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培养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范式,本文重点探究情感教育中的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大学生 人格培养 情感教育
一、实施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基本策略
1、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首先是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即以情育情。高校如何实施情感激励,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一位教育家认为,爱不是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努力才能掌握的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尊敬和了解。“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从大学生入校的适应到学业顺利完成,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到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每一步都需要教师的关怀,这种关怀是以尊重、求实、有效为基础的,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其独立性大大增强,不实事求是的教育,缺乏有效帮助的教育他们是难以接受的。同时,对老师的真知灼见和真诚友善,他们的理解也特别深刻,回应也更加有效。所以,对学生的爱应有丰富的内涵和强有力的效能性。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校方也应十分注重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以更好地实施师爱,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2、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之二,是教师的情感修养。教师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的重要任务。应以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个情感修养的目标是很宽泛的,首先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也就是一个人的情感格调和生活品位问题。教师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社会、学生有感情,这在当今教师素质中是一个极其重要又比较薄弱的方面。其次是高尚的审美情趣,青年学生对美的需求是相当高的,而教师的审美水平对大学生的情感无疑具有导向作用,教师的道德美、语言美、理智美,以及对音乐美术体育的爱好与鉴赏能力,都能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第三是教师的学科兴趣和学术水平,理智感是高尚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对科学的兴趣和尊重,是健全人格和完美情操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经常与学生接触的老师来说,无论在正式场合或非正式场合,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无不与自己的学科兴趣及学术水平息息相关。一个睿智博学的老师必然博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境界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之三,是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当的共处时间。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交流实现的,情感交流是一个不间断的互动过程,需要大量时间。学校应加强师生交流工作管理,特别是保证辅导员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活动,以利于实现情感教育。空对空的对话,充其量只能解决一些认识方面的问题,而情感教育则必须在活动中进行。教师与学生相处,能够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心理的热点、弱点,并可以用春风化雨的自然模式引导他们,将问题化解于未然之中。例如,解决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教师必须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坚持做好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工作技巧
1、善于把握最佳时机的适时技巧。适时首先是及时。当学生喜悦愉快时很希望能有人分享,这时我们如果能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分享他们快乐的感受,学生内心会倍感欣喜,产生更加愉快的心境。当学生失意时,同样需要教师的安慰和帮助。及时分享就是及时强化,可以使学生积极情感得到巩固;及时分担就是及时消解,不使消极情绪积郁成疾,带来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适时还表现为延时。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不同。性格差异也很大,对老师所给予的情感支持与关怀的反映也大不一样。有一部分学生既渴望和老师交流,又害怕和老师交流,害怕老师了解自己的情况后瞧不起自己。这些学生心理的自我防御性很强,他们长期压抑着与人交往的心理需要,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性格及人格自卑感。向这种学生施以亲切的关心或同情,需要避开他们情感波动的低谷与高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予影响。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师生平等的友谊技巧。凡是学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向师性”。他们不仅把教师当作模仿的榜样,而且对教师在感情上还有一定的依恋,如希望得到老师表扬与肯定,这是学生的“本能”,无须教师去刻意强调。如果经常与学生平等交流,淡化“师者”身份,将更加令学生尊敬与爱戴,让学生倍感亲切,师生之间一经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教师的情感影响力将是不言而喻的。
淡化“师者”身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多关注学生的情感,照顾学生的情感特点,把道德知识的灌输和宣传,变成内容丰富的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应力免专横粗暴。学校的规范与制度的建立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学校应强调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辅导员“工作”应与学生生活相融合,二者不可分离。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平等的交流中才能实现情感的引导与教育。
3、冷热兼用的适度技巧。学生毕竟年轻还不够成熟,自律自制能力也有很大差别。在热情关怀他们的同时,应仔细观察,冷静思考,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即有“热”,又有“冷”。“热”指温情、鼓励、表扬,“冷”指批评、责备。在学生工作中该“冷”的要“冷”,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错误思想应旗帜鲜明的予以引导和批评,但在批评中要以“热心肠”施以“冷批评”,讲究批評的艺术,力求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促进其情感发展。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用什么样的腔调说话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走了’是一句简单的句子,但这个简单的句子可以用50种不同的方法来说。”因此,在批评学生时,不要简单地指责,应让学生感受到虽然老师在批评他,依然是一种“感情投资”。同时,该“热”的要“热”。比如,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把学生的冷暖痛痒挂在心上,用饱满的热情去激励一颗颗年轻的心。如果老师不冷不热,或麻木不仁。跟学生肯定会格格不入。特别是当学生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更需要老师伸出热情的双手来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陪伴他们走出感情的低谷。
4、是善于发掘的诱导技巧。每个人的情感世界都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混合体,教育的天职就是发掘真美善的一面。去保护她、欣赏她,从而巩固她、发扬她,“让美把丑挤出去”,这是情感教育的定律之一。
学生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好感情,教师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及时加以褒奖,使这些美好的东西蔚然成风,营造一个健康的情感氛围,发挥群体教育的资源,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的同学刻苦学习,争分夺秒,回报父母,回报社会,这里既有对父母的孝心,又有对社会的责任心,我们应该站得高一点,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加以提升,看到他的情感教育价值,大力宣扬这些高尚的精神,进而引发出学生内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好感情。再如:同学中有生病的,大家陪同他去医院,照顾他的生活,这种关心帮助同学,乐意为別人付出的美德需要正面的表扬与宣传,需要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的关注无疑是对学生的肯定与支持,也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引导。
探索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技巧是没有止境的,需要每一位学生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不懈努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像一片茵茵芳草地,焕发出美丽与馨香。
关键词:大学生 人格培养 情感教育
一、实施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基本策略
1、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首先是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即以情育情。高校如何实施情感激励,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一位教育家认为,爱不是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努力才能掌握的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尊敬和了解。“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从大学生入校的适应到学业顺利完成,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到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每一步都需要教师的关怀,这种关怀是以尊重、求实、有效为基础的,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其独立性大大增强,不实事求是的教育,缺乏有效帮助的教育他们是难以接受的。同时,对老师的真知灼见和真诚友善,他们的理解也特别深刻,回应也更加有效。所以,对学生的爱应有丰富的内涵和强有力的效能性。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校方也应十分注重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以更好地实施师爱,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2、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之二,是教师的情感修养。教师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的重要任务。应以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个情感修养的目标是很宽泛的,首先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也就是一个人的情感格调和生活品位问题。教师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社会、学生有感情,这在当今教师素质中是一个极其重要又比较薄弱的方面。其次是高尚的审美情趣,青年学生对美的需求是相当高的,而教师的审美水平对大学生的情感无疑具有导向作用,教师的道德美、语言美、理智美,以及对音乐美术体育的爱好与鉴赏能力,都能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第三是教师的学科兴趣和学术水平,理智感是高尚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对科学的兴趣和尊重,是健全人格和完美情操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经常与学生接触的老师来说,无论在正式场合或非正式场合,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无不与自己的学科兴趣及学术水平息息相关。一个睿智博学的老师必然博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境界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之三,是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当的共处时间。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交流实现的,情感交流是一个不间断的互动过程,需要大量时间。学校应加强师生交流工作管理,特别是保证辅导员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活动,以利于实现情感教育。空对空的对话,充其量只能解决一些认识方面的问题,而情感教育则必须在活动中进行。教师与学生相处,能够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心理的热点、弱点,并可以用春风化雨的自然模式引导他们,将问题化解于未然之中。例如,解决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教师必须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坚持做好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工作技巧
1、善于把握最佳时机的适时技巧。适时首先是及时。当学生喜悦愉快时很希望能有人分享,这时我们如果能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分享他们快乐的感受,学生内心会倍感欣喜,产生更加愉快的心境。当学生失意时,同样需要教师的安慰和帮助。及时分享就是及时强化,可以使学生积极情感得到巩固;及时分担就是及时消解,不使消极情绪积郁成疾,带来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适时还表现为延时。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不同。性格差异也很大,对老师所给予的情感支持与关怀的反映也大不一样。有一部分学生既渴望和老师交流,又害怕和老师交流,害怕老师了解自己的情况后瞧不起自己。这些学生心理的自我防御性很强,他们长期压抑着与人交往的心理需要,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性格及人格自卑感。向这种学生施以亲切的关心或同情,需要避开他们情感波动的低谷与高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予影响。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师生平等的友谊技巧。凡是学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向师性”。他们不仅把教师当作模仿的榜样,而且对教师在感情上还有一定的依恋,如希望得到老师表扬与肯定,这是学生的“本能”,无须教师去刻意强调。如果经常与学生平等交流,淡化“师者”身份,将更加令学生尊敬与爱戴,让学生倍感亲切,师生之间一经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教师的情感影响力将是不言而喻的。
淡化“师者”身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多关注学生的情感,照顾学生的情感特点,把道德知识的灌输和宣传,变成内容丰富的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应力免专横粗暴。学校的规范与制度的建立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学校应强调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辅导员“工作”应与学生生活相融合,二者不可分离。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平等的交流中才能实现情感的引导与教育。
3、冷热兼用的适度技巧。学生毕竟年轻还不够成熟,自律自制能力也有很大差别。在热情关怀他们的同时,应仔细观察,冷静思考,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即有“热”,又有“冷”。“热”指温情、鼓励、表扬,“冷”指批评、责备。在学生工作中该“冷”的要“冷”,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错误思想应旗帜鲜明的予以引导和批评,但在批评中要以“热心肠”施以“冷批评”,讲究批評的艺术,力求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促进其情感发展。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用什么样的腔调说话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走了’是一句简单的句子,但这个简单的句子可以用50种不同的方法来说。”因此,在批评学生时,不要简单地指责,应让学生感受到虽然老师在批评他,依然是一种“感情投资”。同时,该“热”的要“热”。比如,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把学生的冷暖痛痒挂在心上,用饱满的热情去激励一颗颗年轻的心。如果老师不冷不热,或麻木不仁。跟学生肯定会格格不入。特别是当学生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更需要老师伸出热情的双手来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陪伴他们走出感情的低谷。
4、是善于发掘的诱导技巧。每个人的情感世界都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混合体,教育的天职就是发掘真美善的一面。去保护她、欣赏她,从而巩固她、发扬她,“让美把丑挤出去”,这是情感教育的定律之一。
学生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好感情,教师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及时加以褒奖,使这些美好的东西蔚然成风,营造一个健康的情感氛围,发挥群体教育的资源,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的同学刻苦学习,争分夺秒,回报父母,回报社会,这里既有对父母的孝心,又有对社会的责任心,我们应该站得高一点,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加以提升,看到他的情感教育价值,大力宣扬这些高尚的精神,进而引发出学生内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好感情。再如:同学中有生病的,大家陪同他去医院,照顾他的生活,这种关心帮助同学,乐意为別人付出的美德需要正面的表扬与宣传,需要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的关注无疑是对学生的肯定与支持,也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引导。
探索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技巧是没有止境的,需要每一位学生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不懈努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像一片茵茵芳草地,焕发出美丽与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