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淡入》:一再断裂的文学空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its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后现代作家库弗一贯主张文学的“虚构性”,他关注作品里的虚构性质,并极力超越现有的虚构方式,在创作中侧重体现游戏、自我反省、分割断裂等非现实主义手法。库弗的每一篇作品都带上了强烈的元小说与“不确定”的后现代痕迹,在库弗的“作为虚构制造者的人”的创作理念之下,其小说的写作呈现的是一种完全的断裂与破碎,形成了一种思想上的意识流现象,《淡出淡入》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文学空间一再的断裂感,还有创作者心底所流动的思绪意象。
  关键词:罗伯特·库弗 《淡出淡入》 断裂
  电影术语里的“淡出淡入”指的是电影中表示时间空间转换的一种技巧,在电影拍摄中常用“淡”分隔出时间空间,表示剧情段落,“淡出”表示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终结,“淡入”表示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开始,当一段镜头拍摄开始时,摄影机的遮光器逐渐打开,便得到“淡入”的效果;当一个镜头将要拍完时,遮光器慢慢关上,便得到“淡出”的效果。“淡”指的是电影画面渐隐渐显的过程而不是指故事或人物本身。在淡出淡入的过程里,电影故事节奏舒缓,制造着一种富有张力的抒情意味。而热衷于小说文本创造的美国后现代作家罗伯特·库弗将“淡出淡入”作为他的一篇短篇小说的标题,并在《淡出淡入》这篇小说的写作中追求小说中的电影镜头化效果。其追求电影镜头化效果的手法就是将小说的故事情节一再切分,使其呈现着不连贯状态,人物与故事都显示着极强烈的意识流状态。凭借着这种对小说文本的创造,库弗进一步确立了他在美国后现代作家中的重要地位。
  1932年2月出生于美国依阿华州查尔斯市的罗伯
  特·库弗,少年时代就对编辑书报的工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1965年库弗在芝加哥大学获得西班牙文的硕士学位,并完成了他早期的一系列严肃小说的创作。库弗于1968年和1969年在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和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当过短暂的驻校作家,使库弗得天独厚地拥有了完美的文学素质和文学创造的本领与体悟,他的一部很有争议的、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小说《公众的怒火》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并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库弗一贯主张文学的“虚构性”,他关注作品里的虚构性质,并极力超越现有的虚构方式,在创作中侧重体现游戏、自我反省、断裂等非现实主义手法。库弗的每一篇作品都带上了强烈的元小说与“不确定”的后现代痕迹,在库弗的“作为虚构制造者的人”的创作理念之下,其小说的写作呈现的是一种完全的断裂与破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意识流现象,短篇小说《淡出淡入》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文学空间的一再断裂感,与创作者心底所流动的思绪意象。
  一 切分现实时空的连续感实现画面的最大跨度
  正如美国文学批评家卫姆塞特所言:“文学符号所呈现的意识对象空间没有现实空间广延性上的连续性,它们所描绘的事物不是一个连着一个,而是不断地断裂,似乎存在无形的力量遮挡住一些事物,以致人们只能看到某些文学世界空间的片断。”而切断现实生活的流动性与连续性的做法就是同时让两种时空存在,这就是淡出淡入的电影手段的实质。电影属于电子媒介,它可以用影像重叠的方法使两种不同时空的画面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短暂的视觉停留时感受到时空交错。而小说文本想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文学用语言和文字来表叙故事情节,静止的文字无法像电影画面那样瞬间跳跃转换,形成双重时空的效果。因此,在库弗的小说《淡出淡入》里面,叙述情节的混乱与飘忽不定就成了库弗实现电影时空交错感的手法,作者用大胆的叙事跳跃与远距离的画面对接的方法,让故事里明显不处于一个时空下的人物在读者的视觉上实现“闪回”与“淡出淡入”的效果。如故事一开头,明明是写两个男女在悬崖边上的厮杀,但却在没有任何过渡与必要的交待的前提下,如镜头拼接般地马上又转回到一辆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开始了一段男女之间的看似情意绵绵的对话,但对话还没有完全结束时,镜头再次扭转开来:“在一瞬间,时间本身停止了。然后,远处传来了警察的哨声。他将手从她的喉咙处移开,让她掉下去,发出一声使人战栗的非常痛苦的咆哮,滑落到灰蒙蒙的黑夜大街上。”随之,一大堆不知所云的凌乱对话与虚实难辨的凶杀事件让读者眼花缭乱:警察、围观的人群、披着灰色斗蓬消失的凶手,这些杂乱的细节如同电影拍摄时镜头里突然出现的混乱,除了时空的重叠和人物的模糊以及叙事的断裂之外,还有杂乱的脚步与混乱的声音、以及朦朦的夜色扰乱着人的视觉与听觉。但作者并没有停下来给予读者必要的解释,也没有让时间续接成连续的样子,相反,作者却在发出一番意识流般的议论之后,又将镜头轻轻转回到一片草地,甜美的空气里,一对男女正在朝着对方飞奔:“有一支歌在他的心里,实际上在他的嘴上,也在她的嘴上,跨越丘陵来响应他的召唤,他们相互向对方跑去,四臂张开,衣服在夏季的微风中自由地飘拂。”这种大跨度的时空转换与反差强烈的不同空间的画面拼合,除了给人以电影快镜头般的感觉之外,还使人看到了库弗切分现实生活的连续感的能力,和库弗用语言文字制造出多种重叠文学空间的尝试。
  二 硬性的对接表现出故事的片断感
  正如上文所言,“淡出淡入”这种电影技巧所要表现的是时间空间的转换,“淡出淡入”分隔剧情中的段落与艺术化的空间,表示一场戏的开始或终结。在镜头遮光盖渐渐打开或是渐渐盖上的时间里,电影里的人物重合在一起,一堆场景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人为的时光错乱。而在库弗的小说《淡出淡入》里面,这种片段感非常突出。细读整篇小说,可以把《淡出淡入》分成5个相对独立的画面,这就是:1、悬崖边的男女与公车上的男女;2、街道上的尸体与田野上奔跑的男女;3、船上的海盗与夏天的牧场;4、破房子的怪异景象与一家人的生活;5、一个怪梦和最后的对话。从时空和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五组画面确实不在一个时空之下,镜头里的人物是否为一组也无法确定,因此也无法知晓其所讲叙的故事是否在连续,作者就是要用远距离画面的硬性对接完成电影里的“淡出”与“淡入”技巧。
  无论“淡出”或“淡入”时,小说的作者都采用了一些镜头拉伸般的过渡段落,使两组本来不相干的画面既游离又衔接,既分离又重叠。如在第一组“公车上的男女”的段落里,作者为了使其过渡到下一组的“田野上奔跑的男女”的段落里,小说里会出现一些慢镜头般的文字:“然而,当一切似乎都失去时,远处总是有灯的微弱闪光,起先是最纯粹的针刺孔,但很快是一道从潮湿的墙上反射出来的白热光”。灯光效果的运用是电影里最常用的手法,在逐渐亮起的灯光里,情节成功地从血腥、丑恶、肮脏的街头渐渐隐去,场景转换到了夏风飘拂的牧场,女子裙裾飘扬,四面歌声飞扬。这就是“淡出”的效果。“淡出”的手法使观众瞬间跳进到另一组画面里,感受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与光明。又如,在从“夏天的牧场”到“破房子的怪异景象”的镜头转换时,作者也放进了一大批混乱的镜头:“一块荒地,一片讨厌的难以通过的森林,一条不可越过的洪流,一个地底深渊,一片活死人大批出没的沼泽,他们的手盲目地抓着盘旋的黑暗,空气因腐烂而刺鼻。”这一堆不知所云的场景正如电影里的一个长镜头,这些镜头是快速的、含混的、表意不明的,只是为了在长镜头结束时,上一个片断与下一个片断之间,实现情节上的间隔,作者就可以在观众眼前展开一个全新的清晰的场景,这就是“淡入”的效果。   三 读者所拥有的自由的阅读空间
  这种看似混乱而毫无章法的情节排列,一些不知所云的文字摆在读者面前时,带给读者的除了迷惘,还有阅读上的自主创造。这实际也是一种电影手法的潜在运用,即叙事视角的灵活转移。随着叙事角度的不断转换,它使故事情节打破了按照一条固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的模式,让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看文学意象客体的复杂多变,并探讨出观看者不受作者本人的创作理念的局限,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观察和展现世界的技巧。
  在《淡出淡入》的模糊的人物关系、模糊的时空场景里,读者已经摆脱了时空连续的束缚力,开始进入一种拼图式的自主阅读。读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小说中飘乎不定的人物理解成一对相爱的男女,可以把小说的情节重新排列组合,就成了一个断断续续的爱情故事。他们也可以把故事的开头看成是故事的结局,即相爱的人最终相互残杀的结局,也可以把故事中有关这对男女的片断拼接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布满裂纹的老照片般的生活故事:一对男女经过了公交车上的相遇、大船上的旅行、小屋里有儿有女的生活,直到后来原因不明的相互残杀。这个常见的爱情故事经过作者的解构之后,变成了5个依稀可辨的片断,在读者的自主阅读里,这5个片断可以有多种解释。这也许就是《淡出淡入》留给读者的创造性空间。
  四 《淡出淡入》所实现的后现代意义
  后现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既是一种文学上的虚构,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上的跳跃与间断,作家用不连续的话语和不连续的客观意象使整个叙事光怪陆离,如同电影里的“闪回”一样跳跃不止,“不确定性”就此确立。库弗的短篇小说《淡出淡入》最主要的特质就是这种不确定性,它有着不确定的人物、不确定的情节、不确定的结尾、不确定的各种语汇交织。如小说第4片断中的女儿在与妈妈的议论着她的梦境时,叙述者突然又变成了一位成年男人“谢利夫”,地点由家里的餐厅变成了一家酒吧。作家并不在乎读者是否能读懂他的这种“不确定”的写作方法,他得意于自己的随手转换叙事时空的手法,实现了电影里的视觉暂停和片断间隔,将后现代派的“不确定”理念变成了一种具体的文字,实现了文学时间与现实时间的成功交换。
  库弗用这种叙事意在表明,作为“反对偶像崇拜者”的作家之一的他,下决心要在小说创作中追求新的文本和写作手法。当后现代主义作家们认为“形式已被用完,某些可能性已被穷尽”的小说创作时代,作家们不妨将创作的努力转为表现文学自身的努力。于是,成就一种新的小说模式就成了后现代作者的关注焦点。倾心于电影技法的库弗在完成了《电影院幽灵》之后,越发对电影技巧与小说创作的对接有了深刻的体悟,所以他要用“淡出淡入”这种电影术语,来实现对小说文本的改革。在这一点上,短篇小说《淡出淡入》就成了实验文本,实践着库弗异想天开的文本创造能力,库弗要通过这个实验文本表明,文学意象客体的跳跃和各种不确定性,是小说文本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且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大幅度跳跃的可能性。这种叙述手法虽然使小说看起来像是一部没有主题的摄像机,但它却客观地展现一个个惊人的场面,颠覆着现实存在的连续性,实现的是文学虚构性的最大化。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466号)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潮:《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外国后现代主义理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 胡全生:《20世纪英美文学选读》(后现代主义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王晓华:《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 文学艺术的转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李德恩:《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传宏,长春科技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现如今,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开始发生转变,其装饰性、功能性早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而随着人们对情感的日益重视,富有情感的服装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所青睐的对象,于是中国设计师开始尝试将情感因素与情感理念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情感审美需求。在此,本文将从分析情感因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联入手,以深入探讨情感因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感因素
期刊
摘要 张鲁镭在其小说中展演了普通小人物在现实中对幸福的种种诗意追求,这当中既有多样诗意幸福图景的描绘,又有诗意幸福图景相互碰撞的展现,还有诗意在现实中的抗争与挣扎,也有诗意与现实较量后的坚守。在这种种的展演中,我们看到了张鲁镭既融入其中,又超然之外的姿态,听到了张鲁镭为普通小人物代言,又兼有点醒的声音,读出了张鲁镭对普通小人物的深切关怀与浓浓情意,领悟了张鲁镭对幸福真谛,即生活之真、人性之善、人生
期刊
摘要 小说《英格兰,英格兰》的女主人公玛莎·科克伦自幼失去了父爱,在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后,她试图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对其女性身份的认同,但是在男权主义社会中,她的理想最终还是归于失败。玛莎的经历充分体现了女性主义理论提出的女性在社会文化中被作为“第二性”和“他者”,这不是由女性的生理、头脑或者经济原因决定的,而是由男权主义的社会文化决定的。  关键词:《英格兰,英格兰》 女性主义 第二性 他者  一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女性的“个人化”写作成为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女作家们的“镜城突围”中,陈染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典型“个案”。在陈染的小说,从叙述人的选择、叙述框架、建构女性话语系统等方面,解构传统叙事空间;利用内焦点叙事,意绪化的解构,颠覆性的话语和象征性的意象,使故事的物质形态与意蕴内核充满诗意;在表达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中,呈现出女性文本的审美系统和审美理念。  关键词:“个人化” 叙事
期刊
摘要 《消失的爱人》中男女主人公的相识始于装扮后的“超我”,“本我”暴露后他们的婚姻难以为继,不得不借助“他者”再次回归“超我”。作者描述了纠结在“超我”与“本我”之间的婚姻,洞察了两性之间不堪一击的权利关系,展现了人们在婚姻的激流中何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消失的爱人》 艾米 尼克 精神分析  《消失的爱人》是由美国女性作家吉莉安·弗琳所著,于2012年出版,并被拍成同名电影的畅销小说。
期刊
摘要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部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与当时社会背景的融合,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美感享受。严格来说,《倾城之恋》不是一个悲剧,但是在其西方“酒神精神”的意蕴下,却带给人喜中带悲的快感体验。无论是貌美的白流苏为了生存而追求婚姻,还是不羁的回国浪子追求真爱却屈服现实,都在浪漫中带着反讽的意味,其中的荒诞色彩,让小说的美学价值凸显。本文从小说的悲剧美、意蕴美、语言美等角
期刊
摘要 曹禺在剧作《日出》中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自然精神和西方非理性哲学体系中的酒神自然精神,并尝试对这两种自然精神进行整合和超越,以此来践行自己的文化理想——打破现存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追求理想健康人性的复归,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完成中国社会由破旧到立新的过程。  关键词:曹禺 《日出》 自然精神  一 自然精神立场与曹禺戏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研究便已
期刊
摘要 库切作为一位文化身份混杂的著名遗民小说家,从小就经受着文化认同危机感,成年之后又经历了无根漂泊的流散历程。这种经历使其形成了多重文化视野,促使他提倡换位思考,运用不同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他者”立场出发,关注弱势群体,并创作出富于特色的“他者”文学。本文先对小说中“他者”的产生渊源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又在此基础上以《等待野蛮人》、《耻》为例,分析了库切小说中的“他者”。以此凸显库切的“他者
期刊
摘要 当代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在小说《唯愿你在此》中独具匠心地使用瞭望园、露营车和病狗等多种典型象征,使看似繁杂的叙事拥有清晰的肌理,小说的主题层面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本文将深入探讨象征在这部小说中的精妙运用及其深刻意义。  关键词:战争 瞭望园 露营车 象征  一 象征的普遍意义及文艺价值  象征一词原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其目的旨在以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现抽象事物
期刊
摘要 艾丽丝·门罗在小说集《逃离》再现了加拿大小镇上平凡女性的悲剧化生活。这些女主人公面对家庭和感情上的重重困境选择逃离,但是最终让她们陷入更加悲惨的生活境地。可见女性逃离并非女性重塑自我,构建两性关系的真正出路。门罗通过刻画女性逃离和回归的故事,彰显出女性与自然潜在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生态的无限关怀,表达出她对社会和谐与两性和谐的深刻期盼。  关键词:《逃离》 生态女
期刊