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音乐教育有着前瞻性的指导作用,从理论的高度引领中学音乐教学是教育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中学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义务教育阶段传承文化、塑造精神、培养优秀品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出发,切实通过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探寻全过程渗入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核心素养的大教育背景,探索适合我国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的发展模式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中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音乐教学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有了新的起点和方向。音乐学科本身具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极强的感染力,擅长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乐传情。价值观的渗透更多地是通过有效的载体,融入教育,融入生活。因此二者的特征具备高度契合,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在引领中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中学音乐学科教育内容框架
(一)主线贯穿——感知、传递美
面对世界多元化、数据化的发展大背景,如何感知美,从而享受美,进而创造美,这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一种价值观的取向,也是一种自身素养的体现。尤其是处于思想活跃、不断发展的中学阶段,学生的审美取向和对美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艺术的特殊手段渲染美的意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最终达成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导引。
(二)核心任务——提升音乐素养
素养是长期学习、实践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强调音乐经验。个体的发展内在逻辑总体上遵循“感知——认知——能力——知识”的顺序,学生通过音乐课上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以感受和体验先入为主,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正确认知。作为音乐教师,要时常在反思,音乐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学过音乐和没学过音乐有什么差异?如何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约而同地指向音乐素养,这将是音乐教育留给学生的终身财富。
(三)有效保证——音乐“双基”培养
音乐的学习和语言的学习颇为相似,需要听、说、读、创、演。聆听音乐是走进音乐大门的第一步,充分的、有效的聆听会带来全面的感知。歌唱是情感表达,在歌声中表达情感。同时,音乐的学习须具备准确、敏锐的读谱能力,这样可以深入地解读音乐结构,理解音乐内涵。同样,音乐还需要创编,运用发散思维形成知识能力迁移等,也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双基”,才能推进价值观的深入渗透。
二、核心价值观渗入中学音乐教育的实施及教育案例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艺术品位的最佳时机。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实践、课后反馈,使学生接受艺术性、人文性、思想性的熏陶,从而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促进素质提升。
(一)教师自身形象蕴含核心价值观元素
教师是学生在校行为及道德规范的典范和榜样。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蕴含的力量是无穷的,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举止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
中学音乐课程内容丰富,注重人文性,不光包含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承教育,更注重通过音乐审美,作用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音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创设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尤为关键。
苏少版九年级(上《祖国不会忘记我》教学片段。(1)“体验式”导入环节。播放宇航员机舱模拟测试视频,要求学生试着身体力行完成规定动作。激发学生对宇航员这个职业的认识和感受。体验过后,图片展示、讲解中国宇航事业发展的十年,默默奉献、甘于寂寞的人们。(2)“创新式”拓展环节。(a)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的体裁,体裁不同,乐曲的风格就不同。思考《祖国不会忘记我》的体裁是什么?(进行曲)。(b)聆听韩红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我》抒情版本,展开小组讨论,谈谈体裁不同,歌曲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编创:出示图片,小组任务布置。从医生、消防员、警察、边防战士、环卫工人中选择一个,进行歌词改编。【设计意图】 该环节学生通过歌词编创,演绎中理解社会不同职业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旨在激发学生对爱国歌曲的感悟和精神传承。
这是一首爱国题材的音乐作品,歌颂的是在祖国大地上纵横决荡、用鲜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深刻解读了歌曲的内涵。通过小组的合作进行二度创作、改编歌曲,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作者简介:顾云雁(1987—),女,福建厦门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中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音乐教学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有了新的起点和方向。音乐学科本身具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极强的感染力,擅长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乐传情。价值观的渗透更多地是通过有效的载体,融入教育,融入生活。因此二者的特征具备高度契合,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在引领中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中学音乐学科教育内容框架
(一)主线贯穿——感知、传递美
面对世界多元化、数据化的发展大背景,如何感知美,从而享受美,进而创造美,这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一种价值观的取向,也是一种自身素养的体现。尤其是处于思想活跃、不断发展的中学阶段,学生的审美取向和对美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艺术的特殊手段渲染美的意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最终达成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导引。
(二)核心任务——提升音乐素养
素养是长期学习、实践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强调音乐经验。个体的发展内在逻辑总体上遵循“感知——认知——能力——知识”的顺序,学生通过音乐课上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以感受和体验先入为主,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正确认知。作为音乐教师,要时常在反思,音乐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学过音乐和没学过音乐有什么差异?如何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约而同地指向音乐素养,这将是音乐教育留给学生的终身财富。
(三)有效保证——音乐“双基”培养
音乐的学习和语言的学习颇为相似,需要听、说、读、创、演。聆听音乐是走进音乐大门的第一步,充分的、有效的聆听会带来全面的感知。歌唱是情感表达,在歌声中表达情感。同时,音乐的学习须具备准确、敏锐的读谱能力,这样可以深入地解读音乐结构,理解音乐内涵。同样,音乐还需要创编,运用发散思维形成知识能力迁移等,也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双基”,才能推进价值观的深入渗透。
二、核心价值观渗入中学音乐教育的实施及教育案例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艺术品位的最佳时机。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实践、课后反馈,使学生接受艺术性、人文性、思想性的熏陶,从而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促进素质提升。
(一)教师自身形象蕴含核心价值观元素
教师是学生在校行为及道德规范的典范和榜样。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蕴含的力量是无穷的,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举止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
中学音乐课程内容丰富,注重人文性,不光包含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承教育,更注重通过音乐审美,作用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音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创设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尤为关键。
苏少版九年级(上《祖国不会忘记我》教学片段。(1)“体验式”导入环节。播放宇航员机舱模拟测试视频,要求学生试着身体力行完成规定动作。激发学生对宇航员这个职业的认识和感受。体验过后,图片展示、讲解中国宇航事业发展的十年,默默奉献、甘于寂寞的人们。(2)“创新式”拓展环节。(a)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的体裁,体裁不同,乐曲的风格就不同。思考《祖国不会忘记我》的体裁是什么?(进行曲)。(b)聆听韩红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我》抒情版本,展开小组讨论,谈谈体裁不同,歌曲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编创:出示图片,小组任务布置。从医生、消防员、警察、边防战士、环卫工人中选择一个,进行歌词改编。【设计意图】 该环节学生通过歌词编创,演绎中理解社会不同职业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旨在激发学生对爱国歌曲的感悟和精神传承。
这是一首爱国题材的音乐作品,歌颂的是在祖国大地上纵横决荡、用鲜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深刻解读了歌曲的内涵。通过小组的合作进行二度创作、改编歌曲,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作者简介:顾云雁(1987—),女,福建厦门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