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真题再现
政治科的考试目标和要求有四种能力,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在选拔性的高考中都有体现,它们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其中论证和探究能力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论证和探究能力更符合新课改的目标,也意味着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更加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要求在2011年的高考中有了具体体现。如:
例:(2011广东高考,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首先,考生要从探究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探究主题会中的主题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事例是“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是已经发生的事,问题是“用事例来说明主题的选项”判断正确的是,调动和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对信息进行解读,由于此题是选择题,因此根据四个题肢对原材料的回答,可以很快选出题肢①是正确的判断,因为“深圳精神”是深圳人30年社会实践(奋斗历程)中创造出来的;题肢②选项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因为与探究主题不相符合,所以排除,③选项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为深圳精神提供了‘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等丰富内涵,因此“反映了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是正确选项; ④选项事例很显然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了文化创新,而事例却说没有体现,明显与探究主题不符合,故排除,所以①③正确,因此选B而不选A。此题关键是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把握住“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目强调的是实践对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此类探究型的高考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那么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探究题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应对呢?
二、探究题型的特点
探究类题型作为一种新的题型,首次在2006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中出现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今年它在广东省高考政治试题中第30题就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可谓是具有探究味的一种创新,也意味着论证和探究的能力在广东文综政治《考试说明》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年只是小试牛刀。那么什么是探究性的题目呢?它主要是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题型。
(1) 情境设置,具有背景大,切入点小,富于时代性和地方特色,与学生生活相贴近。
2011年广东高考政治卷第30题运用了新材料、新情境,符合2011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利用时政热点“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2010年是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周年,为重温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创业奋斗历程,激发当代深圳人继续弘扬开拓进取的特区精神”这一背景下而创设的一道情境探究题,虽然背景大,但是切入点小,考查的是《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中的一个考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综合考查学生的论证和探究能力,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广东特色,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深圳30年来的变化,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选题要具有重要性、相关性和可行性。
选题除一般重大时政热点外,还可以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件为主题,因为百姓生活无小事,因此与民生相关的事情都是大事情,30题就是以时政热点来谈百姓的精神生活,探究“深圳精神”就是在深圳人30年的奋斗过程中点滴积累起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当然也可以象07年江苏考卷39题以“马路摊点”为主题进行探究。
(3)探究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从广东省高考政治试卷30题来看,它用的是讨论法,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是班集体讨论,这种探究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合作,拓展思维,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成果,加深与巩固课本上所要学的知识点等,另外,还有如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网上调查、实地走访调查等)、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统计法等,方法会随事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应对探究类的题型的策略
平常在考到探究类的题目的时候,不少考生感觉很难,这主要是不了解什么是探究型的题目,这种题型平时做得少,不知道从哪里去寻找答案要点。如2011年广东高考政治第30题不少考生会选择答案②,因为他们记得《在文化生活》课本上的观点文化创新推动能够社会实践发展,因此选择。但是他们没有着重去把握探究的主题是什么?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哪些观点可以论证这个主题(寻找材料),从而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确答案)。因此在今后的高考中,我们要注重对探究类题型的研究,我认为主要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认真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中都有不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尤其是每一单元后的综合探究,一定要落实下去,不要有畏难情绪,马虎了事,至于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老师一开学就要跟学生交代清楚。
(2)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进行学习。
在平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孤立地学习课本上的观点,要关注社会热点,重大时政,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善于提出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常规问题,积极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进行分析论证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合理解释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或实践活动中去,合作学习,为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新主题服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3)训练一些探究性的题目
江苏、上海、安徽近些年来,在高考政治试题中都出现过探究性的题目,广东今年也出现了探究性的选择题,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又有哪些不同?练习了就会有体会,反思了就会有收获,到高考时,对探究型的题目的解答就能熟能生巧了。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狮山校区)
责任编校 李平安
政治科的考试目标和要求有四种能力,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在选拔性的高考中都有体现,它们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其中论证和探究能力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论证和探究能力更符合新课改的目标,也意味着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更加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要求在2011年的高考中有了具体体现。如:
例:(2011广东高考,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首先,考生要从探究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探究主题会中的主题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事例是“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是已经发生的事,问题是“用事例来说明主题的选项”判断正确的是,调动和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对信息进行解读,由于此题是选择题,因此根据四个题肢对原材料的回答,可以很快选出题肢①是正确的判断,因为“深圳精神”是深圳人30年社会实践(奋斗历程)中创造出来的;题肢②选项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因为与探究主题不相符合,所以排除,③选项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为深圳精神提供了‘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等丰富内涵,因此“反映了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是正确选项; ④选项事例很显然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了文化创新,而事例却说没有体现,明显与探究主题不符合,故排除,所以①③正确,因此选B而不选A。此题关键是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把握住“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目强调的是实践对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此类探究型的高考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那么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探究题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应对呢?
二、探究题型的特点
探究类题型作为一种新的题型,首次在2006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中出现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今年它在广东省高考政治试题中第30题就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可谓是具有探究味的一种创新,也意味着论证和探究的能力在广东文综政治《考试说明》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年只是小试牛刀。那么什么是探究性的题目呢?它主要是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题型。
(1) 情境设置,具有背景大,切入点小,富于时代性和地方特色,与学生生活相贴近。
2011年广东高考政治卷第30题运用了新材料、新情境,符合2011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利用时政热点“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2010年是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周年,为重温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创业奋斗历程,激发当代深圳人继续弘扬开拓进取的特区精神”这一背景下而创设的一道情境探究题,虽然背景大,但是切入点小,考查的是《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中的一个考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综合考查学生的论证和探究能力,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广东特色,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深圳30年来的变化,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选题要具有重要性、相关性和可行性。
选题除一般重大时政热点外,还可以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件为主题,因为百姓生活无小事,因此与民生相关的事情都是大事情,30题就是以时政热点来谈百姓的精神生活,探究“深圳精神”就是在深圳人30年的奋斗过程中点滴积累起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当然也可以象07年江苏考卷39题以“马路摊点”为主题进行探究。
(3)探究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从广东省高考政治试卷30题来看,它用的是讨论法,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是班集体讨论,这种探究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合作,拓展思维,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成果,加深与巩固课本上所要学的知识点等,另外,还有如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网上调查、实地走访调查等)、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统计法等,方法会随事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应对探究类的题型的策略
平常在考到探究类的题目的时候,不少考生感觉很难,这主要是不了解什么是探究型的题目,这种题型平时做得少,不知道从哪里去寻找答案要点。如2011年广东高考政治第30题不少考生会选择答案②,因为他们记得《在文化生活》课本上的观点文化创新推动能够社会实践发展,因此选择。但是他们没有着重去把握探究的主题是什么?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哪些观点可以论证这个主题(寻找材料),从而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确答案)。因此在今后的高考中,我们要注重对探究类题型的研究,我认为主要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认真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中都有不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尤其是每一单元后的综合探究,一定要落实下去,不要有畏难情绪,马虎了事,至于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老师一开学就要跟学生交代清楚。
(2)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进行学习。
在平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孤立地学习课本上的观点,要关注社会热点,重大时政,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善于提出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常规问题,积极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进行分析论证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合理解释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或实践活动中去,合作学习,为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新主题服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3)训练一些探究性的题目
江苏、上海、安徽近些年来,在高考政治试题中都出现过探究性的题目,广东今年也出现了探究性的选择题,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又有哪些不同?练习了就会有体会,反思了就会有收获,到高考时,对探究型的题目的解答就能熟能生巧了。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狮山校区)
责任编校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