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从陕西关中地区当下的古琴传承情况入手,通过田野调查和个案追踪的方法,对关中地区的古琴传承人尤其是最年轻的古琴传承人进行访谈,了解到年轻人对于古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古琴文化近些年的转变做出分析:现代社会中,主流话语对古琴文化的认同起着重大作用,不同的古琴文化主体既相互联系,又充满着矛盾和冲突;虽然古琴现在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部分变化,但却成为了普通人抵抗、舒缓压力的方式,而这种古琴热的蔓延也加剧了古琴本身非物质文化性的物质性。
【关键词】关中;古琴;传承
一、古琴简介
古琴,也被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称为琴。由于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0世纪初为了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同时古琴也被认为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古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所发出的独特的音色给人一种清、和、淡、雅的感觉。古琴在中国古代被人们寄托了一种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曾一度在中国古代的文人文化中引领风骚,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二、关中地区简介
关中,现今指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称"关中"。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三、笔者在关中地区所做的古琴传承田野资料
(一)本文对传承人的定义
首先,笔者所说的“传承人”指的是为某种传统文化直接做出了传播、贡献的人,而并没有限定在获得政府正式文件任命的传承人。笔者在调查中走访的15位关中地区的古琴传承人,大多数甚至可以称之为民间音乐家、民间古琴大师。从他们的讲述和工作、生活环境中梳理出了关中地区的古琴传承现状。
(二)本次关中古琴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要点
1.您最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触到古琴的?最早对古琴是一个怎样的认知?
2.可否举一两个例子介绍一下您在年少时期学习古琴的历程。
3.您的家庭环境和受教育背景对您之前学习古琴有着怎样的影响?
4.您对自己现今的琴艺如何评价?
5.古琴对于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6.在您这些年的古琴教学中,您的学生职业情况您是否有所了解?
7.您是否收过外籍学生或其他民族的学生?如果有,他们的学习情况如何?
8.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西安及其周边古琴圈的现状吗?
9.您认为古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10.您认为古琴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有什么变化?
(三)关中地区目前古琴传承方式
1.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地的琴馆有专业的古琴老师实地教学。
2.西安、渭南郊县地区有制作古琴的工作室、厂房。
3.在陕西各大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举办古琴文化专题讲座,讲述古琴文化史、古琴技法研究、古琴基础乐理等。
4.古琴家、古琴制作师参与各地举办的相关音乐会、乐器展销会与当下的音乐界保持紧密联系。
5.与省内及外地、国外的茶馆、香道馆、画廊、文化艺术机构共同合作。
6.网络途径(如微信公众平台、陕西电视台网络频道等方式)帮助古琴爱好者了解传统的人文环境。
(四)青年古琴演奏家、古琴制作师刘凯的访谈内容的整理
因笔者的能力和时间有限,以及想从年轻人中去探寻这一古老乐器的传承之路,所以将田野调查的重点放在了古琴制作师、古琴演奏家刘凯身上。刘凯,男,1992年出生于陕西省白水县,2010年至2014年在陕西省西安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就读,在校期间也一直在制作古琴、教习古琴。大学毕业之后专门从事古琴教学、古琴制作的工作。对他的访谈是按照上文所列出的访谈要点进行的,内容如下(因篇幅所限,有部分删减):
我最早是初中时跑到了扬州一家琴厂去打工,跟着琴厂里的师父开始学琴。后来我在西安科技大学上大学,学习到了很多很实用的物理学、力学知识,这对我后来在研究古琴制作工艺方面也都有不少帮助,我的朋友曾说我是“琴匠里的理工男”,这个称号其实还是比较能概括我的。
来我这里学琴的,什么人都有,有在校学生、在工作的、政府机关的、公司做班的、外面做小生意的。这些人来学琴的的目的不一样,有的人是为了给自己装潢脸面,有的人是来了解一下中国民乐走走过场,有的就是想通过这个认识更多的人,有的就实打实来学琴,但真正实打实在学琴的还是比较少。我目前还没有收过外籍学生,但收过回族的学生,咱西安回族也多嘛不是。古琴不是一般的乐器,说你技法会了你就会了,要是你不了解这个曲子它的琴谱怎么来的,它有过什么样的故事,要不然是学不好的。没有具体教过外籍学生,但和一些音乐学校、机构合作一起举办过较为大型的音乐会,可以看出很多外国人还是比较喜欢古琴的,他们好像认为古琴更能代表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文化。
西安能学琴的地方也多现在,科班的西安音乐学院就有,他们学生之前还从我这里买过琴。外面的多的很啊现在,琴社我知道的有四五十家,还有很多都是像你今天看到的这种,在茶馆里的、在演艺中心的都有。你要说能学琴的地方多了本来应该是好事,但是好像也不是这么个样子。我以前有个学生,二十三四岁吧,在我这学琴差不多才学了半年多吧,就出去跑到书院门(西安市一处传统文化聚集地)去给别人教琴了。不了解古琴的,可能觉得这个人弹得真好,实际情况呢?古琴的学习是特别需要师父前期指导的,所以对那个学生的做法我还是不太赞同。现在什么人都有,我也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所以也就不能说谁对谁错,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这个社会现在就是这样了。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我会想到很多。很多东西都是传统文化,古琴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我认为古琴能代表的东西不止是文人的一些品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肯定你们学界有所定义,我只说下我对古琴成为非遗之后的一个看法。我最早接触古琴是大概古琴刚成为非遗那几年,知道古琴的人还是很少,而且大多数人也不怎么关心这个。但是好像就是有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之后,古琴好像才被大家看的到,想的到。所以你看现在我这里这么多人来学琴,你随便问问他们任何一个古琴是什么,他们可能都会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块,即使他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是谁来界定的。
四、对关中地区现今古琴传承方式及传承人的思考
(一)主流话语对于古琴文化认同的影响
文化认同是文化的主体承载者对文化现实的历史与现状的有意识的话语建构,而如解释文化则会因文化主体承载着者侧重面的不同产生千差万别的文化认同,“通过谁、为谁”的文化主体直接决定了其文化解释将会通过何种性质的社会文化机制来达到解释话语的有效性或权威性。
传统的古琴文化中,文化主体承载者大多数为文人、士大夫、古琴流派,这时古琴的文化认同与象征意义则更多表现出某一特定的文化群体对于古琴的认知和感悟。而现在与古琴有联系的文化参与者中,主体的行动力变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文化部门大力奔走,并随着不断重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古琴文化”的建构方式得到解释。个人和流派依然存在,但在现代社会分工的背景之下,个人,流派,相关的创作、表演、研究群体也已经变成了古琴职业化、专业化下的产物。不同的古琴文化主体既相互联系,又充满着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古琴文化在当代社会存在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些性质各不相同的文化主体拥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选择。在当下非遗的背景下,真正的民间古琴传承人很多因没有获得国家权力机制的认可和鉴定,在文化属性和文化身份上与政府相关的文化部门认定的古琴传承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古琴学习和研究成为了对现代社会一种抵抗和缓冲方式
通过本次的田野调查得知:关中地区的古琴学习和研究者只有极少一部分的职业与古琴直接相关,其余大多数人都是古琴业余爱好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在校大学生、企事业工作人员、零售商铺工作人员等。他们的工作大多要求快速、高效、高产并尽量少出现错误。这种要求所制造出的紧张感也是现代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状况,而如何化解这种紧张感或借助其他途径缓冲这种紧张感,是很多人不断去寻找的方式。谈及古琴在这个方面与这种现代社会下紧张感的联系,它的音色低沉,可以弹奏的琴曲大多舒缓而大气,且需要学会减字谱来加深对于琴曲的理解,而打谱的过程也是对古琴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在学习和感受的过程中,可以使人的焦躁感和紧张感得到降低,并不断加深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当与各种浮躁不安的社会意识相抗衡的自我意识存在并表现在古琴文化中时,就成为了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抵抗和缓冲方式。
(三)古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外延的不断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儒家思想重视“礼仪”,强调社会整体的意识而有意弱化了个体的自我意识,道家思想重视“自然”,佛家思想重视“禅境”,,道家、佛家思想则强调了个人主体的自我意识而弱化了社会整体的意识。这三种思想不断融合、碰撞,表现在古琴上“人文精神”,多是将“礼仪”“自然”“禅境”三者融合并化一的结果。这种文化内涵在其外延上更多是与文人士大夫的个体生活有关。如今,古琴作为一种民族国家构建集体认同感的工具,它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不仅是上述儒道佛三者思想的化一,也是中国在民族国家世界中展示自我的一种的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内涵也是全球化、机械化的背景之下更多人的需要。
(四)非物质与物质的博弈——古琴文化的再生与扭曲
古琴自从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就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近几年更是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产生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多的人与古琴结下了缘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古琴是什么乐器,更有许多人想购买古琴、收藏古琴。因古琴属于年代越久远就越具有实用、文化和经济意义的乐器,所以近年来由更多的人选择收藏古琴。各大拍卖会上的古琴价格一路飙升,古琴的练习琴也价格不菲。更有一些从事古琴制作、古琴教学的人已经将古琴作为了一种快速致富的手段,通过古琴获得物质上的极大丰裕。这种附加于古琴本身的金钱上的价值,可以说是对古琴文化的一种扭曲,而这种扭曲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五、结语
古琴申遗成功后,在陕西关中地区的传承状况既有让人欣喜的一面,也有急需改变的部分。通过对关中地区古琴传承人的田野调查,使我们看到了当下最为年轻的古琴文化传承者的生活面貌,也了解到了年轻人对于古琴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些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主流话语对古琴文化的认同起着重大作用,不同的古琴文化主体既相互联系,又充满着矛盾和冲突;虽然古琴现在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部分变化,但却成为了普通人抵抗、舒缓压力的方式,而这种古琴热的蔓延也加剧了了古琴本身非物质文化性的物质性。
注释:
①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②胡斌,博士论文《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第37业,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③古琴音乐“打谱”指琴家对古代琴谱中的琴曲,通过版本的选择与考证,乐曲的背景分析,指法及演奏方法的研究,谱字的认定,将音高、技法、音色、力度的变化、局部的节奏,都在实地弹奏中将其译解出来,然后再揣摩琴曲意境,经多次弹奏,确定腔韵、句段结构,最后定拍并记谱;打谱是抢救与保护古琴音乐遗产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管建华,杨静.中国音乐文化的价值体系[J].音乐探索,2014(4):23-29.
[2]朱博.后非遗时代中国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理论[J].贵州社会科学,2014(8):151.
[3]孟建军,李晓菲.申遗成功十年古琴化茧成蝶——古琴“申遗”成功十年来的发展状况[N].2013(6):11.
[4]林西莉,古琴[M].三联书店,2009年第1版.
[5]施咏,扬州广陵派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二[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9(12):56-63.
作者简介:张王蓓(1992—),女,汉族,陕渭南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在读;李芬(199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关键词】关中;古琴;传承
一、古琴简介
古琴,也被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称为琴。由于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0世纪初为了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同时古琴也被认为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古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所发出的独特的音色给人一种清、和、淡、雅的感觉。古琴在中国古代被人们寄托了一种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曾一度在中国古代的文人文化中引领风骚,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二、关中地区简介
关中,现今指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称"关中"。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三、笔者在关中地区所做的古琴传承田野资料
(一)本文对传承人的定义
首先,笔者所说的“传承人”指的是为某种传统文化直接做出了传播、贡献的人,而并没有限定在获得政府正式文件任命的传承人。笔者在调查中走访的15位关中地区的古琴传承人,大多数甚至可以称之为民间音乐家、民间古琴大师。从他们的讲述和工作、生活环境中梳理出了关中地区的古琴传承现状。
(二)本次关中古琴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要点
1.您最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触到古琴的?最早对古琴是一个怎样的认知?
2.可否举一两个例子介绍一下您在年少时期学习古琴的历程。
3.您的家庭环境和受教育背景对您之前学习古琴有着怎样的影响?
4.您对自己现今的琴艺如何评价?
5.古琴对于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6.在您这些年的古琴教学中,您的学生职业情况您是否有所了解?
7.您是否收过外籍学生或其他民族的学生?如果有,他们的学习情况如何?
8.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西安及其周边古琴圈的现状吗?
9.您认为古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10.您认为古琴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有什么变化?
(三)关中地区目前古琴传承方式
1.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地的琴馆有专业的古琴老师实地教学。
2.西安、渭南郊县地区有制作古琴的工作室、厂房。
3.在陕西各大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举办古琴文化专题讲座,讲述古琴文化史、古琴技法研究、古琴基础乐理等。
4.古琴家、古琴制作师参与各地举办的相关音乐会、乐器展销会与当下的音乐界保持紧密联系。
5.与省内及外地、国外的茶馆、香道馆、画廊、文化艺术机构共同合作。
6.网络途径(如微信公众平台、陕西电视台网络频道等方式)帮助古琴爱好者了解传统的人文环境。
(四)青年古琴演奏家、古琴制作师刘凯的访谈内容的整理
因笔者的能力和时间有限,以及想从年轻人中去探寻这一古老乐器的传承之路,所以将田野调查的重点放在了古琴制作师、古琴演奏家刘凯身上。刘凯,男,1992年出生于陕西省白水县,2010年至2014年在陕西省西安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就读,在校期间也一直在制作古琴、教习古琴。大学毕业之后专门从事古琴教学、古琴制作的工作。对他的访谈是按照上文所列出的访谈要点进行的,内容如下(因篇幅所限,有部分删减):
我最早是初中时跑到了扬州一家琴厂去打工,跟着琴厂里的师父开始学琴。后来我在西安科技大学上大学,学习到了很多很实用的物理学、力学知识,这对我后来在研究古琴制作工艺方面也都有不少帮助,我的朋友曾说我是“琴匠里的理工男”,这个称号其实还是比较能概括我的。
来我这里学琴的,什么人都有,有在校学生、在工作的、政府机关的、公司做班的、外面做小生意的。这些人来学琴的的目的不一样,有的人是为了给自己装潢脸面,有的人是来了解一下中国民乐走走过场,有的就是想通过这个认识更多的人,有的就实打实来学琴,但真正实打实在学琴的还是比较少。我目前还没有收过外籍学生,但收过回族的学生,咱西安回族也多嘛不是。古琴不是一般的乐器,说你技法会了你就会了,要是你不了解这个曲子它的琴谱怎么来的,它有过什么样的故事,要不然是学不好的。没有具体教过外籍学生,但和一些音乐学校、机构合作一起举办过较为大型的音乐会,可以看出很多外国人还是比较喜欢古琴的,他们好像认为古琴更能代表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文化。
西安能学琴的地方也多现在,科班的西安音乐学院就有,他们学生之前还从我这里买过琴。外面的多的很啊现在,琴社我知道的有四五十家,还有很多都是像你今天看到的这种,在茶馆里的、在演艺中心的都有。你要说能学琴的地方多了本来应该是好事,但是好像也不是这么个样子。我以前有个学生,二十三四岁吧,在我这学琴差不多才学了半年多吧,就出去跑到书院门(西安市一处传统文化聚集地)去给别人教琴了。不了解古琴的,可能觉得这个人弹得真好,实际情况呢?古琴的学习是特别需要师父前期指导的,所以对那个学生的做法我还是不太赞同。现在什么人都有,我也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所以也就不能说谁对谁错,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这个社会现在就是这样了。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我会想到很多。很多东西都是传统文化,古琴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我认为古琴能代表的东西不止是文人的一些品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肯定你们学界有所定义,我只说下我对古琴成为非遗之后的一个看法。我最早接触古琴是大概古琴刚成为非遗那几年,知道古琴的人还是很少,而且大多数人也不怎么关心这个。但是好像就是有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之后,古琴好像才被大家看的到,想的到。所以你看现在我这里这么多人来学琴,你随便问问他们任何一个古琴是什么,他们可能都会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块,即使他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是谁来界定的。
四、对关中地区现今古琴传承方式及传承人的思考
(一)主流话语对于古琴文化认同的影响
文化认同是文化的主体承载者对文化现实的历史与现状的有意识的话语建构,而如解释文化则会因文化主体承载着者侧重面的不同产生千差万别的文化认同,“通过谁、为谁”的文化主体直接决定了其文化解释将会通过何种性质的社会文化机制来达到解释话语的有效性或权威性。
传统的古琴文化中,文化主体承载者大多数为文人、士大夫、古琴流派,这时古琴的文化认同与象征意义则更多表现出某一特定的文化群体对于古琴的认知和感悟。而现在与古琴有联系的文化参与者中,主体的行动力变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文化部门大力奔走,并随着不断重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古琴文化”的建构方式得到解释。个人和流派依然存在,但在现代社会分工的背景之下,个人,流派,相关的创作、表演、研究群体也已经变成了古琴职业化、专业化下的产物。不同的古琴文化主体既相互联系,又充满着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古琴文化在当代社会存在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些性质各不相同的文化主体拥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选择。在当下非遗的背景下,真正的民间古琴传承人很多因没有获得国家权力机制的认可和鉴定,在文化属性和文化身份上与政府相关的文化部门认定的古琴传承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古琴学习和研究成为了对现代社会一种抵抗和缓冲方式
通过本次的田野调查得知:关中地区的古琴学习和研究者只有极少一部分的职业与古琴直接相关,其余大多数人都是古琴业余爱好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在校大学生、企事业工作人员、零售商铺工作人员等。他们的工作大多要求快速、高效、高产并尽量少出现错误。这种要求所制造出的紧张感也是现代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状况,而如何化解这种紧张感或借助其他途径缓冲这种紧张感,是很多人不断去寻找的方式。谈及古琴在这个方面与这种现代社会下紧张感的联系,它的音色低沉,可以弹奏的琴曲大多舒缓而大气,且需要学会减字谱来加深对于琴曲的理解,而打谱的过程也是对古琴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在学习和感受的过程中,可以使人的焦躁感和紧张感得到降低,并不断加深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当与各种浮躁不安的社会意识相抗衡的自我意识存在并表现在古琴文化中时,就成为了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抵抗和缓冲方式。
(三)古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外延的不断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儒家思想重视“礼仪”,强调社会整体的意识而有意弱化了个体的自我意识,道家思想重视“自然”,佛家思想重视“禅境”,,道家、佛家思想则强调了个人主体的自我意识而弱化了社会整体的意识。这三种思想不断融合、碰撞,表现在古琴上“人文精神”,多是将“礼仪”“自然”“禅境”三者融合并化一的结果。这种文化内涵在其外延上更多是与文人士大夫的个体生活有关。如今,古琴作为一种民族国家构建集体认同感的工具,它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不仅是上述儒道佛三者思想的化一,也是中国在民族国家世界中展示自我的一种的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内涵也是全球化、机械化的背景之下更多人的需要。
(四)非物质与物质的博弈——古琴文化的再生与扭曲
古琴自从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就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近几年更是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产生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多的人与古琴结下了缘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古琴是什么乐器,更有许多人想购买古琴、收藏古琴。因古琴属于年代越久远就越具有实用、文化和经济意义的乐器,所以近年来由更多的人选择收藏古琴。各大拍卖会上的古琴价格一路飙升,古琴的练习琴也价格不菲。更有一些从事古琴制作、古琴教学的人已经将古琴作为了一种快速致富的手段,通过古琴获得物质上的极大丰裕。这种附加于古琴本身的金钱上的价值,可以说是对古琴文化的一种扭曲,而这种扭曲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五、结语
古琴申遗成功后,在陕西关中地区的传承状况既有让人欣喜的一面,也有急需改变的部分。通过对关中地区古琴传承人的田野调查,使我们看到了当下最为年轻的古琴文化传承者的生活面貌,也了解到了年轻人对于古琴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些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主流话语对古琴文化的认同起着重大作用,不同的古琴文化主体既相互联系,又充满着矛盾和冲突;虽然古琴现在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部分变化,但却成为了普通人抵抗、舒缓压力的方式,而这种古琴热的蔓延也加剧了了古琴本身非物质文化性的物质性。
注释:
①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②胡斌,博士论文《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第37业,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③古琴音乐“打谱”指琴家对古代琴谱中的琴曲,通过版本的选择与考证,乐曲的背景分析,指法及演奏方法的研究,谱字的认定,将音高、技法、音色、力度的变化、局部的节奏,都在实地弹奏中将其译解出来,然后再揣摩琴曲意境,经多次弹奏,确定腔韵、句段结构,最后定拍并记谱;打谱是抢救与保护古琴音乐遗产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管建华,杨静.中国音乐文化的价值体系[J].音乐探索,2014(4):23-29.
[2]朱博.后非遗时代中国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理论[J].贵州社会科学,2014(8):151.
[3]孟建军,李晓菲.申遗成功十年古琴化茧成蝶——古琴“申遗”成功十年来的发展状况[N].2013(6):11.
[4]林西莉,古琴[M].三联书店,2009年第1版.
[5]施咏,扬州广陵派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二[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9(12):56-63.
作者简介:张王蓓(1992—),女,汉族,陕渭南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在读;李芬(199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