内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