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课堂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课堂上“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究其原因,老师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简言之,不应“以教定学”,应当“以学定教”。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落实“以学定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定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育的内容应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教材只是一个母本,是一个“引子”。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应把儿童的生活素材作为教育内容,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在教《我是家庭的调解员》一课时,我上课之前利用“课外访万家”的机会,深入学生家庭调查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重点关注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并编成一个个教学情境或小故事,针对调查内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案。课堂上老师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个个故事,身临其境,兴趣高昂,滔滔不绝,个个展现出绝佳的调解水平,因为这些故事不是空洞的,不是书面的,而是来自学生的家庭生活。在争做“优秀调解员”的活动中,学生既感受到了家庭矛盾不可避免,又体验到了在家庭生活中需要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明白了自身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教学内容取之于学生生活,把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会更加丰富而充满活力。
二、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制订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结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目标过高,学生高不可攀,望尘莫及;目标过低,学生不学便知,索然乏味。如,在《设计班徽》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有了国徽、队徽的相关知识,在地方课程中学习了校徽的相关知识,所以拟定了“从国徽、队徽、校徽相关知识中明确班徽的设计要求,体会设计意义,增强爱班、爱校、爱队、爱国意识”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从熟知的国徽、队徽、校徽入手,自然过渡到班徽设计,水到渠成,效果较好。所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基础设定教学目标,更适用、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有目的性。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定教学流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按着自己的“教”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和感受,这样容易出现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路来设计教学流程,也就是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而不是“我要给学生什么”。如,在设计《珍爱生命》的教学流程时,我充分地调研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告诉我:生命最大的威胁其实是自然灾害,我们必须要有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技能,而我们居住在三峡大坝之首,是雷击的高发区,地震、泥石流的频发区,我们需要学习雷击、地震、泥石流等方面的预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我把雷击、地震、泥石流的预防作为重点内容安排到教学流程之中,课堂中出示必备知识,探讨预防方法,组织防灾演练,畅谈生活实践……学生兴趣盎然,在快乐中既学到了实实在在的防灾技能,又为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愿意学的东西必然会兴趣浓厚,学生对需要学的东西必定如饥似渴,老师希望得到的是兴趣浓厚、如饥似渴的课堂,学生也期待着自己需要的、对自己有益的课堂。
四、根据学生的情趣特长定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堂感不感兴趣往往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口味。所以,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情趣、爱好、特长等。如,在教学三(4)班的品德与社会时,经班主任介绍得知,该班学生爱好文艺,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经常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的方法进行,如设计班徽,画学校地图、上学路线图,唱《家族歌》《我爱我家》等,情境表演《夸夸我的同学》《学习交流站》等,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学五(1)班的品德与社会时,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很强,在教学时,我经常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了解烟酒对身体的危害,睡眠与健康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时,个别学生也有独特的爱好和特长,老师也可提供让其展示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这样课堂氛围会生动活泼。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主线,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研究、实践“以学定教”之模式,学生能力必将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必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周慧,王雅斌.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编辑 薛直艳
一、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定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育的内容应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教材只是一个母本,是一个“引子”。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应把儿童的生活素材作为教育内容,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在教《我是家庭的调解员》一课时,我上课之前利用“课外访万家”的机会,深入学生家庭调查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重点关注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并编成一个个教学情境或小故事,针对调查内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案。课堂上老师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个个故事,身临其境,兴趣高昂,滔滔不绝,个个展现出绝佳的调解水平,因为这些故事不是空洞的,不是书面的,而是来自学生的家庭生活。在争做“优秀调解员”的活动中,学生既感受到了家庭矛盾不可避免,又体验到了在家庭生活中需要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明白了自身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教学内容取之于学生生活,把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会更加丰富而充满活力。
二、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制订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结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目标过高,学生高不可攀,望尘莫及;目标过低,学生不学便知,索然乏味。如,在《设计班徽》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有了国徽、队徽的相关知识,在地方课程中学习了校徽的相关知识,所以拟定了“从国徽、队徽、校徽相关知识中明确班徽的设计要求,体会设计意义,增强爱班、爱校、爱队、爱国意识”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从熟知的国徽、队徽、校徽入手,自然过渡到班徽设计,水到渠成,效果较好。所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基础设定教学目标,更适用、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有目的性。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定教学流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按着自己的“教”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和感受,这样容易出现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路来设计教学流程,也就是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而不是“我要给学生什么”。如,在设计《珍爱生命》的教学流程时,我充分地调研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告诉我:生命最大的威胁其实是自然灾害,我们必须要有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技能,而我们居住在三峡大坝之首,是雷击的高发区,地震、泥石流的频发区,我们需要学习雷击、地震、泥石流等方面的预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我把雷击、地震、泥石流的预防作为重点内容安排到教学流程之中,课堂中出示必备知识,探讨预防方法,组织防灾演练,畅谈生活实践……学生兴趣盎然,在快乐中既学到了实实在在的防灾技能,又为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愿意学的东西必然会兴趣浓厚,学生对需要学的东西必定如饥似渴,老师希望得到的是兴趣浓厚、如饥似渴的课堂,学生也期待着自己需要的、对自己有益的课堂。
四、根据学生的情趣特长定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堂感不感兴趣往往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口味。所以,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情趣、爱好、特长等。如,在教学三(4)班的品德与社会时,经班主任介绍得知,该班学生爱好文艺,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经常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的方法进行,如设计班徽,画学校地图、上学路线图,唱《家族歌》《我爱我家》等,情境表演《夸夸我的同学》《学习交流站》等,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学五(1)班的品德与社会时,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很强,在教学时,我经常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了解烟酒对身体的危害,睡眠与健康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时,个别学生也有独特的爱好和特长,老师也可提供让其展示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这样课堂氛围会生动活泼。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主线,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研究、实践“以学定教”之模式,学生能力必将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必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周慧,王雅斌.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