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工电子技术》是很多高职电气类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由于内容较难,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引入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很有必要。从分析目前这门课的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改进方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字】 信息化 电工电子 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国家三大运营商宽带“提速降费”的落实,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每个角落。《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较为晦涩,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化,把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信息化环境对提升《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的作用
1.1课程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化
未引入信息化教学之前,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能只能来源与书本或者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但是引入信息化教学之后,学生就可以取百家之长,同样一个知识点,可以借鉴不同老师的讲解,从多角度来掌握所学内容。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学的表现方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微课,慕课,空中课堂,虚拟仿真等,兼听则明,学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一个知识点。
1.2信息化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传播到欠发达边远地区。比如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视频直播,与著名的名校成都七中同步上课。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知识全球化。在学习过程中,比如有某个知识点刚接触时候不太理解,应用信息化手段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任何时刻地观看回放。在平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缝隙来进行学习,课堂不再是拘泥于教室,而是向课外生活延伸,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二、当前《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信息化教学在中小学,大学中运用的很普遍,很多课程都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在很多学校都如火如荼地展开。比如很多高校,都建立的自己的课程资源库,网上微课等教学资源,将原本只能在教室的学习方式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从最终的实施看来,还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配套设备落后,有些地区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落后,尤其是偏远地区,导致信息化教学未能普及。(2)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有的资源库是建立起来了,但内容不够完善,能真正的用在教学上的较少。信息化内容需要不断更新,补充,与时俱进。部分教师习惯了传统的上课方式,对较为复杂的多媒体制作的软件操作未能完全适应,导致资源更新和完善相对滞后。有些平台只用来布置课后作业,并非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选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上本身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学习更多来自教师的强制要求,所以出现了部分学生应付了事的现象。(3)教学效果反馈不及时。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缺乏反馈机制,教师不能及时调整修改内容,不能匹配学生的需求,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同学和同学之間,也缺乏交流和互助,思想缺乏碰撞,不利于知识的分享。(4)有的却过度使用信息化教学,完全替代了传统教学的地位。有些教师曲解了信息化教学的本意,一味强调线上教育而忽略了线下教育,从而缺少了即时的互动,间接淡化了师生关系。信息化的过度使用容易造成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服务学习,也有可能影响学习。实践证明,完全依靠信息化教学,课堂会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中的改进方案
3.1提升信息化的内容和质量
1、善于运用动画,图形,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把晦涩难懂的电工电子知识制作成生动的视频来展示。比如在讲授“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内容,学生对四个二极管的整流原理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将电源电压方向改变时,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具体展示出来。电容的滤波作用较难理解,可以通过滤波前和滤波后的波形对比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对滤波原理的理解。
2、微课的制作要突出重点,视频不宜过长,不是重点难点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对于重点的地方,要详细讲解。微课为了解决知识内容的重难点,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入手,选择学生平时有疑问、很难掌握的部分进行深入讲解,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比如在制作“三极管的特性”微课作品时,可以侧重于突出三极管的三个引脚定义,和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而对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可以简单略过,做到主次分明。
3、电工实训环节引入信息化手段。比如在进行“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测量”实验之前,可以引导学生用电路仿真软件先搭建电路,大致观察一下实验现象,并实对实验结果有个预期。当真正进行实物的实训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信息化教学还可以将一些有危险性的项目进行模拟仿真,保障安全的同时还能做到身临其境,加深了对知识原理的理解。
3.2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作为教师,应该能接受新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该意识到,新的信息化技术,不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颠覆,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运用信息技术的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可以把传统静态的内容的变化过程生动呈现出来。作为学校,可以加强信息化,多媒体开发技术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们自学或者互相学习,逐渐使教师们接受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他们把信息化技术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信息化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只有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做出有质量的信息化作品。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这门课为例,只有教师对正弦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电动机这些内容掌握得很透彻,才能制作出详细的配套的教学资源作品,并能将电机的参数,分类,调速,制动等等内容展示清楚。 3.3加强引导,使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
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一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形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信息化平台的使用。比如,上课前督促学生线上先自学,学生能从平台中获取知识,就能养成使用信息化平台的习惯。也可以引导学生线上参与讨论,互动,答疑,签到。把线上平台资源作为第二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迁移到线上进行。同时,电工电子技术的一些仿真模拟,也可以在线进行模拟运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动学生,久而久之,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在师生中就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趋势。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也能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有的高校把整个教学都迁移到了“云班课”平台,小组内可以自由讨论,并将小组讨论的结论上传,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组织。教师可以适当的把同学们对信息化教学的参与度,比如网上作业的完成情况,讨论问题数量,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
3.4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完整的课程体系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课程体系的内容选取,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教研团队应该深入研究这门课程,可以去各大工科类学校开展课程调研,对课程改革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优势,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都是很常见的电子元件,课程体系中应该对这部分的内容着重进行讲解,并且制作相应的精美的,图文并茂的PPT或者视频。同时,高职院校应该紧密结合企业要求,比如有些企业要求学生具备接线,排除故障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多增加这方面实训的环节。融入数字化教学平台,搭建信息化教学资源。
四、《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4.1课前预习
每次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新的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进行预习,使同学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后期课堂工作的展开。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观看,收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钻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比如讲解“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这个内容之前,因为这部分内容的前导内容是电容和二极管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这部分内容。
4.2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如果某个知识点不好理解,可以通过类比的视频动画反复展示,并且组织小组讨论。比如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内容的时候,学生们普遍对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觉得不好理解,此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电路图来进行分析,举一反三。在进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接线实训项目中,有些同学对接触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容易混淆。为了能解释得通俗易懂,可以先在仿真平台上模拟接线。在某些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接线中,有些同学难以转换。解决办法是在电路图中用仿真模拟的手段,用实物来进行替代,加深了理解。
4.3课后考核和反馈
课后的练习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发布,要求学生登录完成。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知道知识体系中的易错点在哪里,也能够从侧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同样一道题,错误率很高,可以下次课再次进行讲解,及时纠正错误。通过统计线上课堂的参与情况,以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同学可以课后参与线上讨论,提出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 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进行讨論。同学可以通过评教议教,从客观的角度来反映教师上课的不足,教师得以调整和修正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这样就实现了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可以建立信息化内容评分制度,比如某个章节的内容可以按照满意程度,给予一颗星到五颗星的评价。这样就能促使信息的制作者不断推陈出新,契合学生的真正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该能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李道力,高粼泽,叶阳旭,何海生.“以点带面、以一衬多”创新教学方式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6):95.
[2]张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机械识图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2).
[3] 杨丽丽. 信息化教学推动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 [J]. 教育与职业 ,2019(12):102-105.
[4] 李文平 .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产教一体化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J]. 机械职业教育 ,2019(10):34-36.
【关键字】 信息化 电工电子 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国家三大运营商宽带“提速降费”的落实,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每个角落。《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较为晦涩,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化,把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信息化环境对提升《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的作用
1.1课程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化
未引入信息化教学之前,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能只能来源与书本或者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但是引入信息化教学之后,学生就可以取百家之长,同样一个知识点,可以借鉴不同老师的讲解,从多角度来掌握所学内容。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学的表现方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微课,慕课,空中课堂,虚拟仿真等,兼听则明,学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一个知识点。
1.2信息化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传播到欠发达边远地区。比如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视频直播,与著名的名校成都七中同步上课。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知识全球化。在学习过程中,比如有某个知识点刚接触时候不太理解,应用信息化手段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任何时刻地观看回放。在平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缝隙来进行学习,课堂不再是拘泥于教室,而是向课外生活延伸,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二、当前《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信息化教学在中小学,大学中运用的很普遍,很多课程都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在很多学校都如火如荼地展开。比如很多高校,都建立的自己的课程资源库,网上微课等教学资源,将原本只能在教室的学习方式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从最终的实施看来,还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配套设备落后,有些地区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落后,尤其是偏远地区,导致信息化教学未能普及。(2)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有的资源库是建立起来了,但内容不够完善,能真正的用在教学上的较少。信息化内容需要不断更新,补充,与时俱进。部分教师习惯了传统的上课方式,对较为复杂的多媒体制作的软件操作未能完全适应,导致资源更新和完善相对滞后。有些平台只用来布置课后作业,并非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选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上本身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学习更多来自教师的强制要求,所以出现了部分学生应付了事的现象。(3)教学效果反馈不及时。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缺乏反馈机制,教师不能及时调整修改内容,不能匹配学生的需求,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同学和同学之間,也缺乏交流和互助,思想缺乏碰撞,不利于知识的分享。(4)有的却过度使用信息化教学,完全替代了传统教学的地位。有些教师曲解了信息化教学的本意,一味强调线上教育而忽略了线下教育,从而缺少了即时的互动,间接淡化了师生关系。信息化的过度使用容易造成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服务学习,也有可能影响学习。实践证明,完全依靠信息化教学,课堂会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中的改进方案
3.1提升信息化的内容和质量
1、善于运用动画,图形,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把晦涩难懂的电工电子知识制作成生动的视频来展示。比如在讲授“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内容,学生对四个二极管的整流原理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将电源电压方向改变时,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具体展示出来。电容的滤波作用较难理解,可以通过滤波前和滤波后的波形对比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对滤波原理的理解。
2、微课的制作要突出重点,视频不宜过长,不是重点难点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对于重点的地方,要详细讲解。微课为了解决知识内容的重难点,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入手,选择学生平时有疑问、很难掌握的部分进行深入讲解,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比如在制作“三极管的特性”微课作品时,可以侧重于突出三极管的三个引脚定义,和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而对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可以简单略过,做到主次分明。
3、电工实训环节引入信息化手段。比如在进行“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测量”实验之前,可以引导学生用电路仿真软件先搭建电路,大致观察一下实验现象,并实对实验结果有个预期。当真正进行实物的实训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信息化教学还可以将一些有危险性的项目进行模拟仿真,保障安全的同时还能做到身临其境,加深了对知识原理的理解。
3.2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作为教师,应该能接受新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该意识到,新的信息化技术,不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颠覆,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运用信息技术的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可以把传统静态的内容的变化过程生动呈现出来。作为学校,可以加强信息化,多媒体开发技术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们自学或者互相学习,逐渐使教师们接受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他们把信息化技术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信息化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只有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做出有质量的信息化作品。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这门课为例,只有教师对正弦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电动机这些内容掌握得很透彻,才能制作出详细的配套的教学资源作品,并能将电机的参数,分类,调速,制动等等内容展示清楚。 3.3加强引导,使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
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一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形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信息化平台的使用。比如,上课前督促学生线上先自学,学生能从平台中获取知识,就能养成使用信息化平台的习惯。也可以引导学生线上参与讨论,互动,答疑,签到。把线上平台资源作为第二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迁移到线上进行。同时,电工电子技术的一些仿真模拟,也可以在线进行模拟运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动学生,久而久之,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在师生中就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趋势。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也能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有的高校把整个教学都迁移到了“云班课”平台,小组内可以自由讨论,并将小组讨论的结论上传,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组织。教师可以适当的把同学们对信息化教学的参与度,比如网上作业的完成情况,讨论问题数量,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
3.4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完整的课程体系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课程体系的内容选取,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教研团队应该深入研究这门课程,可以去各大工科类学校开展课程调研,对课程改革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优势,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都是很常见的电子元件,课程体系中应该对这部分的内容着重进行讲解,并且制作相应的精美的,图文并茂的PPT或者视频。同时,高职院校应该紧密结合企业要求,比如有些企业要求学生具备接线,排除故障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多增加这方面实训的环节。融入数字化教学平台,搭建信息化教学资源。
四、《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4.1课前预习
每次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新的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进行预习,使同学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后期课堂工作的展开。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观看,收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钻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比如讲解“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这个内容之前,因为这部分内容的前导内容是电容和二极管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这部分内容。
4.2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如果某个知识点不好理解,可以通过类比的视频动画反复展示,并且组织小组讨论。比如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内容的时候,学生们普遍对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觉得不好理解,此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电路图来进行分析,举一反三。在进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接线实训项目中,有些同学对接触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容易混淆。为了能解释得通俗易懂,可以先在仿真平台上模拟接线。在某些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接线中,有些同学难以转换。解决办法是在电路图中用仿真模拟的手段,用实物来进行替代,加深了理解。
4.3课后考核和反馈
课后的练习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发布,要求学生登录完成。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知道知识体系中的易错点在哪里,也能够从侧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同样一道题,错误率很高,可以下次课再次进行讲解,及时纠正错误。通过统计线上课堂的参与情况,以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同学可以课后参与线上讨论,提出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 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进行讨論。同学可以通过评教议教,从客观的角度来反映教师上课的不足,教师得以调整和修正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这样就实现了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可以建立信息化内容评分制度,比如某个章节的内容可以按照满意程度,给予一颗星到五颗星的评价。这样就能促使信息的制作者不断推陈出新,契合学生的真正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该能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李道力,高粼泽,叶阳旭,何海生.“以点带面、以一衬多”创新教学方式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6):95.
[2]张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机械识图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2).
[3] 杨丽丽. 信息化教学推动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 [J]. 教育与职业 ,2019(12):102-105.
[4] 李文平 .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产教一体化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J]. 机械职业教育 ,2019(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