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神性观念的照耀之下,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作曲家约翰·K·塔文纳爵士(Sir John Kenneth Tavener ,1944—2013)的音乐呈现出简约的风格特征,其简约性渗透至各音乐元素乃至创作方式。简约性形式来自于信仰之“神启”,与作曲家的神圣性音乐观念相融通。
[关键词]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圣母的面纱》;《羔羊》;《雅典娜颂歌》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8-0034-02
一、塔文纳与他的神圣简约主义音乐创作
(一)初出茅庐 骥遇伯乐——求学及早期代表作
作为一名教堂管风琴手的儿子,受其父影响,塔文纳打小就出落成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者,并担任教堂的管风琴手及合唱指导。中学时期,由于他所在的学校合唱团经常能得到BBC的邀请参演诸如马勒的《第三交响曲》等合唱作品中的男童声部,这也让学生时代的塔文纳获得了丰富的合唱经验和经历。1962年,18岁的塔文纳进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珠玉在前,由于塔文纳早在少年时期已接触了莫扎特的《魔笛》(The Magic Flute)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圣歌》(Canticum Sacrum)而立志成为像他们那么伟大的作曲家,因此,他在大学期间最终毅然决定放弃钢琴演奏专业而专攻作曲。作为一位作曲家,塔文纳得以声名鹊起源起于为独唱、旁白、四部合唱、童声合唱以及乐队而作的清唱剧《鲸》 (The Whale 1965—1966 )。在披头士乐队的极力举荐之下,英国苹果唱片公司决定将该作品收录并作为该公司的第一张古典音乐专辑发行(1970)。
结束了学生时代的塔文纳便开始了他在圣三一音乐学院(Trinity College of Music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Trinity_College_of_Music"o"TrinityCollegeofMusic")的从教生涯,并相继创作了《凯尔特安魂曲》A Celtic Requiem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A_Celtic_Requiem"o"ACelticRequiem" (1969)
为soprano solo, SATB choir, children's choir, ensemble而作等作品。也正是这部作品使得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受到了英国作曲界里程碑式的人物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Benjamin_Britten"o"BenjaminBritten"(1913—1976)的关注,他随即便推荐塔文纳为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Covent Garden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Covent_Garden"o"CoventGarden"创作了歌剧《小德兰》(Thérèse ,1973—1976)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Tavener"l"cite_note-grove-7#cite_note-grove-7"。创作期间(1974),塔文纳结识了一位名叫维多利亚的希腊舞者并与其结婚。虽然这段婚姻以失败告终,却让希腊文明进入了塔文纳的视野,尤其是古希腊音乐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这位年轻作曲家其今后的创作。1977年,这位英国籍作曲家皈依了希腊东正教。从此,塔文纳便在东西教会的冲撞交汇里开始自己的信仰人生、自省之旅。东正教教会教义理论和文化传统逐渐成为塔文纳创作的主要源泉,作曲家开始沉浸于神秘主义世界中,同年,《圣约翰·克里索斯通的礼拜》(Divin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Divine_Liturgy_of_St._John_Chrysostom"o"DivineLiturgyofSt.JohnChrysostom",1977)在伦敦的俄罗斯大教堂上演,该作品被视为第一部直关东正教精神的音乐。
Ivan Moody. "Tavener, Joh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13 November 2013 (subscription required)
(二)圣洁之乐 声名远播——上世纪末的盛名之作
20世纪80年代开始,作曲家受俄罗斯文化与希腊文明影响日趋笃厚,個性化创作语汇、个人音乐风格渐成。《阿赫玛托娃安魂曲》(Akhmatova :Requiem,1979—1980)以及根据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虔诚的基督教徒威廉姆·布莱克(William Blake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Blake"o"WilliamBlake",1757—1827)最为经典的童谣诗篇《羔羊》(The Lamb,1982)创作的同名无伴奏四部合唱作品让塔文纳声名远播,据说后者只用了一个下午就完成了创作。这首简单的齐唱小品(演出时常仅持续三分钟)由剑桥大学金氏学院合唱团首演于创作当年的平安夜,并于2006年被作曲家改写为弦乐队作品。
[JP2]纵观作曲家的创作历程可见塔文纳对于人声与弦乐音色的偏爱(弦乐也可以被认为最接近人声的音色),因其两者能在叙事与抒情之间游刃有余。[JP]1988年,作曲家应本国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Steven·Isserlis,1958—)的邀请创作了一部以东正教“保护面纱节” 公元911年,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被来自中东的萨拉逊人(Saracen)入侵时,传说圣母在某夜降临于潘那吉亚教堂。她步入祭坛,含泪祈祷,并取下面纱庇护教徒。第二天,信仰基督教的希腊人在此鼓舞下击退了萨拉逊人。此后,每年的10月14日是东正教的“圣母面纱的盛宴”纪念日。为主题的作品,后因接受了英国BBC逍遥音乐节(1989)委约,作曲家将这部最初篇幅不足十分钟的作品发展成为长达45分钟的八个标题性乐章《圣母的面纱》(The Protecting veil
为大提琴与弦乐队而作。The Protecting veil又常被译为《保护面纱》《护面纱》等。),并于1989年9月4日由英国本土作曲家、指挥家奥利弗·克努森(Oliver·Knussen,1952—)执棒、伊瑟利斯担纲首演于英国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由此,塔文纳与伊瑟利斯结缘,陆续为伊瑟利斯或其他大提琴演奏家创作了多部作品,诸如Eternal Memory(1991)
for solo cello and strings、Popule Meus(2009)
for solo cello ,timpani and strings等等。1993年,受英国BBC交响乐团委约,塔文纳根据他的心灵导师——俄罗斯东正教修女Mother Thekla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Mother_Thekla"o"MotherThekla"提供的创作原型谱写了《雅典娜颂歌》(Song for Athene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Song_for_Athene"o"SongforAthene" )。这首颂歌的歌词文本结合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东正教的葬礼仪式,歌颂了的作曲家身边的一位教友Athene Hariades。这位名叫雅典娜的年轻姑娘曾因受表演、诗歌、音乐等艺术熏陶以及东正教信仰影响而内外兼修,却于1993年3月悲惨辞世。1994年1月22日,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演了该作品,由BBC歌唱家担纲,Simon·Joly执棒。1997年,英国皇室钦点《雅典娜颂歌》奏响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当日,颂歌响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位英国本土作曲家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可,《雅典娜颂歌》也因此成为塔文纳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新千年之际,“英国Ivor Novello 音乐奖”授予了这位英国现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这给予了塔文纳创作成就极大的肯定与褒奖。
(三)不忘初心 叩问内心——新千年以后的创作
作为塔文纳音乐的重要传播者,英国Chester Music出版社一直视塔文纳为当今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致力于传播他的音乐。除上述作品之外,该出版社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还相继出版了In The Highest...(2001)
for solo harmonica(or violin) ,percussion and strings、Fragment For The Virgin(2004)
for violin and piano,已出版的有violin and sting orchestra version、Cantus Mysticus(2004)
for soprano,clarinet,violins and cellos、Mother Of God Here I Stand(2006)
from The Veil of the Temple(2003) ,arranged for string orchestra、Fragments Of A Prayer(Children of Men)(2006)
for mezzo-soprano, percussion and strings等等。其中,Mother Of God Here I Stand节选于鸿篇巨著隔夜守夜弥撒《圣殿的帷幔》(The Veil of the Temple2003)
for soprano, SATB choir, boys' choir, ensemble[JP]。后者作为继《圣母的面纱》《雅典娜颂歌》之后,是作曲家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又一经典。这首为伦敦圣殿教堂the Temple Church而作的委约作品,其总谱厚达480页,演出时间长达七个小时。作品依托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以循环的形式不断祈祷,从创世纪一直唱到耶稣遇难。按照作曲家的构想,将由孩子们在凌晨时分唱响“Its early in the morning”以此赞美耶稣基督的复活。作品一经问世,因其内容题材和音乐风格与神圣简约主义另一代表人物——阿沃·帕特的《约翰受难曲》(Passio,1982)较为接近,人们也一度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与甄鉴。2009年,塔文纳又一力作——《转而沉默》(Towards Silence
for string quartets, tibetan temple bowl)问世,该作品被视为作曲家音乐追求的最直观也是最终极的写照。2012,塔文纳的创作生涯被定格在根据托尔斯泰的短篇故事《伊凡·伊里奇之死》为蓝本而作的同名作品The Death of Ivan Ilyich 。这部以死亡为主题,充满救赎意味的作品被视为这位为信仰与音乐倾其一生的作曲家生命结束前的预言、預演。2013年11月12日,长期患有马凡氏综合征(俗称“蜘蛛人”)的塔文纳与世长辞。
二、澄明之境 神圣之光——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音乐创作评介
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作曲家们依据自身对信仰的认知,其做法不尽相同却又殊途同归——朝着声音素材极度减少并只抓音乐本质的方向发展,旨在将音乐带入一种“澄明”之境,即返回人的本真状态,创作的澄明境界,是在创作者洞悉并承认了个体技术层面的局限性以后,有了自己的创作哲学和思想体系,通过构建与这种哲学思想体系相符的技术策略和音乐语言机制,放弃追求完美,以天性带乐,返璞归真淡定从容。以塔文纳为代表的简约主义去矫饰、去个人化,表现出对情感的抑制而突出一种静谧的、稳定的风格而追求内在的精神性。简约主义音乐(minimalism music)并不能等同于“重复音乐”(repeat music)——简约既是作品的形式化纲领,也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具体而言,一方面,与作曲家神圣性观念相互关联的简约技法形式是塔文纳,乃至神圣简约主义音乐作曲家们的共同选择。简约主义所产生的各种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结构形式、技法形式等过程无不指向笼罩在作品上方的神圣性气氛;另一方面,简约性渗透至各音乐要素、构建音乐形式化进程的各个方面,这种进程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
让我们借用法国电影短片《在时间的黑暗中》(Dans le noir du temps,2002)开篇时一个孩子问老人:“为何要在黑暗中点燃火把?”老人说:“或许是世界缺少光明,需要火把来照亮,用来驱走什么,带来什么……”来进一步理解塔文纳的澄明之境吧——“神圣”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信仰共有的现象,“神圣之光”能够驱散心中的黑暗与彷徨。正如电影中没有刻意区分那一丝火光究竟是来自天主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还是佛教的佛陀。唯一能确信的是,那种令人敬畏的虔诚感和信靠的神圣感一定是属于宗教的。塔文纳已然将作曲作为一件神圣的事,神性的化身。他的神圣简约主义音乐可以照亮周遭黑暗,成为照拂人性[JP2]的“火把”。这让我们不禁羡慕,从事一生的事业不单是为了功成名就,更成为了他生命后期的信靠实体。信仰让人有所畏惧、有所向往、有自我的约束和节制。作为塔文纳作曲活动的基本纲领,渗透至音乐各层面的简约性特征总是和他所追求的那一缕“神圣之光”相联系,并具有象征意义。[JP]
[参 考 文 献]
[1]Ivan Moody.“Tavener,John”,Grove Music Online,Oxford Music Onli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accessed 13 November 2013 (subscription required).
[2] 许琛.约翰·肯尼斯·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神性表达与现代意识[J].黄钟,2018(01).
(责任编辑:张洪全)
在神性观念的照耀之下,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作曲家约翰·K·塔文纳爵士(Sir John Kenneth Tavener ,1944—2013)的音乐呈现出简约的风格特征,其简约性渗透至各音乐元素乃至创作方式。简约性形式来自于信仰之“神启”,与作曲家的神圣性音乐观念相融通。
[关键词]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圣母的面纱》;《羔羊》;《雅典娜颂歌》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8-0034-02
一、塔文纳与他的神圣简约主义音乐创作
(一)初出茅庐 骥遇伯乐——求学及早期代表作
作为一名教堂管风琴手的儿子,受其父影响,塔文纳打小就出落成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者,并担任教堂的管风琴手及合唱指导。中学时期,由于他所在的学校合唱团经常能得到BBC的邀请参演诸如马勒的《第三交响曲》等合唱作品中的男童声部,这也让学生时代的塔文纳获得了丰富的合唱经验和经历。1962年,18岁的塔文纳进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珠玉在前,由于塔文纳早在少年时期已接触了莫扎特的《魔笛》(The Magic Flute)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圣歌》(Canticum Sacrum)而立志成为像他们那么伟大的作曲家,因此,他在大学期间最终毅然决定放弃钢琴演奏专业而专攻作曲。作为一位作曲家,塔文纳得以声名鹊起源起于为独唱、旁白、四部合唱、童声合唱以及乐队而作的清唱剧《鲸》 (The Whale 1965—1966 )。在披头士乐队的极力举荐之下,英国苹果唱片公司决定将该作品收录并作为该公司的第一张古典音乐专辑发行(1970)。
结束了学生时代的塔文纳便开始了他在圣三一音乐学院(Trinity College of Music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Trinity_College_of_Music"o"TrinityCollegeofMusic")的从教生涯,并相继创作了《凯尔特安魂曲》A Celtic Requiem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A_Celtic_Requiem"o"ACelticRequiem" (1969)
为soprano solo, SATB choir, children's choir, ensemble而作等作品。也正是这部作品使得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受到了英国作曲界里程碑式的人物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Benjamin_Britten"o"BenjaminBritten"(1913—1976)的关注,他随即便推荐塔文纳为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Covent Garden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Covent_Garden"o"CoventGarden"创作了歌剧《小德兰》(Thérèse ,1973—1976)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Tavener"l"cite_note-grove-7#cite_note-grove-7"。创作期间(1974),塔文纳结识了一位名叫维多利亚的希腊舞者并与其结婚。虽然这段婚姻以失败告终,却让希腊文明进入了塔文纳的视野,尤其是古希腊音乐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这位年轻作曲家其今后的创作。1977年,这位英国籍作曲家皈依了希腊东正教。从此,塔文纳便在东西教会的冲撞交汇里开始自己的信仰人生、自省之旅。东正教教会教义理论和文化传统逐渐成为塔文纳创作的主要源泉,作曲家开始沉浸于神秘主义世界中,同年,《圣约翰·克里索斯通的礼拜》(Divin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Divine_Liturgy_of_St._John_Chrysostom"o"DivineLiturgyofSt.JohnChrysostom",1977)在伦敦的俄罗斯大教堂上演,该作品被视为第一部直关东正教精神的音乐。
Ivan Moody. "Tavener, Joh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13 November 2013 (subscription required)
(二)圣洁之乐 声名远播——上世纪末的盛名之作
20世纪80年代开始,作曲家受俄罗斯文化与希腊文明影响日趋笃厚,個性化创作语汇、个人音乐风格渐成。《阿赫玛托娃安魂曲》(Akhmatova :Requiem,1979—1980)以及根据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虔诚的基督教徒威廉姆·布莱克(William Blake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Blake"o"WilliamBlake",1757—1827)最为经典的童谣诗篇《羔羊》(The Lamb,1982)创作的同名无伴奏四部合唱作品让塔文纳声名远播,据说后者只用了一个下午就完成了创作。这首简单的齐唱小品(演出时常仅持续三分钟)由剑桥大学金氏学院合唱团首演于创作当年的平安夜,并于2006年被作曲家改写为弦乐队作品。
[JP2]纵观作曲家的创作历程可见塔文纳对于人声与弦乐音色的偏爱(弦乐也可以被认为最接近人声的音色),因其两者能在叙事与抒情之间游刃有余。[JP]1988年,作曲家应本国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Steven·Isserlis,1958—)的邀请创作了一部以东正教“保护面纱节” 公元911年,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被来自中东的萨拉逊人(Saracen)入侵时,传说圣母在某夜降临于潘那吉亚教堂。她步入祭坛,含泪祈祷,并取下面纱庇护教徒。第二天,信仰基督教的希腊人在此鼓舞下击退了萨拉逊人。此后,每年的10月14日是东正教的“圣母面纱的盛宴”纪念日。为主题的作品,后因接受了英国BBC逍遥音乐节(1989)委约,作曲家将这部最初篇幅不足十分钟的作品发展成为长达45分钟的八个标题性乐章《圣母的面纱》(The Protecting veil
为大提琴与弦乐队而作。The Protecting veil又常被译为《保护面纱》《护面纱》等。),并于1989年9月4日由英国本土作曲家、指挥家奥利弗·克努森(Oliver·Knussen,1952—)执棒、伊瑟利斯担纲首演于英国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由此,塔文纳与伊瑟利斯结缘,陆续为伊瑟利斯或其他大提琴演奏家创作了多部作品,诸如Eternal Memory(1991)
for solo cello and strings、Popule Meus(2009)
for solo cello ,timpani and strings等等。1993年,受英国BBC交响乐团委约,塔文纳根据他的心灵导师——俄罗斯东正教修女Mother Thekla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Mother_Thekla"o"MotherThekla"提供的创作原型谱写了《雅典娜颂歌》(Song for AtheneHYPERLINK"http://en.wikipedia.org/wiki/Song_for_Athene"o"SongforAthene" )。这首颂歌的歌词文本结合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东正教的葬礼仪式,歌颂了的作曲家身边的一位教友Athene Hariades。这位名叫雅典娜的年轻姑娘曾因受表演、诗歌、音乐等艺术熏陶以及东正教信仰影响而内外兼修,却于1993年3月悲惨辞世。1994年1月22日,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演了该作品,由BBC歌唱家担纲,Simon·Joly执棒。1997年,英国皇室钦点《雅典娜颂歌》奏响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当日,颂歌响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位英国本土作曲家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可,《雅典娜颂歌》也因此成为塔文纳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新千年之际,“英国Ivor Novello 音乐奖”授予了这位英国现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这给予了塔文纳创作成就极大的肯定与褒奖。
(三)不忘初心 叩问内心——新千年以后的创作
作为塔文纳音乐的重要传播者,英国Chester Music出版社一直视塔文纳为当今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致力于传播他的音乐。除上述作品之外,该出版社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还相继出版了In The Highest...(2001)
for solo harmonica(or violin) ,percussion and strings、Fragment For The Virgin(2004)
for violin and piano,已出版的有violin and sting orchestra version、Cantus Mysticus(2004)
for soprano,clarinet,violins and cellos、Mother Of God Here I Stand(2006)
from The Veil of the Temple(2003) ,arranged for string orchestra、Fragments Of A Prayer(Children of Men)(2006)
for mezzo-soprano, percussion and strings等等。其中,Mother Of God Here I Stand节选于鸿篇巨著隔夜守夜弥撒《圣殿的帷幔》(The Veil of the Temple2003)
for soprano, SATB choir, boys' choir, ensemble[JP]。后者作为继《圣母的面纱》《雅典娜颂歌》之后,是作曲家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又一经典。这首为伦敦圣殿教堂the Temple Church而作的委约作品,其总谱厚达480页,演出时间长达七个小时。作品依托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以循环的形式不断祈祷,从创世纪一直唱到耶稣遇难。按照作曲家的构想,将由孩子们在凌晨时分唱响“Its early in the morning”以此赞美耶稣基督的复活。作品一经问世,因其内容题材和音乐风格与神圣简约主义另一代表人物——阿沃·帕特的《约翰受难曲》(Passio,1982)较为接近,人们也一度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与甄鉴。2009年,塔文纳又一力作——《转而沉默》(Towards Silence
for string quartets, tibetan temple bowl)问世,该作品被视为作曲家音乐追求的最直观也是最终极的写照。2012,塔文纳的创作生涯被定格在根据托尔斯泰的短篇故事《伊凡·伊里奇之死》为蓝本而作的同名作品The Death of Ivan Ilyich 。这部以死亡为主题,充满救赎意味的作品被视为这位为信仰与音乐倾其一生的作曲家生命结束前的预言、預演。2013年11月12日,长期患有马凡氏综合征(俗称“蜘蛛人”)的塔文纳与世长辞。
二、澄明之境 神圣之光——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音乐创作评介
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作曲家们依据自身对信仰的认知,其做法不尽相同却又殊途同归——朝着声音素材极度减少并只抓音乐本质的方向发展,旨在将音乐带入一种“澄明”之境,即返回人的本真状态,创作的澄明境界,是在创作者洞悉并承认了个体技术层面的局限性以后,有了自己的创作哲学和思想体系,通过构建与这种哲学思想体系相符的技术策略和音乐语言机制,放弃追求完美,以天性带乐,返璞归真淡定从容。以塔文纳为代表的简约主义去矫饰、去个人化,表现出对情感的抑制而突出一种静谧的、稳定的风格而追求内在的精神性。简约主义音乐(minimalism music)并不能等同于“重复音乐”(repeat music)——简约既是作品的形式化纲领,也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具体而言,一方面,与作曲家神圣性观念相互关联的简约技法形式是塔文纳,乃至神圣简约主义音乐作曲家们的共同选择。简约主义所产生的各种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结构形式、技法形式等过程无不指向笼罩在作品上方的神圣性气氛;另一方面,简约性渗透至各音乐要素、构建音乐形式化进程的各个方面,这种进程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
让我们借用法国电影短片《在时间的黑暗中》(Dans le noir du temps,2002)开篇时一个孩子问老人:“为何要在黑暗中点燃火把?”老人说:“或许是世界缺少光明,需要火把来照亮,用来驱走什么,带来什么……”来进一步理解塔文纳的澄明之境吧——“神圣”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信仰共有的现象,“神圣之光”能够驱散心中的黑暗与彷徨。正如电影中没有刻意区分那一丝火光究竟是来自天主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还是佛教的佛陀。唯一能确信的是,那种令人敬畏的虔诚感和信靠的神圣感一定是属于宗教的。塔文纳已然将作曲作为一件神圣的事,神性的化身。他的神圣简约主义音乐可以照亮周遭黑暗,成为照拂人性[JP2]的“火把”。这让我们不禁羡慕,从事一生的事业不单是为了功成名就,更成为了他生命后期的信靠实体。信仰让人有所畏惧、有所向往、有自我的约束和节制。作为塔文纳作曲活动的基本纲领,渗透至音乐各层面的简约性特征总是和他所追求的那一缕“神圣之光”相联系,并具有象征意义。[JP]
[参 考 文 献]
[1]Ivan Moody.“Tavener,John”,Grove Music Online,Oxford Music Onli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accessed 13 November 2013 (subscription required).
[2] 许琛.约翰·肯尼斯·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神性表达与现代意识[J].黄钟,2018(01).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