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考生们都有话说,下得了笔,命题者一般不在立意上为难考生,但并不是说就放弃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命题者所提供的立意区域,就像一个开放的泳池。大家都可以来,只会“狗刨”的,就在浅水区玩玩;如果水性好,欢迎“到中流击水”。有些考生,不是水性不好,而是思想上懒惰,他们拿到题目,不愿意“跳一跳”,觉得只要不走题就行了,就在浅水区“扑腾”,写出来的东西因为浅显而单薄,既无理趣,又无情趣。这样的文章,其他方面再好,也难得高分。
比如“回家”这道题。“家”当然可以理解为家庭。有些考生不愿意多想,提笔就写自己放假回家时心里怎么高兴,跟家人怎么亲热,吃得怎么好,玩得怎么开心,总之,“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这样的“流水账”式的文章,阅卷老师看个开头就知道大概。切题虽切题,只是浅薄且无聊,顶多也就是基本分。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为什么只想到自己那个温暖的小家呢?如果你能想到别人的家,你的思路就会一下子宽阔起来。试想,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学,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生活上无人照料,心理上空虚孤独,他们的“家”已经名存实亡,即便你不是“留守儿童”,也不难借助于想象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你的目光能投射到更远一些的地方,你就有可能想到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如果你愿意抬起你的头颅,将目光投向深邃的精神天空,你应该能够想到,“家”还可以虚化为充满爱和温馨的精神上的归宿感,任何能使你获得这种感觉的人、事、物都有可能冲破思想的藩篱奔赴笔端。甚至你可以让思想“逆流而上”,我“不想回家”或者我“有家不能回”,如此立意怎不使人眼睛一亮,并急于想知道个中缘由呢?请看下面一篇考场作文。
回家
一考生
终于要到家了,我既激动,又害怕。千里迢迢从国外赶回来,为的是见母亲、见亲人,希望他们平平安安。
飞机缓缓着陆,我出了机舱,忍不住伤感:家乡发生了大地震,亲人、朋友,他们也许还在废墟之下煎熬。我要火速赶回家跟他们一起抗震救灾。
我拨打电话,给身在家乡的母亲,电话通了:
“喂,妈妈,你是妈妈吧,你没事吧?”
妈妈听出了我的声音,她开始哽咽。
“孩子,妈妈想死你了!”
“妈妈!爷爷奶奶,他们都好吧?”
妈妈开始哭了:“你爷爷……奶奶,他……们……走……”她说不下去了。
我僵了。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一家四口相依为命。而如今……这该诅咒的地震!
“妈,我这就回来。”我急切地说。
“你千万别回来,千万!你要回来,我就把你打走。”妈妈非常严肃。
“为什么?为什么!妈!”我茫然了。
“你回来。灾区就要多为一个人提供矿泉水、食物,就可能多一个人要忍受饥饿。你不能为了我们一家的私剁而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可是……可是……我真的好想你啊。你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难道,我连回家看你也不能了吗?”
“孩子,妈求你了!别回来,至少现在不能回来。这里余震不断,生命还在死亡的边缘。况且,现在食品紧缺,你回来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啊。”妈妈哭了。
“妈——”我也哭了。本以为可以很快到家,可现在却有家回不得,妈妈把我拒之门外。
“孩子,你有回来的心。妈就知足了。在我的心中,其实你已经回过家了。妈是幸福的。”
我心中汹涌澎湃的思绪。渐渐平息,反复地念着妈妈的话语:家在心中,我已回过!
题目是“回家”。儿子也盼“回家”,母亲却偏偏不让“回家”,最后以一句“家在心中,我已回过”戛然而止,而情韵悠长。立意新颖独到,令人叹服。
全文以对话为主,在对话中展开情节。儿子的孝心、母亲的大义、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都在渐次铺展的情节中得以表现。
你可能觉得本故事纯属虚构,其实它是有生活脚本的。央视大型募捐活动《爱的奉献》讲述过这个真实的故事。该考生是个有心人,考场上又不甘于在“浅水区”“扑腾”,于是写出了这样一篇具有深沉人文关怀的佳作。
遍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纯命题作文有回归之势。命题作文往往虚实两可。如“热”,可以理解为天气,叙写在炎热的日子里发生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气候,探讨环保问题——这些都是实解“热”。如果虚化,则可以探讨“韩剧热”“网游热”等社会文化现象。再如“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风景”可以实解为自然风景,也可以虚化为美好的风俗人情。即便是像“锁”这样看似只能实解的题,也可以虚化为“心锁”。单纯从立意层面看,实解和虚化并无正误之分,但有高下之别。虚解更能体现考生的思维品质、才情。当然,具体到考生本人,不必强求,应以“适题、适己”为先,若果真有好的素材,往实解方向立意,仍不失为明智之举,毕竟立意再好还需要素材支撑。
总之。只要你愿意尝试着将你手中的琵琶换一种姿势,或者改变一下指法,奏出的乐章就可能走出庸常。
比如“回家”这道题。“家”当然可以理解为家庭。有些考生不愿意多想,提笔就写自己放假回家时心里怎么高兴,跟家人怎么亲热,吃得怎么好,玩得怎么开心,总之,“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这样的“流水账”式的文章,阅卷老师看个开头就知道大概。切题虽切题,只是浅薄且无聊,顶多也就是基本分。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为什么只想到自己那个温暖的小家呢?如果你能想到别人的家,你的思路就会一下子宽阔起来。试想,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学,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生活上无人照料,心理上空虚孤独,他们的“家”已经名存实亡,即便你不是“留守儿童”,也不难借助于想象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你的目光能投射到更远一些的地方,你就有可能想到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如果你愿意抬起你的头颅,将目光投向深邃的精神天空,你应该能够想到,“家”还可以虚化为充满爱和温馨的精神上的归宿感,任何能使你获得这种感觉的人、事、物都有可能冲破思想的藩篱奔赴笔端。甚至你可以让思想“逆流而上”,我“不想回家”或者我“有家不能回”,如此立意怎不使人眼睛一亮,并急于想知道个中缘由呢?请看下面一篇考场作文。
回家
一考生
终于要到家了,我既激动,又害怕。千里迢迢从国外赶回来,为的是见母亲、见亲人,希望他们平平安安。
飞机缓缓着陆,我出了机舱,忍不住伤感:家乡发生了大地震,亲人、朋友,他们也许还在废墟之下煎熬。我要火速赶回家跟他们一起抗震救灾。
我拨打电话,给身在家乡的母亲,电话通了:
“喂,妈妈,你是妈妈吧,你没事吧?”
妈妈听出了我的声音,她开始哽咽。
“孩子,妈妈想死你了!”
“妈妈!爷爷奶奶,他们都好吧?”
妈妈开始哭了:“你爷爷……奶奶,他……们……走……”她说不下去了。
我僵了。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一家四口相依为命。而如今……这该诅咒的地震!
“妈,我这就回来。”我急切地说。
“你千万别回来,千万!你要回来,我就把你打走。”妈妈非常严肃。
“为什么?为什么!妈!”我茫然了。
“你回来。灾区就要多为一个人提供矿泉水、食物,就可能多一个人要忍受饥饿。你不能为了我们一家的私剁而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可是……可是……我真的好想你啊。你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难道,我连回家看你也不能了吗?”
“孩子,妈求你了!别回来,至少现在不能回来。这里余震不断,生命还在死亡的边缘。况且,现在食品紧缺,你回来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啊。”妈妈哭了。
“妈——”我也哭了。本以为可以很快到家,可现在却有家回不得,妈妈把我拒之门外。
“孩子,你有回来的心。妈就知足了。在我的心中,其实你已经回过家了。妈是幸福的。”
我心中汹涌澎湃的思绪。渐渐平息,反复地念着妈妈的话语:家在心中,我已回过!
题目是“回家”。儿子也盼“回家”,母亲却偏偏不让“回家”,最后以一句“家在心中,我已回过”戛然而止,而情韵悠长。立意新颖独到,令人叹服。
全文以对话为主,在对话中展开情节。儿子的孝心、母亲的大义、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都在渐次铺展的情节中得以表现。
你可能觉得本故事纯属虚构,其实它是有生活脚本的。央视大型募捐活动《爱的奉献》讲述过这个真实的故事。该考生是个有心人,考场上又不甘于在“浅水区”“扑腾”,于是写出了这样一篇具有深沉人文关怀的佳作。
遍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纯命题作文有回归之势。命题作文往往虚实两可。如“热”,可以理解为天气,叙写在炎热的日子里发生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气候,探讨环保问题——这些都是实解“热”。如果虚化,则可以探讨“韩剧热”“网游热”等社会文化现象。再如“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风景”可以实解为自然风景,也可以虚化为美好的风俗人情。即便是像“锁”这样看似只能实解的题,也可以虚化为“心锁”。单纯从立意层面看,实解和虚化并无正误之分,但有高下之别。虚解更能体现考生的思维品质、才情。当然,具体到考生本人,不必强求,应以“适题、适己”为先,若果真有好的素材,往实解方向立意,仍不失为明智之举,毕竟立意再好还需要素材支撑。
总之。只要你愿意尝试着将你手中的琵琶换一种姿势,或者改变一下指法,奏出的乐章就可能走出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