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节前夕,忽然在报纸上瞟到一个专栏的标题:《年龄的筵席》。文章题头上配发了女作家的小照。那是在超市里随时可能迎面相遇的邻家女人模样,目光里带着完全成熟、但还未上年纪的知识女人的警醒和淡定——的确是谈年龄的时候。女人年少时候,每一寸发肤都散发着青春的芬芳,夜以继日地挥霍享用还嫌不及。等熬到了坐在秋阳下、品尝人生下午茶的光景,才会通过声音来给自己以安慰。
文章作者告诉我,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她和许多朋友们一起,从四面八方专程赶去参加一个大学死党的生日派对。那是她们一帮铁姐儿们中最小的一位、也是最后一位跨进不惑之门的小妹的生日。终于!——专栏女作家很响地叹了一声:那一票死党终于全部跨入了中年的门槛。中年,正是年龄筵席上消化的时光——女作家忍不住又叫了一声。她描述,到了这个年龄,再也不用为担心落伍于同龄人的时尚而紧张焦虑;再也不用盲目地奔波,再也不会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再总害怕自己可能会错过什么。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了,摆在眼前,一清二楚。这样的心态,使得如今去商店里寻买瘦身腹带时,不再像过去那么躲躲闪闪;而向店员报自己的腰围尺寸时,也不再会故意压低声音;再也不会像20多岁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为了规划孩子的明天,总是那么执著,那么焦虑。
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放下报纸的时候,我似乎想轻松一笑,却没有笑出来。
很多年前,在中国学习美国文化ABC时,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里,我就知道了年龄是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女人最讳莫如深的话题之一。转眼间,在美国已经住了好多年。我已经很自觉地习惯于不问别人的年龄了,现在这习惯都成了自然:连自己也开始讨厌被人追问年龄。值得美国女人庆幸的是,她们所在社会的良知对她们的境遇能够感同身受,出于尊重,它甚至采取了一种消极的积极:将女人的年龄高高挂起,以反对年龄歧视。正是这样的人人尊重的环境下,才有一种中年的明亮心态。而在国内,近来越来越频繁地听到一个词就是“老女人”,其年龄低线段,竟划在了20大几那儿。国内那些青春貌美的年轻小姐,如今对着只比她们长几岁的同类,已是自自然然一口一个“老女人”、“老女人”地叫起来;而那些年龄稍长的女子,也以之自谓,大概心里明白,跟自然规律抗争不过的,还不如自己投降,免得被人骂“装嫩”。
女人的年龄,拿来开玩笑,就是好笑,也只能笑在几秒之间。太快了,二十二三到二十七八,比弹指还短。忽然的,就老了。
文章作者告诉我,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她和许多朋友们一起,从四面八方专程赶去参加一个大学死党的生日派对。那是她们一帮铁姐儿们中最小的一位、也是最后一位跨进不惑之门的小妹的生日。终于!——专栏女作家很响地叹了一声:那一票死党终于全部跨入了中年的门槛。中年,正是年龄筵席上消化的时光——女作家忍不住又叫了一声。她描述,到了这个年龄,再也不用为担心落伍于同龄人的时尚而紧张焦虑;再也不用盲目地奔波,再也不会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再总害怕自己可能会错过什么。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了,摆在眼前,一清二楚。这样的心态,使得如今去商店里寻买瘦身腹带时,不再像过去那么躲躲闪闪;而向店员报自己的腰围尺寸时,也不再会故意压低声音;再也不会像20多岁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为了规划孩子的明天,总是那么执著,那么焦虑。
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放下报纸的时候,我似乎想轻松一笑,却没有笑出来。
很多年前,在中国学习美国文化ABC时,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里,我就知道了年龄是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女人最讳莫如深的话题之一。转眼间,在美国已经住了好多年。我已经很自觉地习惯于不问别人的年龄了,现在这习惯都成了自然:连自己也开始讨厌被人追问年龄。值得美国女人庆幸的是,她们所在社会的良知对她们的境遇能够感同身受,出于尊重,它甚至采取了一种消极的积极:将女人的年龄高高挂起,以反对年龄歧视。正是这样的人人尊重的环境下,才有一种中年的明亮心态。而在国内,近来越来越频繁地听到一个词就是“老女人”,其年龄低线段,竟划在了20大几那儿。国内那些青春貌美的年轻小姐,如今对着只比她们长几岁的同类,已是自自然然一口一个“老女人”、“老女人”地叫起来;而那些年龄稍长的女子,也以之自谓,大概心里明白,跟自然规律抗争不过的,还不如自己投降,免得被人骂“装嫩”。
女人的年龄,拿来开玩笑,就是好笑,也只能笑在几秒之间。太快了,二十二三到二十七八,比弹指还短。忽然的,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