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以来的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新的变化。学生在音乐作品欣赏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体验审美的乐趣,进而升华人格,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所以在新课标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寓教于乐,美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欣赏;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的初中音乐不仅强调对学生音乐技巧的教学,更注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不同材料、风格、流派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习惯,积累音乐欣赏经验
良好的聆听习惯可以让学生心静、认真品味音乐中的美。体验不同风格、流派等音乐的美妙之处。在聆听中积累更多的音乐欣赏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欣赏经验。如在教学《婚礼进行曲》时,首先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对这首歌有整体的认知。其次,展示一些婚礼现场的照片,配上《婚礼进行曲》,让学生说一说感受。教學先从聆听入手,有了聆听作铺垫,学生对音乐欣赏有了极大的兴趣,后面的歌曲欣赏就变得简单许多。在学生欣赏兴趣正浓时给学生展示歌曲的详细信息。如歌曲背景、作者介绍、曲调、曲风介绍等,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这首歌。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歌曲后,还可以将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与之进行比较,看看两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欣赏经验,那么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二、培养兴趣,深化音乐情感体验
要想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就必须要建立在兴趣之上。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浓厚兴趣才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欣赏氛围,以深化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领会音乐作品中描绘的意境,提高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在那银色的月光下》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塔塔尔族的音乐,放一些塔塔尔族人唱歌、跳舞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塔塔尔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歌词、歌曲等让学生体验整首歌曲的情感。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理解这首歌是塔塔尔族反映热爱生活的一首民歌。通过歌曲、曲调、音律等让学生体验到这首曲表达的情感。歌曲表达了一位青年在爱情上的伤感、思恋与向往,歌词中通过许多景色如沙滩、月光、幻梦、踪影等来表达出青年对爱情的执着。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交流,诱发音乐欣赏想象
对于音乐欣赏来说,最重要的是用心去体会,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蕴、情感。学生根据听觉的感受,通过大脑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艺术形象,实现与作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诱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如在教学《鼓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通过提问、想象、思考等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鼓乐?”“这首《鼓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样的?他们所演奏的节奏是否相同?”而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寻找答案。通过文本、资料等学生知道了鼓乐是指以吹、打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的概称。通过分析、思考、感悟,学生可以体验到《鼓乐》的自由、即兴特点。通过视频、图片等想象出艺术特色,与作者深入交流,掌握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在学生大胆的想象中,很快就能感悟到歌曲正确表达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品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欣赏外延,提高音乐艺术品位
随着经济、文化的大融合,国外很多音乐都渗透到我国中来,这些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音乐学习的质量。对于外来音乐,我们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强大的音乐旋涡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对低俗作品的免疫力,确保学生兴盛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感受其带来的心灵震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品位。如在教学《对花》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黄梅戏作品,也要注重中外结合,欣赏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
五、结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音乐欣赏课内容安排上要设置与之相匹配训练。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如此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当中,真正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河.以人为本的音乐审美教育解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3).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欣赏;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的初中音乐不仅强调对学生音乐技巧的教学,更注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不同材料、风格、流派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习惯,积累音乐欣赏经验
良好的聆听习惯可以让学生心静、认真品味音乐中的美。体验不同风格、流派等音乐的美妙之处。在聆听中积累更多的音乐欣赏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欣赏经验。如在教学《婚礼进行曲》时,首先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对这首歌有整体的认知。其次,展示一些婚礼现场的照片,配上《婚礼进行曲》,让学生说一说感受。教學先从聆听入手,有了聆听作铺垫,学生对音乐欣赏有了极大的兴趣,后面的歌曲欣赏就变得简单许多。在学生欣赏兴趣正浓时给学生展示歌曲的详细信息。如歌曲背景、作者介绍、曲调、曲风介绍等,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这首歌。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歌曲后,还可以将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与之进行比较,看看两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欣赏经验,那么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二、培养兴趣,深化音乐情感体验
要想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就必须要建立在兴趣之上。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浓厚兴趣才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欣赏氛围,以深化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领会音乐作品中描绘的意境,提高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在那银色的月光下》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塔塔尔族的音乐,放一些塔塔尔族人唱歌、跳舞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塔塔尔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歌词、歌曲等让学生体验整首歌曲的情感。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理解这首歌是塔塔尔族反映热爱生活的一首民歌。通过歌曲、曲调、音律等让学生体验到这首曲表达的情感。歌曲表达了一位青年在爱情上的伤感、思恋与向往,歌词中通过许多景色如沙滩、月光、幻梦、踪影等来表达出青年对爱情的执着。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交流,诱发音乐欣赏想象
对于音乐欣赏来说,最重要的是用心去体会,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蕴、情感。学生根据听觉的感受,通过大脑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艺术形象,实现与作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诱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如在教学《鼓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通过提问、想象、思考等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鼓乐?”“这首《鼓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样的?他们所演奏的节奏是否相同?”而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寻找答案。通过文本、资料等学生知道了鼓乐是指以吹、打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的概称。通过分析、思考、感悟,学生可以体验到《鼓乐》的自由、即兴特点。通过视频、图片等想象出艺术特色,与作者深入交流,掌握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在学生大胆的想象中,很快就能感悟到歌曲正确表达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品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欣赏外延,提高音乐艺术品位
随着经济、文化的大融合,国外很多音乐都渗透到我国中来,这些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音乐学习的质量。对于外来音乐,我们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强大的音乐旋涡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对低俗作品的免疫力,确保学生兴盛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感受其带来的心灵震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品位。如在教学《对花》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黄梅戏作品,也要注重中外结合,欣赏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
五、结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音乐欣赏课内容安排上要设置与之相匹配训练。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如此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当中,真正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河.以人为本的音乐审美教育解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