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典型性样方法对吉林省的胡桃楸群落分布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对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的胡桃楸群落内维管束植物拥有156 种,归属于55 科111 属;其植物区系以北温带类型的为主, 其总数占有群落中植物总数的35.14 %,但是乔木层物种数相对较少,仅有13 种;群落中植物的生长方式以地面芽植物为主,有53 种,对于1年生草本,地面上芽植物很少。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相对最低,草本层比较高;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和胡桃楸的关键值呈现负相关,但不是很明显,仅有群落内的穿山龙和披针叶薹草以及龙芽草分别获得了显著相关。
关键词:吉林省;胡桃楸;群落分布;物种组成;区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74
胡桃楸隶属于胡桃科中胡桃属落叶乔木,其由于材质优良被称为东北三大有名树木之一。吉林省作为我国胡桃楸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其主要分布于延边州的珲春、和龙和延吉等区域,以及在白山市的长白和抚松,还有吉林市的蛟河和永吉等,以及通化市的柳河等区域。近些年随着胡桃楸资源的流失以及长久以来的采育不平衡,目前拥有的胡桃楸资源迅速减少,进而使得其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在国家三级保护树种之内。因此,提高胡桃楸群落特征的分析,对留存这一重要树种意义非凡。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吉林省处于在东北三省中部区域,在其境内东南地区的山地气候相对冷湿,而在西北平原地区气候干暖。整个吉林省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其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冷早晚温差较大,冬季干寒相对漫长。1月份平均气温为-20 ℃~ -14 ℃,7月份在20℃~ 30℃之间,每天温差在10 ℃以上的活动积温为2400℃~3000℃。每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逐渐递减趋势,东部的丘陵地带降水相对丰富,约为600~800毫米,而在中部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为400~700毫米。在白城市、通榆市、洮南市以及镇赉县一线以西地区,年降水量通常在400毫米以内。吉林省的地势方向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地貌与土壤种类较多,物种非常丰富,植被种类繁多,其中南部地区和华北的植物区系相连接,西部地区和蒙古的植物区系逐渐过渡,它包括了蒙古地区、兴安地区、长白地区以及华北地区4个植物区系。同时还受境内气候、地貌以及人为等因素的作用,东部植被种类逐渐变为温带针阔混交林。西部的平原植被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和豆科类型为主的草原。中部台地平原区域是森林与草原交错分布的地貌类型。
2 研究方法
2.1 对区域和线路的调查
通过卫星遥感图显示,对黑戈壁地区的重点区域进行调查路线规划。依据规划的调查路线,分别开始在2011年10~11月以及2012年8月两个时期进行调查,具体对延边州、白山市、吉林市、通化市、临江和抚松等重点的黑戈壁区域的56个地点完成了植被和植物物种的调查,样地设置分布,如图1所示。
2.2 植物种类的研究
根据样线加样方的具体调查方法,在每个调查地点,对植被的类型、物种的构成,其中植物物种调查记录的包括:植物种类、所在区域、GPS位置、数据采集日期、区域描述(主要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生长状态(包括直立、平卧和缠绕等)以及收集植物标本等内容。收集到的标本在实验室内进行物种分析。
2.3 数据分析
由实地调查记录与标本鉴定的结果分析,总结出黑戈壁区域植物名录,同时按照植物区系理论与方法完成统计分析。再由区域调查资料,统计出不同地区植物类型分布情况,进而总结出了黑戈壁地区的植被优势物种,同时保护特有物种。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胡桃楸群落包含植物58科137 属186 种,它们的构成数目在延边周围达到最高(53 科106 属144 种),接下来的是吉林地区(52 科106 属132 种),然而,在白山地区相对最少(39 科75 属97 种)。最后再由各科物种构成数量,对一些不同区域的胡桃楸群落科、属的构成开始比较分析,数据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表1结果发现:百合、蔷薇、菊以及伞形科为各个区域的物种数目排名在前5 位的科类。其中吉林与延边地区的百合科物种类型较多,所占比例基本上是这些物种的10%;白山地区的菊科较多,占据10. 3%。不同地区胡桃楸群落属的物种构成都在10 种以下,其中单种属比例最高,吉林和白山地区相对较高,如表2所示,分别为82. 08%和81.34%。采用Jaccard 指数对不同地区胡桃楸群落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相似性以吉林、延边最高,为0. 53。
4结语
在本文分析中,基于吉林省典型胡桃楸群落物种类型监测样地的调查中,很好地介绍了调查区域内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这对解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及维持物种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生态学现象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缺乏研究地形和环境异质性对物种类型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路静,本科学历,白山市国营实验林场,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关键词:吉林省;胡桃楸;群落分布;物种组成;区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74
胡桃楸隶属于胡桃科中胡桃属落叶乔木,其由于材质优良被称为东北三大有名树木之一。吉林省作为我国胡桃楸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其主要分布于延边州的珲春、和龙和延吉等区域,以及在白山市的长白和抚松,还有吉林市的蛟河和永吉等,以及通化市的柳河等区域。近些年随着胡桃楸资源的流失以及长久以来的采育不平衡,目前拥有的胡桃楸资源迅速减少,进而使得其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在国家三级保护树种之内。因此,提高胡桃楸群落特征的分析,对留存这一重要树种意义非凡。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吉林省处于在东北三省中部区域,在其境内东南地区的山地气候相对冷湿,而在西北平原地区气候干暖。整个吉林省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其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冷早晚温差较大,冬季干寒相对漫长。1月份平均气温为-20 ℃~ -14 ℃,7月份在20℃~ 30℃之间,每天温差在10 ℃以上的活动积温为2400℃~3000℃。每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逐渐递减趋势,东部的丘陵地带降水相对丰富,约为600~800毫米,而在中部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为400~700毫米。在白城市、通榆市、洮南市以及镇赉县一线以西地区,年降水量通常在400毫米以内。吉林省的地势方向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地貌与土壤种类较多,物种非常丰富,植被种类繁多,其中南部地区和华北的植物区系相连接,西部地区和蒙古的植物区系逐渐过渡,它包括了蒙古地区、兴安地区、长白地区以及华北地区4个植物区系。同时还受境内气候、地貌以及人为等因素的作用,东部植被种类逐渐变为温带针阔混交林。西部的平原植被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和豆科类型为主的草原。中部台地平原区域是森林与草原交错分布的地貌类型。
2 研究方法
2.1 对区域和线路的调查
通过卫星遥感图显示,对黑戈壁地区的重点区域进行调查路线规划。依据规划的调查路线,分别开始在2011年10~11月以及2012年8月两个时期进行调查,具体对延边州、白山市、吉林市、通化市、临江和抚松等重点的黑戈壁区域的56个地点完成了植被和植物物种的调查,样地设置分布,如图1所示。
2.2 植物种类的研究
根据样线加样方的具体调查方法,在每个调查地点,对植被的类型、物种的构成,其中植物物种调查记录的包括:植物种类、所在区域、GPS位置、数据采集日期、区域描述(主要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生长状态(包括直立、平卧和缠绕等)以及收集植物标本等内容。收集到的标本在实验室内进行物种分析。
2.3 数据分析
由实地调查记录与标本鉴定的结果分析,总结出黑戈壁区域植物名录,同时按照植物区系理论与方法完成统计分析。再由区域调查资料,统计出不同地区植物类型分布情况,进而总结出了黑戈壁地区的植被优势物种,同时保护特有物种。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胡桃楸群落包含植物58科137 属186 种,它们的构成数目在延边周围达到最高(53 科106 属144 种),接下来的是吉林地区(52 科106 属132 种),然而,在白山地区相对最少(39 科75 属97 种)。最后再由各科物种构成数量,对一些不同区域的胡桃楸群落科、属的构成开始比较分析,数据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表1结果发现:百合、蔷薇、菊以及伞形科为各个区域的物种数目排名在前5 位的科类。其中吉林与延边地区的百合科物种类型较多,所占比例基本上是这些物种的10%;白山地区的菊科较多,占据10. 3%。不同地区胡桃楸群落属的物种构成都在10 种以下,其中单种属比例最高,吉林和白山地区相对较高,如表2所示,分别为82. 08%和81.34%。采用Jaccard 指数对不同地区胡桃楸群落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相似性以吉林、延边最高,为0. 53。
4结语
在本文分析中,基于吉林省典型胡桃楸群落物种类型监测样地的调查中,很好地介绍了调查区域内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这对解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及维持物种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生态学现象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缺乏研究地形和环境异质性对物种类型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路静,本科学历,白山市国营实验林场,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