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酪酮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15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纳酪酮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所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在院治疗时间。方法:选择156例重度酒精中毒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酪酮、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仅用一般治疗方法。在入院初、入院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分别进行GCS评分。结果治疗组无论在GCS评分还是在住院时间减少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冶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酪酮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安全、有效。
  【中圖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90-02
  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多发危重症之一。占基层急诊重症抢救病例的10%。病人来院时往往昏迷,其无意识呕吐可造成窒息,因合并酸中毒、休克、低血糖,呼吸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如何尽快促醒、减少误吸等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纳酪酮治疗重症酒精中毒156例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为2009年-2011年在我科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病人为观察对象,重度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未纳入本观察小组。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一般治疗)78例,男性5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6.32±2.48岁。治疗组(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胰岛素)78例,男性53例,女性23;平均年龄32.41±2.51两组患者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第6版教材中关于重度酒精中毒诊断标。
  1.2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进入急诊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下治疗。予清除口鼻异物、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持氧饱合度在95%以上;保暖防低体温。注意纠正低血糖,扩容、纠正酸中毒,低血钾等,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抑酸,保护胃粘膜,防止消化道出血。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首先予纳酪酮0.4~1.2㎎静脉推注,继之以1.2~1.6㎎加入5%葡萄糖水250ml中静脉滴入。可根据病情2~6小时重复一次。胰岛素2~6μ按6~8∶1糖:胰比例加入5%或10%葡萄溶液中静脉滴入。
  1.3 疗效观察
  2组患者入院时均做GCS评分,治疗1小时、2小时、4小时多次格拉斯哥评分,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糖、电解质、呕吐物等。记录患者在院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院时间差别。
  1.4统计学处理:记量资料以t表示,用SSP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GCS比较 两组患者来院时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小时、2小时、4小时后GCS均增高,治疗组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32±1.25小时,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3.2±1.14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洒精中毒导致病人昏迷,根本原因是由于短期内大量乙醇入血后进入大脑,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边缘系统、小脑、网状结构到延脑。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脑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同时昏迷患者脑中有大量β~脑啡呔产生,该物质会加重昏迷、抑制大脑功能、加重呼吸循环衰竭。纳酪酮作为阿片类受体结抗剂能有效阻断β~脑啡呔的不良作用,起到解除神经抑制,促醒、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治疗作用。同时增强神经传导功能,防治脑水肿,促进意识恢复。大量乙醇在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由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生成过多,最终使酮体畜积,乳酸增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小剂量胰岛素能促进乙醇向CO2及水转化,降低其在体内浓度,同时能促进丙酮酸激酶活性,使酸性产物、葡萄糖等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ATP等能量物质供给脑组织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功能活动,在纠正酸中毒,改善脑代谢,对促醒、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均有良效.由于酒精中毒时机体往往处于低血糖状态,对葡萄糖利用有限,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被有效利用、尤其脑细胞对葡萄浓度十分敏感,因此使用胰岛素后脑细胞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有利于其功能障碍恢复。
  总之使用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纳酪酮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具有简单、有效、安全、经济等优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根法. 纳洛酮联用氟马西尼治疗乙醇和安定混合中毒的临床研究[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5) : 463-466.
  [2] 王江红.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J] . 重庆医学,2004,33( 9) : 1378-1379.
  [3] 史臣尧, 杨忠波.纳洛酮在临床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J]. 中国水电医学, 2007,15 (3): 188-192.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10-01  门诊是医院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前线,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门诊量突破58万人次,日门诊量约3000人,为了更好服务于病人,满足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的需要,给我们门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
【摘 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所采取的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但它不能作为常规的节育方法。是大多数育龄期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人工流产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作为妇产科医生,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尤为重要。因此,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流产;并发症;处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94-02  人工流
【摘 要】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从我院收集的2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结果: 20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给药引起的153例(75.74%);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154例(76.23%),抗肿瘤药22例(10.89%);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的96例(47.52%),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有7例(3.47%)。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探 讨】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结石认知和预防性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尿路结石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干预性护理及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排石效果极易对于该病的认知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共有35例(88.7%)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