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月初九,鞭炮声大约已经尽了,老家的年味儿却正浓。那日,故乡的镇上近乎万人空巷,举城出动,一家老小换上过年时节走家串户的新衣裳,迎接达州独有的节日——元九登高。满山望去,黑压压的人群欢声笑语,好不热闹。登至山顶,一览风光,祭天祈福,许下新年新气象的愿望——较于灯火通明,烟花簇簇的除夕,此情此景,及今思之,更为难忘。
这个在故乡山城延续千百年的传统节日,缘起诗人元稹。他初入宦海时春风得意,攀仙桂,步青云,官至高位。然而锋芒毕露后接踵而至的却是党同排异的政治斗争,为当朝所不容,被贬至通州。元稹虽是满腹经纶,含屈被贬,却事事亲力亲为,率先垂范。清正廉明,勤政务实的他一扫从前蛮夷落后之风,通州上下焕然一新。后来任期已尽,临别之际,举城相送,为了留别元稹,人们纷纷登高望远,目送元稹渐行渐去,泪洒山头。往后每临元稹离任的元月初九,人们便相约登临凤凰山顶,寄托对元稹的感激,祭天祈福,报千恩于万一。
卷帙纷繁的史册一翻而过,倏至百年后,人们在大山中盖了纪念馆,修了诗廊。童年时代,每逢晴好的周末,爸妈会带着我和妹妹登凤凰山。路经林海,几竿修竹疏影淡绰,掩映着几方玄青色的石碑:
“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童年时期,元稹的诗歌成了我无时或忘,成诵于心的经典。年复一年,登高近乎是热闹的春节里锦上添花的乐趣。时至今日,我重新踏上早已修葺得平整宽敞的山路。抬眼望去,路旁商铺林立,遍地搭着花花绿绿的塑料棚,小贩,游客,驴友,老百姓,写生、摄影爱好者...五方杂处,雅俗共存。
“这登高节,一年比一年热闹了。”有人高兴。
“热闹是不错,可又有几人记得元稹,记得历史呢?”有人叹息。
热闹,是无数中国传统节日的基调。然而节日的娱乐化,让很多人在回首追溯它本真的同时,也难免问责于人们的“数典忘祖”——站在时代与传统的十字路口,许多人愤慨传统节日的断层与割裂,痛呼人们只顾眼前景,不辨当时情,将历史的珍贵遗弃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乏人问津,而又另起炉灶,粉饰以物欲,以享乐,填补现世需要。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佳节变成了迎来送往的请客吃饭,淡化了最原始的本义。
于是传统节日陷入了一个怪圈。现代化的过节方式往往被人指责玷污传统,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不在少数。人们捧着传统文化这颗珍珠,却不知该放在什么匣子里。
其实这样的现象,无需究诘。佳节的起源,始于缅怀,祝祷,而中秋之拜天祭月,端午之缅怀故人,重阳之延寿避灾,也在历史不断的变迁之下演变为庆团圆之喜,享天伦之乐的美景良辰。
革新,是历史的必然。究其本质,则是与时俱进。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的豪气并未被赛龙舟,吃粽子的兴致所掩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千古神话也绝非朝夕旦暮所能忘却。相反,它内化于各异形式之中,释放出更为独特的魅力。时过境迁,少一份戎马倥偬,举世皆醉的惆怅,多一份阖家欢乐,美满团圆的安宁,又何妨?既知单纯的文化保护已无力将其特有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商业元素的融入,恰恰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又何必故步自封,闭门造车?
山径渐高,几竿青葱仍然挺拔如初,昼夜无歇地守望着这片竹林,镌刻的字句在无数年的风侵雨蚀之后,愈发悠远古朴。纪念馆门前,正在举行元稹诗歌的竞猜活动,主持人邀请了前来围观小孩们上台,向他们娓娓道来元九登高的历史。相较于将诗人留下的墨宝挂于展馆,束之高阁,这样的方式更能让珍贵的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传统,不只应如绚烂烟火,只由人远观,膜拜,它更应是悠悠烛灯,平实,易近。死守历史的框条而摈弃对形式与内涵的不断与时俱进,反让传统成为无法走下神坛的画像。形式与内容,本是彼此成全的。以“望”相“守”,有了前瞻,有了创造,才有新鲜的血液,以致生生不息,永不断流。
青山寂寂,春日迟迟。登至高处,脚下道路交汇,殊途同归。玉白色的石栏像淙淙清泉,蜿蜒在苍翠的林中。算来,我与这座山相识已十余年,即使它改头换面,更名替姓,我也从未忘却童年时候那漫山遍野袭人的烈香,潮潤泥土沁扉的草馨。
让美好的事物根植于人们心中,并非教条地机械重复,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拥抱它,感知它。人们对传统的守望,也不应只流于对过去的记忆,而更应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历史的戏剧搬上现代的舞台,用更好的方式,去演绎文化的精粹。
“今夜通州还不睡……”稚气未脱的童音咿呀学着诗句,随着人潮,登上山顶。
这个在故乡山城延续千百年的传统节日,缘起诗人元稹。他初入宦海时春风得意,攀仙桂,步青云,官至高位。然而锋芒毕露后接踵而至的却是党同排异的政治斗争,为当朝所不容,被贬至通州。元稹虽是满腹经纶,含屈被贬,却事事亲力亲为,率先垂范。清正廉明,勤政务实的他一扫从前蛮夷落后之风,通州上下焕然一新。后来任期已尽,临别之际,举城相送,为了留别元稹,人们纷纷登高望远,目送元稹渐行渐去,泪洒山头。往后每临元稹离任的元月初九,人们便相约登临凤凰山顶,寄托对元稹的感激,祭天祈福,报千恩于万一。
卷帙纷繁的史册一翻而过,倏至百年后,人们在大山中盖了纪念馆,修了诗廊。童年时代,每逢晴好的周末,爸妈会带着我和妹妹登凤凰山。路经林海,几竿修竹疏影淡绰,掩映着几方玄青色的石碑:
“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童年时期,元稹的诗歌成了我无时或忘,成诵于心的经典。年复一年,登高近乎是热闹的春节里锦上添花的乐趣。时至今日,我重新踏上早已修葺得平整宽敞的山路。抬眼望去,路旁商铺林立,遍地搭着花花绿绿的塑料棚,小贩,游客,驴友,老百姓,写生、摄影爱好者...五方杂处,雅俗共存。
“这登高节,一年比一年热闹了。”有人高兴。
“热闹是不错,可又有几人记得元稹,记得历史呢?”有人叹息。
热闹,是无数中国传统节日的基调。然而节日的娱乐化,让很多人在回首追溯它本真的同时,也难免问责于人们的“数典忘祖”——站在时代与传统的十字路口,许多人愤慨传统节日的断层与割裂,痛呼人们只顾眼前景,不辨当时情,将历史的珍贵遗弃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乏人问津,而又另起炉灶,粉饰以物欲,以享乐,填补现世需要。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佳节变成了迎来送往的请客吃饭,淡化了最原始的本义。
于是传统节日陷入了一个怪圈。现代化的过节方式往往被人指责玷污传统,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不在少数。人们捧着传统文化这颗珍珠,却不知该放在什么匣子里。
其实这样的现象,无需究诘。佳节的起源,始于缅怀,祝祷,而中秋之拜天祭月,端午之缅怀故人,重阳之延寿避灾,也在历史不断的变迁之下演变为庆团圆之喜,享天伦之乐的美景良辰。
革新,是历史的必然。究其本质,则是与时俱进。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的豪气并未被赛龙舟,吃粽子的兴致所掩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千古神话也绝非朝夕旦暮所能忘却。相反,它内化于各异形式之中,释放出更为独特的魅力。时过境迁,少一份戎马倥偬,举世皆醉的惆怅,多一份阖家欢乐,美满团圆的安宁,又何妨?既知单纯的文化保护已无力将其特有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商业元素的融入,恰恰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又何必故步自封,闭门造车?
山径渐高,几竿青葱仍然挺拔如初,昼夜无歇地守望着这片竹林,镌刻的字句在无数年的风侵雨蚀之后,愈发悠远古朴。纪念馆门前,正在举行元稹诗歌的竞猜活动,主持人邀请了前来围观小孩们上台,向他们娓娓道来元九登高的历史。相较于将诗人留下的墨宝挂于展馆,束之高阁,这样的方式更能让珍贵的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传统,不只应如绚烂烟火,只由人远观,膜拜,它更应是悠悠烛灯,平实,易近。死守历史的框条而摈弃对形式与内涵的不断与时俱进,反让传统成为无法走下神坛的画像。形式与内容,本是彼此成全的。以“望”相“守”,有了前瞻,有了创造,才有新鲜的血液,以致生生不息,永不断流。
青山寂寂,春日迟迟。登至高处,脚下道路交汇,殊途同归。玉白色的石栏像淙淙清泉,蜿蜒在苍翠的林中。算来,我与这座山相识已十余年,即使它改头换面,更名替姓,我也从未忘却童年时候那漫山遍野袭人的烈香,潮潤泥土沁扉的草馨。
让美好的事物根植于人们心中,并非教条地机械重复,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拥抱它,感知它。人们对传统的守望,也不应只流于对过去的记忆,而更应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历史的戏剧搬上现代的舞台,用更好的方式,去演绎文化的精粹。
“今夜通州还不睡……”稚气未脱的童音咿呀学着诗句,随着人潮,登上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