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80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学习方法专家施坦纳博士做过一个实验:夏娃、马丁和芭芭拉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去长跑,看谁的体验最深。刚到野外,空中阴云密布,暴雨将至。雷声隆隆,大颗大颗的雨滴很快就落了下来,三人做出了不同的反映。夏娃终止了跑步,躲在一棵大树茂密的叶子下避雨。马丁很生气,沮丧地掉头回家。芭芭拉在大雨将至时就对这种情况做了打算,要体验一下雨中长跑的感觉。她感觉到了开始落下的雨滴,在发热的皮肤上那股凉丝丝的感觉。同时她闻到了路面变湿的气味。雨越下越大,置身其中,恍若淋浴,头发渐湿。芭芭拉自顾自地笑起来,感觉不错。一刻钟后,阵雨过去了。街道与田野还散发着潮气,芭芭拉闻到了沿途经过的庄稼地的气味。她感觉棒极了,又多了一个小小的奇遇。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反映。芭芭拉以新的视角,体验了雨中长跑的感觉,夏娃和马丁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躲避了雨,以致限制了自己的视线,把自己与新体验隔绝开来,感受不到意外的惊喜。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正是需要芭芭拉的激情、勇气、好奇,大胆地去体验,才能在阅读活动的长跑中,经受情感的洗刷,美感的陶冶,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双丰收。
   体验式阅读教学,充分发挥了阅读者的主体能动性,使阅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书本为中心,视学生为容器,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间接、简约,过于强调知识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觉,过于强调理性认识的任务。毫无疑问,语文教学中的体验研究,对剔除此种弊端、进一步认识体验并在教学行为上落实这一新理念,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蕴藉和情调。如果说传统阅读方式是“观摩游泳”,那么体验式阅读方式则是“自己游泳”。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能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
   语文有文体之分,每篇文章又各有特点,所以我认为不必对每篇文章作全面的分析,要大胆的取舍,在教学中各有侧重。我针对学生现状和教材特点,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以“读”激活体验
   “读”是实施体验教学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课堂中必须要有“读”这个环节。作品中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深刻的哲理、炽热的情感、深远的意境、缤纷的画面……这些都隐含在语言材料中,是一种隐性潜在的东西。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背影》中我与父亲之间浓浓的爱;《父母的心》中父母几次送子、换子的内心挣扎;《海燕》里在苍茫的大海上与波涛、乌云斡旋的“黑色闪电”表现出来的坚毅;《长征》中红军战士“若等闲”的英雄气概激起沸腾的血液无不在读中得到领悟。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在“读”中体味文本的情理,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2 以“问”引导体验
   阅读活动的本质内涵就是一个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是阅读主体在思维活动中获得各种阅读体验的过程。而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组织和启动、激发主体积极思维和体验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可根据学生真实的阅读心理、阅读水平、阅读规律来设计课堂问题,这样的问题多是新颖、深刻,富于变化,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引领学生体验、感悟,品味作品的情思、意味,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探究。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深入作品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或站在作品之外观照历史和生活经历,来寻求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得体验的过程,这就是真实性的提问。
   例如,在讲玛格丽特的小说《窗》时我设计了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奇思妙想等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整体把握小说的内涵:①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_。②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和___________他们的病情都___________。③一开始,两人关系_________,他们经常__________,靠窗的病人还经常为同伴描述__________。后来,不靠窗的病人因为________,所以他在同伴生命垂危的时候_____________。而在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设计的问题如下: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这是一扇什么样的窗,并说明你的理由。②你想评价哪位病人?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③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④根据小说的内容请你说说小说所表现的主题。通过这些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序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其阅读体验,使他们在兴趣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3 以“想”投入体验
   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读者只有调动起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体验感悟,或富有创造性而又个性化的解读。如在讲《孔乙己》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①孔乙己如果生活在当代他的命运会怎样?②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在今天给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后各抒己见,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实际谈得十分深刻。这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而且在思考和体验中得到了有益的感悟。
  4 以“情”深化体验
   “移情”说创始者里普斯说:“这种向我们周围的现实灌注生命的一切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而且以独特的方式发生,都因为我们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这种向内移置的活动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因而显得更易理解。”“移情式阅读”让读者在阅读某一文学作品时不是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而是自己钻入到作品中,寻找作品中某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人物,并以此人物自居于作品之中,将自我的情感移入到文本中的人物中,以此来体验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在体验中“物”与“我”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自我仿佛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我尽量引导提示学生移情入文,以自己的经历与心境去细心体验与感知文本内容,使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从而领略文本意境,感受文本精神。
  5 以“批”记录体验
   评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将评点批注引入语文课堂是体验教学的需要。
   语文教学意义上的批注类似于评点式的读书笔记,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体经验去赏鉴、探究文字中潜藏的各种“意义”并加以精到的文字表述。它不仅是评点者自身感受的外溢过程,而且是合作交流语言运用、字斟句酌地表情达意的言语实践过程,最能见出个性和才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评点批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走进文本,调动自己的经验与作者对话;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重视自己的独特体验,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几个单元都是是以品评对话作为单元要求,在每篇文章的旁边都留出了空白作为对话栏,要求学生记录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教学中以《绿》作为切入点,教与学生品评的方法,学生可就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与文本展开对话。学习《囚绿记》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边阅读边动笔,记录感受、评价和质疑,提高了阅读和讨论的质量,效果较好。做评点批注,意味着阅读进入感受阶段,进入体验品味阶段,进入领悟判断阶段,所以评点批注应该成为体验阅读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
  6 以“演”升华体验
   对于戏剧表演,学生大多有一种表现和表演欲,把表演引入课堂,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因为要把角色演好,必须回到课本中挖掘写作背景、了解人物身份、把握人物性格,从而体现出与之相应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而只要有动作、外貌、肖像、神态的课文都可以借助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的内容和内涵。像《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轮流出场进行表演,一人演皇帝,两人演骗子,一人演大臣,其他同学则做观众和评论家。通过学生的表演-评价-再表演的过程,学生的表演越来越逼真,惟妙惟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活动中,演员的表演跟观众和评论家的评论共同促使学生传课文中人物之情,达课文中人物之意,把人物的性格凸现出来,大家都充分地体会到皇帝的愚蠢、大臣的虚伪、骗子的狡猾、孩子的天真,学生就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中获得对课文内容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真切的生活体验,不仅担当角色的同学得到深刻的体验,而且未担当角色的同学也会对表演有较为具体而形象的感知。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学生亲历阅读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即“对话”),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交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浸润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除了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外,更迫切地需要采取一些必要而有效的途径。而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建构的主体体验,正是有效途径之一。
   我愿沿着这条研读的路,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发现,真正走进这博大精深、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核心又是问题意识,即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现象具有好奇心并学会从物理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试图运用物理的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敢问”意识;为学生搭建“乐问”平台;教会学生掌握“会问”的方法。  【关键词】 敢问 乐问 会问     美国著名学者布
期刊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来,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发生了较大转变,这样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特别是语文学科的老师,要求更加多了,现在又提出教育公平化,对我们农村初中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我想对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广大师生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小学阶段的固定模式作文教学,导致踏入了当代“八股文”的怪圈,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如出一辙。严重影响了学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
期刊
【摘 要】 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有效 教学 教师 新课程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
期刊
【摘 要】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首要要求。本文就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意义与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旨在引起广大同仁的共鸣,并一起来探讨。  【关键词】 需要 化学实验 研究性学习     实施以创新精
期刊
习作,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它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谈文色变”,不知如何下笔,总是处在一种不良的心境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  1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1.1 要求过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忽视
期刊
实施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就如何组织开放式的数学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我任教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清晨,每当我想穿越过小学部教学楼,去往我授课的初中教学班时,耳畔总是回荡着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时发出的童稚、清脆的读书声。   我很喜欢这种声音,不仅缘于经典的魅力,还因为这样的初啼仿佛让我们变得年轻,或许因此不会老去。只是,觉得这种美好的童声里总好像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我想结合多年来自己在诗词诵读教学中的有效实践,谈谈对于诗词诵读教学的思考。  1 情愫美好,轻吟
期刊
九年级英语复习阶段是学生补缺补差及对初中三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提升阶段,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素质迅速发展阶段,更是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得以质的飞跃的重要阶段。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复习阶段的重要性,才能够科学指导学生的复习。  1 英语复习的指导思想  1.1 复习目标要明确。复习阶段要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基础目标,注重学生个体及全体的关系,争取做到学生中考成绩的整体、全面、最大化的提高。   在新授课
期刊
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是否踊跃发言也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一节课中举手发言学生的人次、颁布面以及回答问题的质量直接体现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是实现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直观体现。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举手发言的状况并不乐观,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初中英语课堂学生举手发言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