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广东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造性思维 课堂 教师 引导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引起教师的关注。可是如何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教学实际中,不少教育工作者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当作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这种倾向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这种看法是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不恰当理解。从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看,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与点拨,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自身的主心骨作用,用自己的见解和正确的方法,引领学生思考,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并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为他们指明方向,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
当然,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相关方面来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的主动性,促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还不够。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在“点燃火花”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一、指明思维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牢记“内容决定形式”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性。如果没有目标,这种思维就是无价值的、无意义的思维。当一个人的思维沿着确定的、正确的方向运行时,才有价值。因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更要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和目标,尤其是当学生的思考漫无目的时,而且远远超出课堂预设时,教师应及时调控,而不是一味地放任学生。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语文课堂的目标之一,在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不少老师不能把握好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训练,要求学生们用一个事物来形容李白的风格。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不少学生的思维没有目的,有学生的答案是“猿猴”,有学生的答案是“沙鸥”,还有的学生的答案是“月亮”。从课堂意义上说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目的不够明确,学生不清楚这个思维过程的价值与目的何在,而只是为思维而思维。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从李白诗歌的内容和意义去启发学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目标。 如“白云”、“美酒”等等。
在一次“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某教师在讲《金岳霖先生》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辩一辩”环节,让学生讨论“金岳霖与林徽因女士”的情感问题,并探讨对这种情感世界的认识,这一设计引起了听课教师的诸多争议,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思维目的出现了错误,没能把握好《金岳霖先生》教学目标和方向,“对两人情感的认识”只能作为这一节课的课后资料补充,而不是课堂目标。
二、理清思维过程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理科班学生的思维过程方法不太恰当,一般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思维过程不正确。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 。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虽然在思维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时候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堂中這样的情况也会出现。有一堂课,在学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时,有的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提出看法,认为主题是“牺牲自我肉体,成就艺术永恒”。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的表现,可是让学生陈述理由时,他却只是说,这是从电影《七宗罪》影评专家的文章中得到的启示。这一回答,暴露出思维过程不够正确,逻辑上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更不能成立。电影专家的看法只能针对电影《七宗罪》,因为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相对独立的。照搬专家说法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时候,教师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最后一片叶子》与《七宗罪》之间的内容差别,帮学生认识到小说“牺牲自我,帮助他人”与“伤害他人,宗教犯罪”的本质不同。
三、规范思维道德
教育家芬格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创造。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一切道德规范,甚至丢弃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荒谬。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有一堂课,学生在讨论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到底谁害死了林黛玉这个问题时,竟然有学生认为是林黛玉自己小心眼抑郁而亡。这样的观点很新,但从对作品时代意义上的理解上这一说法无法站得住脚。这除了思维方法问题以外,实际上是一种是非标准的迷失。在此时,教师应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意义来分析“黛玉之死”,告诉学生压在林黛玉身上的无形的封建专制压力。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思维无原则地求新求异形成了一种思维的下意识逆反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要从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不可违背的。
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人文性,语文教师应该要不断地用自己的教育教学、人文关怀把学生引向道德的人生、文学的殿堂,为他们照亮奋斗人生的旅途和创造思维的航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造性思维 课堂 教师 引导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引起教师的关注。可是如何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教学实际中,不少教育工作者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当作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这种倾向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这种看法是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不恰当理解。从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看,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与点拨,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自身的主心骨作用,用自己的见解和正确的方法,引领学生思考,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并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为他们指明方向,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
当然,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相关方面来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的主动性,促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还不够。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在“点燃火花”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一、指明思维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牢记“内容决定形式”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性。如果没有目标,这种思维就是无价值的、无意义的思维。当一个人的思维沿着确定的、正确的方向运行时,才有价值。因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更要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和目标,尤其是当学生的思考漫无目的时,而且远远超出课堂预设时,教师应及时调控,而不是一味地放任学生。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语文课堂的目标之一,在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不少老师不能把握好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训练,要求学生们用一个事物来形容李白的风格。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不少学生的思维没有目的,有学生的答案是“猿猴”,有学生的答案是“沙鸥”,还有的学生的答案是“月亮”。从课堂意义上说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目的不够明确,学生不清楚这个思维过程的价值与目的何在,而只是为思维而思维。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从李白诗歌的内容和意义去启发学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目标。 如“白云”、“美酒”等等。
在一次“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某教师在讲《金岳霖先生》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辩一辩”环节,让学生讨论“金岳霖与林徽因女士”的情感问题,并探讨对这种情感世界的认识,这一设计引起了听课教师的诸多争议,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思维目的出现了错误,没能把握好《金岳霖先生》教学目标和方向,“对两人情感的认识”只能作为这一节课的课后资料补充,而不是课堂目标。
二、理清思维过程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理科班学生的思维过程方法不太恰当,一般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思维过程不正确。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 。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虽然在思维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时候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堂中這样的情况也会出现。有一堂课,在学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时,有的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提出看法,认为主题是“牺牲自我肉体,成就艺术永恒”。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的表现,可是让学生陈述理由时,他却只是说,这是从电影《七宗罪》影评专家的文章中得到的启示。这一回答,暴露出思维过程不够正确,逻辑上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更不能成立。电影专家的看法只能针对电影《七宗罪》,因为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相对独立的。照搬专家说法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时候,教师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最后一片叶子》与《七宗罪》之间的内容差别,帮学生认识到小说“牺牲自我,帮助他人”与“伤害他人,宗教犯罪”的本质不同。
三、规范思维道德
教育家芬格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创造。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一切道德规范,甚至丢弃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荒谬。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有一堂课,学生在讨论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到底谁害死了林黛玉这个问题时,竟然有学生认为是林黛玉自己小心眼抑郁而亡。这样的观点很新,但从对作品时代意义上的理解上这一说法无法站得住脚。这除了思维方法问题以外,实际上是一种是非标准的迷失。在此时,教师应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意义来分析“黛玉之死”,告诉学生压在林黛玉身上的无形的封建专制压力。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思维无原则地求新求异形成了一种思维的下意识逆反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要从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不可违背的。
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人文性,语文教师应该要不断地用自己的教育教学、人文关怀把学生引向道德的人生、文学的殿堂,为他们照亮奋斗人生的旅途和创造思维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